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总1.docx
- 文档编号:30457480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68
- 大小:84.27KB
申论总1.docx
《申论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总1.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总1
2010年申论备考指导:
申论指导:
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
http:
//www.sdgwy.org 2010-01-08 来源:
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930次
【字体:
大中小】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
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位在首要,不容滞后。
申论考试的时间是150分钟,应该说是比较充足的,考生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
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
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
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
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书写。
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论证部分的写作应该在深入思考、运筹帷幄地基础上进行,最好事先列一个扼要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2010年申论备考:
申论明晰文章结构的技巧
http:
//www.sdgwy.org 2010-01-07 来源:
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015次
【字体:
大中小】
对于一段材料而言,如何才能简洁、明朗、直接和全面的将其内容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概括总结出来?
其实,材料概括还是有章可循的。
一般而言,一个全面完整的概括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1. 总述(对材料所反映情况的一个概述);
2. 分述(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内容进行并列式或递进式的陈述);
3. 抽象概括(对材料的主旨和反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升华和发挥。
(一)如何提炼总括句:
总括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
句式模型为:
1.“这篇材料谈到了一个……的问题”,中间可以加的修饰语包括“社会各界都关注的”,“目前所面临的”。
2.“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或行为的文体”。
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
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
事件是指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也可理解为事件的某个阶段。
对于个别文章会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以该事件作为定语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二)分述。
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根据并列或递进关系分条分类地整理出来。
1.递进式分析法。
对于那些以纵向思路和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上的阶段渐进性为序或逻辑上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如对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
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
这是按医药流通在时间和逻辑上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2.主体分析法。
某个事件或行为可能有好几方的主体参与。
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从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分述答题。
如2006年广东的申论题“汽车超载问题”就可以从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概括,包括治理部门、汽车车主、汽车制造商、修理商、地方政府等。
3.关系分析法。
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关系分析法。
如关于我国9家彩电企业结盟限价销售彩电的一组材料,可以在关系链条上进行归纳:
九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4.分类分析法。
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
5.关键词分析法。
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
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
(三)抽象或升华。
基本句式为”这个问题(这种情况)涉及……需要在制度上(体制、宏观调控等较高层次上)……
2010年申论备考:
申论提高分数的途径
http:
//www.sdgwy.org 2010-01-06 来源:
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665次
【字体:
大中小】
一是《半月谈》。
这本刊物是中宣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一本综合性、“集半月于一日”的重要党刊,其发行量和影响力一直雄踞中国时政期刊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刊”。
《半月谈》具有语言朴实简练、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又和国家政策紧密相连的特点,因此《半月谈》中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剖析对大家复习申论有很大的帮助,很多老师都将其看作参加申论考试的必备资料。
