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docx
- 文档编号:30475912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77KB
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docx
《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
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
【篇一】
2017年6月,我成为了一名第一书记。
一年来的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种种经历,所见所闻,给予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也为我留下了人生难忘的一页。
记得一开始到了xx村,便和新上任的村主任,商量好了工作计划,就开始挨家挨户的开展入户走访,有时候脚底板心都走得生疼,有的家你去调查时候,人家去干活,只有算好了时间村民在家的时候再去调查;早上吃了早点,有时候要到晚上才有饭吃。
为了尽快调查清楚xx村的贫困户基本情况,起早贪黑地工作,调查好了又认真的填工作汇报表,一项项核对数据。
有时候饭都忙不得吃,晚上十一,二点还在收集汇总数据。
终于通过3个月的时间,全村140户的贫困户的情况有了个基本的了解。
在走访过程中,刘某甫家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来刘某甫家里,我看到两个孩子在土院坝里玩耍,正说“有人在家吗?
”只见两个孩子迅速的往屋里走,只是大一点的孩子仍然爬行,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直立行走。
这时,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奶奶。
我给奶奶介绍了我自己,奶奶也不说话,和她交流了很久,她也不回话,我只好跟社长打电话求助,叫他来刘某甫家里。
通过社长对家里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才得知,孙子叫刘勤(化名),今年5岁,早在2015年的时候,独自在院坝与公路交接的地方玩耍的时候,被路过的车辆撞伤了下肢,导致现在不能直立行走,只能依靠爬行。
孙女叫刘菲(化名),今年3岁。
两个孩子都未上户口,因为母亲的户籍问题导致,父母没有办理结婚证,生育孩子的时候也没有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在我与社长的谈话间,我发现奶奶的眼角有些湿润。
他们的房屋有些破旧,家具简单,小小的院子,显得有些杂乱。
我一直在脑海里勾勒他们一家人辛苦的生活状况,家里两个老人的身体不好,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且儿媳妇已经怀有身孕,面临生产,想象着刘某甫的儿子刘某军需要一边要做农活和打工挣钱,一边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双老,还要担忧孩子。
生活的压力一直让这家人笼罩在愁云的阴影里,让他们绝望又无助。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同情、忧虑、敬佩。
我们常常赞美破茧而出的蝴蝶,悬崖边绝壁上生长的盛开的鲜花,因为他们代表着一种力量。
而现在,在这个家里,我也看到这种力量。
看到了一个父亲在久病的剧烈痛苦中镇定如常,看到了一个母亲默默的承受生活的困境。
她的身上所带有的坚强和勇敢,这些力量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我们的祖祖辈辈流淌的百折不挠的血液里。
谦逊,温和,坚忍不拔,广大劳动人民的身上总有这样闪光的品质,带着愚公移山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刻画人生的画卷。
这时,我顿时脑海想到的就是,我要把这家人的情况发到我的朋友圈,让大家一起来帮助他们。
很快,我收到了朋友们的回复,后来也收到很多来自朋友的捐赠,有钱财,衣物,玩具等等。
我试着了解他们的经历,了解他们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了解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思考着种种能够帮助他们的方法,医疗费用花费了不少的钱,现在还欠着债,我向他们讲解了大额医疗补贴政策;向他们讲解了特殊病证的办理条件和流程;上户口的政策也跟他们提及;种植养殖技术上的培训以及农业上的各种补助也全部告知他们……对于能够享受到的扶贫政策,他们特别感恩,嘴里不停说着感谢。
他们微笑的脸庞上,眼神真挚而又清澈。
2017年10月的时候,也通过亲子鉴定,帮助孩子解决了户籍问题。
通过这家人,能够见微知著的感受到更广阔的农村,许许多多向他们一样伟大的劳动者就在土地上耕耘。
他们勤劳,善良,坚强,乐观。
不因贫穷而自卑,不因无助而彷徨。
学着把自己看成他们中的一员,换位思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我常常在想,面对一些处于困境的人,我们应该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亲人,我们要帮助的人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相同的炎黄子孙的血脉。
