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欧阳美创编.docx
- 文档编号:30469938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40.47KB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欧阳美创编.docx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欧阳美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欧阳美创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欧阳美创编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时间:
2021.01.01
创作:
欧阳美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表面看,这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农业技术应用工作,而实际却体现出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方法、发展机制的重大转变,是施肥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
2005年首次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写入党中央一号文件,2006、2007、2008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增加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1、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必要性
1.1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古往今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施肥都是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最快捷的农业增产措施。
据联合国粮食组织在41个国家用18年的试验研究统计,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到农作物产量的60%,最高达到67%。
有研究指出,20世纪全世界作物产量增加的一半来自化肥,如果不施化肥,全世界农作物将会减产40%-50%,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增产幅度一般在8%-15%,高的达到20%以上,平均每公顷增产粮食375-750kg,花生、油菜籽225-450kg,瓜果、蔬菜等作物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均耕地面积将逐步减少,提高作物单产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培肥地力,协调土壤、肥料、作物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土肥、水种资源的最大潜力,才能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2 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作物养分不平衡不仅导致农作物病害发生,而且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整体不高与施肥不当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偏施氮肥加重了病害的发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能协调作物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抗逆能力,减轻农作物病害,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节省农药,减少病虫害防治费用,减轻农药污染,提升和改善农产品质量。
如过量施用氮肥将导致蔬菜硝酸盐含量增高,水果变酸、皮厚、色淡,一些质量指标降低,而适量施用钾肥可明显提高蔬菜、水果中糖分、维生素c含量,科学施用铁肥、锰肥和锌肥可使香稻米质得到改善。
1.3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行为
我省有机肥资源丰富,资源总量约1.42亿吨,但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不足4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长期土壤监测结果表明,约有20%的稻田长期没有施用有机肥。
化肥是资源依赖型产品,氮肥生产消耗大量的天然气、煤、石油、电力,磷肥、钾肥生产还需要消耗有限的矿产资源,湖南省按1994-2004年平均增长速度估算,到2010年将突破230万吨。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优化肥料使用结构,实行“一增一减”,即增施有机肥,减少不合理的化肥施用,不仅有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减少流行性疾病的传播,而且能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
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化肥的当季利用率比原来的习惯施肥提高10-15个百分点,我国化肥的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了100万吨肥料的产量。
因此,测土配方施肥蕴藏着巨大的节约潜力。
1.4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措施
实践证明,施肥不仅直接决定着土壤肥力的发展方向,而且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和品质,连续3-5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目前,我省化肥当季利用率为氮肥平均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45-55%,全省每年仅氮肥损失折合尿素150万吨左右,大量的养分被蒸发,渗入地下或流入江河,致使江河湖泊富营养化,成为目前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使土壤板结、酸化、基础地力下降。
