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案例分析公式汇总.docx
- 文档编号:30465237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46.01KB
造价案例分析公式汇总.docx
《造价案例分析公式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价案例分析公式汇总.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造价案例分析公式汇总
造
价
案
例
分
析
的
公
式
汇
总
造价案例分析的公式汇总
1.拟建项目主厂房工艺设备投资C2=C1(Q2/Q1)^n×f,其中n为生产能力指数,若拟建项目与已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较小,可取n=1;C为投资,Q为生产能力,f为综合调整系数;下标为2的是拟建项目的,下标为1的是已建项目的,此为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
2.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Ki为与设备有关的各专业工程的投资系数,此为系数估算法。
(1+∑Ki)-其中的建安工程投资系数=主厂房全部设备购置投资的系数。
工艺设备投资×分开的系数就可将建安工程投资及全部设备购置投资算出,以便分开填表。
3.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j),Kj为与主厂房投资有关的各专业工程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投资系数,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分开的系数就可将各专业工程的建安工程投资及拟建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投资分别算出,以便分开填表。
4.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5.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其中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
6.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7.涨价预备费PF=∑It[(1+f)^t一1](其中:
It=静态投资f=上涨率)
8.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9.建设期贷款利息q=∑(年初累计借款P+本年新增借款A/2)*贷款利率
10.固定资产总投资=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
11.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12.流动资金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
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率
13.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14.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预付)帐款+现金+存货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应收帐款=年销售收入/年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福利+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它制造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15.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16.所得税=(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所得税率
17.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
18.各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19.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总额应包括利息)
20.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
21.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22.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净现金流量)
23..FIRR=i1+(i2-i1)×[FNPV1÷(FNPV1+|FNPV2|)]
24.等额本金偿还:
各年应还本金=还款期初累计借款本息和/还款期年数
各年初累计借款额=(上年年初累计借款额-上年还款额)
上年还款额=上年所还本金。
上年所还利息作为上年总成本费用组成,不能作为上年还款额。