一次次的下村走访,和村民有了更多的交流,他们总是在夸赞现在的社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称赞共产党千般万般的好。
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与日递增,充满希望,因为政策也越来越好。
在扶贫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到劳动的力量,生命的力量。
以至于在我的人生中,树立起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劳动是最光荣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
在他们身上,我学会了百折不挠,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难何其之多,只要携带一颗坚持的心,荆棘遍布,也阻挡不了前行的脚步。
【篇二】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代县令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为民情怀,一直激励着后人,《管子》也记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当前,中共中央开展的“精准脱贫”攻坚战役就是最大的顺民心工程,为民好政策。
2015年,按照统一部署,我带领扶贫队员走进贫困村,针对村里的基础设施差、村民的身体状况不好(患癌症的就有十来个)、自然资源贫乏、缺乏劳动技术等缺陷,我主动与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和村支两委一道共同研究致贫原因和帮扶对策,寻找脱贫路子。
五年的扶贫之路,没有轻松写意,只有担当与奋斗。
回想起与贫困户交往的点点滴滴,我不禁感慨:
唯有用心,精准扶贫才有保障;唯有动情,精准脱贫才有希望。
一、家境贫寒不可怕,志气贫穷不可扶
刚走进贫困户xx家,三个孩子的境况让我震惊,“两个弱智,一个先天性疾病”,要说养活一家,以xx夫妇的吃苦精神,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要想把三个孩子的病治好,并培养成人,那可要付出一番代价。
我通过多方努力,为三个孩子寻医求药,联系政府职能部门,为其寻找扶贫、救助政策,同时,我本人也力所能及地给予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树立xx夫妇脱贫致富信心。
2016年9月初,是xx父亲的60大寿,老人家一直在冷水滩住院治疗,耗尽了家里积蓄,听说所有亲戚要为其祝寿,我立即到医院看望老人,为其送上了祝寿的酒水、慰问金和三个孩子的学习用品。
所有亲戚都被感动,xx夫妇当众表态,“唐政委,请你放心!
我家里虽然贫寒,我夫妻俩坚决做到穷不失志,一定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尽快脱贫致富,把家庭搞好,把身体搞好,不给政府添麻烦。
”家庭贫寒可以改变境况,而意志消沉了,用什么办法也无法改变。
二、深入群众知疾苦,方得民心志成城
接履桥街道尚木井村的基础设施非常差,组与组之间的道路还没有修建水泥路,特别是村里的饮水条件差,该村有十余人患有癌症,30余人常年卧病在床,村里的青壮年又没有劳动技术,只能靠外出干苦力维持生机,致使该村成为了省级贫困村。
我与村支两委多次深入走访调查,了解村民的家庭状况、生活生产状况以及村里的集体土地的使用情况,积极与交通、农业、畜牧水产以及林业等部门或行业衔接,寻找政策和技术支撑,帮助解决村级企业和个体种植、养殖困难,同时,给村里筹措资金,时至2017年底,我们为村里修建一座“连心桥”,打了一口“思政井”,修缮了村公所,改善了群众办事和生活环境,办起了一个村级企业,培育了一个养殖专业户和几家种植大户,提高了村里的集体收入,解决了村里饮水难、行路难的问题。
人心齐,泰山移。
通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树立起来了,邻里的关系融洽了,整个村里呈现出一片祥和、积极向上的景象。
三、润物无声云化雨,激励斗志力无穷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
脱贫以后的贫困户有许多遗留问题,甚至于政策性问题需要解决,这往往是被遗忘或忽略的地方。
凼底乡的桴江村已于2017年之前整体脱贫,为了确保脱贫不脱政策,保证无一人返贫,我们进驻桴江村后,发现一部分贫困户存在“贫困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大家害怕再也不能享受贫困户的待遇,存在思想上失衡,面子上过不去的现象。
于是,我们要求做到“设身处地激斗志,想方设法解难题”,让贫困户找到心理支撑点,为他们找到了发财致富的路子和信心。
两年来,每逢农忙、清明节、春秋季开学、春节等重要时节,我们坚持每一个月深入贫困户家里走访,与贫困户拉家常,了解生活生产状况,关注年长、多病贫困户的健康,得到了贫困户、桴江村支两委和凼底乡党委的一直好评。
我结对的贫困户卜光亮夫妇带领妹妹常年在外打工,留下两个老人在家,一边照顾两个孩子读书,一边打理着十来亩田地,同时每一年还要养三四头猪、两三百只鸡鸭。
每一次走访,我都是在田地里找到他的父母。
去年,我第一次走进卜光亮家里时,他的父亲卜宏彬就给我提出一连串问题,“唐政委,我家小孙子怎么没有教育扶贫补助?