同时,化肥肥效逐年下降,其中氮肥的增产效应1981-1985年为平均每千克氮增产稻谷12.4kg,1988-1990年降为10.5kg,1991-1995年再度降为8.9kg,1997-1999年已降至6.3kg,目前已降至5kg左右,个别地方出现了增肥不增产甚至减产的局面。
在目前这种施肥水平下,要保持产量又必须施用更多的化肥,从而造成盲目施肥的恶性循环。
可见,测土配方施肥不但可以合理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能弥补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平衡土壤养分的投入产出,是维持并提高土壤持续生产能力的基础地力的重要措施。
1.5 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收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4大粮食作物的直接物质成本中,肥料费用约占44%。
与国际比较,我国4大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总体偏高,直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据测算,我国每千克粮食生产成本,小麦为1.22元,比美国的1.01元高17.2%;玉米为0.88元,比美国的0.67元高27.9%;大豆为1.83元,比美国的1.21元高33.9%;水稻为0.94元,虽然比美国的1.65元低,但比泰国的0.60元和越南的0.82元分别高36.2%和12.8%。
据统计,我县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的总量为152公斤,平均每亩农作物的化肥施用量为52.4公斤,平均每亩化肥施用总量为9万多吨。
由于没有科学施肥,造成每年施用的化肥有近1/3被浪费掉。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可节约施肥20-30公斤,按现行价格,每亩降低施肥成本7.3-12.9元,尤其是在能源供应偏紧,化肥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农民节本增收意义更加重大。
2、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内容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按照公益性环节国家支持、经营型环节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开展11项工作。
2.1 野外调查
坚持资料收集整理与野外定点采样调查相结合,典型农户调查与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按照农业部提供的调查表格,逐项开展野外调查和取样地块农户调查,准确掌握耕地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与施肥管理水平,与规定的采样测试土样数量相对应。
2.2 采样测试
测土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
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规划,合理布点,开展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化验,使采样点覆盖全县各乡镇和全部耕作土种,我县2007年共采集水稻土壤5191个,旱土643个,同时根据需要采集了植株、水样样品,为制定配方和田间试验提供基础数据。
另外,选择200个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对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进行跟踪调查。
2.3 田间试验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和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印发的《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示范方案(修订稿)》,选择当地主导作物,布置田间肥料效应小区试验、校正试验、追基肥比例试验和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试验,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对比测土配方施肥效果,验证和优化肥料配方。
通过开展田间试验,建立不同施肥分区主要作物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确定作物合理施肥品种和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配方设计和施肥指导提供依据。
每年完成了10个肥效试验,10个校正试验,2个不同施肥量和2个不同质地基、追肥比例试验。
2.4 配方设计
由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汇总分析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数据结果,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作物品种、产量水平、耕作制度等差异,合理划分施肥类型区。
审核测土配方施肥参数,建立施肥模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肥料配方。
2.5 配肥加工
依据配方,以各种单质或复混肥料为原料,配制配方肥。
主要采取两种模式:
一是农民根据施肥建议卡自行购买各种肥料,配合施用;二是由配肥企业按配方加工配方肥,农民购买施用。
配方肥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物化载体,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关键。
2.6 示范推广
针对项目区农户地块养分和作物种植状况,制定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由项目乡(镇)农技人员和村委会发放入户,并建立台帐。
按照每1万亩一个示范区的标准,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树立样板,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引导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7 宣传培训
一方面加强对农技推广部门、肥料生产企业、经销商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技术资料、现场会等形式,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到村、培训到户、指导到田,普及科学施肥知识,不断增强项目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施肥意识,使广大农民逐步掌握合理的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2.8 数据库建设
