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长 推 荐 每 周 一 文.docx
- 文档编号:30506109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58KB
校 长 推 荐 每 周 一 文.docx
《校 长 推 荐 每 周 一 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 长 推 荐 每 周 一 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长推荐每周一文
校长推荐每周一文
姓名
时间
2017.9.1
题目
给青年班主任的七个小建议
第一个小建议:
随身携带一支笔几张纸。
担任了班主任,就获得了走进青少年心灵世界的机遇。
青少年的心灵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班主任工作也是丰富多彩的。
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俱全。
同时,它也是艰辛的劳动,苦辣酸甜咸,各种滋味尽有。
而且,这也是一项充满创造色彩的工作。
我们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新的,我们每天的教育都是新的……这一切,都应该记下来。
随身携带一支笔,有什么感悟,有什么想法,随时记下来。
起步阶段,记下的是一鳞一爪,可这都是鲜活的第一手素材。
天长日久,积累多了,就会培植出参天大树。
现在,手机随身携带,各种各样卡随身携带,甚至化妆品随身携带……而越来越多的教师却往往忘记随身携带笔和纸。
一支笔几张纸,不会占多大地方,不会增添多少负担。
而一旦形成了这样习惯,你的创意会越来越丰富,你的精彩会越来越瑰丽,你前进的步伐会越来越稳健。
第二个小建议:
在台历上写下明天必须办的事情。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
我们很容易东一锤子,西一棒子;或者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每天忙忙碌碌,却忘记了必须做的事情。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结果到头一看,两手空空。
自己也想一个学期读几本教育书籍,也想写几篇教育随笔,可是在昏头昏脑中,一切付诸东流,只留下悔恨和遗憾。
为克服这个弊端,建议一天结束的时候,用一二分钟,思考一下,然后在台历上记下明天必须办的事情,而且按轻重缓急排个次序。
这里的事情一定是必须办的,是能够办的。
可办可不办的不要写,想办却没有时间办的更不能写。
否则,罗列的事情太多,自己完不成,欠下一笔债。
心里不安。
天天欠债,天天不安。
天长日久,会影响情绪。
这形成了习惯,可以推而广之,每周周末,定好下周计划。
每月月末,定个下月计划。
每个学期开始之际,定个学期计划。
这样工作有条不紊,效率自然会提高。
第三个小建议:
在节日时给自己的老师发短信或电子邮件致以问候。
青年班主任往往有一些老师。
或者是自己求学期间曾给自己额外帮助热情激励的学业老师,或者是自己工作后领导给自己聘请的指导老师,或者是自己在网上结交的德才兼备的知心老师……在节日时,一定要给他们发个手机短信或是电子邮件。
这样的短信或电子邮件一定要情真意切,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不要把网路上流行的问候信转发一下了事。
有了真诚的感谢,才会赢得真诚的帮助。
这也是获得专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
有的班主任在请求帮助时,对老师十分热情;过后,却把老师忘在脑后,不理不睬。
一旦又去求助时,老师的热情自然也会减半。
受损失的还是自己。
在节日时给自己的老师发短信或者发个电子邮件致以问候,这应该养成习惯。
这样可以不断获得老师的帮助,可以加快前进的速度。
第四个小建议:
从打一壶水沏一杯茶做起。
有的青年班主任从当上教师的第一天开始,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
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然后提起暖瓶到锅炉房打好开水,给老教师一个个沏好水。
这样的小事,他们坚持了一个学期,坚持了一个学年,坚持了几年。
小事促使他们培养了尊师爱生的好习惯。
老教师乐于慷慨帮助他们,他们在老教师的鼎力扶持下,快速成长,很快就成为青年骨干教师,成为学校全区的优秀班主任。
这是值得借鉴的好经验。
打一壶水沏一杯茶是个小事,可是这小事却能反映青年班主任尊敬老教师的优秀品质,能反映出青年班主任谦虚谨慎的良好思想。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持之以恒,培养了毅力,培养了良好的品德,这样小事铸成了思想的长城。
第五个小建议:
把本届学生的特色留下来。
每届都有特长生,或者是擅长学习,有独特的学习方法;或者是擅长文艺,在文艺方面有天分;或者是擅长科技小制作,心灵手巧……如果我们把这些特长生的特长作品保存下来,展示给下一届的学生。
让他们观赏,引导他们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往届特长生的特长展示会给学生以震撼,以感染,以启迪,而往届学生就是他们的哥哥姐姐,有亲切感,其引导作用自然,说服性强。
这样这届学生就会在一定的高度上进一步提高,这个班级前进的步伐会加快。
这是省时省力的好方法,我们何乐而不为?
