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docx
- 文档编号:30459110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71.09KB
广东深圳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docx
《广东深圳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深圳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深圳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
广东省深圳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朝暾(tūn)蹙缩(cù)间或(jiān)直栏横槛(jiàn)
B.敕造(chì)纨袴(kù)孱弱(chán)叱咤风云(chìzhà)
C.聒噪(ɡuā)广袤(mào)褶皱(zhě)畏葸不前(xǐ)
D.搁置(ɡē)磅礴(bó)璀璨(càn)人才济济(jì)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字音。
A项,“间”应读jiàn;C项,“聒”应读ɡuō;D项,“济”应读jǐ。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肩接踵。
B.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贪赃枉法,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
C.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歌手的水平良莠不齐,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烈讨论。
D.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A项“比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
根据语境,应该选“比比皆是”。
B项,“胸无城府”是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属褒贬不当。
C项,良莠不齐:
指好的坏的都有。
用于此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企业希望学校早一点了解他们的工艺过程,还把部分学生和老师请到他们的企业实习。
B.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完成了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老人与海》,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C.美国“好奇”号火星车配备的火星样本分析仪对火星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含有对生命至关重要的氮、氢、氧等化学成分。
D.当前各级政府要完善公务消费、预算编制和审计、绩效考核以及监督问责等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切实遏制公款消费的各种违规违纪现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
A项,表意不明,“部分”修饰的是“学生”,还是“学生和老师”,不明确。
B项,偷换主语。
在“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前加主语“这部作品”。
D项,搭配不当,“完善”与“建设”不搭配,可删去“建设”。
4.下列四句中,在修辞方面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云中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B.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C.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D.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
D项无修辞,其他选项都是对偶。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A.唐人把产生于唐以前没有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后人沿袭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他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B.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
“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书与数称为“小艺”。
D.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
相对于唐代的律诗和绝句来说,古体诗格律限制“较少”,但不是“没有”。
二、古诗文阅读
(一)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
“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
”对曰: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
“《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
专心致志。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
帝王即位。
C.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
动荡倾覆。
D.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
撰写文章。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一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是()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B.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C.或师焉,或否焉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
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B.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
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
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
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答案】6.A7.C8.D9.B
10.
(1)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2)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啊,哪里管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解析】
6.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
A项“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的“励精”,结合句意,意为“振作精神”。
点睛: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前文“自凤翔还京”,经历安史之乱,重新回京,应该是“励精图治”,“专心致志”和文意不符。
参考译文:
于休烈,河南人。
天性忠诚,机警聪慧。
自幼好学,善做文章,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调任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任宰相时,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被调出京师任中部郡太守。
时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调任太常少卿,掌管朝会礼仪之事,兼管编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回到京,振作精神,听纳谏议,曾对于休烈说:
“君主的一举一动必定记录,是杰出的史官。
如果朕有过失,卿是否要记录?
”于休烈回答:
“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
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此时中原动荡颠覆,典章、制度丧失殆尽,没有历史典籍文献可供检寻。
《国史》、《实录》是圣朝重大典籍,编撰已久,如今并无刻本。
祈请下诏御史台查勘史馆藏书之来源,令府县征收寻访。
有人从别处收得《国史》、《实录》,如送交官府,重金收购并赏赐。
前任编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入贼中,滞留东京,到这时便将其家所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
于休烈随即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上甚为称赞。
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请他任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
于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
代宗即位,审察鉴定官员之优者,宰臣元载称赞于休烈,于是拜授于休烈右散骑常侍,仍旧兼管修撰国史,加封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为官共三十余年,历任清要之职,家中没有些微积蓄。
为人恭俭温良仁慈,从未以喜怒形于颜色。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生命终结。
大历七年(772)去世,年八十一。
这年的春天,于休烈之妻韦氏去世。
皇上特别降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那天提供仪仗鼓吹。
及至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思痛悼许久,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绢百匹,布五十段,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去宅第宣旨慰问。
儒者所受之恩宠,少有能与之相比的。
(二)古诗阅读
春江晚景(唐·张九龄 )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1.对第一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D.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12.请结合第二首诗歌内容分析,昭君怨恨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11.C1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
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写出了昭君远嫁他乡,独葬异乡的怨恨。
“画图省识春风面”写出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环佩空归月夜魂”写出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
总之,昭君悲剧的根源怨恨的根源就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和怨恨。
【解析】
11.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分析及手法鉴赏。
A项单从试卷提供的材料看,很难断定诗歌有用典;即使对第2句作出注释,也不好说这首诗是用典和写实结合。
从全诗看,应该是虚实结合或情景交融的写法。
B项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而不是咏物诗。
D项两联对仗并不工整。
点睛:
主要考查的内容有表达技巧、情感的方面的分析。
具体分析选项的时候要注意结合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分析。
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12.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分析。
立足第二首诗,分析昭君怨恨什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写出了昭君远嫁他乡,独葬异乡的怨恨。
“画图省识春风面”写出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环佩空归月夜魂”写出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昭君悲剧的根源怨恨的根源就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作者的情感分析主要结合不同的主体分析,及昭君和统治者等。
(三)古诗文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5)____________,兵刃既接,____________。
(孟轲《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
(1).锲而不舍
(2).金石可镂(3).地崩山摧壮士死(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6).师不必贤于弟子(7).艰难苦恨繁霜鬓(8).潦倒新停浊酒怀(9).填然鼓之(10).弃甲曳兵而走
【解析】试题分析: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锲”“镂”“钩”“霜”“潦”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现代文阅读
(一)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魔盒
(英)大卫•洛契佛特
(1)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
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
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2)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
我是初次远离家乡。
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
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3)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4)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
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
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5)“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
”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
“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
”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
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
(6)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
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
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
(7)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8)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
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
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
“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
真的!
