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和成果报告编制大纲.docx
- 文档编号:30470047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9.21KB
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和成果报告编制大纲.docx
《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和成果报告编制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和成果报告编制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和成果报告编制大纲
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和成果报告编制大纲
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和成果报告编制大纲(试用稿)
甘肃省自然资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02021年年111月月212日
《甘肃省___市(州)___县(区)地质灾害排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试用稿)1.
序言1.1任务来1.2目的任务1.3编制依据1.3.1法规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
2.《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__.10.1);3.《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21〕20号文);
4.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甘政发〔2021〕83号文);
5.《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21〕116号文);
6.《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补充实施意见》(甘政发〔20__〕25号);
7.《甘肃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甘政办〔2021〕147号);
1.3.2技术依据
《地质灾害排查规范(DZ/T0284-20__)》《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
:
50000)(DD20__-08)》《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
50000)(DZ/T0261-20__)》《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指南(试行)T/CAGHP030-20__》《甘肃省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规程(1:
50000)(试用稿)》1.4工作区范围及社会经济概况1.5已有研究程度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2.1气象水文2.2地形地貌2.3地层岩性2.4地质构造与地震2.5水文地质特征2.6工程地质特征2.7人类工程活动3.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3.1地质灾害类型充分收集已有资料,查明工作区内现有地质灾害的数量、类型、规模、威胁人口、财产和本年度灾情、险情、灾害成因等情况。
3.2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从时间、空间等方面分析^p调查区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发育特征。
3.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3.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3.5存在的问题分析^p当前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并有针对性的在“工作部署”章节中进行安排。
4.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4.1总体思路4.2技术路线排查工作外业由两部分组成,外业:
一是在全面收集已有调查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已有隐患点进行实地核查,重新评估灾害的稳定性(易发性),研判发展趋势,重新评估危险区范围,危害程度,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二是利用遥感、地面调查等手段开展新增隐患点调查,重点针对威胁城镇、村落、企业、旅游区等人口密集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段开展逐一调查,查明隐患点类型、规范、地质条件、诱发因素、形变特征、稳定性、发展趋势,划定危险区,并对承灾体进行调查,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填写野外调查表。
内业:
报告编写,图件、附件编绘。
5.
工作部署与工作方法5.1工作部署原则5.2工作内容
1、在全面掌握县区地质灾害台账的基础上,核查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调查承灾体,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对新增隐患点根据详查调查要求填写调查表。
2、实地调查地质灾害点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已造成的损失等内容,评价其稳定性、危害性和发展趋势,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工作建议。
3、提供每个灾害点现场影像资料,填写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汇总表。
4、对单点地质灾害或一个区域内集中多个灾害点威胁人数及财产达到大型、特大型的地质灾害区域,需重点论述,内容包括:
灾害基本特征、形成原因、灾情险情、稳定性状况、发展趋势、危害程度及治理方案建议及工程投资估算等内容。
5.编制地质灾害排查成果报告、重大地质灾害调查报告、附图、附件。
6.帮助县区建立、完善数据库。
5.3工作方法资料收集、地面调查(承灾体、致灾体)、山地工程、遥感解译等。
5.4工作进度安排5.5预期成果(排查成果报告、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野外调查表、隐患点排查汇总表、照片集)5.6预测工作量6.
经费预算6.1预算编制依据
6.2预算编制说明6.3预算结果及可靠性、合理性分析^p6.4预算表7.
绩效目标8.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9.1组织管理9.2人员安排9.3质量保障措施9.4安全保障措施附件:
资金下达文件(文件要全)
《甘肃省___市(州)___县(区)地质灾害排查报告》编制大纲(试用稿)1.
序言1.1目的任务1.2编制依据1.3工作区范围及社会经济概况1.4已有研究程度1.5工作概况及完成的工作量1.5.1工作方法1.5.2工作过程1.5.3完成的工作量1.5.4质量评述1.6绩效目标完成情况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2.1气象水文2.2地形地貌2.3地层岩性
2.4地质构造与地震2.5水文地质特征2.6工程地质特征2.7人类工程活动3.
地质灾害概况及发育特征3.1地质灾害概况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数量、灾情、险情等方面排查前后的变化对照与分析^p。
3.2地质灾害发育特征3.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3.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形成机理3.4.1地质灾害形成条件3.4.2地质灾害形成机理3.5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与趋势预测3.6重大地质灾害概况重大地质灾害分析^p与评价。
4.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4.1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根据调查结论,划分工作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划分原则:
重点调查区指县(区)行政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重要城镇和危害大、规模大的隐患点(规模、险情为大型及以上);一般调查区县(区)行政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落和危害较小、规模较小的隐患点(规模、险情为中型及以下)。
4.2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一是按轻重缓急提出宏观层次的对策建议;
二是逐一提出各隐患点具体的防治对策建议。
5.