班主任要做有心人,我们保存一届特长生的特长作品,我们保存几届特长生的特长作品,这些作品就是我们教育一届届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素质的最好教材。
第六个小建议:
每周给自己的家人照一张相。
美国有位母亲,每天给女儿照一张相。
坚持了二十年。
后来这位母亲把二十年的照片展览出来,引起轰动。
七千多张照片,真实地记载了女儿生命成长的日日夜夜,生动地记载了这位母亲对女儿深沉真挚持久的爱。
建议青年班主任每周给自己的家人照一张相。
如果有了孩子,那么就每周给孩子照一张相;如果还没有孩子,就每周给自己的父亲、母亲照一张相。
不是一年二年,而是坚持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子女的爱,对老人的爱;用这种方式,培养自己的爱心;用这种方式,享受生活;用这种方式,记载我们教育生命的轨迹。
若干年后,欣赏这些照片,该是多么惬意多么温馨的事情啊!
教育事业是年轻的事业,我们必须保持一颗年轻之心,为事业,为孩子,更是为了自己,我们不能未老先衰,不能过于沉重,不能忧心忡忡,不能满怀牢骚,不能怨声载道……我们需要忙碌、紧张、竞争、奔波、辛苦,也需要轻松、休闲、逍遥、浪漫。
让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让我们的心情更恬适更美好。
而每周给自己的家人照一张相是锤炼一颗年轻的心的举措。
第七个小建议:
每周记下一个德育故事。
我们要让青少年学会体验高尚与尊严,善良与真诚,仁慈与怜悯;学会聆听始终是人类前进动力的奉献、感恩、宽容、同情、自尊、自信……这些美好的品质;学会感受人间的真情、亲情、友情、同情、爱情……这些美好的感情。
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借助德育故事。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反复教导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德育故事。
他明确指出:
“在关于人的美的观念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人的精神美――思想性、忠于信念、不屈的意志、同情心、对恶的毫不妥协的精神。
我们通过鲜明生动的、富有思想性的故事形式,讲述精神美的人物,让人类在过去和我们今天所创造的一切道德财富进入学生的意识和心灵。
这些故事使学生思想激动,迫使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
”他善于利用故事,故事是他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
《做人的故事》一书搜集了苏霍姆林斯基近600则生动的故事。
收获与感悟:
校长推荐每周一文
姓名
时间
2017.9.11
题目
如何做一个不累的班主任
当班主任累不累?
这个问题几乎是不需要回答的。
一名老师一旦被任命为班主任,便不会报轻松的打算,除非他根本就没想做好。
累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身累”。
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那是家常便饭。
班级里大事小事,事无巨细,要一把抓。
学生管理、各科成绩、学校活动、家长沟通、上级检查,哪一项都忙得你够呛。
当你和几十名活蹦乱跳的孩子“捆绑”在一起,你就是在用自己的身体与他们“肉搏”了。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误的过程,因此,面对此起彼伏无穷无尽的问题,你必须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有一位老师戏言他是24小时工作制,有一次在睡梦中他被家长的电话叫醒。
接了电话,便匆匆赶往家长家里“救火”去了。
原来孩子和家长闹矛盾,打算离家出走,家长无奈,只好请他去当“救兵”。
他能拒绝吗?
不能!
更重要的是“心累”。
如果只是干干体力活,干完活便可休息,没有烦恼和压力,倒也算了。
班主任可不是这样。
孩子不听话,跟你对着干,你恼不恼?
领导不满意,对你提要求,你愁不愁?
家长不配合,总是在抱怨,你恨不恨?