且上年用来还款的临时借款也不能作为上年还款额,其性质仍为借款,上年应计利息还应计入临时借款利息,临时借款利率若与长期借款利率不同,还应分开计算利息然后加起来得到年应计利息。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则未分配利润=全部税后利润(不足部分为该年的资金亏损,不计盈余公积金和应付利润,并需用临时借款来偿还不足部分的本金)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则该年为盈余年份
则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临时借款)-折旧费-摊销费
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上年亏损)*10%
税后利润=该年利润总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所得税率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弥补前年度亏损)-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
25.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利润总额÷n年(亏损年不包括)
26.年平均利税总额=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销售税金÷n年(亏损年不包括)
27.投资利润(利税)率=年平均利润(利税)总额÷项目总投资(包括自有资金)
28.资本金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资本金(包括全部自有资金)
29.各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30.各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
31.流动资金利息=该年流动资金*流动资金利率
32.产量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税及附加税率)-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33.单价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设计生产能力*(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34.最大可能盈利额R=正常年份总收益-正常年份总成本
R=设计生产能力*单价*(1-销售及附加税率)-(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35.保证利润最小产量=(年利润+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税及附加税率)-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36.等额本息偿还法:
投产期各年利息=该年年初累计借款额*贷款利率
投产期各年初累计借款额=(上年年初累计借款额-上年还款额)
上年还款额=上年所还本金。
上年所还利息作为上年总成本费用组成,不能作为上年还款额。
还款期每年等额本息偿还金额=P*(A/P,i,n)=P*[i*(1+i)^n]/[(1+i)^n-1]
还款期各年应还本金=各年等额本息偿还金额-各年利息
37.每年按最大偿还能力偿还:
投产期各年最大偿还能力=各年未分配利润(即全部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
还清贷款前,未分配利润=税后利润,应付利润=O,盈余公积金=O
还清贷款的当年,未分配利润=该年尚需还款数-折旧费-摊销费
则,应付利润=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
还清贷款后,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O)
38.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资金来源=利润总额+折旧费+摊销费+贷款+自有资金+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资金运用=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所得税+应付利润+借款还本
自有资金:
包括建设期自有资金和投产期分年按达产比例分配投入的自有流动资金
自有资金中流动资金按达产比例分配计算举例:
正常年份流动资金631.67
投产期第一年达产70%则当年流动资金投入为:
631.67*0.7=442.17
投产期第二年达产90%则当年流动资金投入为:
631.67*(0.9-0.7)=631.67*0.2=126.33
投产期第三年达产100%则当年流动资金投入为:
631.67*(1-0.9)=631.67*0.1=63.17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最后一年回收
回收流动资金:
最后一年回收
资金运用中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分年贷款本息+建设期分年自有资金
资金运用中流动资金投资:
投产期按达产比例分配计算分年的投入,计算方法见上面的例题
39.借款偿还期=(出现盈余年份-开始借款年份)+出现盈余年份应还款额/出现盈余年份可用于还款额