成效分析^p分析^p排查工作取得的成果。
6.
下一步工作建议针对调查区灾害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分析^p排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附图1:
__市(州)__县(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比例尺:
一般采用1:
100000-1:
50000地质灾害分布图是以排查工作区行政区划及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主要反映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理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或易发性。
图面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层次:
主要表示简化地理、行政区划要素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地质环境要素。
第二层次:
各类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与危害性等。
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反映出三个方面(原有、新增、加剧)。
地质灾害隐患用点状符号表示;规模用点状符号大小表示,规模大者应以实际边界表示;稳定性或易发性用颜色表示。
排查后新增、加剧地质灾害通过不同颜色予以区分。
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镶图与说明表。
镶图用于地质环境条件或地质灾害成因、引发因素的说明,如降水量等值线图、暴雨等值线图和地震烈度分区图等;说明表主要反映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编号、地理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和危害性预测等。
附表:
野外调查表依据《甘肃省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规程(1:
50000)(试用稿)》执行;
备注:
本次调查的灾种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不稳定斜坡按照潜在滑坡、潜在崩塌(危岩体)填表。
具体依据《甘肃省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规程(1:
50000)(试用稿)》执行。
地质灾害隐患点汇总表依据《甘肃省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规程(1:
50000)(试用稿)》表3.1执行。
附件:
照片集附件:
1、实施方案批复文件(文件要全)2、资金下达文件(文件要全)
《甘肃省___市(州)___县(区)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第___批成果野外核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试用稿)1.
序言1.1任务来
(1)中国自然资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利用InSAR技术、光学影像信息提取和地质灾害交互解译等综合遥感技术识别出的隐患点数据及分布图;
(2)属于陇南等地暴雨洪涝灾害重建规划实施的调查评价项目之一;(3)会同县(区)自然资局签订的任务书或委托书。
1.2目的任务1.2.1目的1.2.1任务
(1)初步调查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背景;
(2)采用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和地面调查为主、山地工程为辅的手段开展隐患点核查,查明灾害类型、特征、成因,评价稳定性、发展趋势和威胁对象变化情况,划分危险区,开展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性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1.3编制依据1.4工作区范围及社会经济概况1.5已有研究程度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2.1气象水文2.2地形地貌2.3地层岩性2.4地质构造与地震2.5水文地质特征2.6工程地质特征2.7人类工程活动3.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3.1总体思路3.2技术路线在全面分析^p整理中国航遥中心识别的隐患点数据的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地面调查等手段开展实地核查。
一是与各地已有地质灾害隐患库对比,判断是否属于已有隐患点,或是经过治理销号、经过搬迁避让消除威胁及无威胁对象的灾害隐患点;
二是对新识别的隐患点,根据地质灾害发育实际情况,按照威胁
对象和风险程度部署开展实地核查验证;
三是填写记录表并整理反馈。
四是编写成果报告,五是帮助当地政府建立、完善数据库。
4.
工作部署与工作方法4.1工作部署原则则4.2工作内容一是隐患类型与范围、实地变形特征,包括滑坡裂缝、局部崩落及溜滑堆积等;
二是斜坡道路、房屋建筑等的变形破坏特征,例如道路裂缝、塌落、房屋剪切裂缝等;
三是对于部分变形特征不显著,无明显直接和间接破坏,或处于整体变形的隐患,建议从斜坡地质灾害形成的物质(是否存在易滑地层)、结构(构造或采矿影响)和有效临空空间等条件出发,研判是否具备形成地灾隐患的可能。
对于已有隐患点:
应全面收集、分析^p已有的各种相关调查成果和资料,实地核查已有地质灾害。
核查内容主要包括:
a)已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b)地质灾害体新近的变化情况及演化趋势预测;
c)危险区范围变化情况;
d)威胁对象变化情况;
e)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针对变形加剧的地质灾害体,根据其变化,重新评估危险区范围及灾害程度;针对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和威胁对象的变化,判断地质灾害体的稳定性、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补充完善已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填写核查表(附表1),更新已有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已有野外调查表,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对于新增隐患点(不在库的隐患点),需实地调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成因、诱发因素、特征和危害等,对其稳定性、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划定危险区,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工作建议。
填写核查表(附表1)和野外调查表,补充数据库,建立台账。
4.3工作方法资料收集、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地面调查(承灾体、致灾体)、山地工程、4.4工作进度安排4.5预期成果(核查报告、核查表、调查表、核查汇总表)4.6预测工作量5.