运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按照规范化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字典,以野外调查、田间试验和分析化验数据为基础,收集整理历年土壤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监测数据资料,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
2.9 耕地地力评价。
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野外调查和分析化验数据,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成果资料,完成图件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地力等级评价、成果图编制等工作,建立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县域内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汇总成册编辑出版,形成公共资源,便于广大农民和相关单位查阅应用。
2.10 效果评价
通过对项目区施肥效益和土壤肥力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获得农民反馈的信息,对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
2.11 技术研发
重点开展田间试验、土壤养分测试、肥料配方、数据处理、专家咨询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工作,不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
3、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原理
3.1 养分补偿学说
养分补偿学说是施肥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养分归还学说的发展。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43年在《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植物、土壤和肥料中营养物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养分归还学说。
认为人类在土壤上种植作物,并把产物拿走,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就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从而土壤中所含养分将会越来越少,如果不把作物带走的营养元素归还给土壤,土壤最终会由于土壤肥力衰减而成为不毛之地。
因此要恢复和保持地力,就必须将土壤中带走的营养物质还给土壤,必须处理好用地与养地的矛盾。
3.2 同等重要律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作物就会出现缺素症状,而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结实,甚至会死亡,导致减产或绝收。
例如作物对铜的需要量很少,但小麦缺少了它就会出现不孕小穗。
3.3 不可代替律
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其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相互代替。
如缺少钾,不能用磷代替,缺磷不能用氮代替,也不能用和它们化学性质什么相似的元素所代替。
缺少什么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
3.4 最小养分律
上述的两条定律说明,要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就必须满足它们所需要的一切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及其比例。
若其中有一个达不到需要的数量,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产量就受这一最小元素所制约。
最小的那种养分就是养分限制因子。
无视这种养分的短缺,即使其他养分非常充足,也难以提高作物产量。
最小养分不是指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小的养分,而是对作物的需要而言的,是指土壤中有效养分相对含量最少(即土壤的供给能力最低)的那种养分。
最小养分不是不变的,它随作物种类、产量和施肥水平而变。
一种最小养分得到满足后,另一种养分就可能成为新的最小养分。
解放初期,我国基本上没有化肥工业,土壤贫瘠,突出表现缺氮,施用氮肥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化学氮肥的施用量有了一定增长,作物产量也在提高,有些地区开始出现单施氮肥增产效果不明显的现象,于是土壤供磷不足就成了当时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制约因素。
在施氮基础上,增施磷肥,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
到了70年代,随氮、磷用量的增长及复种指数的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对土壤养分有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地区开始表现缺钾。
最小养分一般是指大量元素,但对某些土壤缺硼,出现油菜花而不实或棉花的蕾铃脱落以及水稻坐蔸和玉米白化苗病,只有在施用硼肥或锌肥后,病症才会消退。
最小养分律可用木桶原理形象地表示出来。
土壤好比一个盛水的木桶,构成木桶的每一块木板代表土壤中一种营养元素,如果土壤缺氮,氮素就是最小养分,代表氮素的木板就比其他木板低一些,木桶的盛水量代表作物的产量,盛水超过代表氮素木板的高度。
根据最小养分律,在施肥实践上,应根据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肥特性,首先施用含最小养分的那种肥料,当发生最小养分转变,新的最小养分出现时,施肥的目的随之转变到解除新的最小养分限制作用上来,因而在实际施肥过程中,需进行各种肥料的配合施用,使各种养分因子在较高水平上满足作物需要。
3.5 报酬递减律
该规律可概述为:
在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但增产率为递减趋势。
