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修改二稿.docx
- 文档编号:30498514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51.22KB
一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修改二稿.docx
《一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修改二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修改二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修改二稿
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
——全盘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之一
陈明远金岷彬(B.Jinmin)
【内容摘要】在史前史三分期的第一个时代,木质工具跟石质工具同等重要、同时发展,而且经常并用——木头与石头结合起来的复合型工具,发挥了比简单石质工具更强力和重要的作用。
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木质非常容易腐烂,所以木器或复合工具的木质部分遗物的留存极少;但是考古学提供了原始社会曾使用木制工具的一些证据;人类学的调查研究,也提供了先民曾普遍使用木器的旁证。
石器的制作,有时反而需要由木器来进行加工,如“软锤技术”就是一种用木棒打制石片的方法。
原始社会的先民最初是将木器与石器并用,后来发展到同一件工具上同时采用石质与木质材料,成为木石复合工具。
实际例证之一就是从手斧到石斧的演化。
细小石器是随着木石复合工具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如果没有时代更早的木石复合工具的发明,也就不可能有为镶嵌使用的细小石器出现;木石复合工具有:
用细小石片镶嵌在木柄上的刀刃、匕首、枪头、箭头、刮刀、刻刀、木石锥子、木石锤子、尖形器、钻孔器、刮削器、切割器等等。
弓箭是人类技术的一大发明创造,也是木石复合工具的一个典型;原始纺织器械是木石复合工具的又一个例证;捕鱼业——装有石网坠的渔网以及用细石器组成的倒刺和尖头的鱼叉,也属于木石复合工具之列。
由此加工而成的木制住房与车船交通工具等等,为人类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直影响到现代。
总之,人类进化到智人(现代人)以后的数十万年间,“木石复合工具”起了重大历史作用。
远古从来没有过一个只单独使用木器不用石器、或者只单独使用石器而不用木器的历史时代。
因此,过去所谓“石器时代StoneAge”应该修正为“木-石器时代Wood-StoneAge”(代替过去所谓旧石器与中石器时代PalaeolithicandMesolithicperiods),加上“陶器时代PotteryAge”(代替过去所谓新石器时代Neolithicperiod)。
【关键词】木质工具石质工具软锤技术木石复合工具弓箭房屋舟船车轮
【作者简介】陈明远,原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人文学者。
现居北京。
金岷彬(B.Jinmin),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现居普林斯顿。
——————————————————
问题的提出
不少学者推测过,原始人首先利用的是木质工具——到处唾手可得的树干、树枝,然后才利用石质工具。
因此,多年来好几次有人提出:
在石器时代之前,首先有一个完全使用木质工具的“木器时代”。
但是传统的观点认为:
人类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时间跨度最长,占99%左右;至于在其前要增加所谓“曙石器时代”或“木器时代”等提法,缺乏实证材料的依据,也没有说服力很强的阐述,所以至今得不到承认。
人类最初究竟是使用木质工具为主,还是使用石质工具为主?
原始社会有没有一个大量使用木器而很少使用石器的时代?