经费预算5.1预算编制依据5.2预算编制说明5.3预算结果及可靠性、合理性分析^p5.4预算表6.
绩效目标7.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7.1组织管理
7.2人员安排7.3质量保障措施7.4安全保障措施附件:
实施方案批复文件(文件要全)
《甘肃省___市(州)___县(区)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第___批成果野外核查报告》编制大纲(试用稿)1.
序言1.1目的任务1.2编制依据1.3工作区范围及社会经济概况1.4已有研究程度1.5工作概况及完成的工作量1.5.1工作方法1.5.2工作过程1.5.3完成的工作量1.5.4质量评述1.6绩效目标完成情况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气象水文2.2地形地貌2.3地层岩性2.4地质构造与地震2.5水文地质特征2.6工程地质特征2.7人类工程活动3.
地质灾害隐患核查工作开展情况阐明核查的隐患点中,哪些是已有隐患点,哪些是新增隐患点,哪些是加剧隐患点,哪些不属于隐患点,为下一章地质灾害隐患基本特征的论述奠定基础。
4.
地质灾害隐患基本特征4.1地质灾害隐患类型阐述遥感解译的地质灾害隐患的类型、规模、数量、灾情、险情等方面核查前后的变化对照与分析^p。
4.2地质灾害隐患基本特征4.2.1形态特征(根据灾害类型分别阐述)4.2.2结构特征(根据灾害类型分别阐述)4.2.2变形分析^p(根据灾害类型分别阐述)4.3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形成机理
4.2.1地质灾害形成条件4.2.2地质灾害形成机理4.3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与趋势预测4.4重大地质灾害概况重大地质灾害分析^p、评价与防治4.
地质灾害风险性及防治对策建议4.1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4.2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4.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4.4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4.5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建议针对核查的隐患点,初步判断风险等级,并提出各隐患点具体的风险管控建议(防治对策建议)。
5.
成效分析^p分析^p核查工作取得的成果。
6.
经费执行情况7.
结论、建议附图1:
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
地质灾害分布图是以核查工作区行政区划及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主要反映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理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
图面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层次:
主要表示简化地理、行政区划要素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地质环境要素。
第二层次:
各类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与危害性等。
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反映出三个方面(原有、新增、加剧)。
地质灾害隐患用点状符号表示;规模用点状符号大小表示,规模大者应以实际边界表示;稳定性或易发性用颜色表示。
核查后新增、加剧地质灾害通过不同颜色予以区分。
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镶图与说明表。
镶图用于地质环境条件或地质灾害成因、引发因素的说明,如降水量等值线图、暴雨等值线图和地震烈度分区图等;说明表主要反映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编号、地理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和危害性预测等。
附图2:
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管控建议图利用风险评价结果,根据单体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管控建议,采用工程治理、排危除险、专业监测、专群结合、避险搬迁等图例标出建议性结论。
附表1如下,其余附表(野外调查表、地质灾害隐患点汇总表)依据《甘肃省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规程(1:
50000)(试用稿)》执行。
备注:
本次调查的灾种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不稳定斜坡按照潜在滑坡、潜在崩塌(危岩体)填表。
具体依据《甘肃省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规程(1:
50000)(试用稿)》执行。
附件:
1、实施方案批复文件(文件要全)2、资金下达文件(文件要全)
附表1:
__县(市、区)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野外核查记录表判识隐患编号野外验证点号观测点详细行政位置县乡(镇)村观测点地理坐标经度:
E纬度:
N高程:
m室内判识类型实地验证类型地质现象名称主要诱发原因是否已有隐患(隐患编号)已有隐患特征隐患核查现象与特征描述地质背景与成灾机理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地理情况地层岩性、构造及水文地质(泉水、溢出带等)情况易滑地层等情况。
灾害的物质条件、结构条件和有效临空面等空间条件。
隐患特征及风险评估隐患的类型、范围、规模,形态、典型部位特征,变形情况及破坏情况,威胁对象类型、范围、规模等。
成灾模式,威胁对象等,初步判断风险等级:
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
实地照片(整体):
实地照片(局部变形1):
实地照片(局部变形2):
照片编号:
核查结论:
类型、范围及变形特征等的核查验证结论填表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
__镇2021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实施方案
学校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汇报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2篇,公司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情况汇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巡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请示)与专项检查报告整改落实方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 排查 核查 工作 实施方案 成果 报告 编制 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