这一经济规律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1)这一规律是以各项技术条件相对稳定为前提,反映了限制因子与作物增产的关系。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某项技术条件有了新的改变或突破,上述限制因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原来的生长限制因素很可能让位给另一生长限制因素,产量将随新的因素条件改善而有所提高。
但在达到适量以后,仍将出现递减的趋势。
(2)报酬递减律是说明投入和产出两者的关系。
产出的多少,并非总是和投入呈直线正相关的。
如果我们不注意研究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而一味地盲目大量施肥,就会造成“增产不增收”等现象。
(3)正因为投放和产出不一定呈直线相关的关系,所以就应该根据农作物对肥料的效应曲线来确定获得高产的最佳施肥量。
总之,充分认识报酬递减这一经济规律,并用它来指导施肥,就可避免施肥的盲目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从而发挥肥料最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消极地对待它,片面地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来降低生产成本;相反,我们应研究新的技术措施,促进生产条件的改进,在逐步提高施肥水平的情况下,力争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4、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按照定量施肥的不同依据,可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归纳为三大类型六种基本方法。
4.1 地力分区(级)配方法
地力分区(级)配方法,是利用土壤普查、耕地地力调查和当地田间试验资料,把土壤按肥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级,或划出一个肥力均等的田片,作为一个配方区,再应用资料和田间试验成果,结合当地的实践经验,估算出这一配方区内,比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较为简便,提出的肥料用量和措施接近当地的经验,方法简单,群众易接受。
缺点是局限性较大,每种配方只能适应于生产水平差异较小的地区,而且依赖于一般经验较多,对具体田块来说针对性不强。
在推广过程中必须结合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科学测试手段和理论指导的比重。
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没有进行大量的田间试验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农户调查和专家指导。
基本要点:
一是地力分级:
根据调查资料、土壤普查资料,结合土壤检测,对当地土地进行等级划定,形成肥力接近的土壤分区。
这在平原地区和土壤母质相同的地区很适合采用这种分区。
二是分等定肥:
根据调查资料、已有的田间试验资料,提供对不同等级土地的指导施肥量。
三是校验、修正施肥量:
通过田间校正试验,不断修正完善推荐施肥量。
表一:
不同土壤肥力与作物空白产量
肥力等级
土 壤 养 分 状 况
主要作物空白产量(kg/亩)
有机质
(g/kg)
全氮
(mg/kg)
有效磷
(mg/kg)
速效钾
(mg/kg)
水稻
小麦
玉米
高
中
低
>12
10-20
<10
>800
600-800
<600
>15
5-15
<5
>140
100-140
<100
>250
150-250
<150
>200
100-200
<100
>300
200-300
<200
4.2 目标产量配方法
目标产量配方法是根据作物产量的构成,由土壤本身和施肥两个方面供给养分的原理来计算肥料的用量。
先确定目标产量,以及为达到这个产量所需要的养分数量,再计算作物除土壤所供给的养分外,需要补充的养分数量,最后确定施用多少肥料。
包括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
4.2.1 养分平衡法
养分平衡施肥法是根据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通过施肥补足土壤供应不足的那部分养分。
理论依据是“养分归还学说”,是施肥量确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
施肥量=(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目标产量×作物形成单位经济产量所需的养分量(养分系数);
土壤供肥量=土测值×2.25×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常数2.25是将耕层土壤(0~20厘米表土)中含有的养分量,由以毫克/千克为单位换算为以千克/公顷为单位表示的换算系数(叫土壤养分换算系数)。
养分平衡法又称目标产量法。
其核心内容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是由土壤和肥料两个方面提供的。
“平衡”之意就在于通过施肥补足土壤供应不能满足作物目标产量需要的那部分养分。
该方法的优点是概念清楚,容易掌握。
缺点是由于土壤具有缓冲性能,土壤有效养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值,因此,测定值只能代表有效养分的相对量,不能直接用来计算土壤供肥量,还需通过田间试验来获得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加以换算。
4.2.2 地力差减法
地力差减法是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空白)产量之差,求得实现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
不施肥的作物产量称之为基础产量(空白产量),它所吸收的养分全部来自土壤,反映的是土壤能够提供的该种养分量。
从目标产量中减去基础产量,就应是施肥后所增加的产量。
计算公式为:
施肥量=(目标产量-无肥区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土壤测试,避免了养分平衡法每季都要测定土壤养分的麻烦,计算也较简单,但空白田产量不能预先获得,给推广带来了困难。
同时,空白田产量是决定产量诸因子的综合结果,它不能反映土壤中若干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只能以作物吸收量来计算需肥量,它只能应用在土壤无障碍因子和气候正常的地区。
当土壤肥力愈高,作物对土壤的依存率愈大(即作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越多)时,需要由肥料供应的养分就越少,可能出现剥削地力的情况而不能及时察觉。
两个公式其实基本相同,只是前者用土壤测试结果估算土壤供肥能力,后者用空白产量的吸肥量代表土壤供肥能力。