难以断定。
更未见可靠的文字记载。
单凭玄想无法解决难题,得不到“非此即彼”的确切答案。
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就成了问题。
从类人猿到直立人到智人的进化阶段,在求生存的过程里,逐渐学会了使用天然材料作工具。
例如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1934—)等人对黑猩猩的研究,发现类人猿能够使用自然工具;猿人进而利用天然材料有意识地制造简单的工具。
实事求是地说,百万年之间的考古资料足以证明:
原始社会的木质和石质工具是同等重要、同时发展而且经常并用的。
所以,现在我们并不着眼于“石器与木器孰高孰低”的争执,而是认为在人类发展史上两者各有重大作用,它们相辅相成,史前先民获得了比单一的木头工具,或者单一的石头工具更为有效的、木石工具共用的生产力。
不妨借用《红楼梦》里一个著名的语词——“木石前盟”来比喻史前的木石工具共用。
对于史前人类来说,大自然给予他们既有木头又有石头来制作工具的条件,先民自然而然地使用这样的资源;远古从来没有过只单独使用木质工具,或者只单独使用石器工具的历史时期。
至于“石器时代”这个片面的说法,容易导致一些人忽视木质工具在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作用,导致历史观念的偏斜。
由此,本文着重阐明“木石复合工具”的重大历史作用,并且建议:
采用“木石器时代Wood-StoneAge”的说法,代替单一的“石器时代StoneAge”这个术语。
比较起来,这样的解决方案更合情合理,看来可望得到支持和公认。
1,原始社会的木质工具和石质工具同等重要
大约在150万年前,进化产生了直立人(Homoerectus),活动范围由非洲扩张到欧亚大陆。
以周口店北京人为例,考古学家从他们居住的洞穴中发现木炭、灰烬、烧骨等痕迹,显示当时已经能够使用火,也会砍取树木作燃料。
考古材料表明,当时原始人猎取野兽,并采集野果充饥,同时利用了石质工具(石块)和木质工具(棍棒)。
丹麦历史学家韦代尔·西蒙森(Vedel.Simonsen)在他所著的《概论我国历史上最古老最强大的时期》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
“斯堪的纳维亚最早的居民所使用的武器和工具起初是石质与木质的,这些人后来学会了使用铜……然后才会使用铁。
”【注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指出,人类使用工具的进化顺序是:
“由粗木棍和打制得很粗笨的石器过渡到弓箭,过渡到制造石斧……最后过渡到应用金属。
”恩格斯也认为,人类“最初的武器即棍棒和戈矛。
”【注2】“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人用第一块石头做成刀子以前,可能已经经过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
”【注3】
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在论述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生产工具时也认为:
“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得力的狩猎武器还应该是木棒和火把。
”又说:
“按狩猎武器的发展,最早使用的不过是木棒,火把和石块。
这段历史占的时间最长,进步的缓慢使人难以置信,但这又确是事实。
”【注4】
应该说,从原始社会一开始,木质工具和石质工具就同等重要,并且还相互结合,共同发展起来。
——————————————————
【注1】西蒙森的原话引自G.Daniel.AshorthistoryofArchaeology.London:
ThamesandHudsonLtd.,1981.
【注2】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20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注3】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第137-138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注4】贾兰坡:
《周口店—“北京人”之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贾兰坡:
《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弓箭》,载《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
1-1,木制武器(矛、投枪)与粗糙石器同时出现
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木质容易腐烂,木器或工具的木质部分不可能象许多石器那样完好地保存下来,所以,木器遗物或遗迹的留存极少。
但是考古学终于提供了原始社会曾使用木制武器的一些证据。
