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48754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8.14KB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分组实验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分组实验教案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8.31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1、认识显微镜。
2、能熟练操作显微镜。
3、制度微生物。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水
实验步骤
1、把显微镜取出、安防、对光。
2、把水滴制成临时载玻片。
3、引导学生做好记录。
4、整理归还仪器。
实验现象
发现水滴中有鼓藻、钓钟虫、轮虫、水蚤、草履虫等微生物。
实验结论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肉眼是看不到的,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水滴中有鼓藻、钓钟虫、轮虫、水蚤、草
履虫等微生物。
备注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探究馒头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9.14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
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
实验步骤
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晚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装放在爱气片上。
3、过几天,观察并做记录。
实验现象
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的馒头发霉了,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
暧气片上的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
食物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得。
备注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并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9.18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能用显微镜观察到生物切片里的细小物质。
实验器材
显微镜、生物切片标本、详葱、人体表皮、制成临时截破片需要的工具
实验步骤
1、注意显微镜的使用事项。
2、指导学生制成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载玻片。
3、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载玻片。
4、引导学生找出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差异,并让学生做好记录。
5、实验结束,整理归还仪器。
实验现象
它们都是由许许多 多的小格子构成的。
人体表皮细胞形饮不规则,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界线比较模制,洋想表皮细胞比较规则,形状像一个个 长方形的格子,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界线比较清晰。
实验结论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
镜才能够看得清楚。
不同细胞的大小、形状、功能都不相同。
备注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火山和地震模拟实验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10.9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1、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2、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实验器材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土豆泥(黏土)、铁盒、番茄酱、火柴、毛巾、干木棍
实验步骤
火山模拟实验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注意事项。
2、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挖-个洞。
3、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4、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外滥|
并作好记录。
地震模拟实验
1.把毛中叠成几层,用手按住毛巾两端,慢慢向中间挤压,观察发
生的现象。
2、用手握住干木棍的两端,慢慢弯曲直至压断,注意手有什么感觉,听到什么声音?
3、引导学生作好记录。
4、整理归还仪器。
实验现象
1、发现土豆泥上冒气泡,土豆泥迸裂,,番茄酱猛烈地喷发出来。
2、毛巾出现褶皱现象,木棍快要断时手有震颤感,木棍断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并发出“啪”的响声。
实验结论
1、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2、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到岩层承受不住时变形而形成的,发生地震时地壳发生褶皱,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大量能量,造成严重破坏。
备注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岩石风化模拟实验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10.16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通过通过实让学生了解风化的形成原因
实验器材
摄子、石块、酒精灯、火柴、水槽、水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用摄子夹住石块,放酒精灯火焰上加热1.2分钟后,迅速放入冷水中。
2、又从水中取出石块,再加热,再放入冷水中,反复若干次,直至石块,观察石块的体积与原来体积的变化。
作用好记录。
3、整理归还仪器。
实验现象
石块破碎成砂子和泥土。
实验结论
风化是岩石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形成的。
备注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观察物质的物理变化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10.23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物理变化的特征: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实验器材
蜡烛、火柴、白糖、石棉网、三脚架、表面皿、刀
实验步骤
1、把蜡烛切成蜡块,放在表面血里加热。
蜡块培化后,停止加热,观察加热时蜡块的变化,冷却后蜡块的变化。
做好记录
2、把白糖放在表面M里加热,白糖熔化后,停止加热,观察加热时白糖的变化,冷却后白糖的变化。
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蜡块受热熔化,冷却后又凝固,白糖受热熔化,冷却后又凝固,它们的形态上发生了改变,但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实验结论
形态上的变化是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备注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10.30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化学变化的特征:
生成新的物质。
实验器材
烧杯、蜡烛、澄清石灰水、火柴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并粘贴在桌面上。
2、拿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记录。
3、将另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记录。
4、将一个白瓷碗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观察它的部。
作好记录。
5、整理归还仪器。
实验现象
干燥的烧杯内有水珠,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雾(浑浊),碗的底部变黑。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新的物质。
备注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用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11.2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PH试纸遇酸变红色,PH试纸遇碱变蓝色,PH试纸遇中性物质不变色。
实验器材
盐酸、石灰水、蒸馏水、试纸
实验步骤
1、把试纸条蘸到盐酸,弄湿一部分试纸条,观察发生的变化。
2、把试纸条蘸到石灰水,弄湿一-部分试纸条,观察发生的变化。
3、把试纸条蘸到蒸馏水,弄湿一部分试纸条,观察发生的变化。
4、整理归还仪器。
实验现象
试纸条蘸到盐酸的部分变红色,试纸条蘸到石灰水的部分变绿色,试纸条蘸到蒸馏水的部分不变色。
实验结论
酸性物质遇提示剂变红色,碱性物质遇提示剂变绿色,中性物质遇提示剂不变色
备注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模拟环形山的成因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11.13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知道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器材
盘子、细沙、石子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现象
坑面积比石块的大
实验结论
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
备注
盘子、细沙、石子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11.16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认识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实验器材
一根1.5米长的细绳、一截6厘米长的塑料管、一个有孔的橡皮塞、一只秒表、一个砝码或几个垫圈。
实验步骤
1.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
2.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动。
注意:
使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
3.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计算橡皮塞的不同运转周期。
实验现象
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实验结论
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备注
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假设与实验
实验班级
六
(2)班
实验时间
2018.12.7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懂得假设依靠的经验未必可靠。
实验器材
两张质量一样的纸、一个小球。
实验步骤
1、把一张纸和一个小球同时从高处丢下,为什么球先落地?
.2、如果用两张样重的纸,其中--张揉成团,同时从高处丢下,谁先落地?
试试,结果怎样。
实验现象
假设的依据往往来自己有的经验,但经验并不完全可靠。
实验结论
假设的依据往往来自己有的经验,但经验并不完全可靠。
备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六年级 上册 科学 分组 实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