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校刊.docx
- 文档编号:30497164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282.76KB
学生校刊.docx
《学生校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校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校刊
80后女孩樊妍,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专业。
2007年底的一天,她还在读大三时,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幅图片,图片上一位老人,手里拿着一枚将要雕刻完成的鹅蛋作品正在聚精会神地创作着。
这位雕蛋艺人,是当时已有87岁高龄的斯洛文尼亚艺术家——弗兰茨·格罗姆,他可以借助小型手钻在蛋壳上精心雕琢,每个蛋壳上小孔的数量都在2500~3500个。
樊妍看到的这件鹅蛋作品,在康乃馨花瓣纹样的点缀下,看上去如蕾丝般美丽。
樊妍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这种如履薄冰的雕刻艺术。
从此,樊妍走上了一条探索蛋雕艺术的艰苦历程。
她将大量的鸡蛋买回家,还从市场上买来各种蛋雕工具,模仿弗兰茨·格罗姆的蛋雕作品,练习创作。
一开始她连如何将蛋液从蛋壳中取出都不知道,用针管总也抽不出蛋液。
后来才在网上查到相关资料,原来只要将蛋壳内注入气体,蛋液就会自然流出来。
为了创作,樊妍一次就要购买几十个鸡蛋,一盆盆蛋液成了家人的主要食品,虽然蒸、炒、煮、煎,变着花样吃,但是一天三顿饭都吃鸡蛋,很快让全家人一看到鸡蛋就反胃恶心。
樊妍儿使劲儿,用几分力都能掌握得住,一连几个月不知疲惫地尝试,反复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琢磨蛋雕技法,终于在无数次失败中慢慢找准手感。
第一件蛋雕作品《芙蓉出水》,再差几刀就刻完了,她有点激动,拿着刻刀的手不稳了,刻到最后一刀时,眼睛也眨了一下,刀没拿稳,小小的蛋壳“咔嚓”碎了,她的心也紧跟着揪了几下。
心疼、懊悔……此刻她才体悟到一位法国蛋雕大师的话:
“蛋艺创作就像是走钢丝,作品只有两种,一种是0分,一种是100分。
”
2008年3月的一天,樊妍听说哈尔滨有一位蛋雕高手叫卢天壮,便到处打听这位高人的住址。
几经周折,她买机票做了飞机去哈尔滨,终于见到了卢天壮,拜他为师。
向高人请教之后,樊妍才知道,原来普通的削铅笔刀是蛋壳表皮受力不均,根本不能用于蛋雕。
单调的刻刀是用断了的锯齿自制而成,断面是一个平面,用这个平面雕磨,前面的尖头勾画,这样蛋壳不易破碎,雕出来有层次感。
学艺归来,樊妍更是忘我地琢磨蛋雕。
蛋雕,从选蛋开始。
樊妍学会了挑选表面光滑、无裂痕、颜色均匀、形状均匀的鸡蛋,附近菜场的卖蛋阿姨都认识她了,经常将长得周正留给她。
樊妍早期的作品是用锯齿刻刀刻的线条图案,后来可以雕刻蔬菜瓜果等立体画图了,接着是动物图,最难得是人物,因为人物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太熟悉了,所以西方蛋雕人物作品极为少见。
而樊妍创作的人物从古代帝王将相到当代名人都栩栩如生。
蛋雕作品如“迈克尔·杰克逊”、“玛丽莲·梦露”、“奥巴马”、“安格拉·默克尔”等,由于采用了镂雕技法,巧妙利用蛋壳弧形变化,做到了形神兼备,特别是在光影的映衬下,呈现出强烈的立体造型。
因此她的人物作品在西方市场一出现,便受到蛋雕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三年过去了,樊妍成了熟练的“蛋雕超女”,她摸透了蛋壳的特性,蛋壳经手一掂,厚薄和硬度立刻就能分辨出来,从哪儿下刀,冲哪做到轻拿利刻,柔中有刚。
除了用刻刀,她还会用电钻。
她创作的蛋雕作品,大量采用国外罕见、难度极高的镂雕作品,雕刻图案的创意设计令人拍案叫绝。
蛋壳是生命的象征,它里面孕育的是新的生命,艺术家将废弃的壳雕刻成艺术作品,让它重新焕发出有机的生命。
美好的寓意、环保的理念,让她受到收藏者们的欢迎。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
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
因此,浮在上面的,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
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松下幸之助
卷首语
“蛋雕超女”的指尖舞蹈………....01
你的试错期有多长……...03
事业的试错………………………..05
爱情的试错……………………....05
