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
- 文档编号:30464067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76
- 大小:6.94MB
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
《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2014学年广州市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由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第1—30题(60分);第Ⅱ卷综合题第31—34题(40分)构成。
强化自身读图、读表及文字材料信息提取能力,一定要认真看图名、图例,必须将知识内容结合图加以理解。
6月26日下午考试。
七年级上册自然地理30分
一、第一章复习要点: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据:
麦哲伦环球航行;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月食(地球的影子);卫星图片。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和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P3图1-2
3.经线与纬线的划分教材P6-7图1.6和图1.9
项目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特征
圆
半圆
长度分布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
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同一纬线只有正东或正西
南北方向,同一经线只有正南或正北
4.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教材P6-7图1.6和图1.9
项目
纬度
经度
零度线的确定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划分
向南北各分作90°
向东西各分作180°
表示方法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以南称南纬用“S”
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以西称西经用“W”
度数的变化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半球界线
赤道(划分成南北半球)
20°W-160°经线圈(划分成东西半球)
5.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概念、方向、时间、地理现象
2.地球公转示意图五带的划分:
3.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时间计算:
东加西减
(三)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课本P22活动题)
(2)方向:
(四)地形图
1.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若是山谷有河流形成,则等高线越稀疏水流越平缓,等高线越密集水流越湍急,流经陡崖或等高线十分密集的地方可能形成瀑布。
3..山体的五个部位:
山峰、山脊—分水岭(指低为脊)、山谷—集水线(指高为谷)、陡崖、鞍部
4..五种地形
类型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
较高,500米以上
较高,500米以上
较低,500米以下
无一定标准
很低,200米以下
分层设色图上识别
呈片状和块状的黄包
呈条带状的黄褐色
呈片状或小块状的浅黄、浅绿色
四周为黄褐色,中间为黄色或四周为黄色,中间为绿色
呈片状或带状的绿色
等高线图上的识别
等高线在高原边缘较密,面上稀疏而数值较高
等高线密而数值较高,山顶呈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与山地相似但等线数值较低
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而数值与山顶相反,是内低外高
等高线稀疏而且数值很低
A
模拟题:
(1)地形部位名称:
AB
(2)有人认为C处是一座火山,请你从图中找出支持这种说法的依据
。
(3)就地形情况而言,图中地区属于地形,适合发展的产业是,可在D处发展(水田或旱地),若生产需要,在D处施肥,是否会对居民点产生影响,试分析:
(4)本区的河流①、②、③、④中,有无可能形成瀑布,为什么?
(5)分析说明甲地居民点的形成条件。
二、第二章复习要点
(一)大洲与大洋
1.全球海陆比例:
71:
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
3.主要洲界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模拟题:
(1)大洲:
①②③④⑤⑥⑦
(2)大洋:
⑧⑨⑩
(3)东西半球:
A是
(4)洲界山脉:
B是
(5)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全部位于北半球的的大洲是;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⑥和⑦的界线是,①和③的界线是
(二)海陆的变迁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连的一块大陆。
2.六大板块和板块运动
板块内部稳定,边缘活跃;
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板块的运动:
发生张裂运动→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
发生碰撞挤压→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变小。
三、第三章复习要点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如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乌云密布、彩云满天、东边日出西边雨
气候: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如四季如春、冬冷夏热、一场秋雨,一场寒、春风又绿江南岸、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常见的天气符号
3.卫星云图
绿色—陆地,白色—云区,蓝色—海洋
4.空气质量
污染指数小,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大。
(二)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测定用放在离地1.5米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单位为℃
2.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
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
年变化:
,南半球反之。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
最高温-最低温
3.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越稀疏,气温差异越小;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异越大。
影响因素
气温高
气温低
纬度
一般来说
低纬度
高纬度
海陆
同一纬度
夏季陆地
夏季海洋
冬季海洋
冬季陆地
地形
同一地点
海拔低
海拔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气温曲线图的的阅读方法:
一是找极值,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二是看弯曲,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三是析变化,即分析气温的变化。
(三)降水和降水的变化
1.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季节变化:
夏雨型、冬雨型、全年多雨、全年湿润、全年少雨
3.降水的分布: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多为对流雨;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在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5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为地形雨;
6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4.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5.降水柱状图的的阅读方法:
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季降水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
(四)世界的气候
1.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掌握P65图3.28
2.以非洲为例,热带气候有什么分布规律?