非洲坦葛尼湖南端卡兰博瀑布附近,曾发现一批保存完好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经加工成单尖或双尖的木棒和短木锥,这是迄今考古所知最早的木质工具遗存。
【注】卡兰博木器遗物的发现,表明非洲古人类大约在从距今300万年至20万年的时期,已掌握原始的木器制作利用技术,并使之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原始的日用制品。
到木-石器时代中期,木制品的制作利用获得进一步发展,东非桑戈文化的大型手斧、高背刨刀、侧刮器等石制品被认为是当时加工木器的配套工具。
如是,木制品的制作利用习俗,在非洲旧石器时代中期已广泛流行。
从旧石器晚期经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这种木制品加工制作的习俗仍在持续流行。
【注】G.莫赫塔尔主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洲通史》中译本,第249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4年。
大约从中石器时代始出现了弓箭——木石复合工具。
埃及早王朝时期的木制品,由于铜工具的出现,制品显得更为精巧实用。
当时加工木器的工具已出现拉锯、斧、锥、凿和手斧等,木制品种类有箱、棺、家具、雕刻品以及舟船、战车和其它木构建筑等大型制品。
当时使用的木材主要是尼罗河畔的大树,从古王国时代始,输入一定数量的黎巴嫩杉木。
据墓葬浮雕画显示,此时期已制作并利用木锄、木犁、木镰等制品。
克拉克当文化(Clactonian)是欧洲旧石器时期的早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英国埃塞克斯的克拉克当露天遗址而得名,分布于英国和法国北部;在德国东部、匈牙利等地也有类似的遗存。
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克拉克当文化还没有手斧,石器的典型特征是石片厚而粗大,使用硬锤直接打击或碰砧技术获得石片。
然而,在英国的克拉克当和萨克郡的来灵根遗址(距今20万年前),发现了木矛。
【注5】
也各发现一件旧石器时代的木矛头②。
②【注】奥克莱:
《旧石器时代文化》,周明镇译,第13页,科学出版社1965年。
非洲的坦葛尼湖南端卡兰博瀑布附近,曾发现过一批保存完好的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经加工成单尖或双尖的木棒和短木锥,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木器制品。
卡兰博木器遗物的发现,表明非洲古人类大约在从距今300万年至20万年的时期,已掌握原始的木器制作利用技术,并使之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非常原始的日用制品。
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木制品的制作利用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东非桑戈文化中的大型手斧、"高背刨刀"、侧刮器等石制品便被认为是当时加工木器的配套工具。
如是,木制品的制作利用习俗,在非洲旧石器时代中期已广泛流行。
从旧石器晚期经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这种木制品加工制作的习俗仍在持续流行,木制品的种类大约从中石器时代始出现了弓箭。
埃及早王朝时期的木制品,由于铜工具的出现,制品显得更为精巧实用。
当时加工木器的工具已出现拉锯、斧、锥、凿和手斧等,木制品种类有箱、棺、家具、雕刻品以及舟船、战车和其它木构建筑等大型制品。
当时使用的木材主要是尼罗河畔的大树,从古王国时代始,输入一定数量的黎巴嫩杉木。
据墓葬浮雕画显示,此时期已制作并利用木锄、木犁、木镰等制品。
克拉克当文化(Clactonian)是欧洲旧石器时期的早期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英国埃塞克斯的克拉克当露天遗址而得名,分布于英国和法国北部;在德国东部、匈牙利等地也有类似的遗存。
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克拉克当文化还没有手斧,石器的典型特征是石片厚而粗大,使用硬锤直接打击或碰砧技术获得石片。
然而,在克拉克当遗址(距今20万年前),发现了木矛。
【注5】
“欧洲已发现过两件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木器,其中一件是一个紫杉木的木矛的木梢,……另一件也是一个紫杉木做的矛头,尖端是用火烧法硬化过的”,古椰贝丘发现有尚未完全腐烂的人类加工的木器,为一根圆形木棍,其前端已经被大火烧去大部分,形成一个圆锥形状。
考古专家介绍,这是远古先民用来生火和烤食物的工具,表明当时已懂得生火烤食食物。
在非洲早更新世(约前100万—300万年)的静水堆积中也曾发现过木质的工具。