试错,越早越对……………………06
度过试错期的几种青年路径………..07
自己适合的,适合自己的…………..08
王雷7+2=豪迈…….……...10
乞力马扎罗的狼狈…………………..11
把激情当回事………………………..12
登山让我安静下来…………………..12
中国式孝道………………....15
“空巢老人”与“啃老族”………...15
孝道中平等意识的加强……………...17
养儿防老与社会养老………………...18
亲情…………………....19
母爱……..………………............20
心如莲花开……….………………....21
温暖的臊子面………………….…..22
挥别臭皮囊……………………….…26
5厘米的法宝…………………....…27
勤快不是美德…………………..…..29
沉重的三瓶水…….……..............….30
简单是成功的捷径……………..…..31
趣味心理测试…………………….…..33
“幼稚”与“成熟”……….................34
等了好几年我的观众
才笑起来………………………...36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
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
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
——松下幸之助
也许我们总是需要错一错,才知道适合自己的是什么。
在当下社会,年轻人想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往往不是很容易的事。
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个过程,不能不付出的一种人生成本。
可被称为“试错期”、
在今天价值观多元,选择自由大大提高的环境中,试错期成为年轻人群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人生难以一步到位,总是需要在不断试错中修正自己的方向,直至达到自己认为比较好的状态。
试错,是一种科学方法,通过试错,找到哪条路是不通的,由此来逐渐明确自己真正的需要。
大多数年轻人都会有一个试错期。
对于每个年轻人来说,试错期的存在是否不会决定一切,但的确会成为影响人生的重要变量。
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都存在试错期。
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
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
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
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
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
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罗曼·罗兰
“我觉得只要及时行动起来,想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其实也不难。
”在某公司做市场工作的于正飞说,“我大学是学法律的,但上大一的时候,就发现这门专业和自己原本想象的不一样,一是就业率很低,二是我的性格不适合在现在的环境下做法官或者律师,以后做的必然痛苦,所以我就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究竟是什么,后来我发现我很喜欢做市场工作,在商言商,没有那么多其他的因素干扰,自己做的也很开心,也有奔头儿。
“
大学时期,小于参加了学生会,负责外联工作,经常出去找商家接洽赞助事宜,他觉得那段经历对自己明确定位有一定的帮助。
“因为大家目标明确。
为了完成目标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很团结,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我现在的工作基本上也把那种感觉延续下来了。
虽然工作压力也不小,但总的来说挺开心的。
和一些频繁跳槽,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同学比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
有许多的用人单位抱怨现在的年轻人跳槽太频繁,稍有不如意便走为上,不忠诚。
但是在许多“过来人”看来,这是一种偏见,“到现在也不后悔当初跳槽,因为原来的领导实在是太烂了,我在他那里如果要有发展,不需要别的本事,拍马屁就行了,但是何必呢?