”
(9)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
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10)“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
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
……“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
”贝格斯太太继续说:
“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
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
(11)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任然津津乐道地说:
“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
”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
“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
(12)我困惑地摇了摇头。
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
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①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13)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
(14)一个空盒!
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
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15)“一定感到奇怪,是吧?
”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②是无用的东西。
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
(16)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17)“没错,是空的。
”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
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
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
(18)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
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19)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20)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
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③变得亲切得多了。
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
我苦笑着想到:
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滚烫的茶冲跑的。
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
14.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故事发生在伦敦的一个黄昏,那时初次离开家乡的作者遭遇了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B.贝格斯太太从来没有打开过她珍藏的盒子,却断定里面什么也没有,可见她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老人。
C.小说首尾的景物描写在结构上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然而两处景物描写表现的情感却不尽相同。
D.小说题目为“魔盒”,虽然文中没有一处提到“魔盒”两字,却是隐含“魔盒”的影子,成为小说的重要线索。
E.这篇小说写的抒情动人,它不是靠曲折跌宕的情节引人入胜,而是以温暖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感染读者。
15.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16.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17.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
(不超过15字)
18.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不超过100字)
【答案】14.CE15.特点:
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
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16.①显示人物的情态。
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17.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原文)
18.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
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
17.试题分析: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抓住“属于他的风味”“老家的气息”这几个关键词语来理解该句的含义,还要结合贝格斯太太对家的那份独特的情感来理解。
18.试题分析:
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以及具体情节来分析其精神品质。
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从文章中贝格斯太太叫我到楼下喝茶、和我交流以及向我讲述她的故事,可以分析出她是一个“珍视亲情、淳朴善良、热情爽直、观察敏锐,善解人意”的人。
(二)说明文阅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英国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国科学家的论文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
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也较小,而且没有精神。
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就没有发生类似现象。
另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这些结论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不安。
苏格兰科学家普斯陶伊的转基因土豆研究,情况却有所不同。
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称,自己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结果证明,年幼老鼠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脏、脾和消化道都出现损伤,而且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他将这一切归咎于对土豆的基因操作本身。
他的结论据说得到了14个国家20名科学家的支持。
但英国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该学会组织的6人专家组经过详细评估发现,他的研究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操作和数据上,都充满漏洞,他的结论无法成立。
然而,这场在英国引起并跨出国界的轩然大波却至今未平。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这一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科研机关和企业等已经开发出上百个转基因作物品种,其中仅有43个品种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确认。
面临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进行大面积种植与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发争议的现状,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郑重承诺,将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展开全面调查。
看来,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也是应当注意吸取任何一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的。
19.引起“科学家的担心”和“世界范围的不安”的原因是()。
A.某些转基因作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有一些会削弱作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B.转基因作物只能间接给人类带来益处,并且有的还影响人体健康。
C.“BT玉米”抗虫害能力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某些转基因大豆可能会致癌。
D.转基因作物会毒杀昆虫或影响昆虫的发育,并会降低人体自身的防癌功能。
20.不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项是()。
A.普斯陶伊认定,转基因作物会损伤动物内脏并在破坏免疫系统,他声称是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点的。
B.普斯陶伊所引发的风波,表明了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的某种担心与不信任。
C.“有所不同”是针对第一自然段而言,意思是说普斯陶伊的结论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担心与不安。
D.英国皇家学会认为普斯陶伊的结论不能成立,根据主要是普斯陶伊实验的科学性太差。
21.文中所说的“教训”指的是()。
A.在科学发展中,没有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没有做更大范围的细致研究。
B.发展生物科学没有注意到它对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C.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D.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趋利避害。
【答案】19.A20.C21.D
【解析】
19.试题分析:
据题干可将答案定位到原文首段,“这些结论”指的是第一段两个实验的结论,第一个是转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第二个是转基因大豆削弱了作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只有A项完整总结了实验结论。
B项错在“间接带来益处”。
C项错在“致癌”,原文只是说防癌功能降低。
D项是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不是结论。
20.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由第二段末尾“这场在英国引起并跨出国界的轩然大波却至今未平”可知普斯陶伊关于转基因土豆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结论一样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心和不安。
21.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有原文可知教训是“任何一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教训。
A项文中没有提到“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
B项偷换概念,主体并非“发展生物科学”。
C项文中没有提到“心理”。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人没有尊严如同水失去源头。
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说:
“人的尊严靠品德。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深圳市 语文 学期 期中 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