当时只有粗糙的石片为狩猎工具,还没有石制手斧。
【注6】
本文作者对上述文献提到“尖端是用火烧法硬化过的”作一点技术分析。
认为,要使木棍棒获得尖锐的矛头,一种办法是可以在粗砺的石头上将木棍磨出尖头;另一种办法,如果将棍头局部火烧,外层燃烧炭化后容易磨去,芯部未烧保留了木质的本来硬度,在磨削里得到了保留。
火烧木棍头再磨成尖矛头的办法,显然比生木料直接磨制,容易得多。
由这个考古实例再展开,在讨论远古先民的使用和制造工具时,要特别加进“火”这个至关重要的技术因素。
考虑到采集和添加燃料、控火用火(拨火棍、架空燃柴使通风烧旺,或者用灰烬掩埋住火种、或者掏取出埋在热灰里焐熟的食物)等劳作,就能体会燃火作业里同时离不开木质工具与石质工具。
莫斯特文化(Mousteria)是欧洲、西亚、中亚和东北非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在西亚的卡尔迈勒山发现一具木矛致伤的遗骸,也提供了原始社会使用木矛的证据。
这表明:
旧石器时代,先民普遍使用木制的矛。
学术界公认:
大约距今20万年前普及了木矛。
考古发现,在这前后,直立人开始使用一种阿修尔手斧(Acheuleanhandaxes),并制造简单的木质和石质工具,从事打猎和采集活动。
【注7】
2006年,考古人员在古椰贝丘遗址中发现三件尚未腐烂的人类加工木器。
其中第一件为木槌状工具,手柄处有明显的砍削痕迹,经判断该器具为古人敲击坚果的木器。
第二件为一根圆形木棍,前端已被大火烧去大部分,这是古椰古人用来生火和烤食物的工具。
第三件方形木板上有数个人为钻出的孔洞,专家初步分析似乎为古人划船用的船桨。
2001年,山东出土了原始直立人使用的石质与木质工具。
在临沂市罗庄区侯家三岗村发现了70万前的旧石器,又发现木质工具也在旧石器层位中。
这一木质工具已部分被破坏,现有长度61厘米,直径9厘米。
其表面明显有打凿痕迹,断面年龄清晰可辨,木棒内部充填有灰绿色粉沙,专家们认定,它是猿人用以保护自己和打猎的工具。
【注8】
人类学的调查研究,也提供了原始社会曾普遍使用木制武器的旁证。
“澳洲土人常使用投枪,其形状亦有种种,长约三英尺之棒,其一端附之以柄,他端则附以木钩,此为主要形式”;此外,在美洲大陆,“印第安人之武器仅有极长之竹、木枪,以鸵鸟之毛羽装饰之,其尖端则附以尖锐之木枪刃”。
【注9】
——————————————————
【注5】邱中郎:
《克拉克当(Clactonian)文化》条,载《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光盘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注6】奥克莱K.P.著、周明镇译:
《石器时代文化》,科学出版社,1965年。
【注7】邱中郎:
《莫斯特(Mousteria)文化》条,载《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光盘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注8】新华社消息,2001年10月15日。
【注9】〔日〕鸟居龙藏/张资平译:
《化石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
——————————————————
1-2,木棒软锤技术打制石器
有些学者认为,“人类对木制工具的使用,不会比石制工具早;同时,木器的加工和修理,也只有在使用石器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因此,原始人的主要工具应是石器。
”【注10】然而,这种说法难以成立。
考古证明:
石器的制作,有时反而需要由木器来进行加工。
在制造石器时,有一种用木棒打制石片的方法,叫做“软锤技术”。
所谓“软锤技术”就是以木器作为打击锤,来进行打片和修整石器的技术。
在西方,从阿舍利文化(Acheulian)开始,软锤技术逐渐得到普遍的使用。
【注11】
阿舍利文化是在非洲、西欧、西亚和印度各地都有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法国亚眠市郊的圣阿舍尔而得名。
一般认为该文化的石制品是由直立人制造的。
但较晚的阿舍利文化已与早期智人共存。
阿舍利文化的代表性石器为手斧,它比阿布维利文化(Abbevillian)的手斧进步,是因为使用了木棒的“软锤技术”打制成高品质的手斧。
【注12】
软锤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打制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西方旧石器文化中,利用木器的软锤技术,随着手斧制作技术的发展而普遍推广。
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方法大致有五种,其中的“间接打击法”,是在选择好的一块石料上面放置一根木棍,然后再用力捶击木棍,把重力传递到石料上,使其剥落下石片。
这里就需要有木棍来进行加工。
此外还得考虑对加工石器坯料的寻找、搬运和翻动等等加工过程必须的劳作。
显然,在这一类劳作里,要使用木棍棒的工具。
