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30462132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28KB
九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人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暑假作业2014人教版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10-12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
(1)《伯牙善鼓琴》中“钟子期必得之”一句中“之”是代词,代“伯牙所念”,《核舟记》中“能以径寸之木”中“之”相当于“的”,文中“七里之郭”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
(1分)
(2)《小石潭记》“如鸣珮环”一句中“环”是指“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一句中“环”是“围,绕”的意思,本文中“环而攻之而不胜”一句中,“环”的意思是:
。
(1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翻译:
文章先用“三里”“七里”等词语来强调防守方虽__①__,但占有地利,用“环而攻之”来表明进攻方__②__,用攻方无法取胜的结果证明地利的重要。
然后再用一组排比句,表明防守方占有地利,用其最终却“__③__”的结果证明人和的重要。
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最后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告诉我们君子“战必胜”的根本原因是“__④__”(限两个字)。
12.下面是有关本文的分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我记忆中的父亲》,完成第13-15题。
(共16分)
我记忆中的父亲
许燕吉
①父亲只活了49岁,我今年已57岁了,50年前,父亲和我们在一起的一些情景,我仍感到清晰如昨。
③父亲又很诙谐,还常常跟孩子们开玩笑,他捉住“小俘虏”后要亲吻个够,由于他留胡须,很扎脸,我们都捂着腮帮子抵御。
④父亲喜爱大自然,假日里常和朋友们去郊游,野餐,有时也带上哥哥和我去。
我常会在半路上就赖在地下说走不动了,知道父亲一定会来驮我,父亲总是把我驮在他的肩上,两手还抓住我的腿怕我摔下来,我又不费力,又看得远,高兴地一路唱呀笑呀的,父亲也不嫌我重,一直驮我到达目的地。
有一次,父亲还带回来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给他洗干净后,送他到一个收养学校读书去了。
那个学校,父亲带我去过,孩子很多,都穿着一样的蓝色衣裳。
他们看见我们来,欢呼着一拥而上,围了个水泄不通。
看来,父亲是他们的老朋友了。
暑假时父亲总是住到山林寺院里写文章,我们有时去看看他,发现他身边又吸引了几个小和尚,小和尚们只有七八岁,父亲对他们很友好,总是给他们讲故事,讲笑话。
⑤父亲的故事最多。
夏天乘凉,他睡在躺椅上,我们坐在小板凳上给他捶腿,一面听故事。
他讲的故事包括天文地理、神话现实、古今中外,无奇不有,有好些故事可能就是他随口现编的。
父亲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紧张、恐怖处,我们就会紧紧地抱住他的腿,听到开心处,我们不禁会拍手顿足。
可惜,晚上8点上床睡觉是铁的纪律,不然,必定能够从父亲处得到更多的教诲。
50年过去了,这期间战争、动乱、风风雨雨,等我有机会读父亲的作品时,我已是人过中年了。
我意外地发现,父亲在故事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能让我完全地接受,他笔下的一些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与我是那样地融通相契。
我想这必是夏夜故事潜移默化的结果吧。
⑥父亲还会“演戏”。
冬天的晚上,大家在床上盘腿围上一圈,支起照相的三角架,蒙上床单,就好像在马戏帐篷里。
“演员”就是父亲的两个大拇指,虽然只能“点头”和摇摆“身躯”,但“配音”很出色。
记得“拇指戏”的常演剧目有《武松打虎》《岳母刺字》《乌盆记》等等。
我第一次看京剧《乌盆记》时,已是在此二十多年以后了,觉得非常熟悉,就像曾经看过,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原来是父亲的大拇指演过。
父亲还会表演哑剧小品,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在“合一堂”开联欢会,父亲表演小脚老太婆打高尔夫球,博得满堂叫好,笑得大家前仰后合。
⑦父亲去世太早,太仓促。
他的学术成果,许多都没来得及写出来,只积累了上万张的资料卡片。
父亲热心写儿童故事,译孩子爱读的外国民间文学作品,给孩子们写歌词,被孩子们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父亲爱孩子们,他是孩子们心中的“落花生”①,而且不因岁月久远而被遗忘。
⑧安葬父亲那天,港大礼堂内四面挂满了长幅的挽联,层层叠叠的,上面的字大大小小的。
当时我太小,都不大懂。
却有两副挽联触动了我的心灵:
一副是“赤子②之心”。
一副是“若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你去问问先生”。
这两副挽联和我对父亲的认识是如此一致,它们将和我对父亲的记忆融在一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版之上,永远清新。
(有删改)
①“落花生”是作者父亲许地山的笔名,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著有散文名作《落花生》。
②“赤子”,初生的婴儿。
13.阅读第②段至第⑥段,依次概括作者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
(每件事不超过8个字)(4分)
(1)
(2)驮着我去郊游(3)
(4)(5)给我们讲故事(6)
14.结合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说说第⑧段“赤子之心”“若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你去问问先生”这两副挽联,为什么能够“触动”作者的心灵。
(5分)
答:
15.本文描写精彩,请结合第②段或第⑤段语句,从父亲和孩子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150个字)(7分)
答:
(二)阅读《殷和殷墟》,完成第16-18题。
(共12分)
殷和殷墟
①殷位于现在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在大约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期间,一直是商朝的都城。
殷是商朝历时最长的都城,代表着商朝历史最辉煌的时期,因此商朝又被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②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约公元前1600年),把国都迁至亳(音bo,今河南商丘)。
在后来的三百年当中,商朝的都城搬迁了多次,这是因为旧都地区的王族内部经常争权夺利,对商王威胁很大,使商王难以实施各项政策,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商王就不得不迁都。
③后来商朝的王位传到盘庚手里。
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当时旧都中的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
