辽宁省协作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30512854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03MB
辽宁省协作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docx
《辽宁省协作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协作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协作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协作校第一次考试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选择性必修1前第三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夏桀破坏传统任人政策,导致与夏联盟的诸侯离心离德,夏民众与诸侯不再认同夏桀的权威。
商汤代夏后,改革夏桀弊政,实行“明德慎罚”的政治策略。
商汤的目的是
A.制定成文法典,宣扬礼仪道德B.重构社会秩序,巩固商朝的统治
C.笼络外服诸侯,吸取夏亡教训D.怀柔夏朝民众,奠定“仁政”理念
2.下图为秦汉郡县乡里组织图。
据图可知,秦汉时期
A.官僚政治的发展走向完善B.地方行政机构分权明显
C.制度变革消除了割据隐患D.地方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3.在唐代,经皇帝批准的宰相政事堂会议所形成的要点即“词头”,交中书省的低级官员舍人起草。
若“词头”有误,舍人可以将其封还,并附状说明理由,“奏而改正之”。
这说明唐代
A.政令的草拟有固定的程序B.舍人理政限制了皇权滥用
C.三省内部决策彰显民主性D.中书省侵夺了门下省权力
4.古典时期,雅典公共建筑遍布城邦。
这些建筑包括宗教性建筑,如神庙、祭坛和公共墓地;市政建筑,如议事厅、议事堂、市政广场;城邦社会与文化活动场所,如剧场、体育场、竞技场、露天赛场。
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重视宗教和来世的生活B.城邦公共建筑主要服务于贵族
C.公民以城邦公共生活为中心D.民主政治限制了公民个体意识
5.1689~1690年,英国国王威廉一世向议会提出两个法案,一个(包容法案)被拒绝,一个被束之高阁;而议会提出的市政法案,尽管威廉一世“厌恶至极”,但他还是批准了,因为不然的话,“议会将拒绝通过拨款案”。
这表明
A.国王试图挑战议会权威地位B.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受到冲击
C.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维护D.议会逐步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6.1875年1月,法国共和联盟在议会上以一票多数勉强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
在1876年初的众议院选举中,共和派一举获得360个席位,保守派只获得155席。
1879年1月参议院三分之一改选中,共和派取得了82席中的66席,参议院从保守派占多数转为温和共和派占多数。
由此可知,当时法国
A.君主制政体被政客彻底抛弃B.政治派别的妥协稳固了政治秩序
C.民主共和制度确立过程艰难D.共和派逐渐取得了政治主导地位
7.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制定了最大限度强化议会权力的责任内阁制,其实际起草人宋教仁意在通过对大总统权力加以制约来限制袁世凯的独裁,同时也是为了防止革命党内部出现集权趋势。
这反映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B.与三民主义原则相悖
C.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统的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区城自治,而没有采取联邦制或其他形式,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材料中的“基本国情”指的是
A.国内各民族平等地位的实现B.各民族聚居情况及文化的特点
C.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D.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实现
9.有学者指出,新中国7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40年的民主增量。
下列属于“民主增量”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村民自治和村级选举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商鞅下令,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获赐爵位及相应俸禄。
这一措施
A.彻底改变了社会价值观B.使世袭制度退出了历史
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11.“公车上书”中提出:
“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当以列强并立之势治天一下,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治天下。
”这体现了维新派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B.推翻封建制度的决心
C.要求变法的迫切心理D.渴望获得列强的支持
12.据统计,198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仅占全球的2.0%;1990年,中国贸易全球占比上升至3.4%,居世界第14位;到了2000年,占比扩大至7.3%,居世界第7位。
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贸易体系的健康发展
C.世界政治局势持续稳定D.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13.下图是唐代前后期(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和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变迁情况。
促成这一变迁的政治制度是
A.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三省六部制
14.据史料记救,清代四川中进士者达786人,他们大都出生在四川各府、州、县的一般家庭,他有不少幼时贫困者。
这反映出科举取士
A.杜绝科场舞弊现象B.固化了民众价值取向
C.受到统治阶层重视D.体现了客观公平原则
15.新《元史》载“今御史台官,内有监察院以隶之,外有廉访司以承之。
”由此可知,元代
A.监察体系较为严密B.中央严格管控地方
C.监察官员相互制衡D.监察机构权力膨胀
16.表1是英国高级官员罗素和阿伯斯诺特对1854年关于重建文官制度的《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的看法。
据表可知,两人都
A.强调文官改革措施破坏英国宪政基础B.承认文官制度重建的紧迫性