”“我家的房屋2016年建好,怎么没有危房改造资金啊?
”“我家门口的水泥路可否修好?
”“我家养的鸡鸭、鱼有补助吗?
”为了让老人吃个定心丸,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很中肯地告知:
“卜叔叔,只要别人家享有的扶贫待遇,我们家就享有;如果那一项扶贫补助少了或没有了,我去找书记、区长解决,绝不用您去跑路!
”然后,我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每一个月去看望一次卜叔叔和蒋阿姨,关心两个孩子的学习,关心两个老人的身体,关心家里的农作物和家禽家畜的长势。
。
。
。
。
。
一个个细致入微的感动,一次次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走进了两个老人的心里,走进了这个家。
今年春节前,卜光亮家里的200只鸡鸭全部长成,仅仅靠两个老人挑着去卖,过了年也卖不完。
我立即与朋友们联系了销售市场,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记得卖鸡鸭的那个中午,我带着我的妻子一边给予称重,一边给予收钱,人家还张口闭口叫我“唐老板”,我真没有顾及什么称呼,忙活了三个小时后才去吃的饭。
饭局中,卜叔叔感动得说不出话,我送他上车时,他像一个小孩一样哭了,“唐政委,你两老婆太好了,你们比我的儿女、我的外甥还好!
”从此以后,卜叔叔逢人就说,“唐政委比我儿子、外甥都好!
”
润物无声云化雨,激励斗志力无穷,众志成城传帮带,国富民强一世功。
通过五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脱贫攻坚,不仅仅要树立贫困户的脱贫信心,培养致富的能力,还要培育结对帮扶的信心和责任感,帮扶工作队员要主动走进贫困户,用心用情去感化,真心实意去帮扶,想方设法解难题,脱贫,就是一件小事。
【篇三】
单位明确我去驻村帮扶,我内心是拒绝的,原因有二:
一是在乡下工作二十年了,好不容易进城,又被发配“边疆”;二是从未干过扶贫工作,存在未知的恐惧。
但做为一名老党员,既然组织信任,也只得怏怏踏上了扶贫之路。
第一次驾车进村,崎岖的山路路面只有4、5米宽,多处已有坍塌迹象,路基一边是万丈悬崖一边是挖出的濠沟(后来了解由于资金短缺提质改造工程一直闲置),行驶在这样的路上,我精神高度集中,生怕出现半点意外。
人也许是怕什么来什么,前面一台拉危房改造材料的小四轮陷入濠沟动弹不得,后面二台车紧随其后,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
老和尚问小和尚:
“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
”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
“我往旁边去。
此时的我,也想往旁边去!