社会转型期,问题一大堆。
老百姓对教育不满意,板子全部打到学校的屁股上。
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排头兵,自然难辞其咎。
以至于许多班主任感叹,工作苦一点累一点还可承受,可是收不到成效,得不到认可,那才最让人受伤。
累是一个无底洞,陷进去得赶紧跳出来,否则会越陷越深,除非你根本不想跳出来。
我妈很早就提前退休了,成了一名家庭妇女。
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烧三顿饭,做家务。
我和爱人生活在另一座城市,工作很忙,在家里的时间不多,也从不在家里烧饭。
让我不理解的是,每次我回家看到妈妈,都感觉到似乎比我们还忙,还累。
我认真观察,发现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爸几乎不怎么做家务。
不但不做,还会生出一些家务让妈做。
例如约同事朋友来家玩等。
这是我打小就形成的格局了。
第二,我妈闲不住,一旦坐下来自己会主动找一些家务做。
例如家里的橱柜,隔三差五就要擦一遍。
这也是她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了。
妈妈年纪逐渐大了,有一段时间生病住院,家里倒也没有变得一塌糊涂——我爸其实是能做家务的,虽然不会做菜,下碗面条煮一锅粥也还是可以的。
我们也逐渐改变妈妈的观念。
请朋友吃饭大多数安排在饭店里举行,也常把妈带去,家务自然就少了很多。
我和弟弟时常安排她去旅游,让她学会享受生活……
生物学上有一个词,叫“代偿”,指的是某些器官因疾病受损后,机体调动未受损部分和有关的器官、组织或细胞来替代或补偿其代谢和功能,使体内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
生活中,这样的代偿效应遍地可见。
例如,一个失去双臂的人,反而可以练习用脚做很多事情。
第一届中国达人秀的冠军——北京青年刘伟,就用双脚弹奏钢琴,一举征服了包括评委在内的亿万观众。
许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
生了病,但是坚持工作。
却发现学生特别乖,特别体贴。
以往难管的刺头反而对教师嘘寒问暖,教师十分感动。
这也是一种代偿。
因此,对于工作中的“累”,班主任要学会转变观念。
不妨学习老子无为的理念——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能因为教师过于能干,反而抑制了学生的能干。
在教学中,教师要控制自己讲课的分量,不必讲太多,把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上。
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认真,似乎是听懂了,一考试,错了一大半,于是不得不反复操练。
这样的情形教师并不陌生。
既然教的目的是为了学。
教师不妨不要迷恋于讲得透彻,而是留一些余味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揣摩。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有班主任上任之初就花大力气狠抓自习课的纪律。
他成功了——一个月之后,他变得很轻松。
别的班级学生上自修课,教师要坐在教室里看着,离开一会儿班级立刻很吵闹,他的班级一整节课都没有教师监管,却鸦雀无声。
班干部的培养也是刻不容缓的。
一位年轻的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外出进修半个月,期间学校并没有安排代理班主任,其班级管理却井然有序。
原来,在日常管理中,这位班主任就已经尝试让学生干部走上前台,他自己则退居幕后,遥控管理。
在进修期间,班长每天都打电话向他汇报一天的情况,如果没有大事只发一两个短消息报平安。
他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让一些中学的班主任都感叹不已。
人的生命是有周期的,旺盛期不过30年。
从25至55岁,是工作的黄金时期。
这其中,25至35岁是经验积累,35至45岁是成熟期,45至55岁是收获期。
第一个十年,必须埋头苦干,累是逃不掉的。
但累的目的是为了不累,因此,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一定要思考规律,找到窍门,以迅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到了第二个十年,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工作模式,形成自己的工作特点,在不断的磨合中发展完善。
进入第三个十年,则可以“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表面上看气定神闲,投入不多,实际上步步为营,事半功倍。
有人形容人的一生就像一场俄罗斯方块的游戏,为什么累?
因为随时准备着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和麻烦。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正确的方式处理接踵而至的困难。
最糟糕的,就是你还每来得及想好,一堆难题已经把你淹没了。
而那些高手,对于各种可能的难题,心里早就有了预案,并且总是在不断挑战更高的难度。
即便在工作的第一个十年,在烦累的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享受这样的生活。
一位班主任这样写道:
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看到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我的床头。
我意识到又是新的一天,想到又要去学校工作,又可以见到我那帮可爱的孩子们了,心中就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收获与感悟:
校长推荐每周一文
姓名
时间
2017.9.18
题目
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
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我小时候读书差,考试都考红字,就是考不到60分。
有一年考试,我好不容易超过60分,很高兴地拿回家给爸爸看。
我爸爸正吃饭,他放下碗哈哈大笑。
哥哥姐姐很奇怪,考这么烂还笑。
爸爸说: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
”我一听,坏了!
爸爸是农夫,向上三代都是农夫,我不要做农夫,所以后来就用功努力读书。
我发现大陆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
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
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创意最好。
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拿到第7名到17名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孩子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17名里面吧。
为什么提到第17名呢?
那是我自己成功的秘密——小时候我们那班只有17个人。
孩子需要大人的保证
我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邀我去家里吃晚餐,吃的是饺子,我很开心。
等到饺子端到桌上,我眼泪都掉下来了。
老师说的话更让我感动,他说:
“我教书50年,我用我的生命和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
”
哇!