对于磷、钾及微量元素,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依赖土壤提供,随着生产的发展,60年代表现缺磷,70年代表现缺钾,80年代出现缺硼、缺锌等微量元素症。
尽管如此,这些营养元素和氮不同,有相当大的比重仍然依靠土壤提供。
土壤供应充足时,施用这种肥料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增产效果,所以不能和氮一样,按照目标产量来计算需要量。
而采取因缺补缺,用“丰缺指标”法来核定施用量,通过对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根据某种作物对这一养分的丰缺指标来决定是否需要某种肥料及其应该用的量。
采用单因素、二因素或多因素的多水平回归设计进行布点试验,将不同处理得到的产量进行数理统计,求得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肥料效应方程式。
从产量反应中推算理论上达到最高产量和经济合理产量时的施肥量。
这种函数关系式,可直观地看出不同元素肥料的不同增产效果,以及各种肥料配合施用的联应效果,计算出经济施肥量和最高产施肥量,从而确定施肥上限(最高产施肥量)和下限(经济施肥量),作为实际施肥量的依据。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能客观地反映肥料等因素的单一和综合效果,施肥精确度高,符合实际情况,缺点是地区局限性强,需要在不同类型土壤、不同肥力水平上布置多点试验,积累不同年度的资料,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费时较长,花费当然也高。
(一般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高、中、低肥力水平布置3414试验,分别取得不同的肥料效应函数,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例如:
某地经过田间3414试验,得到某种作的产量效应函数:
Y=301.77+8.10X1+15.40X2+3.54X3-0.33X12-0.47X22-0.36X32-0.3X1X2+0.47X1X3-0.56X2X3
相关系数R=0.98说明产量与施肥相关程度很高,通过检验F=10.844明显大于F0.05=0.017,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可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经过计算:
最佳经济施肥量为:
Y=430,N=11.45,P=9.17,K=5.20
(pY=1.42,pX1=4.3,pX2=3.74,pX33.5)
最高产量施肥量为Y=431.5,N=11.95,P=9.30,K=5.49
从最佳产量到最高产量可作为推荐目标产量,相应的氮、磷、钾用量可作为推荐施肥量的下、上限。
4.3.2 养分丰缺指标法
这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推荐施肥方法,也是现阶段农业部主要提倡的配方设计方法。
此法利用土壤养分测定值和作物吸收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不同作物通过田间试验,把土壤测定值以一定的级差分等,制成养分丰缺及其施用肥料数量检索表。
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测得土壤养分值,就可对照检索表按级确定肥料施用量。
此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土壤养分进行分级及对不同的养分等级推荐用肥量。
该法的优点是直感性强,定肥简捷方便,缺点是精确度较差。
由于土壤碱解氮的测定值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该法主要用于指导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
实施步骤:
①利用田间试验获得的土壤检测值和相对产量,建立以土壤测定值为横坐标,相对产量为纵坐标的散点图,并用EXCEL作拟合曲线。
②利用作拟合曲线确定土壤养分含量的丰缺分级指标范围:
极低(<50%)低(50-75%)中(75-95%)高(>95%)。
③利用田间试验拟合的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曲线计算出最佳施肥量与最高产量施肥量,作为该肥力水平下的推荐施肥量的下、上限,通过对不同肥力水平下的多点试验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建立不同丰缺水平下的推荐施肥表。
④在指导实际中只要测定土壤的养分含量,通过查表即可找到推荐施肥量。
4.3.3 氮、磷、钾比例法
此法是通过田间试验,在一定地区的土壤上,取得某一作物不同产量情况下各种养分之间的最好比例,然后通过对一种养分的定量,按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决定其他养分的肥料用量,如以氮定磷、定钾,以磷定氮、以钾定氮。
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NPK比例,要通过前期大量田间试验取得。
具体到某一区域,特别是一个县(市、区)还必须通过田间肥试验进行校正。
该法的优点是减少了工作量,也容易为农民所掌握,推广起来比较方便,缺点是存在地区和时效的局限性。
所以,推广这一定肥方法时,必须预先做好田间试验,对不同土壤条件和不同作物相应地做出符合于客观要求的肥料氮、磷、钾比例。
以上三类六法是肥料配方的基础方法,既可用在对具体丘块的配方,也可运用到区域配方设计中。
5、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技术
5.1 水稻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5.1.1 水稻的营养特性
水稻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需求量较大。
在高产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稻谷需吸收氮(N)2.1公斤~2.4公斤,磷(P2O5)0.9公斤~1.3公斤,钾(K2O)2.1公斤~3.3公斤。
其中氮肥早稻70%做基肥,30%在移栽返青后作追肥,中稻、晚稻60%作基肥,30%在移栽后作追肥,10%作壮籽肥;磷肥90%作基肥,10%作壮籽肥;钾肥60%作基肥,30%在移栽返青后作追肥,10%做壮籽肥。
一般情况,常规稻的吸氮量高于杂交稻,而杂交稻的吸钾量则高于常规稻,吸磷量基本相同。
水稻还是需硅量较大的作物,其体内的含硅量通常占总干物质的11%~20%,因此生产上应重视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
5.1.2 水稻施肥技术
(1)秧田施肥技术“秧好一半禾”,秧苗生长的好坏对水稻增产起着重要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方 施肥 技术 欧阳 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