4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4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4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总额×100%
43.资产负债表
资产=流动资产总额+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净值
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来自背景材料)+累计盈余资金(来自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注意在资产负债表中最后一年的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最后一年的累计盈余资金-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在建工程:
建设期第一年为第一年自有资金及贷款本息之和,
建设期第二年为包括了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自有资金及贷款本息的累计
固定资产净值:
投产期第一年为固定资产总额(就是在建工程栏建设期第二年即建设期最后一年的累计)-无形资产-折旧费
投产期第一年以后的固定资产净值=上一年固定资产净值-折旧费
无形资产净值:
无形资产原值逐年扣减无形资产摊销费后的无形资产余值
负债=流动负债+贷款负债
其中:
流动负债取自背景材料中各年的相应数据
贷款负债取自还本付息表:
建设期第一年为第一年本息和,建设期第二年为第一年与第二年的本息累计,还款期各年的贷款负债为还本付息表中的年初累计借款,只是计算期第3年的年初累计借款因与建设期第二年末的本息累计相同,所以计算期第3年的贷款负债就应取还本付息表中第3年末即第4年初累计借款的数据,以后各年数据依次错开一年,这是因为还本付息表中借款为年初数据而资产负债表中贷款负债为年末数据实质也无矛盾。
所有者权益=资本金+累计盈余公积金+累计未分配利润
其中:
资本金:
建设期第一年为第一年投入的自有资金
建设期第二年:
包括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自有资金累计总额
投产期第一年:
自有资金总额+第一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投产期第二年:
上一年余额+第二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投产期第三年:
上一年余额+第三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投产期第三年后:
以后各年依上年余额照抄,因在投产期第三年已达100%生产能力,第三年后未再新投入流动资金
累计盈余公积金:
损益表中盈余公积金累计计算,分年填入累计数据。
累计未分配利润:
损益表中未分配利润累计计算,分年填入累计数据。
最后资产负债表中应满足以下条件: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4.敏感性分析
初始条件下项目的净现值=-初始投资额+(产品价格*设计生产能力-年经营成本)*(P/A,i,n)+运营期末残值*(P/F,i,n)
然后分别对投资额、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在初始值的基础上按照±10%的幅度变动,逐一计算出相应的净现值,画出敏感性分析表,计算出平均±1%的幅度变动时净现值与初始净现值相比的偏差率,即可得到敏感排序,偏差率绝对值越大的因素越敏感。
平均±1%变化时净现值与初始净现值相比的偏差率=(按照±10%的幅度变化时净现值-初始净现值)/初始净现值/10*100%
以变化幅度为横坐标,净现值为纵坐标画敏感曲线,并标明影响因素名称及关键数据。
45.价值工程
功能权重的计算:
A、0~4评分法:
很重要的功能因素得4分,另一很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0分;
较重要的功能因素得3分,另一较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1分;
同样重要或基本同样重要时,则两个功能因素各得2分;
各功能因素自己与自己比较不得分,在计算表中先对应打×;
将各功能因素按行得分之和算出即得其功能得分;
功能因素或指标的权重=该功能得分/∑所有功能得分;
各功能因素或评价指标的权重之和=1
B、0~1评分法:
较重要的功能因素得1分,另一较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0分;
各功能因素自己与自己比较不得分,在计算表中先对应打×;
将各功能因素按行得分之和算出即得其功能得分;
若某功能因素行得分之和为0,则应将各功能得分均加1进行修正,计算修正得分;
功能因素或指标的权重=该功能得分或修正得分/∑所有功能得分或修正得分;
各功能因素或评价指标的权重之和=1
各方案综合得分(加权得分)=∑各方案的各评价指标得分与该指标的权重的乘积
若只有综合得分指标,则综合得分最高的方案优
各方案功能指数=各方案功能加权得分/∑所有方案功能加权得分
各方案成本指数=各方案单方造价或各方案总造价/∑所有方案单方造价或总造价
各方案价值指数=各方案功能指数/各方案成本指数
价值指数最高的方案优
若要采用价值指数小的方案,则要建立两方案与工程量有关的费用函数之比=两方案功能指数之比的等式,解此等式得出工程量,在工程量至少达到解出的工程量时才应采用价值指数小的方案
