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docx
- 文档编号:30472483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39.54KB
届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docx
《届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202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化学能力测试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016Al27S32Fe56Bal37
—、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1年4月,国家药监局批准抗H7N9流感的新药帕拉米韦(结构如右图)上市,该药品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羟基、醛基等官能团
B.液化石油气、汽油、沥青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工业上均用电解熔融金属氯化物的方法来冶炼金属Na、Mg、Al
D.铜氨纤维、聚酯纤维、醋酸纤维和硝化纤维都可由纤维素制得,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8.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判断皂化反应是否完全,可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热水中
B.减压过滤不宜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需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D.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需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金属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
Y能分别与X、Z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3的化合物,常温下YX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Z W B.W的氯化物水瑢液中滴加过量Z与钠形成的饱和溶液,可生成W配合物 C.由X、Y、Z组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该盐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 D.已知YX3沸点远高于YZ3,则Y—X键的键能高于Y—Z键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 )的名称为: 2,3,3,6,6—五甲基—4—乙基庚烷 B.异丙醇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3H6 C.甘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6种二肽 D.1mol维生素P( )最多可与4molNaOH、8molH2反应 1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是向KAl(S04)2溶液滴加Ba(0H)2时,沉淀质量与Ba(OH)2物质的量的关系图 B.乙是向溴水通入S02气体时,pH与S02物质的量的关系图 C.丙是向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滴入水时,c(H+)与水体积的关系图 D.由丁可知,A与B在有催化剂存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2.臭氧03是常用消毒剂,实验室可用电解稀硫酸制备,装置如下图(己知溶液中放电顺序: 0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C处通入02,电解时溶液中的质子由A极向B极迁移 B.若C处通入0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C.若C处不通入O2,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若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xL和有yL气体(标准状况),则E处收集的yL气体中0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忽略03的分解) 13.固体X只可能由A1、(NH4)2SO4,MgCl2.FeCl2,AlCl3,AgN0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对该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挣物 B白色沉淀甲可能是混合物 C.固体X中一定存在AlCl3、(NH4)2SO4,MgCl2 D.固体X中一定不存在FeCl2、AgNO3 二、非选择题 26.(14分)铁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用途,如聚合硫酸铁[Fe2(0H)n(S04)3-n/2]m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混凝剂,而高铁酸钾(其中铁的化合价为+6)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某课题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制备上述两种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H20(g),可以得到Fe304,写出H2O的电子式: ____▲___. (2)若B为NaC103与稀硫酸,写出其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还原产物为CD: __▲__。 (3)若C为KKO3和KOH的混合物,写出其与Fe2O3加热共融制得高铁酸鉀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4)为测定溶液I中铁元素的总含量,实验操作: 准确量取20.00mL溶液I于带塞锥形瓶中,加入足量H202,调节pH<3,加热除去过量H202;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再用O.1OOO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已知: ①写出滴定选用的指示剂___▲___,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②溶液丨中轶元素的总含量为___▲___g.L-1。 若滴定前溶液中H20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铁元素的含量将会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5)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I中的Fe2+和Fe3+___▲___。 27.(15分)I.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溫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等问题。 已知: CO(g)+H2OCg) H2(g)+CO2(g)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ΔH=___▲___0(填“<”、“>”、“=”) (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CCs)+CO2(g) 2C0Cg)平衡常数K1; C(s)+H2O(g) COCg)+H2(g)平衡常数K2 则K、K1K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8000C时,向一个10L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0.40molCO和1.60mol水蒸气,经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Q的转化率为▲: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O.1OmolCO和O.40molC02,此时v正___▲___v逆(填“>”、“=”或“<”)。 II.某小组利用H2C204溶液和酸性KMn04溶液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的影响”。 (4)向酸性KMn0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C204溶液,当溶液中的KMn04耗尽后,紫色溶液将褪去。 为确保能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04与KMn0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04): n(KMnO4)___▲___。 (5)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表中x=___▲___ml,理由是___▲___。 (6)已知50°C时,浓度c(H2C20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右图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画出25°C时c(H2C204)随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28.(14分)实验室制备肉桂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副反应: 药品物理常数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I)合成: 向装置〗的三颈烧瓶中先后加入3g新熔融并研细的无水醋酸钠、3mL新蒸馏过的苯甲醛和5.5mL乙酸酐,振荡使之混合均匀。 在150~170。 C加热回流40min,反应过程中体系的颜色会逐渐加深,并伴有棕红色树脂物出现。 (II)分离与提纯: ①向反应液中加30mL沸水,加固体碳酸钠至反应混合物呈弱碱性。 ②按装置2进行水蒸气蒸馏,在冷凝管中出现有机物和水的混合物,直到馏出液无油珠。 ③剩余反应液体中加入少许活性炭,加热煮沸,趁热过滤,得无色透明液体。 ④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冷水浴冷却、结晶、抽滤、洗涤、重结晶,得肉桂酸无色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⑴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___▲___。 将含结晶水的醋酸钠加热制无水醋酸钠,观察到盐由固体→液体→固体→液体。 第一次变成液体的原因是___▲__。 ⑵合成过程的加热回流,要控制皮应呈微沸状态,如果剧烈沸腾,可能导致() A.使肉桂酸蒸出影响产率 B.使乙酸酐蒸出影响产率 C.肉桂酸脱羧成苯乙烯,进而生成苯乙烯低聚物,甚至生成树脂状物 D.反应变缓慢 ⑶仪器A的名称___▲__: 玻璃管B的作用___▲__。 ⑷分离和提纯操作中,步骤①加Na2CO3目的是___▲__。 (5)水蒸气蒸馏就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或难溶于水但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中,使该有机物在,低于1000C的温度下,与水共沸而随着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 步骤②的目的___▲_,蒸馏结束后先___▲_,再___▲_,以防倒吸。 (6)步骤③加活性炭目的是___▲_: 若趁热过滤在抽滤装置中进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布氏漏斗和滤纸要事先用沸水预热 B.各步操作的动作一定要快 C.为防止滤纸破损,混和液必须用玻璃棒引流至布氏漏斗 D.吸滤瓶内的溶液可直接从支管口倒出 29.(15分)某课题组拟用有机物A来合成阿司匹林和M,M是一种防晒剂,结构为: .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I-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II.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M的分子式是___▲_,其1H核磁共振谱中显示有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⑵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H→I两步反应的反应类斟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E→F___▲_ ⑷阿司匹林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___▲_种,任写出其中两种的结构简式___▲___。 A.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B.属于酯类,且每摩该物质水解能消耗4molNaOH C.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每摩该物质反应能生成4molAg (5)设计用I和(CH3)2CHCH2CH2OH从I到M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用流程图表示)。 示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州市 第二次 适应性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