甚至,在用直接砸制法砸打石块时,为了防止石块的跳动/晃动,也为了避免手扶石块被砸伤,采用树棍来压住被砸打的石块,都是先民能采用的辅助性木质工具。
——————————————————
【注10】戴尔俭:
《人类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木器时代》,载《史前研究》1984年3期。
又见范志文:
《木质工具在原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载《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注11】林圣龙:
《关于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的软锤技术》,载《人类学学报》1994年第1期。
【注12】邱中郎:
《阿舍利(Acheulian)文化》条,载《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光盘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
1-3,从手斧到石斧——简单石器进化为木石复合工具
原始社会的先民最初是将木器与石器并用,后来发展到同一件工具上将石质与木质材料相结合,构成木石复合工具。
实际例证之一就是从手斧到石斧的演化。
手斧是猿人最初使用的简单石器,首先发现于欧洲与非洲。
和砍砸器一样,都是直接手握使用,因而称为“手斧(hand-axe)”,在世界各地许多考古遗址中都有发现。
大约公元前15—20万年以前,非-亚-欧各地的早期智人普遍使用“手执石斧”。
从非洲北部、亚洲(直到东海)、欧洲(从地中海直到不列颠)各地出土的带刃石斧惊人地相似。
远古时代,石斧是直立人和智人最先用于砍剁兽肉、削劈兽骨、刮削树枝、砍伐木材等多种用途的石质木柄工具。
早期石斧是用石片打制而成,形状粗糙厚重、不规整。
使用时用绳索将其绑在木棍的一端。
后采用磨制技术,并在石器上打孔,这种石斧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两面有刃,多斜刃或斜弧刃,也有正弧刃或平刃。
使用时,用绳索穿过斧头尾端的小孔绑在木棍上。
木柄石斧是最初的木石复合工具。
经久耐用,力度大,使用起来比手斧更省力方便。
石斧再后来演变成一种祭祀用具,一直沿用到商周时期。
随着人类活动的演变,木柄石斧也被用于战争,成为一种武器。
【注13】
将石斧与旧石器时代一些工具的形体与用途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认为石斧是由旧石器时代的长身圆头砍砸器、刮削器发展演变而来的。
【注14】
石斧作为最早的木石复合工具,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文物,在原始社会早期的文化遗址中,普遍存在。
裴李岗文化的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近百件通体磨光石斧,形体有多种,有条形、梯形、长方形等,通常尺寸:
长10—15厘米、宽5厘米、厚2·5厘米左右,有的还可见到捆绑在木柄上磨损的痕迹。
【注15】
湖南澧县都督塔遗址的4件石斧,其中一件为梯形,通体磨光,横断面为扁圆形,两面刃,刃口外弧状,砂岩,长6.5厘米,刃宽6.2厘米,中厚1.8厘米。
另三件均残。
【注16】
河南洛阳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石斧,就其样式可分为三型。
一型略呈梯形,剖面呈椭圆形,通体琢磨,刃部磨制较精。
扁刃。
二型呈长方形,上窄下宽,磨光。
三型为细腰形,打制,较厚重,其中一件长13.2厘米、大端宽10.9厘米、小端宽9.5厘米、腰宽8厘米,中厚3.3厘米。
【注17】
江西湖口文昌泭原始农业遗址发现石斧12件,均为双面刃,一型为长梯形,横断面为扁圆形,刃口外弧,斧背呈弧圆形,麻石质,刃口有磨损,最大的一件长19厘米,刃口宽8.5厘米,中厚3.5厘米。
另有一型造型相当美观,通体光滑,长16厘米,刃宽9.5、中厚3.5厘米。
又一型4件均残断,梯形,两侧磨平,横断面呈腰鼓形,凸弧刃,麻石质。
还有一型为长条形,横剖面呈鼓形,厚重,长17、刃宽5.7、中厚5厘米。
【注18】
石斧形体并无规范,在考古报告及论述中,学者们花费了许多笔墨说明。
就出土实物看,石斧的平面状态有条形、梯形、长方形、“凸”字形;横断面有椭圆形、扁圆形、菱形。
这些形状都只是近似。
石斧顶部一般比器身细而长,有的呈榫头状。
有的斧有“肩”(就是在石器一头窄面上制成台阶、形如双肩)或有“段”(就是在宽面上制成台阶)。
刃口有的近似直线、有的是弧线。
有的石斧还钻孔,或作成亚腰形……因时地变迁,又有许多不同:
如仰韶文化遗址的石斧,体形浑厚;大汶口及龙山文化晚期的石斧,形体则薄而小。
广西早期石斧多为扁平砾石制作,弧刃、顶部尖细,以后演变为宽身梯形。
广东、福建除可见长身石斧外还有双肩和“有段”石斧等等,不一而足。
【注19】
石斧的装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绳索捆绑法;
(二)木柄榫卯法。
早期石斧多采用绳索捆绑法。