我又不是非得在他那棵树上吊死。
”现在在一家世界500强外企工作的Angela说,她曾经在一家待遇不错的国企工作过一年时间,后来得到机会,跳槽到现在的公司。
现在有一句网络流行语:
“想起往事,我就一阵恶心。
”这句话不仅是许多人在“事业试错”后的感想,更是在经历一次次的“爱情试错”后的感叹。
不同于过去,现在的年轻人以自由恋爱为主,特别是在大城市,几乎是完全的陌生人世界,许多年轻人都是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后,觉得互相有好感,就开始交往,相处了一段时间,发现了种种问题,不能不选择分手。
这时“爱情试错”的常见情形。
通过未婚同居的方式来为爱情“试错”,也不再新鲜。
离婚率上升,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将婚姻也视作可以试错的。
方洁曾经有过一段为期一年的婚姻,用她现在的话说,学到了这辈子最大的教训。
她在大学的读的是中文,男友则是通信公司的工程师。
谈恋爱时一切都还好,没想到婚后却找不到一家人的感觉:
“除了吃喝拉撒,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可言。
她下班回来就在到电脑前打游戏,我觉得他心理上还没真的长大,所以只过了一年,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在第二段婚姻开始前,她吸取教训,果断选择先与男友同居一段时间,确定的确可以在一起生活后,才完成了最后的登记手续。
有调查显示,80后的离婚率已经达到40%,有许多80后新人在结婚三年之内离婚。
这样一种现象,十分值得回味。
与其说是80后们将婚姻当儿戏,不如说是他们将试错观念引入了婚姻生活,就如同职业选择越来越自由,允许不断试错一样,在婚姻中学习婚姻,成为“不懂婚姻”的80后们几乎唯一的选择。
对于已经在写字楼里拥有了自己近百平方米办公室的刘舒阳来说,“试错期”更多的指的还是自己在大学刚开始创业的那段日子。
“那时发现自己的专业不好找工作,就和哥们儿商量,一起创业。
当时在学校里挺流行创业的,其实就是做小生意,进些小百货什么的卖。
刚开始做,没有经验,压了不少货,赔了,我哥们儿就退出了。
我不甘心就这么收手,就改变打法,又进了一些销路好的,平了帐。
”有了经验,他又开始卖耳机、鼠标等电脑外设产品,赚个差价,一样东西只有几块钱的利润。
直到大三,他开始转做组装电脑业务,生意才走上正轨。
“学校里玩游戏的男生特别多,我就专门给他们攒那些配置比较高的机器,利润才高起来。
”就这样,在商海里尝到了甜头的小刘,将创业的雪球逐渐滚大,毕业之后,他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专门做个性化电脑定制业务,“这中间也犯过不少错,都是在干中学,一点点摸索,积累经验。
还好我开始得早,”凭借着勇气和坚持,小刘比许多同龄人更早地度过了试错期。
他的经验似乎在告诉我们:
试错,越早越对。
当下一些年轻人的问题是,不知在何时才能明确内心感受,确定自己正在试错,也不知试错何时才能结束,人生何时才能“对”起来。
一切似乎都必须得等到尘埃落定,才会云开日见。
大家都在问:
我的试错期究竟会有多长?
如何缩短试错期?
不同类型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普通青年:
在目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环境中,对于现在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赶紧找份工作才是正经事,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
迫于生活压力,将梦想悄悄收藏,然后在与社会相处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进行在设计和再定位,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对于广大普通青年来说,试错期,往往意味着一段人生中躲不过去的无可奈何,就当是“骑驴找马”吧。
文艺青年:
这样的年轻人比较纠结,因为偏于理想主义,不愿轻易向现实妥协,往往在坚硬的现实上碰得头破血流,才能逐渐找到自己“夹缝中生存”的路径。
对于他们来说,内心中的认同感要比名利
得失更重要,所以一直在寻找能最大程度激发激情的事业、爱情和生活方式。
务实青年:
务实,是当下许多年轻人的基本人生态度。
一切以目标为导向,以此为前提,在追求享受一个美好的过程以及手段的正当性。
试错这回事,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方法上的试错,希望找到一条最安全快捷的,通向世俗意义的成功近路。
在管理学上,他们往往是目标导向型人格。
在改革开放以前,个人对于人生路向的选择余地往往非常有限,大多数人甚至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