还有一部分势力强大的贵族,别有用心地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
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
“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
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
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最终成功地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这个地方。
④殷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质地貌和水文状况,比以前的旧都城都要好。
迁都到这里之后,社会秩序安定了下来。
于是盘庚开始大力整顿商朝政治:
倡导节俭,自己住茅草盖的屋子;减轻剥削,严惩贵族奢侈腐化;改善民生,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制造业。
这次迁都,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盘庚因此被称为中兴贤王,而此后二百多年,商朝一直都没有再迁都。
直到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之后,殷也一同随之荒废。
16.本文首段说明了殷的地理位置、_①_和作为商朝都城的特殊之处,中间三段具体说明了殷作为商朝都城的由来,包括②、③、盘庚迁殷的结果,末段说明了殷墟的发现过程和__④__。
(4分)
1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盘庚迁都之后商朝出现复兴局面的原因。
(3分)
答:
18.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5分)
文段一
在殷墟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皿。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发现过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工厂,那个工厂现场有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内范,而这个内范表明要通过它来铸造的是一件圆形青铜器,这个圆形青铜器的口径达到1.6米,比目前已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还要大一倍。
要铸造这种规模、体型的青铜器,必须有一批熔化青铜的熔炉同时工作,而且要有大量的铸造工人(据说要几千人),这个浇铸过程是不能间断的,需要把各个工种有机协调起来,可见当时的青铜器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文段二
在殷墟中,人们发掘出了大量的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上面刻着很难辨认的文字。
考古学家经过认真研究才把这些文字弄清楚。
原来商朝的统治阶级十分迷信鬼神,他们在祭祀、打猎、出征的时候,都要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一下吉凶。
占卜之后,就把当时发生的情况和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这也就等于把商朝同期的历史片段直接记录了下来,为我们研究殷商的历史留下了确凿的证据。
后人把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
(1)阅读文段一,结合《殷和殷墟》的第④段,说说殷墟青铜器考古发掘的意义。
答:
(2)阅读文段二,结合《殷和殷墟》的第⑤段,说说殷墟甲骨文的价值。
答:
(三)阅读《让“国际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完成第19-21题。
(共8分)
让“国际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
雷泓霈
①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亲子关系发展等理念相对落后的年代,人们由于认知有限,曾将棍棒当做“教育神器”。
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我们是否早该对棍棒教育进行全面警醒了呢?
甲1998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其目的就是要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
可以说,让家长和教育者从棍棒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实在太有必要了。
②任何不尊重孩子的棍棒教育,都是违法的。
我国的《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义务教育法》一再强调要尊重和爱护学生。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家长和教育者所谓的“爱心幌子”再动人,也不能将教育法则建立在违法乱纪的平台上,只有教育行为合法、合情,才是好的教育。
③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是:
小孩子打几下没事,“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
这种一味强调打的认识,忽视了对孩子身体的伤害,而且没有意识到,打骂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生活在体罚环境中,儿童的情商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体罚和暴力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这种危害要在很长一段时期之后才会显现出来的。
乙棍棒教育有时确有“管理速效”之功,但对孩子身心、智力的长远发展害处多多,实在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视教育。
⑤期望各位家长和教育者真正记住“国际不打小孩日”,坚决遏制棍棒教育,多给孩子送上尊重、平等、温馨的“权利阳光”,像对待朋友、同事一样尊重孩子,多一些平起平坐的交流,让孩子得到更为自由、快乐、健康的发展。
(有删改)
19.下面这句话应该放入文中甲乙丙中的哪一处?
为什么?
(3分)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多年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从来没有挨过打或极少挨打的孩子,在智能发育测验中的表现要比经常挨打的孩子好得多。
答:
20.从全文看,我们为什么要遏制“棍棒教育”?
(3分)
答:
21.下列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只填序号)(2分)
A.开明的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将尊重和快乐教育进行到底。
B.让家长和教育者从棍棒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十分必要。
C.期望各位家长和教育者要真正记住“国际不打小孩日”。
九年级语文暑假作业2014人教版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初三语文暑假作业栏目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暑假 作业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