这里重点推荐大家阅读“半月评论”和“专题报道”,特别是“半月评论”中的文章大都可以作为申论范文来进行借鉴和模仿。
如果《半月谈》不容易买到的话,大家可以登陆新华网的半月谈频道阅读电子版。
二是《理论热点面对面》。
《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中宣部一套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从2003年开始推出,这本书就每年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通俗且准确的语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自推出以来广受欢迎。
该书因此也是我们进行申论复习的一本极好的参考资料。
三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
考生须对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下对今后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作深入的解读,并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都进行一定了解。
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一定要阅读学习,以从根本上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有所认识,提高申论考试中用语的准确度和对当前最受关注问题的了解。
此外,如果经常上网,可以定期浏览一下新华网和人民网上的新闻和文章,这两个网站上的信息也比较权威和丰富。
前些日子胡锦涛主席还在人民网上和网友聊天,可见网络信息也很值得我们关注。
当然平时大家在看电视时也可以多看一些《焦点访谈》之类的新闻综合类节目,对我们了解社会热点,提高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都是有所帮助的。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在复习中能够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申论考试中获得高分自然也就易如反掌了。
2010年申论备考:
概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模式
http:
//www.sdgwy.org 2010-01-05 来源:
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746次
【字体:
大中小】
在以往的申论试题中,对概括能力的考查,比较常见的题型是:
要求概括给定资料的
主要内容或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近来,对概括能力的考查,出现了新的题型,即要求概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国家2009年申论试题第一题: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
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果按照以往的出题习惯,该题可能要求:
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果该题是这样要求的话,其答案就应概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遇到的种种问题,侧重在问题的诸种表现上面。
但是,本次申论试题在要求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要求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这里,关键是“要解决”三字。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既包括在经济发展中业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包括我们党和国家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任务、方针政策等对策。
所以该题的答案,既包括给定资料中提到的“主要问题”,也包括给定资料中未提到的“问题”,但提到了“主要对策”的内容。
它的基本模式是:
主要问题+主要对策。
按照这一模式,该题的“参考答案”应为: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过去30年主要是模仿国外早期的某种经济发展模式,“两头在外,中间加工”,应设法推动产业转型。
第三,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变“粗放型”为“集约型”。
第四,坚持自主创新,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第五,在改革发展中,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
第六,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七,近年随着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
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种田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
从“参考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答案既包括从给定资料2、10等提炼出的“主要问题”,也包括从资料1、9中提炼出的主要任务、重大方针政策。
而主要任务、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也属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范围,而这些内容占了答案的绝大部分,它们来自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的讲话、谈话等。
2010年申论备考:
申论实用技巧问答二
http:
//www.sdgwy.org 2010-01-04 来源:
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714次
【字体:
大中小】
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还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策论型文章作为公务员考试申论中一种重要的文章类型,广大考生一定要深入理解和把握。
专家从多种角度为各位考生解读这种文体,并为各种考生解析申论和策论的关系。
一、申论与策论的关系
在现行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用语环境里,策论型文章基本等同于以对策为主、兼有论述的文章。
从考试史和文章史上看,严格意义上的策论,是古代官吏选拔考试中的一个科目,正规名称是“策问”,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预先拟制好书面问题,向通过会试等前几道考试程序的知识分子提出,出题叫做“问策”,考生作答叫做“对策”。