农民就是农民,得靠考大学或当兵来改变命运,即便如此,也是多数农村青年可遇不可求的稀缺机会;即使是城镇青年,也很难改变既定的人生路径,人生是处于一种“快速定型”的模式中。
在那种环境下,“个人是社会的螺丝钉”,要为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服务,是中国社会不容置疑的主流观念。
其实,当下年轻人的试错,也是在为自己这个“螺丝钉”寻找最合适的用场,而因为更加尊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所以在公平和效率上依然是最优选项。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
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莎士比亚
今天,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年轻人都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试错,直至在社会上找到一个让自己心满意足的位置。
这本是社会的进步,但选择权的扩大和价值观的多元,也让许多年轻人在进行各种尝试时,感到“错不起”。
应该说,年轻人有了更多试错的空间、时间和机会,足以证明中国社会进步了不少,但和较理想的情况相比,还是有不小的距离。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就业和福利制度,往往对年轻人的各种尝试给与鼓励、支持和扶助政策,并提供一些“安全网”措施,让因为缺乏经验而走了点弯路的年轻人不至于被社会的大浪“拍在沙滩上”,或者到头来一无所获,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人生在世,允许试错,能够试错,敢于试错,错了之后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就是有希望,就是福与幸。
见到王雷,是在雕刻时光咖啡馆。
她正在给一帮驴友讲自己的完成“7+2”的故事。
关于王雷,似乎可以三言两语交代——清华计算系的高材生,MBA念了沃顿商学院,毕业后在华尔街做金融软件工程师。
这似乎是许多中国父母愿望中的乖乖女轨迹。
然而,有一天,乖乖女突然辞职,她想去爬山。
为什么呢?
“如果到了七八十岁,我躺在病床上,我想自己这一辈子,我是最好的职员,我挣了多少钱,或者是如何被提拔,我会很自豪吗?
我就想,对我来说,人生到底哪些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钱可以以后再挣,工作可以以后再找。
而我被触动以后,就很想去爬山。
”王雷说。
触动她的是两部电影。
2004年她看了电影《触及巅峰》和《登乔戈里峰的女人》。
登山的场景唤醒了她骨子里对山的渴望,原来,会有一些发自内心的热爱,30岁之后才发现。
2004年6月的第一个周末,王雷为自己定下来征服世界七峰两极的目标。
经过专业训练,2005年她成功登顶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
2007年6月,再登顶北美洲麦金利峰之后,她辞去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训练。
2004年5月24日,王雷登顶珠峰,成为完成世界七大峰和南北极(简称7+2)探险活动的第一位华人女性。
生活中,很多人不缺乏想法,不缺乏热血。
然而,家庭、工作、情感,我们一次次地对自己说,等到这单工程做完,我要去丽江;等明年春天的时候,我想带着老妈去爬峨眉……等来等去,热血渐凉,梦想的墙壁漫漶了碱渍。
为什么要等呢?
普通人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的人生添几段传奇呢?
王雷告诉我们,去行动,趁年轻。
王雷关于登山的记忆,不是浪漫,而是狼狈不堪。
2003年,沃顿商学院组织毕业生集体去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在此之前只爬过香山的王雷,因为贪图非洲浪漫报了名,“想着海明威的小说,得去看看乞力马扎罗。
”
五天行程,第一天就体力透支。
“我们从热带雨林开始出发。
雨后一路泥泞,走到天黑勉强到达营地。
同学们一大早兴致勃勃地准备出发了,而我两腿僵硬,恨不得当时就下山,可又不敢离开大部队,只好咬牙坚持。
”
第四天的时候,没有人对王雷抱有希望了。
同学们给她留下一名向导吉姆,允许她龟速前进。
没走几步,高山缺氧,王雷说自己困了,向导借肩膀给她打盹。
过了一会儿,向导把她推醒了,说“Areyouok?
Let'sgo!
(准备好了么?
让我们走吧!
)”王雷只能顺势回答:
“OK!
”
接下来的攀登中,每逢王雷饿了、手冻僵了,企图赖着不走的时候,只会简单英语的向导总会在她吃完食物、搓热手之后来一句——Areyouok?
得到王雷勉强的“OK”的回答之后。
向导会毫不犹豫地说——“Let’sgo!
