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学德育.docx
- 文档编号:30466365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1.59KB
第七章 中学德育.docx
《第七章 中学德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中学德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中学德育
第七章中学德育
一、选择题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性
2、“桃季不言,下自成蹊”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陶冶教育法
D.指导自我教育法
3、提出德育的认知模式的学者是(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D、皮亚杰
4、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D、皮亚杰
5、提出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D、皮亚杰
6、教育者利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
B、榜样示范
C、陶冶教育
D、指导自我教育
7、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政治课和其他各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劳动
D、班主任工作
8、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 )。
A.榜样学习法
B.教育情景法
C.观察模仿法
D.道德两难故事法
9、德育是(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10、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
A.掌握知识
B.激发情感
C.道德内化
D.活动和交往
11.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15、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
1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8.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9.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20.提出“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方法”观点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
2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被称为(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演示法
D.说理教育法
2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注:
陶冶法是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2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4.托物言志是( )的方式之一。
A.示范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自我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25.在德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
B.读书与参加生产劳动的统一
C.上课与做作业的统一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6.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今后要遵守《中学生守则》,做到上课不再迟到。
可是冬天天一冷,小明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又迟到了。
因此,对小明的教育应从提高其( )水平入手。
A.道德意志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7.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是基础,( )是关键。
A.知
B.情
C.意
D.行
28.有关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劳劫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都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心理教育
D.道德教育
29.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这一理论特征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
A.模仿模式
B.认知模式
C.体谅模式
D.行动模式
30.《生命线》是( )的主要教材。
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
3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32、德育具有()
A、社会性、历史性
B、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
C、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
D、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
33、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能力是()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34、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A、德育的政治功能
B、德育的生存功能
C、德育的发展功能
D、德育的享用功能
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重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36、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37、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8、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动力
A、知
B、情
C、意
D、行
39、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40、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1、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发展()
A、要遵守顺序性
B、只能从晓之以理开始
C、可以具有多开端
D、不能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
42、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4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智育过程
B、德育过程
C、心理咨询
D、教育学生
44、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A、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
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
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
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46、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47、“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
A、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48、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4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0、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51、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2、孔子的弟子颜回评价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疏导性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5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式的观点的方法是()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55、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56、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础途径是()
A、各学科教育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57、对学校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A、各科教学
B、团队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58、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用的德育方法是()
A.锻炼法
B.实践法
C.示范法
D.说服法
59.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0.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指德育的()
A.方法
B.手段
C.途径
D.内容
6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A.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B.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思想指导
C.学习辅导、人际辅导和择业指导
D.生活辅导、择业指导和情感指导
62、什么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A.德育标准
B.德育思想
C.德育模式
D.德育目标
63、“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是谁说的?
()
A.苏霍姆林斯基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杜威
64、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
A.德育规律
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65、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
A.内容
B.结构
C.层次
D.方法
6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的成功教育经验
A.乌申斯基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赞可夫
67、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68、主要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科尔伯格
C.皮亚杰
D.班杜拉
69、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70、学生在活动和()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A.学习
B.劳动
C.娱乐
D.交往
71、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用。
A.关键
B.导向
C.基础
D.重要
解析: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72、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73、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有关()。
A.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B.政治态度和立场教育
C.传统美德教育
D.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74、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二、多选题
1、德育是()
A.知识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道德教育
E.审美教育
2、德育的形式有()
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区域德育
D.社会德育
E.民族德育
3、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
A.社会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E.继承性
4、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知识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5、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原则
E.德育方法
6、德育的主要途径主要有()
A.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E.班主任工作
7、说服的方法包括()
A.讲解
B.谈话
C.报告
D.讨论
E.参观
8、运用榜样法要注意()
A.注意时机
B.选好学习的榜样
C.以诚待人
D.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E.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9、锻炼的方式有()
A.练习
B.制度
C.委托任务
D.组织活动
E.托物言志
10、运用锻炼要注意的是()
A.注意时机
B.坚持严格要求
C.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D.明确目的性
E.注意检查和坚持
11、陶冶的方法包括()
A.人格感化
B.自然熏陶
C.环境陶冶
D.艺术陶冶
E.别人感化
12、运用陶冶法应注意的要求有()
A.坚持严格要求
B.创设良好的情境
C.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D.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E.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13、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有( )。
A.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4、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学习辅导
B.生活辅导
C.择业指导
D.人生辅导
15、德育方法主要有(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E.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16、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目标评价模式
17、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区教育
18、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哪几点要求?
()
A.坚持严格要求
B.注重宣传和教育
C.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D.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E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三、判断题
1、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错)
2、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德育无论从内容到方式也不同,所以不同社会的德育是不能继承的。
(错)
3、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错)
4、疏导为主就是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错)
5、德育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学,做到教书育人(错)
6、德育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
7、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
(对)
8、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对)
9、“社会模仿模式”所用的德育的主要方法是“榜样法”(对)
10、“体谅模式”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对)
11、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错)
12、导向性原则更多的是以国家的政治要求和社会性质作为提出的支持点(对)
13、教学具有教育性,所以教学中永远有德育(对)
14、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成效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时间的多少(错)
15、陶冶法中创设意境的任务必须由教师来做(错)
16、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对)
17、我们常说的“助人为乐”是指德育的这种个体享用功能(对)
18、德育的内容决定德育方法(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中学德育 第七 中学 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