我更感动了,眼泪掉在饺子上。
从来没人了解我,用生命向我保证。
过了两个星期,我的希望破灭了,因为全班每个同学都去过他家里吃饺子。
他对每个同学都用生命保证过。
考大学的成绩也不代表什么
考大学了,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也没考上,第三年终于考上了。
大学录取分数是361,我考361.5,回到家我用红纸写上“恭祝林清玄金榜题名”贴在大门上。
上了大学,我琢磨起谁是考361分的幸运儿。
一番调查后,我发现是张毅。
后来他成为“琉璃工房”公司的老板,世界五百强企业。
所以说,可能小孩成绩不是很杰出,不是那么好,但是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
这个世界的悲哀就是把所有不一样的小孩集合在一个校园里,希望教育成一样的样子,这是个大问题。
好孩子就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教育孩子,就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
好孩子是已唤醒内心种子的孩子,他们认识到了自我;坏孩子还没有唤醒种子,没认识到自我,还浑浑噩噩地活着。
我算是唤醒了内心种子的人,从小学三年级就立志做作家,小学开始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字,高中写2000字,大学写3000字,我一直坚持下来,现在已经出了131本书。
孩子生命中应该掌握的能力
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东西,除了学习,孩子更应该掌握这几方面的能力:
面对挫折的能力。
除了读书,劳动也能锻炼这个能力。
爱的能力。
我学生做过个实验,回家抱自己爱的人,100斤都抱得起来还转一圈,抱100斤石头肯定不行。
用饱满的爱面对亲人、朋友,才能更好面对人生。
认识生命多元价值的能力。
台湾有个学生,父亲是种凤梨的农民,因为要鉴定凤梨的甜分,每个凤梨敲3下,几年下来,父亲敲凤梨的手指肿得很粗大。
学生很心疼父亲,就发明了一个可以敲三下鉴定凤梨甜度的机器,后来得了英国发明奖的金奖。
孩子不一定要成绩好,要看他对生命的理解。
拓展视野的能力。
现在很多孩子去国外念书,家长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世界观。
这是好想法。
认识到世界的广大,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
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孩子学习了解自己,之后还要学会表达,特别是内向封闭的孩子。
有个男孩喜欢一个女生,想约她,结果靠近女生就紧张,脸通红地吓跑了。
我经常教大家一个“林清玄五字大明咒”:
“大家都是人”。
不敢追女生的男孩可以默念“我们都是人”,看见位高权重的人不敢说话也念“我们都是人”。
这样克服内心紧张,我们才不惧于表达自己。
我大儿子上大学的时候,我送了他一个锦囊,里面四句话:
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
一个成功的人只要有大的愿望理想、坚强的意志、谦逊的态度和温柔的气质就行了。
(原载林清玄作品集)
收获与感悟:
校长推荐每周一文
姓名
时间
2017.9.25
题目
每一位老师都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
学校这个集体很特别,我们的学生怎么看学校,我们的家长怎么看学校,都与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密切相关。
每一位“老师”才是具体可感的“学校”。
老师对待学生的一言一行,接触家长的言谈举止,都会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留下具体或好或坏的印象。
这已经不是老师个体的形象,而是把学校的形象留在了学生和家长的心里。
而且,这种形象会留在学生和家长心中一辈子,进而,通过学生和家长的口碑相传,形成社会中学校的形象。
教育无小事,处处皆学问。
一个好老师固然能够给学校带来好的形象,但一个有缺点的老师,或者一个好老师不恰当的话语,不合适的言行细节带给学校的负面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
如何才能当好学校的形象大使呢?
简单说,就是扎实地做一名阳光教师。
首先,要做师德的楷模。
师德的核心是爱和文明。
爱是前提,是基础,文明是特征,是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应该是社会文明的标杆和高度,所谓“德高为范”。
作为一所优秀学校的教师,更应该时刻用师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心实意地喜欢每一位学生,进而要善待学生,善待家长。
有时候,一个举止,一句话,就能温暖学生一辈子,就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或者一个家庭的命运。
所以,真的要多鼓励人,多劝人向善向上。
让我们一起谨记:
不要做自己曾经在学生时代厌恶的老师!
要模范遵守学校纪律、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法律法规,为人处事落落大方,有礼有节。
要让别人从内心里感受到教师就是教师,就是代表着社会的文明高度,从内心里尊敬你,要自觉地为教师这个职业增光添彩。
至少要把好底线,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坚决不干有损教师形象的事。
第二,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和育人技巧。
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位教师,教师育人,自己首先要知识渊博,真正意义上拥有当教师的资格。
而现今社会,知识更新,思想更新很快,稍一保守,就要落伍。
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面对日益深入的新课程改革,面对思维越来越活跃的孩子和要求越来越高的家长与社会,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刻苦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学习名师的课堂智慧和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育人技巧,与时俱进,做新时期的新教师,而不要做“老”教师,成为落伍者。
社会文明程度有时看学问程度,人的竞争,有时看学习力的高低。
在这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教师首先要做终身学习的表率,这样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而不至于落伍,乃至于被时代抛弃。
老师这个职业需要我们终身学习,我们需要学习书法、绘画、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和电脑知识、专业知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这是标志着教师行业与众不同的工程,我们要坚持不懈,练出水平,练出成效。
此外,养成读书的习惯,反思的习惯,研究的习惯,也是迅速提高自身素质的捷径。
我们不仅仅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那就是我们的专业素质仍需不断完善。
让我们团队的成长更大些,更快些!