邻村的大娘赶着七、八头牛,艰难地从我车旁经过,小牛们眼神中满是郁闷,大娘边赶牛边喃喃自语“这该死的路”。
进村公路提质改造拓宽完成通车时,没有鞭炮齐鸣、彩旗飘飘,但我内心是喜悦的,通过各方的努力路最终还是竣工了,最主要的是不用再受这“让车”之苦。
驱车行驶在新的路基上,秀丽的山峰与赤石特大桥遥相呼应,晚霞的红晕通过车窗照射在身上,好不惬意。
远处若隐若现的牛玲声,可以感受到小牛儿的撒欢和大娘的微笑。
2018年12月5日,我向往常一样入村走访,正在地里劳作的贫困户陈爱容老远就对我招手,“吴老弟,你来了,等下去家里喝茶。
”我说:
“嫂子,我还是来闻下粪香,感受下有机蔬菜吧。
”“吴老弟,和你反应个情况,这个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我们枯水期饮水问题,可是施工方没有把布设的水管埋在地下,影响我们挑担通行,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陈爱容指着前方约十米距离的水管说道。
这时,我才注意到腿粗的镀锌水管,像条巨莽盘旋向着山的尽头,多处水管横压着劳作主路,影响通行,存在安全隐患。
我立马拿出手机照像,并对陈爱容说,“嫂子,我回村委就向队长报告,一定督促施工方在保证用水安全的同时还你们一条畅通的劳作之路。
”2019年1月5日,再次去陈爱容家中走访时,嫂子告诉我水管的事已经解决了。
2019年4月12日,与村委主任一起去核实贫困户曹现勇家渗水问题。
曹现勇很热情地接待我们,带我们在他新房(危房改造)转悠。
我说现勇:
“你是住新房,取新娘,马上又要添新丁,真是三喜临门,可喜可贺。
”“这都要感谢党的政策好,让我享受危房改造政策,把新房砌好了,去年结了婚,我四十多岁终于有个像样的家了。
”曹现勇说道,“新房渗水的原因是由于电力改造,电线从我房墙上过,钉子打穿了,下雨雨水会顺着钉子渗进来,本来我是想自己补下,只你们太关心了,硬要来看看。
”我说:
“电力有保障,是扶贫项目之一,感谢你对电力改造的支持,当然改造过程中对你造成的损失,我们有责任向电力部分反映,给予你相应的补偿”。
临走出门,看见年前我们赠送给他的一副对联“好日子舒心顺意美生活幸福安康”,挺好。
扶贫之路干好了是“故事”,干不好是“事故”。
对于长城岭的老百姓来说,把公路、电路、水路、致富之路筑好了,美好的故事将一直被延续;而对于我来说,扶贫之路是对我“心路”的历练。
【篇四】
“xx,你看,你的扶贫对象在你的关心帮扶下,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了!
”这是今年端午节前,同事们在扶贫路上对我的调侃。
虽说是玩笑话,但回想这四年来的扶贫之路,心中感慨颇多。
还记得第一次与帮扶对象见面的场景:
那是2015年12月的一天,根据区扶贫办提供的姓名和地址我找到了他家,一间出租房,说是住宅房,其实就是一间杂房,卷闸门拉到一半,我弯腰进门一看,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里面零零碎碎丢满了纸箱子、塑料盒,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场。
听村主任说:
他去附近的煤场做事去了。
于是我风尘仆仆赶往煤场。
那时天气已经转冷,而他穿得很单薄,全身都是黑黑的煤灰,只看得到那双转动着的眼珠子。
他看起来有些胆怯、害羞、不知所措。
我说明了来意,并让他记下我的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有事情可以随时联系我。
临走时,我从包里掏出400元塞给他,让他给自己买点好吃的。
从那时起,我有了属于自己的“贫困户”。
接下来的日子,我基本每月至少去他家一趟,慢慢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他从小因发烧救治不及时患了脑膜炎,虽然现在已经50来岁,但智力水平相当于几岁的孩子。
他在40岁时娶了一个聋哑人为妻,幸运的是生了个儿子还算健康,现在都已经上小学了。
娘家人担心他们养活不了小孩,就把他妻子和孩子接回娘家照顾,平常家里只剩他一人。
一个三口之家,一人病一人残还有一个未成年,全都是弱势群体,每每想到这些,心里总是会非常难受。
如此悲惨的家庭,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拥有最基础的生活保障都是件困难的事情,我能给予如何的帮扶呢?