其题目多为最高统治集团比较关心的治民、治官、治国方面的现实问题,如需要什么样的官员,官员怎样效忠帝王、修身为官、治理国家等。
典型的试题如万历五年殿试策问,试题为“习先王之术,于古今治理讲之预矣”,即要求考生阐述古今治理——治国治民的原则和方法;下一次殿试万历八年的试题为“用思追古帝王之治,悉心敷对”,即阐述古人的治国方法。
考生的答案名为“对策”,但与现代汉语中的“对策”意义完全不同,是对应“问策”的意思。
可以看出,古代策问考试的内容偏重伦理、理念的导向,不涉及时政,不提具体问题,没有诸如“黄河水灾应当怎样治理,赈灾资金如何防止被贪污挪用”的问题,也不要求回答具体可行的措施,即制定现代意义上的“对策”,这与当代申论考试通过具体问题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根本的不同。
策问考试的答案名为对策,内容实际以论为主,如万历八年张懋修的对策卷开篇写道:
“臣闻帝王之道,天道也。
故必有合天之心法,以端化理之原;亦必有宪天之治法,以妙化裁之用。
”随后的答卷主体为阐释理论,阐明考生对“古帝王之治”的理解,没有结合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考试也不要求提出措施,而现行申论考试却要求以作答对策措施为主。
策问考的是考生的理论、道德修养和书面表达能力,申论考试除上述项目之外还有拟定对策、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且重点是实际工作能力;策问的试题包括字数较多的“材料”,内含出题者代表皇帝表达的关于待解问题的意见,对作答有一定的指向和提示作用,这与申论的给定资料有一定相似性,但策问的试题内容完全是理论性的,与申论给定资料的理论与事实混杂有本质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古代策问考试指导思想是儒家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出题者和作答者都不能违反儒家思想,不能脱离这一思想体系,这与申论考试依据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现代科学精神命题根本不同。
根据以上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古代曾有过的策问考试与当前通行的申论考试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两者有一定的渊源,也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但不宜将申论中的策论型文章与历史上的策问考试及其答卷等同起来。
二、“策论型文章”的题材特点和写作思路
策论文章在古代官员选拔考试中也有相对应的名词,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层次的科举考试科目——制科考试的两种作答文章体裁,“策”与“论”是分开的,以对策措施为主的文章叫“策”,以论述阐发事理为主的文章叫“论”。
宋代嘉祐六年,仁宗皇帝举行不定期的制科考试,苏轼应试,作“进策”25篇,《教战守》是其中一篇“策”;作“进论”25篇,包括《留侯论》、《晁错论》。
这里的对策,同现行汉语中的同名词语基本是同义的。
对策与论述内容在文章中可以统一起来,但古代考试或文章写作的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策论文章”或“策论型文章”这一名称,现代申论考试作答要求中的“策论型文章”是从其字面本义来定义的,笼统地说,就是把对策与论述内容统一起来、融为一体的文章。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申论所称的“策论型文章”接近于古代政论文体中的“策”,这是以皇帝为对象的,就国家政治事务中的某一实际问题陈述见解、提出谋略和对策性建议的文章体裁。
其基本套路是篇首提出问题,如“当今生民不知安危,如何使百姓居安思危”;然后就问题的各个方面展开分析,如不知安危的危害何在,居安思危的意义何在,采取措施促使百姓居安思危的必要性;主体部分是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一般比较具体,如开展国防教育、组织民众参加民兵训练、对优秀典型给予表彰奖励等。
我们可以看出,由论述引入对策的“策”这种政论文体,是从古代绵延至今、一直都在使用的,其撰述内容、基本结构与当今的“对策建议”、“策论型文章”本质上是相通的,形式上也有近似性。
可以认为,符合兼有问题分析、理论阐述与对策措施条件的文章,即为策论型文章。
借鉴古代的“策论文章”,像历代名臣就时政问题进献给皇帝的奏议,参考其中的安排结构、组织材料、阐述论点的方法,乃至一些至今仍有价值的观点,摘引一些名言警句,作为一种知识积累和参考范例,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于申论作答者,理解“策论型文章”一词,最实用的还是头脑中要牢牢记住文章必须有对策内容,并以对策为主。
有多种方式可以提高对策提炼、形成和表述能力,阅读学习古代的“策论型文章”就是可行途径之一。
2010年申论备考:
申论实用技巧问答一
http:
//www.sdgwy.org 2009-12-31 来源:
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901次
【字体:
大中小】
一、申论是什么?
1. 申论是考试科目,也是文体名称。
作为考试科目,2010版国考大纲即《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指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这表明申论是应用于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具有规范作答要求、相对固定程式的笔试科目,是测查阅读理解、解决问题等具体能力的科目;作为试题,是以给定资料为依据,按照规定要求作答,就特定问题展开分析论证,表达应试者的思想认识,说明事物的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的主观试题;作为文章体裁,申论的答案主体是以论说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相对完整意思和篇章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机关常用文书规范的议论文体裁。
“申论”作为动词,有申述、论述、引申论述的意思,在申论考试的语境中,是指依据给定资料,对材料反映的事实、蕴含的观点展开引申论述,阐明并论证作答者的观点。
以给定材料为依据,是申论考试的最本质特点,也是最基本的作答要求。
2.“申论”考试的具体内涵和要求。
对于“申论”考试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有的省级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做出了比较明确和细致的解读,对于准确认识“申论”、指导作答实践较有意义:
“从字面上理解,‘申’可以理解为申述、申辩、申明,‘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