功能项目的功能指数=各功能项目的功能评分/∑所有功能项目的功能评分
功能项目的成本指数=各功能项目的目前成本/∑所有功能项目的目前成本
功能项目的价值指数=功能项目的功能指数/功能项目的成本指数
功能项目的目标成本=总的目标成本额*功能项目的功能指数
成本降低额=功能项目的目前成本-功能项目的目标成本
功能改进顺序根据成本降低额的大小排序
46.寿命周期成本评价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资金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其中环境成本与社会成本需定量化。
由以上公式知道需要注意的是,环境成本应作为寿命周期费用增加的内容,而不能作为收益的减少,否则可能导致评价结果截然相反。
教材例题中就是将轻轨每年造成的噪声影响损失作为环境成本,而不是作为收益的减少。
工程寿命周期资金成本=建设成本(设置费IC)+使用成本(维持费SC)
其中建设成本内容明确,估算的结果也较为可靠;而使用成本内容繁杂,且不确定因素很多,教材例题中主要考虑了大修费与年维修费和运行费。
费用效率(CE)=系统效率(SE)/寿命周期费用(LCC)=系统效率(SE)/[设置费IC+维持费SC]
费用效率(CE)的意义可理解为单位费用产生的效率,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将系统效率定量化,教材例题中主要考虑了土地升值和节约时间的价值作为定量的系统效率(SE)。
年度建设成本(设置费IC)=期初一次性建设投资*(A/P,i,n),其中(A/P,i,n)与题中已知的(P/A,i,n)互为倒数。
其中n为使用寿命期。
年度使用成本(维持费SC)=年维修和运行费+每次大修费*[(P/F,i,n1)+(P/F,i,n2)+(P/F,i,n3)]*(A/P,i,n)。
以例题中地铁大修为例,每15年大修一次,则n1=15,n2=30,n3=45,n为使用寿命期50,最后的“*(A/P,i,n)”是为了将前面每次大修费的折现到期初的现值之和再分摊到寿命期的每年度。
后面的轻轨大修每10年大修一次,计算时没有(P/F,8%,50)是因为期末已不必再大修。
各方案年度寿命周期成本(LCC)=各方案年度建设成本(年度设置费IC)+各方案年度使用成本(年度维持费SC)
年度系统效率(SE)=日均客流量*(人均节约时间*单位时间价值+人均运行收入)*每年计算天数+每年度的土地升值(即方案节约土地带来的收益)
各方案年度费用效率(CE)=各方案年度系统效率(SE)/各方案年度寿命周期成本(LCC)
=各方案年度系统效率(SE)/(各方案年度设置费IC+各方案年度维持费SC)
年度费用效率(CE)最高者为最优方案
将7000万元的环境成本加到轻轨的寿命周期成本上,则新的轻轨的年度费用效率可算出,可看出最优方案由原来的轻轨方案又变为地铁方案了,因为年度费用效率(CE)最高者变为地铁方案的最高了。
方案费用效率大于1的在经济上才可行,
进一步比较,当方案效益显然不同时,不能用费用年值法,而应用差额效益/差额费用是否大于1进行比较,当大于1时,投资额大的方案优。
费用年值比较法则适用于各方案经济寿命期不等,且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又难以具体估算效益的方案进行比较的情况。
费用年值AC=初始投资或引进设备总费用*(A/P,i,n)+年生产费用或年维护费或年运营成本+∑各次大修费*(P/F,i,n)*(A/P,i,n)-残值*(P/F,i,n)*(A/P,i,n)。
其中系数(A/P,i,n)中的n指的是方案或设备的计算期或经济寿命期,而各次大修费后对应的(P/F,i,n)中的n分别指的是初始期至各次大修时的年数,残值后对应的(P/F,i,n)中的n指方案或设备的计算期或经济寿命期。
算费用年值AC时方案或设备的计算期或经济寿命期=建设期+运营期,若已知中又有建设期投资然后有运营期年运营成本,则建设期各年投资应先用(P/F,i,n)折现到计算期的初始期,再用*(A/P,i,n)分摊入计算期;运营期年运营成本先用(P/A,i,n)折现到运营期初后用(P/F,i,n)折现到计算期初始期再用*(A/P,i,n)分摊入计算期。
47.现场制作混凝土的单价计算公式:
C=C1/Q+C2*T/Q+C3
式中:
C—现场制作混凝土的单价(元/m3);
C1—现场搅拌站一次性投资(元);
Q—现场制作混凝土的数量(m3);
C2—搅拌站设备装置的租金和维修费(与工期有关的费用),元/月;
C3—在现场搅拌混凝土所需费用(与混凝土数量有关的费用),元/m3;
T—工期(月)
建立现场制作混凝土的单价计算式与商品混凝土单价相等的等式,解出工期或数量值,根据单价与工期或数量的正反比关系,即可分析在工期等于、小于、大于解出工期值时应采取哪个方案(费用小者为优),以及在数量大于多少时现场制作混凝土才比商品混凝土经济。
48.机械选型组合问题
挖土直接费(元/m3)=挖土机械台班单价(元/台班)/台班产量(m3/台班)
运土直接费(元/m3)=运土机械台班单价(元/台班)/台班产量(m3/台班)
挖运直接费=挖土直接费+运土直接费,挖运直接费最小的组合为优
每天需挖土机械的台数=土方总工程量/(所选挖土机械台班产量*总工期天*该机械每天班数)
每天需挖土机械的台数取整数,上式计算的尾数就是少于0.5也不能舍去否则不能按期完工。
挖完土方的天数=土方总工程量/(所选挖土机械台班产量*每天挖土机械的台数*该机械每天班数)
挖完土方的天数计算结果取整数
实际每天挖土工程量=土方总工程量/挖完土方的天数
运土机械台数=实际每天挖土工程量/所选运土机械(运土直接费最小的),计算结果若超出公司所拥有的所选运土机械台数,则全选运土直接费最小的运土机械。
超出的部分另选其他型号的运土机械来完成。