当看到他住在破旧不堪的出租屋里,我决定从帮他改善居住环境做起。
于是我主动与他的兄弟姐妹们沟通,希望一起帮助他在原来破烂的老房子上进行重建。
我积极为他争取危房改造资金3万元,再加上亲戚们的资助,房子一天天成型。
直到2016年年底,我的扶贫对象顺利搬进了新房子。
看着反光发亮的不锈钢大门、雪白的墙面、光滑的地板,在他沧桑的脸上露着孩童般的笑脸时,我的心中也乐开了花。
4年来,我一直向乡政府、村委会了解当前的帮扶政策,先后为他争取残疾人补助、雨露计划、教育奖励金等各类帮扶资金,毕竟我能给的补贴是非常有限的;4年来,我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信任和友谊,我经常嘘寒问暖,会鼓励他多给儿子打电话交流,学会表达父爱;4年来,每当逢年过节,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他,要去看望他……
还记得有一次我计划去看他,电话怎么打也没人接,我心里着急了,辗转问了很多人,才得知他生病了,患了胆结石,在三医院住院,我急匆匆赶到医院去看他。
当看到我的那一刻,他的眼中闪过一道光,插着管子的身体试图坐起来,欲言又止。
我让他好好休息,以后要注意饮食。
就在走出医院的那一瞬间,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心深处已经把他当成了亲人,因为我担心他的安危,担心他的健康,担心他是否过得开心。
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当用心去做换回的永远是比金钱更宝贵的真情。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那是我的扶贫对象打过来的:
xx,祝你新年快乐,工作顺利啊!
多么简单朴实的一句话,但又是多么让我倍受鼓励和感动,纵使他平常跟个小孩一样不通人情事故,但在他内心,他能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好,而且他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篇五】
xx区xx镇梅街村地处xx市xx区“南山片”,是xx省“十三五”贫困村,村民都非常好客,只有一户例外,就是珠屋前的刘攸芳家庭,门牌号“珠屋前一号”,一年四季房门紧锁,与外人基本没有来往,让人感觉很是“另类”。
油米不进,连吃“闭门羹”
说是家庭,其实就刘攸芳和弟弟刘金石兄弟俩,刘攸芳63岁,刘金石48岁,“两条光棍”,村里2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
因为兄弟俩的“另类”,不见外人,可苦了我们的扶贫干部xx。
去年村里建结对帮扶联系卡时,要求有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的合影照片,xx就跟我“倒苦水”:
“朱书记,我连他家的门都进不了,怎么合影呢?
”送他家的食油、大米,一概被拒之门外,“几天后去上户时还放在门口。
”兄弟俩也没有办理身份证,也没有存折,低保、耕地补贴等政策款无法打到折子上,也没有手机。
逢年过节的慰问品,村干部也送不进门。
村里竟然有这样的贫困户?
不见人,不要物资,人长什么模样,紧锁的房门里是怎样的生活状况?
我和xx一次又一次上门,一次又一次吃“闭门羹”。
邻居朱五秀大姐告诉我们,刘攸芳家的大门基本不开,有时会开后门,但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便会赶紧关上,这种情况已经有十多年了,“以前不会这样的。
”
院子里杂草长得齐腰高,xx用铲子帮除干净。
过段时间草又疯长起来,xx干脆买来了除草剂,房前屋后喷洒了个遍。
面对扶贫干部的真心帮扶,邻居朱大姐对刘攸芳的“不开门”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使劲敲着大门:
“石生(刘攸芳的小名)、金石,人家干部是真的为你们好仂,打开门来呀!
”
精诚所至,用心拉近距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有意思的是,弟弟的名字就叫“刘金石”。
去年快过年时,我和xx再一次来到了他家,发现有惊喜,后门打开来了!
我难抑心中的激动,轻推房门走进了屋里。
屋里,黑漆漆的,一股浓重的霉酸臭味熏得我往后倒了几步。
矿泉水瓶、摩托车轮胎、塑料袋等垃圾堆满了整个屋子。
“朱书记,金石应该就在这屋后不远,瞧,他就在竹林后边!
”邻居朱大姐惊叫起来,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快步出了房门,朝竹林快步走去,终于见到真人了,一个背影。
“金石,金石,我们是扶贫干部,想跟你聊几句!
”我在后面追,金石在前面跑,我们俩在竹林里绕圈圈。
这是我和刘金石第一次“见面”获得的“珍贵礼物”,最后我也只好作罢。
不面对面,哪能了解真实情况?
哪能开展精准扶贫?
不能因为兄弟俩的“另类”,就放弃帮扶,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
今年上半年的一个大清早,我“突袭”了“珠屋前1号”。
我把摩托车停在了山脚下,然后悄悄上山,为的就是少一点“风吹草动”。
早6点,好巧,有人在家,大门开了!