C.认为文官改革政策加剧英国社会动荡D.否定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7.从美国法律来看,作为政府首脑的总统拥有领导文官系统的权力,但无权干涉许多行政部门行政项目的设计和拨款的使用。
相反,各个官僚机构的资金和项目计划是通过国会获得的,且国会每年都要重新审查和监督这些资金和项目的使用与执行情况。
这反映了美国
A.国会是国家权力中心B.分权与制衡的机制
C.民主政治遭到严重削弱D.联邦政府权力较小
18.西方国家绝大多数文官都必须通过公开的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府任何一级文官职位,都要向成绩优秀者开放,西方各国几乎都用立法的形式把考试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方面固定下来,形成了制度。
西方国家这一做法
A.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B.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
C.改变了西方的阶级结构D.得益于工业化的完成
19.有学者指出,作为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把经义作为应试人员的必考科目,并且限定只有男子才能参与考试。
该学者意在说明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
A.完全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B.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C.重视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D.内容与形式存在背离现象
20.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央政府根据现实国情的变化确立了不同的乡村治理体制,继而选择与乡村治理体制相适宜的农村基层干部选任方式,充分吸纳农村基层干部为国家政权建
设所用。
这一方式的实行
A.推动了农村自治的进行B.完善了基层干部的选拔方式
C.保证了基层社会的稳定D.改变了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
21.“文革”期间,干部选拔任用以对阶级斗争的态度为依据,“派管干部”取代了“党管干部”。
不少地方违反组织原则大搞“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这些做法
A.引发错误思想的泛滥B.损害社会秩序的稳定
C.制约干部队伍的流动D.表明干部培养的停滞
22.汉代法律规定“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即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长首匿卑幼除死罪上请减免外,不负刑事责任。
汉代还多次减轻刑罚,基本上废除了劓刑、刖刑,使得犯罪者除死刑外基本可以自全其身,尊重和保障了犯罪者的人身、人格。
这些做法体现了汉代
A.统治者法律意识的法博B.儒道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C.法律儒家化的时代特征D.法家思想退出历史舞台
23.汉代司法部门实行集议制,即朝廷成各级官署通过合议的方式以立法建制、司法决事的机制、经集议而形成的法律文件、司法判例具有最高效力。
这制度
A.提高了办事效率B.维护了法律公正
C.制衡了专制皇权D.杜绝了官僚腐败
24.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或恢复成周之治倡设“老人制度”,其规定“命有司择民间高年老人公正可任事者,理其乡之词讼。
若户婚、田宅、斗殴者,则会里胥决之。
事涉重者,始白于官。
据此可知,这制度
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改变了地方行政体系
C.开启了古代农村教化D.稳固了儒学的地位
25.表2、表3为中国战国时期《法经》和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和结构的比较,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A.《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成果B.两部法典都体现了私法重于公法
C.两部法典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D.《法经》处罚严厉缺乏合理性
26.在17世纪前期政治的国际会议正式出现之前,宗教的全体会议是解决欧洲国际事务的主要机构。
在宗教的全体会议上,“民族”用来指称与会代表团。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的西欧
A.天主教会权势较大B.民族国家逐渐兴起
C.国家间的争端加剧D.教会冲突对立严重
27.托克维尔曾这样评价美国最高法院:
“行政权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机构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保守派依靠他们去抵制民主派的放纵,民主派则依靠他们去抵制保守派的顽固。
”由此可知,美国最高法院
A.消除了各派之间的矛盾B.完善了权力制约体制
C.旨在限制行政权的滥用D.维护了民众的利益
2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国家主席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可以解散国会,我们的主席不能解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倒可以罢免主席”,因为“国家主席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并服从于它”。
这反映了新中国法治的主要原则是
A.民生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人民民主
29.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宪法》进行了修改,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
这反映出此时我国
A.依法治国理念开始实施B.形成完整的法制体系
C.法治国家建设已经完善D.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
30.下表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变化,这一变化
A.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B.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要求
C.推动了工作重心的转移D.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开国皇帝刘邦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综周秦之分封与郡县为一体,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封国并行的行政体制,制定了一系列对封国控放适度的政策,使封国在维护国家政权、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中发挥了屏藩枝辅的作用。