全选运土直接费最低的运土机械每天不能运完的土方量=实际每天挖土工程量-全选运土直接费最低的运土机械的台班产量*全选的台数
为运每天不能运完的土方量,另选其他型号的运土机械组合。
组合方法是只选运土直接费次低的一种和选剩下型号的两种进行组合,组合的运量要接近并大于每天不能运完的土方量,分别计算各种可用组合的费用,然后进行比较以费用最低的组合为优。
为尽快组合出可用组合,具体做法是:
a、只选运土直接费次低的一种机械,用每天不能运完的土方量/运土直接费次低的运土机械台班产量,从而计算出需要的台数n(在草稿纸上进行计算,台数取整数),答题卷上叙述组合时首先说明选用n台运土直接费次低的运土机械型号,其次计算叙述该组合运土量=台班产量*所选台数>每天不能运完的土方量,再次计算叙述该组合的费用=台班单价*所选台数;b、选运土直接费次低的机械n-1台,其余用剩下型号的运土机械,剩下型号的运土机械台数=(每天不能运完的土方量-已选运土直接费次低的机械所运土方量)/剩下型号的运土机械的台班产量,从而计算出剩下型号的运土机械需要的台数(同样在草稿纸上进行计算,台数取整数),答题卷上叙述组合的内容与格式同上;c、选运土直接费次低的机械n-2台,其余用剩下型号的运土机械,其他在草稿纸上进行计算及答题卷上叙述组合的内容与格式同上;d、全选运土直接费最高的机械,所需台数计算及叙述同上(有时这种组合的费用反而比c组合的费用低,因此这种组合的选用是必要的)。
通过以上组合选取,一般都能满足要求了。
最后应将整个挖、运机械组合成果综述,以明确整个组合。
通过以上优化组合每立方米土方相应的实际挖运直接费=(所选挖方机械台班单价*每天台数+∑所选运土机械台班单价*每天台数)*实际施工天数/土方总工程量,其中注意实际施工天数是上面计算的计算结果取整数的挖完土方天数而不是要求的工期天数。
49.与决策树有关的计算(决策树画法见文字记忆汇总部分)
教材案例九背景为产品10年后将升级换代即期末为10年,方案一为大规模扩建新厂,方案二为小规模扩建新厂,第三个方案为先小规模扩建新厂3年后若该产品销路好再决定是否再次扩建,此时需作Ⅱ级决策,告诉了各种方案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及初始投资和3年后再次投资额、基准折现率,要求不考虑建设期所持续的时间。
教材案例九中机会点1、机会点2以后无Ⅱ级决策,机会点3有Ⅱ级决策,机会点4、机会点5为Ⅱ级决策点后的机会点,有Ⅱ级决策点的需二次折现,分为前3年及后7年两阶段。
机会点1、机会点2的净现值期望值=(销路好的净现金流量*销路好的概率+销路差的净现金流量*销路差的概率)*(P/A,10%,10)-决策点Ⅰ初始投资
机会点4的净现值期望值=净现金流量*(P/A,10%,7)-决策点Ⅱ初始投资(扩建时再次投资)。
因销路好的情况下Ⅱ级决策点之后的扩建与不扩建都处于销路好状态,所以Ⅱ级决策点后销路好的概率为1,机会点4与机会点5式中净现金流量就没有“*销路好的概率”,Ⅱ级决策点后的概率枝就没有销路好与销路差的分枝,而是Ⅱ级方案枝后的概率枝与Ⅱ级方案枝成一条直线,机会点4与机会点5分别与决策点Ⅱ相连后其后分别只一条直线画出标明其相应净现金流量。
n取7是将现值折在决策点Ⅱ初始投资的期初,该现金流量的年数为7。
机会点5的净现值期望值=净现金流量*(P/A,10%,7)。
因机会点5对应不扩建,所以无“-决策点Ⅱ初始投资(扩建时再次投资)”
对于决策点Ⅱ,机会点4比机会点5的期望值大,因此应采用3年后销路好时再次扩建的方案,且在计算机会点3的期望值时应取机会点4的期望值进行计算,不应取机会点5的期望值。
机会点3的净现值期望值=前3年销路好的净现金流量*销路好的概率*(P/A,10%,3)+机会点4的净现值期望值*销路好的概率*(P/F,10%,3)+销路差的净现金流量*销路差的概率*(P/A,10%,10)-决策点Ⅰ初始投资
对决策点Ⅰ的决策,需比较机会点1、2、3的净现值期望值,应采用最大者对应的方案即机会点1对应的方案,将机会点2、3对应的方案枝画两短竖线排出。
并在最后文字说明因为机会点1净现值期望值最大,应采取对应的哪个方案。
列式计算时应注意题中数据单位有亿元、万元,计算时应统一换算为万元,千万不要因为单位不一致这些小问题出错。
50.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及相关计算
时间参数标注格式一般为(ES,LS,TF)/(EF,LF,FF),分别表示(最早开始,最迟开始,总时差)/(最早完成,最迟完成,自由时差),解题时将标注格式的标注符号标于网络图的左上角,以表明时间参数计算的意义;Tc为计算工期,在图上用方框标在网络图终点节点后。
i-j为本工作,h-i为紧前工作,j-k为紧后工作,D或t为工作的持续时间,关键路线可画双线表示。
关键路线文字叙述一般按其节点编号顺序,中间以箭头相连或说明包括的关键工作中间以“、”相连。
时标网络图中的波浪线表示自由时差,无波浪线的路线即为关键路线。
箭尾的节点编号数字应比箭头的数字小,若不能满足应用加画虚工作的方法解决。
箭头指向本工作起点节点的工作为本工作的紧前工作,箭尾从本工作终点节点出发的工作为本工作的紧后工作,实工作与虚工作均需注意不要漏掉了。
虚工作持续时间为0。
ES1-2=ES1-3=0
EFi-j=ESi-j+Di-j
ESi-j=max{EFh-i}
Tc=与整个网络图终点相连处max{EFi-j}
与整个网络图终点相连的工作的LFi-j=Tc
LSi-j=LFi-j-Di-j或与整个网络图终点相连的工作的LSi-j=Tc-Di-j
其他工作LFi-j=min{LSj-k}
最早时间从起点往终点方向算,而最迟时间从终点往起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造价 案例 分析 公式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