第三,要尽心尽责教书育人。
这是我们工作的核心,是我们的本职。
我们一定要勤奋工作,认真对待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细节,不要粗枝大叶。
我们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伤害一个天真纯洁的心灵,可能让一个天才走上迷途。
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把他们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
通过上课、辅导、谈心、作业和周记,特别是评语鼓励培养每一个学生。
特别要善待后进生、学困生和现在复杂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单亲生、再婚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
他们的心灵更脆弱,更需要爱的呵护和正确的引领。
多元智能理论和多年的教育实践已经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个人都是人才,关键是认准自己的发展潜力,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我们当教师的最大本事应该是准确识人,准确地帮助每个学生找准他自己的潜能和发展空间,鼓励他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成长为他最适宜,也最应该成为的人才,让他不浪费自己的天然资源,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只要把每一位学生的素质都提上去了,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教育质量。
第四,我们要自觉维护学校形象。
要做真正的主人翁,不要仅仅做好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工作。
要想想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工作,要主动去做,而不要等学校分配,“分配给我我做,不分配给我我不做”的思想要不得,那是不负责任,不把自己当学校一员的消极表现。
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要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集体,我们自己更要做表率,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家庭一样真正爱护学校的形象。
比如,发现校园里有废纸,自己主动弯腰拾一拾;发现哪里有了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排除;发现学校工作哪里有了失误,要及时予以补救和反映;发现家长或社会对学校有误会,要主动解释清楚;自己有了什么好建议,要主动与领导交流等等。
总之,只要把学校当自己的家,你就会想方设法主动干,主动为学校分忧,主动为学校增光,主动与损害学校形象的人和事做斗争。
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为学校增光添彩,我们的学生就都会为学校喝彩,我们学生背后的家长和各种社会关系都会为学校喝彩,我们学校的形象怎能不光彩照人?
力量源于团队!
事实上,我们学校之所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就是靠我们全体教职工树立起来的,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默默地为学校形象的完美尽着各自的力量,而这些,终将使我们不断地从优秀走向卓越,走向传奇。
收获与感悟:
校长推荐每周一文
姓名
时间
2017.10.9
题目
教师不要总是试图改变学生
教师每天所做的,其实是在不断地改变自己;学生每天所做的,还是不断地自己改变自己。
改变他人,首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人其实只能改变自己,并不能改变别人,甚至亲如“枕边人”都不能改变。
我读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
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不能改变的。
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
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
现在在我临终之时,我才突然意识到:
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此改变我的家人。
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可能就能改善我的国家,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
我做教师已经二十多年了,自己一直在苦苦的努力,试图在做一件件改变学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这种改变的愿望越来越浓,但,最终的结果我感到很失望。
班里的一部分学生总在极力模仿我的言行举止,就在他们一个个模仿的惟妙惟肖几乎达到极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些模仿者失去了原生态的个性而成为木偶派系者之一。
模仿的确可以创造出效能,但是,这种效能极其缺乏顽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为此,我终于醒悟:
总是试图改变他人其实就是一种禁锢他人呼吸和剥夺生存权利的买卖,然而无论是教育或是教学,买卖只能是刽子手干的。
教师的天职是温和而友善的。
不过,我在从教师做到了校长这个过程中,我还是没有纯粹地摆脱掉试图改变他人这一问题的初衷。
我从上大学伊始,那些学问精灵的教授总是一次次地苛求我们营造一种“育人”的氛围,于是,我对“环境育人”颇感兴趣。
环境有大小之分,环境其实受制于权力支配。
比如,一个教师以什么样的状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从事教学,这种行为方式绝不可能脱离于身边教育大环境而孤立存在,我们的教育总是因袭这样古老的传统,孔子的“因材施教”至今还在沿用,正能量的因素传统沿用,随之,负效应的因素也就“一哄而上”跟着走来。
这种“一窝蜂”嗡嗡嗡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每个人的做事方式是何等的传统。
因此,我觉得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已经受到了来自于各方面的“试图改变”,比如,怀抱中的婴儿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母亲各方面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 长 推 荐 每 周 一 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