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景、武及后世诸帝不断削弱封国,强大郡县,使汉初郡国并行制演变为单一的郡县制,汉政权因此失去了地方藩护力量。
因而,导致了王氏外戚篡权。
——摘编自汤其领《西汉郡国并行论》
材料二
明初沿用元制,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省制度,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些政区习慣上仍称为“省”。
其管辖范围除陕西、四川、云南外,一般比原行中书省要小一些。
将行省分为三使司,是一种预防省级官员形成地方割据的分权策略,然而,这一新制度实际加强了省一级的行政能力。
由于明代增加省的数量削弱了政府跨区域协调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又增设了巡抚和总督来应付需要跨省协力解决的突发问题。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变化,并分析这变化的影响。
(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变迁,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变迁的认识。
(6分)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这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历经数千年,各项制度既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呈现出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乃至体系化的特点。
以商周的分封制为开端,古代中国先后建立郡县制、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一整套政治制度:
先后实行井田制、贡赋制、均田制、一条鞭法等一整套土地制度和经济制度;先后推行府兵制、募兵制、禁军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等一整套军事制度。
这些制度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规范了各级管理行为和稳定了社会秩序,确保了国家权力的运行,为促进社会安定和推进文明教化等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国家制度才一直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纷纷学习和模仿。
——摘编自李国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33.(14分)英美两国是最早实行文官培训制度的国家,他们的文官培训制度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后,随着政府规模与责任的增大,特别是文官职业化趋势的发展,对文官进行培训成为美国联邦政府文官管理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案》。
这一法律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了由联邦政府出资对文官进行职业培训的尝试,并从此开始了美国联邦政府文官培训管理与建立培训制度的历程。
此时,美国工业领域正在兴起一场“科学管理”运动,为现代工业的生产与管理提出了极富效率的方法与原则,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
这使一些长期关注文官制度改革的人看到了“官僚体系采用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并将其应用于文官管理之中”的重要性。
美国文官培训工作得到了包括联邦政府在内的社会诸多方面的关注与重视。
在借鉴英国文官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美国联邦政府做出了一些较为具体的准备性工作,推动文官培训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二战后培训制度的完善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石庆环《美国联邦政府文官培训制度的历史考察》等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之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普遍重视文官培训工作。
英国文官培训包括一般性的行政管理知识与行政技术,也有政策执行和制定所需的基本能力,其核心目的是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既有专家、学者指导下的系统性培训,还有自己指定教材、独立阅读资料的自学。
通过制定《就业与训练法》等相关法律,政府将文官培训作为一个专门领域进行了具体规定。
鉴于通才型文官难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英国强化和提高专业技术性文官的地位,培训多注重政治、法律等基础知识。
文官培训工作不再由政府垄断,而多借助社会力量完成。
在美国,“效率成为驱动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
文官培训课程涉及法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包括在岗培训、岗位轮换、案例研究等培训方式。
政府通过政令或立法的方式为文官培训活动提供了严格的立法保障。
美国坚持以培养专家型文官为导向,注重提高文官的专业技能,强调文官独特工作领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专门知识。
虽然各类大学和私营机构的培训工作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但政府拥有文官培训活动的最终决定权,掌握“文官培训总方案的设计和总预算的下拨以及使用”。
两国文官培训活动均取得显著成效,对20世纪90代以来的中国公务员培训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前期美国文官培训活动兴起的原因。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活动的异同。
(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美文官培训活动对当前中国公务员培训的启示。
(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协作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 辽宁省 协作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试题 历史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