——热带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赤道附近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有明显干、湿两季);再往南往北,南北回归线附近则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三种气候都是热带气候,全年高温,区别在于降水,随着纬度增高,降水逐渐减少。
3.中纬度5种气候的特征
——从沿海到内陆的气候变化:
距海越近,降水越多;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温带季风气候(北京):
夏炎热多雨,冬寒冷干燥;(分布于大陆东岸纬度较高)
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广州):
夏炎热多雨,冬温和少雨;(分布于大陆东岸纬度较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很少;(分布于大陆内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伦敦):
冬温夏凉,降水均匀;(分布于大陆西岸40°~60°)
地中海气候(意大利罗马)夏炎热干燥;冬温和多雨。
(分布于大陆西岸30°~40°)
4.三种季风气候:
都是夏雨型,区别在于气温(纬度因素)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气温高于0度,冬季温和)、温带季风气候(1月气温低于0度,冬季寒冷)
模拟题:
读“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及“世界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图10气温和降水变化图
②
(1)在图10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一月气温大于0℃的是__图和__图,七月气温最低的是___图。
(2)在图10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根据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判断,属于冬季多雨的是__图,夏季多雨的是__图,降水季节分配最均匀的是__图。
(3)将图11世界气候分布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与图10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所对应的气候用直线连接起来,并填注气候类型名称:
①甲________
②乙________
③丙________
④丁________
(4)图11世界气候分布图中⑤地区南侧降水比北侧多,主要原因是(1分)
(5)图11世界气候分布图中①和③地区年降水量都大于②地区,主要原因是(1分)
(6)图11世界气候分布图中非洲主要有哪些气候,如何分布,主要原因是
四、第四章复习要点
(一)人口与人种
1.目前人口已达70亿人。
2.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发达国家增长较慢,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
3.
4.人口问题
5.人种: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其中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是黄色人种,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是白色人种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和东南亚等地(使用人数最多)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使用最广)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和其前殖民地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葡萄牙语(巴西)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地区)
2.世界主要宗教:
三大宗教
产生地区
分布地区
建筑
教徒
基督教(最多人)
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尖顶、十字架
神父
伊斯兰教回教、清真教
阿拉伯半岛
西亚、北非为主
圆顶
穆斯林
佛教
创始于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佛像、佛塔
佛教徒、和尚
(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五、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
2.“南北对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等。
“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3.国际组织
(1)最大——联合国(UN)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总部纽约
(2)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日内瓦经济(3)欧洲联盟总部布鲁塞尔
(复习提纲内容必须落实到课本相应的图表中!
读图是关键!
不要死记硬背!