仰韶文化河南汝州阎村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缸上的“鹤鱼石斧图”,描画了捆绑式石斧的形象,图中石质斧头与木质斧柄垂直相交,交接处还可看出几根代表绳迹的交叉线条。
【注20】
青海柳湾原始墓地,出土一件装有木柄的石斧,是捆绑式石斧装柄的实物例证。
【注21】
从大汶口文化山东莒县陵河遗址出土的灰陶缸上,也可见一个带柄石斧的图像。
有“肩”或有“段”,都是为了可以用绳索捆绑固定。
后来发明了木柄榫卯法。
【注22】
良渚文化江苏沙河洋遗址出土两件带柄石斧,以及江苏吴县澄湖水井底发现的一件装柄石斧,是榫卯法的实物例证。
两件石斧中有一件为方柱形,平顶,除刃外斧体未经磨光,两面刃,出土时石斧装在木柄上,柄为圆形,近斧端粗大,手握端较细,柄长29厘米,粗径5.5厘米;石斧长11厘米,宽2.8厘米。
另一件斧呈长条形,断面为方形,背面上有“段”,通体磨光,四棱整齐,两面对刃,刃口锋利,可见到使用过的崩痕。
“段”正好卡在木柄的卯口。
木柄稍弯。
斧长15厘米、宽4.5厘米、厚3厘米;柄长32厘米,粗径6厘米。
出土时安装完好,木柄除有干裂外没有腐蚀。
由于木质容易腐蚀,原始农业时代的出土文物中能见到这样斧头与柄结合完好的实物,十分可贵。
还有一件珍贵的实物,就是江苏海安青墩遗址发现的一件带柄穿孔陶斧,斧头由泥质红陶制作,柄为椭圆形棒状,前粗后细,粗端有浅槽,陶斧嵌入槽内,斧上有一孔,柄上粗端有三孔。
孔当是用以穿绳之用。
这种捆绑法与榫卯法相结合的例证不多见。
当然此物较小,可能并非实用之物,但作为借鉴亦可贵。
由此可知原始时代石斧装柄并非只用捆绑法,也用榫卯法,而且还会用捆绑与榫卯结合法,后者的结合坚固度更好些。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装柄,石斧的刃口一定是与斧柄平行的。
【注23】
类似地,装有木质把柄的石刀、石耜、石凿、石斤(石锛、石斫)等,也都是木石复合工具。
人类史前时代已有石刀。
在中国周口店旧石器时期遗址中发现了许多长方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的石刀。
所用的石料以石英荷和砂岩为主,也有少量的隧荷和水晶,还有用饶骨和其它动物腿骨打制成的骨刀,锋刃都很锐利。
这些早期的石刀、骨刀既是劳动工具,也是随身携带的武器。
薛家岗文化(公元前3500—前2800年左右)的典型器物之一“有孔石刀”(又称为“九孔石刀”),背部较厚,有穿孔3—13个不等,但为单数,这些孔是用来穿系绳索捆绑木柄的。
有的穿孔周围还绘有规整的图案,刃部比较平直,有的刃部可见磨损的痕迹。
这类有孔石刀的用途,专家们解释不一,然而肯定都是木石复合工具。
——————————————————
【注13】上下文有多处转引自网络资料《中国农具的起源》,本帖最后由linyi于2010年5月13日编辑。
原作者不详。
引用时内容多有改动。
特此致谢。
【注14】肖梦龙:
《论石斧石锛的安柄与使用》,载《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注15】杨肇清: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生产工具的初步研究》、《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
【注16】安强:
《湖南澧县都督塔原始农业遗址》、《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注17】《洛阳涧洞古文化遗址及汉墓》、《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注18】杨赤宇:
《江西湖口文昌泭原始农业遗存》、《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
【注19】曾骐: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综述》,载《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
【注20】郑杰祥:
《鹳鱼石斧图新论》,载《中原文物》1982年第2期。
【注21】尚民杰《青海原始农业考古概述》,载《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注22】肖梦龙《试论石斧石锛的安装与使用》,载《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注23】殷志强《中国古代石斧初论》,载《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
1-4,没有复合工具的发明就没有细小石器
显而易见,利用一把木柄的石斧工具,使用者可挥舞木柄带动斧头砍击到木头上,比手持单纯的石斧头砍击,要顺手得多、有力得多;也比单纯棍棒(木柄)的功能强得多。
就是说,木石复合工具整体所发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 第一 时代 石器时代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