所谓申论就是对某个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等,测试应试人员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申论》给定的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形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用文字形式准确流畅地表达。
”从词语释义、作答要求、测查目标、材料内容、作答方法等几个层面,对“申论”做出了较为明晰的解释,其中“准确理解材料”和“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有针对性地形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这三个关键句,既是有条件关系的,又对把握申论要求具有特别实用的意义。
二、申论命题的题材涉及哪些领域?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体五面”,即:
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有的申论题材都没有超出这五个方面。
具体的切入角度不同、方式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层次高度、不同的门类领域。
第一,层次高度来看
申论考试题材内容有高与低、抽象与具体、宏观与微观、根本的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与具体的工作原则和操作方法之分。
高层次、宏观层面、根本的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
2006年下半年天津市申论主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09年国考申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多主题复合型试题)。
具体的工作原则和操作方法:
2006年国考申论《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2007年北京社会在职申论《城市摊贩管理》,2008年上海申论《政府绩效评估》,2009年江西申论《金融危机下改善民生》。
第二,从门类领域来看
申论考试题材有综合与专门、全面与局部、跨越多个领域与涉及单一领域的区别。
典型的综合性、跨领域题材:
2008年浙江申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门性、单一性题材:
2007年湖北申论《保证食品安全》,2008年江苏申论《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中国制造业》,2008年陕西申论《治理行业不正之风》。
第三,从出现的频率来考察
申论试题以具体性微观题材、专门性单一题材居多,其中涉及具体的专门领域主要有:
经济管理:
2006年浙江申论《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2007年甘肃申论《消除垄断,维护公平》,2008年北京申论《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结合,规范市场秩序》,2008年辽宁申论《改革招商引资体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履行政府职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密切相关。
政治文明:
2007年北京申论《听证会制度的发展》,2007年上海《树立公务员精神》,2007重庆《遏制政府浪费》,2008江西《预防职务犯罪》,2008福建《强化突发事件中的政府责任》,2009年黑龙江省申论A类、B类《促进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强化政府在产品质量检验中的责任,杜绝权力寻租》,2009年春季福建申论《正确处理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与加强和改善政府自身建设密切相关。
文化建设:
2009年北京申论《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并重,提高国民文明素质》,2008年山东申论《弘扬感恩精神,促进社会和谐》,2008年山东军转申论《弘扬抗震精神,保持机关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2008年山西申论《阅读经典,传承文明》,与弘扬主旋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相关。
社会管理:
2007年山东申论《规范网络捐助》,2008年吉林申论甲类《规范管理民间互助基金》,2007年江苏、2008年广东申论《社会救助》,2008重庆申论《发展养老事业》,2008年吉林申论乙类《规范发展社会养老服务》,2008年湖南申论《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2007年安徽申论《规范考研辅导市场》,2008年黑龙江申论《规范群租房管理》,2008年天津申论《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关。
生态文明:
2008年国考《怒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2007年山西申论《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
2010年申论备考:
新手对申论的三大疑问
http:
//www.sdgwy.org 2009-12-30 来源:
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480次
【字体:
大中小】
相信很多考生在进行“国考”复习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行政能力测试训练起来比较顺手,申论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每年的大纲下来,都是那几句话,考的是四个方面的能力,根本不会对当年的材料、题型有所涉及。
当新手买了一些有关申论的书看过之后,更加不自信,原因来源于如下四个方面:
一、我语文很差,最怕的就是写作文,我还能考好申论吗?
申论测试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书面表达能力,很多学生看到这一表述就开始发抖,因为他语文水平很差,从小就怕写作文,中学时候800字的作文可以整上一天,还不知道开头的第一句话怎么写。
申论最后一部分肯定会有一篇文章要写,而且分值很重,如果写不好的话,肯定没戏。
而且想当然地认为,怕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是从小就有的,想让我在短期内就不怕、就会写,而且写得很好,根本不可能。
我认为,这种怕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让自己失去信心。
申论考试发展到了今天,出题人在努力地求变,试图让考生和辅导机构无法准确地形成某种固定的套路,从而准确地测定出考生的能力,但是还是有不少规律可循。
只要我们掌握住其中的规律,形成“类公务员的思维”模式,掌握住阅卷老师的心理特点和可能的倾向,我们就可以取得高分。
所以,新手不要害怕,语文水平不等于申论水平,申论也不仅仅是写作文,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