”王雷再有气无力地附和一声——OK。
“吉姆只会说简单的英语。
我一直期待着他问我,想不想下去,要不要撤啊。
他不问,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跟他走。
”王雷说。
早晨六七点钟,王雷遇到了返程的同学。
他们告诉王雷,就差半个小时就到了。
“一听,特别有劲了。
”王雷在顶峰留下了一张疲惫的照,就连滚带爬下山了。
“当时连照相的体力都没有了。
登山那几天我特别惭愧,真觉得自己是个东亚病夫。
同学中的胖子都能很轻松爬上去,我却垂死挣扎。
一辈子在健康上没做过什么事情,这一次爬山,对于自己是一个觉醒。
”王雷说。
习惯优越的她告诉自己,这样的状态不可以。
2004年冬天,王雷到了波士顿上班,开始每天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
春天的时候,她开始去参加一些半程马拉松。
关注身体质量的时候,她看到了一部纪录片《触及巅峰》——1985年,两名登山者成功登顶安第斯山。
下山途中,辛普森摔断了右腿,同伴耶茨只好悬在他的头顶。
维系两人生命的绳子已不堪重负,随时都有同时跌下山谷的危险,出于无奈和对生存的无望,耶茨只好割断绳索,自己攀爬出徒壁,回到大本营地。
就在耶茨准备撤离时,他看到了拖着伤腿回来的辛普森……
“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睡,一个人拖着断腿,爬、摔、蹦,最后安全下了山。
真是一个奇迹。
顽强的求生。
我觉得是不可思议的。
这是我心中的英雄。
只是他太超人了,可望不可即。
”王雷说。
因为爱好,王雷在图书馆借了不少关于珠峰的书,当她发现许多登山者都是普通人士,就有了一个挑战自己的想法——爬珠峰。
“看了电影,加上对自己健康状况不满意,就产生了挑战的想法。
做了很多论证,结论是,爬珠峰是现实的事情。
”
“我曾自问‘我是不是有点儿不正常?
’‘是不是太拿激情当回事了?
’……可最终我发现,自己骨子里确实有一种渴望,让我越陷越深,”王雷说。
王雷做了一个表格,从2005年开始,一年年往下列。
当她拿出表格给同事分享时,大家都觉得她在说笑话。
“好多年之后,在我攀登珠峰的路上,我又想起了那张表格。
”
“一年爬一座高山,真的就按照原来的计划实现了。
不可思议。
”王雷总结说,当你心总真有一个想法,无意识的状态下为之而努力,最后真有可能发生。
从2004年定下计划,到2010年问鼎珠峰,王雷用了六年时间。
从跑步开始再到山里“走走”,并参加了技术课、安全课,最基础的训练坚持了一年。
而在“7+2”(七峰两极)计划中攀登另外六峰都是为攀登珠峰做实战准备。
2008年从南极回来后,2009年,她休养了一年做准备。
生活悄悄改变了。
跟人攀岩、攀冰,学各种安全技术。
每一次都有进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北京的父母打电话问王雷平时都做什么,王雷说,有时候会爬爬山。
“山上有雪么?
”王雷不想吓着父母,故作轻巧地说,有时候会有一点。
从一个毫无体能基础的“书呆子”,到登山健将,王雷吃过的苦不止一点点。
体能训练是个非常挑战自我极限的痛苦过程。
登山的时候,每个人都必须背同样重的装备和食物。
一个60斤的背包,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男人体重的1/3,却是王雷体重的一半。
“我别无选择,只有自己锻炼得更强壮!
“
登山运动,充满着不可预知的危险,眩晕、雪崩、冰川塌落……有时一阵风都能将人摧毁。
说起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王雷记忆犹新:
攀登查亚峰时,由于下雨,绳索滑落。
刚到一个山口,一阵狂风将她抛了出去,重重地摔向山岩,:
落地时哆嗦了好久,要不是我有随时系保护结的习惯,可真要‘交代’在那儿了……”
她曾三次尝试攀登阿空加瓜峰。
第一次,因为缺乏经验,加之对天气判断失误,她立即返回。
第二次,天气不佳,她再次撤回。
而正因为前两次的知难勇退,她才有了最终的登顶并全身而退人都曾问过王雷登顶时的心态,是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还是如愿以偿的兴奋?