一个壮汉祼着上身正在门口搓洗衣服,凭着我手头掌握的资料,他应该就是弟弟刘金石。
“刘师傅!
”我叫了一声,“嗯”,他抬头,见到我这个陌生人,很是吃惊。
我赶紧做了自我介绍,并指着墙上的第一书记公示牌,“这就是我呀!
”此时,一个年纪稍老的男子端米走出大门口,刘攸芳无疑!
从没照过正面的兄弟俩我终于终于见着了。
刘攸芳看着我,“哼哼、哼哼”傻笑着。
“这是朱书记,县里派来的书记!
”不知什么时候,邻居朱大姐过来了。
这是我第二次走进这个家庭。
客家女出嫁有一个仪式去男方家“查家”,掌握最真实的家底子。
我也来了一次“查家”:
土砖房两层,楼下一大厅四个房间,哥哥刘攸芳住左前房,其它三个房间包括大厅堆垃圾;楼上左后房弟弟住,其它垃圾遍地,弟弟房间的蚊账上全是蜘蛛网,与屋瓦相连;厨房下,灶台歪歪斜斜的,“这个是我砌的!
”看来,刘金石还有些手艺。
朱大姐说,兄弟俩人不懒,会下地种田割稻,也是扎扫把的好手,哥哥也曾娶过一老婆生了一女,后来老婆跑了,十多年前兄弟俩就开始“闭门谢客”了,“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
”灶堂里柴火正旺,锅里热汽升腾,一束阳光透过瓦面照了进来。
“家里还有米吗?
”我试探着问道。
“有的。
”哥哥刘攸芳领着我进了楼下右边房间,掀起一个陶罐,借着手机灯光,我见到雪白的大米平到了罐口。
“你家平时有肉吃吗?
”我问这话后,哥俩一时没作声,随后哥哥嘴里迸出几个字:
“三餐炆饭食!
”我听懂了,意思就是从来不炒菜,仅吃大米饭。
“想不想肉吃?
”我补问了一句,哥俩没有回答。
根据我的观察,兄弟俩身体、智力没有多大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出了心理疾病。
临走时,我提了一个请求:
“平时有人在家时,打开门来,好吗?
”哥俩依旧没有回答,只是傻笑着。
金石为开,门开了人笑了
后来,我又上了几次门,兄弟俩没开门。
不开门并不等于停止帮扶,根据贫困户脱贫“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理出个性化负面清单“精准”完善。
今年六月,开始为兄弟俩装电。
电工上门后,打不开门,后来还是我们干部“软磨硬泡”给开的门。
几天后我们上门时,发现灯泡被下掉了,估计时怕会产生电费。
电灯重新安装后,我告诉兄弟俩:
“不要怕缴电费,我朱书记会负责,尽管用,知道吗?
”弟弟金石看着我,笑了。
两个月后,结合兄弟俩本人意愿,我们组织施工人员对他家的土房进行维修加固,硬化地面、阶沿、门口坪,粉墙,砌水沟,建卫生厕,塑灶台………
十多天后,“新房”落成,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纷纷前来道贺,邻居刘强还送上了一套崭新的饭桌、凳。
“家里有没更好看了,更舒服了?
”“好,好!
”兄弟俩很是开心。
其实,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
不让进门,开工两、三天后又不同意。
后来,我们干脆“泡”在他家里,还买来饮料、面包等慰劳施工人员。
嘿嘿,慢慢的,兄弟俩也加入到了施工行列,哥哥挑沙浆,弟弟搬砖块。
我再次请求:
“住上新房子了,平时你们在家要打开来了,好吗?
”“好,好!
”虽然兄弟俩的声音不大,但这次跟上次真的不一样。
昨天,我又一次来到了“珠屋前一号”,门开着。
“刘师傅,刘师傅!
”刘攸芳从屋里走将出来,见到是我,满脸笑容。
这次,我打算“哄”兄弟俩去派出所办好身份证的事情。
门开了,真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扶贫 故事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