)
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20分
第六章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p2图6.1)
二、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2.七大洲面积排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
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p4图6.5)
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
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第二节、自然环境
一、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p7图6.8)
1、亚洲地形的特点:
中间高,四周低。
2、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
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3、河流分布特点:
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主要河流有:
①注入太平洋:
长江、黄河、湄公河②注入印度洋:
恒河、印度河
③注入北冰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4、亚洲的世界之最:
p8亚洲地理集锦
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二、复杂的气候(p10图6.13)
1、亚洲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的特点:
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
雨热同期!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p14图7.2)
1、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西临日本海,东临太平洋)、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23.5°N-45°N,位于北温带)
2、地形特点:
①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由北向南: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
③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日本如何应对频发的火山、地震。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p18图7.14)
1、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对外依赖严重,原料燃料依靠进口,产品依靠出口
2、日本的主要工业区:
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原因:
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
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而且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
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p22图7.20)
1.东南亚的范围: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国家(共11国):
越南、老挝(东南亚唯一内陆国)、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马航失联)、新加坡、菲律宾(与中国争端—黄岩岛)、文莱、东帝汶。
2、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
③交通位置:
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3、马六甲海峡:
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群岛大部
全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东南亚的粮食作物水稻为主:
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3、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
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p26图7.28)
1、地形特点:
南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怒江)、红河(元江)
3、东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4、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
利:
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水运条件,为城市的对外交通提供便利;为城市提供水源。
弊:
丰水季节容易发生洪涝;城市废水污染河流;河流水患影响城市。
四、热带旅游胜地
缅甸——大金塔泰国曼谷——水上市场柬埔寨——吴哥窟
越南——下龙湾新加坡——花园城市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第三节:
印度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p31图7.34)
1、印度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10ºN——30º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2、地形:
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源,南部为德干高原。
3、人口大国:
印度的人口总数己经超过了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印度人多数是白种人
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p33图7.39和p34图7.42)
1、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有明显雨旱两季。
雨季(6—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富水汽,降水丰沛;
旱季(10月—次年5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气流干燥,降水稀少。
西南季风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是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的时候,形成水灾;
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的时候,形成旱灾。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
2、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于推行了“绿色革命”。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1、印度的工业:
印度利用本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优势,积极承接国外服务外包订单,发展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
其中,软件外包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2、服务外包产业特点:
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
3、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软件居世界第二位。
第四节:
俄罗斯
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P37图7.48)
1、面积最大的国家:
面积1700余万平方千米,世界唯一地跨欧亚两大洲。
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
2、地理位置:
亚洲北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西南部里海,南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相邻。
3、地形与河流:
①、地形特点:
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附:
主要的地形区
西俄罗斯东
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鄂毕河
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拿河
东西伯利亚山地
②、河流:
伏尔加河,流向为由北向南,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欧洲最长河。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三条河流流向都是由南向北、富水能、封冻期长。
③、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处1600多米)。
4、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P38图7.49)
二、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P39图7.50)
1、自然资源丰富:
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
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的储量和产量,森林的蓄积量,水能的蕴藏量,都在世界前列。
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2、矿产资源产区:
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库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3、工业:
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发展缓慢,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三、发达的交通(P41图7.51)
1、交通部门齐全:
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尤其是管道和铁路运输(货运)。
2、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地区分布不平衡:
①、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②、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又被成为是亚欧大陆桥。
3、西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
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
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4、主要城市:
①首都莫斯科:
全国最大城市和综合性工业中心;②圣彼得堡:
第二大城市;③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临太平洋;④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第八章东半球的其它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
一、“三洲五海之地”(P45图8.3)
1、中东的范围:
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之外的西亚各国,以及北非的埃及。
2、重要地理位置:
中东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围被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二、世界石油宝库
1、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石油产量和输出最多的地区。
2、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主要产油国有: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伊朗。
(P46图8.4)
3、石油特点:
储量大,埋藏大,出油多,油质好。
4、输出地区或国家及航线(P47图8.6)
航线A(小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航线B(大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航线C: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三、匮乏的水资源
⑴、中东的气候: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特点:
全年高温少雨(P49图8.8)
⑵、中东水资源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p48图8.7)
⑶、解决水资源的措施:
兴修水利、海水淡化(如沙特阿拉伯)、高效节水技术(如以色列的滴灌设施)、农业科研。
四、多元的文化
1、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2、阿拉伯国家--居民是阿拉伯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伊朗――波斯人,伊斯兰教;以色列――犹太人,犹太教。
3、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巴勒斯坦地区。
总结中东地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地理位置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文化之争
第二节:
欧洲西部
一、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1、位置和范围:
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
(p53图8.16)
2、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欧洲西部占欧洲的一半左右,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即欧盟形成了。
3、工业发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
二、现代化的畜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结业 考试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