王雷说都不是,她站在巅峰的心。
很多态只有平淡,“登顶只是中点,还有另外一半,最艰难的一半!
”只有真正从山上下来,走上大马路的那一刻,脑袋里那根紧绷的弦才会稍稍放松。
“熟悉我的朋友都说我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我还是原来的我,只是变得更加精力充沛,不知畏惧是什么。
登山让我‘冷静’下来,看清楚我要的人生究竟是什么。
”王雷说。
登山,让王雷安静,却让更多的普通人热血沸腾——很多人都觉得只有在事业成功以后才可以追求梦想。
王雷的故事告诉人们,不是这样的。
在一个以金钱衡量成功的时代,你依然可以珍惜那些看似无用的梦想,选择一个不那么功利的人生。
王雷说:
“登上七大峰和南北两极只是梦想的一部分,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带动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活出生活的朝气,活出生命的追求,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想法。
朱自清笔下父亲“那肥胖的、蹒跚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描绘出来一种深沉博大的爱,无论我们走多远,这种来自父母的爱总是为我们默默守护,这种爱也让我们愈加意识到“孝”的弥足珍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孝道文化沉淀千年,成为中华传统知识分子和普遍百姓安身立命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铸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夫孝,得之本也,教之初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奉行孝道精神,早已融汇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鹿乳奉亲”、“芦衣顺母”、“卧冰求鲤”的故事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儿女对父母的感恩和责任。
时光流转至今,从“啃老族”到“空巢老人”,从“深圳公务员打骂母亲”到多起“父母状告子女不赡养案”,社会变迁之下,中国式孝道的内涵和形式正在受到挑战,我们真的正在步入一个“孝道蔽塞,礼敬无存”的社会吗?
我们该如何守住我们最后的精神高地——亲情?
当代青年的尽孝方式又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
家住襄阳近七旬的蔡千老人,老伴18年前就过世了,大儿子因病离世,住在镇上的小儿子基本不回家,大儿媳该嫁他乡,17岁的孙子前往东莞打工。
老人傍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
他说:
“我害怕家里没有声音,跟电视说说话心里也能好受些。
”每天夜里,电视节目播放完、电视机发出的沙沙声在屋内回荡时,老人才肯去休息。
老人说,他害怕夜里醒来后看到一片漆黑,害怕看到四处空空荡荡,所以不如晚些睡,这样就能看点看到天亮。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梦想飞向了远方,他们相继背起了行囊,踏上寻梦之旅。
一列列北上或者南下的火车,承载着一个个怀揣美好愿景的人奔向他方,留下了他们强颜欢笑,嘴里念着“不要惦记家里”的父母。
离家的女儿都是飞翔的风筝,即使线就牵在这些老人手里,他们也希望儿女能飞的更高、更远。
独自承受其中的苦涩与寂寥。
据统计,在我国1.67亿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
这些“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落感、孤独感、寂寞感,伴随着身体与心理上的衰老感,非常容易引发抑郁、焦炉等心理问题。
前段时间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中亦提出子女应“常回家看看”,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回家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然而当今社会即存在少有子女看望的“空巢老人”又有子女不愿离家的“啃老族”。
“啃老族”最早源于英国,成为“NEET族”,转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就加入到“啃老族”队伍中。
这些人在毕业后因一些原因未得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畏惧浸入激烈的社会竞争而退出就业,赋闲在家,寄生于父母身边,衣食住行全靠父母。
根据老龄科研中心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啃老族”大部分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
“啃老族”的出现其深层的心理渊源在于我国特有的家庭亲子观,“养儿防老”也是这种观念支配下的典型心态。
这种亲子观,在强化亲情的同时,也让亲自之间的“心理脐带”难以剪断,让亲子两代人成了心理上的“连体人”,彼此都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彼此间的权利与责任界限几近消失。
家庭小型化导致的“独生代”现象更是强化了亲子一体化的心理。
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假说:
“在未来的一百多年里,家庭结构将由扩大家庭向和谐家庭转变。
”近几十年来,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基本上验证了这一假说。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特别是城市,基本出现的是核心家庭,通常只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