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后思考题.docx
- 文档编号:30451220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82.20KB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docx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后思考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内环境:
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
也称自稳态。
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体液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动态平衡)
神经调节:
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快而精确)
体液调节:
是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二、简答题
1、试述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
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特点:
迅速、精确而短暂,有一定局限性
体液调节:
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特点:
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自身调节:
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特点:
幅度和范围都较小,灵敏度低,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
2、简述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揭示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以器官和系统为对象,揭示其功能活动的规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个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整体水平的研究:
以完整的机体为对象,观察和分析在环境因素改变和不同生理情况下各器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及完整机体所作出的各种反应的规律
3、举例说明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调节机制
正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例如:
①排尿反射的过程中,当排尿发动后,由于尿液进入后尿道并刺激此处的感受器,后者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直至尿液排完为止。
②血液凝固:
凝血发生时,许多凝血因子按顺序活化而产生级联反应,一个凝血因子的活化可引起许多凝血因子的活化,下一级凝血因子的活化又反过来加速活化上一级凝血因子,从而使效应不断放大和加速。
负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例如:
动脉血压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动脉血压↑→(反射)→抑制心脏和血管活动→心脏活动减弱、血管舒张→血压↓
动脉血压↓→(反射)→增强心脏和血管活动→心脏活动增强、血管收缩→血压↑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兴奋性:
机体的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静息电位:
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
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阈强度:
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阈电位:
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局部兴奋:
由少量钠通道激活而产生的去极化膜电位波动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静息电位?
其产生机制如何?
概念:
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产生条件:
①细胞膜内离子分布不均:
电化学驱动力(内K+,外Na+、Cl-)
②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静息时,PK+>PCl->PNa+(非门控K+—Na+通道开放)
③Na+—K+泵
产生机制:
安静时,细胞膜内外离子由于Na+-K+泵的作用而呈现不均衡分布,细胞内K+和带负电的蛋白质浓度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Na+和Cl-浓度大于细胞内。
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高→K+通过钾漏通道顺浓度梯度外流→负电荷大分子不能流出→形成外正内负电位差→外正内负电位差阻止K+外流→促进K+外流化学驱动力与阻碍K+外流的电位差驱动力平衡→形成静息电位
2、试述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概念: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产生条件:
①两侧离子化学梯度(电-化学驱动力)及变化
②膜对Na+、K+通透性(电导)变化
产生机制:
AP上升支:
细胞受刺激→膜上少量Na+通道开放,少量Na+内流→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GNa↑)Na+迅速内流→细胞膜去极化呈现外负内正状态
[正反馈]
AP下降支:
Na+通道失活关闭,K+通道开放→K+迅速外流→复极化(GNa↓,GK↑)
3、试述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的传导机制
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即兴奋区),膜两侧电位呈外负内正的反极化状态,而与它相邻的未兴奋区则仍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兴奋区与邻旁未兴奋区之间出现电位差,并产生由正电位区流向负电位区的电流(这种在兴奋区与邻旁未兴奋区之间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局部电流使邻旁未兴奋区的膜电位减小,发生去极化→此处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即可触发该区爆发动作电位,成为新的兴奋区,原来的兴奋区进入复极化状态→新的兴奋区又与其前方的安静区再形成新的局部电流→从而使动作电位由近及远地传播开来。
因此,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实质上是细胞膜依次再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4、简述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1.绝对不应期:
在兴奋发生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无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
2.相对不应期:
在绝对不应期之后,兴奋性逐渐恢复,受刺激后可发生兴奋,但刺激强度必须大于原来的阈值。
3.超常期:
相对不应期过后,有的细胞可出现兴奋性轻度增高的时期。
4.低常期:
超长期后,有的细胞还会出现兴奋性轻度降低的时期。
5、试比较局部兴奋和动作电位的不同
局部电位
动作电位
概念
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
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刺激
阈下刺激引起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引起
特征
1等级性电位,不是“全或无”
2衰减性传导,电紧张扩布
3没有不应期,反应可以叠加:
包括时间总和及空间总和
1“全或无”现象
2不衰减传播
3脉冲式发放
4时间短暂
5有不应期
原理
Na+少量内流
Na+大量内流
6、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运动神经纤维传到末梢的动作电位触发接头前膜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囊泡出胞量子式释放递质乙酰胆碱至接头间隙ACh与终板膜上N2受体结合化学门控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终板电位(终板膜去极化)
第三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生理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出血时间:
临床上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
血液凝固:
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血型:
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二、简答题
1、何谓生理止血,其基本过程如何?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过程主要包括
1.受损血管局部和附近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
若血管破损不大,可使血管破口封闭,从而制止出血。
2.血小板止血栓形成(一期止血)
3.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二期止血)。
2、何谓血液凝固,简述其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是指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其实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
凝血过程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因此,凝血过程可分为:
①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也称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②凝血酶的激活③纤维蛋白的生成。
3、何谓凝血因子,其特点是?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特点:
①除Ca2+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有一半是酶原)
②除FⅢ(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F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需维生素K参与,称为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③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经其它酶水解后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才有活性,这一过程称为凝血因子的激活。
4、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特点及联系?
始动:
内源性:
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源于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
面接触而启动凝血。
外源性:
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特点:
内源性:
参与因子多,步骤多,时间长
外源性:
参与因子少,步骤少,速度快,时间短
联系:
外源性凝血途径在体内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中起关键作用,而内源性凝血
途径在放大阶段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起到重要作用。
两者之间相
互促进。
5、何为血型,鉴别血型有何意义?
如何鉴别ABO血型?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血型鉴定的意义:
①血型鉴定是安全输血的前提
②由于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血型鉴定对法医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ABO血型鉴定主要用于临床输血、在皮肤、肾移植等器官移植的时候选择ABO血型相符的供体、不孕症和新生儿溶血症病因的分析、亲子鉴定等。
方法:
常规ABO血型的定型包括正向定性和反向定型。
正向定性:
已知血型的血清(含抗A或抗B抗体)+待鉴定的红细胞
根据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判断待鉴定红细胞的血型(膜上抗原究竟是A还是B抗原)
反向定型:
已知血型的红细胞+待鉴定的血清
根据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判断待鉴定血清中所含的抗体血型(是抗A还是抗B抗体)。
同时进行正向定性和反向定型是为了相互印证
6、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①同型输血。
保证供血和受血双方血型相合
②生育龄妇女和反复输血者应考虑Rh血型相合
③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心动周期:
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又称每分输出量
搏出量:
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射血分数: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心指数:
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动脉血压:
动脉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压强)[单位mmHg或kPa]
二、简答题
1、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及形成机制
特征:
持续时间长,形态复杂
形成机制:
0期(快速去极期):
主要由Na+内向电流引起。
心室肌细胞受刺激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膜上Na+通道开放,大量Na+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内流使细胞内电位迅速上升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1期(快速复极初期):
主要由瞬时外向电流引起,主要离子成分是K+。
2期(平台期):
早期Ca2+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膜电位变化缓慢,保持在零电位上下。
钙通道逐渐失活,K+外流逐渐增加,过渡为2期晚期;
3期(快速复极末期):
延迟整流钾电流逐渐加强,K+快速外流;
4期(完全复极期,或静息期):
通过离子泵的主动转运,从细胞内排出Na+和Ca2+,同时摄回K+,细胞内外逐步恢复到兴奋前静息时的离子分布。
2、简述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及形成机制
特征:
①最大复极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均较小;
②0期去极化速度慢,持续时间长,幅度小;
③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和2期;
④4期自动去极化,电位不稳定。
形成机制:
0期:
去极化过程,去极L型Ca2+通道激活,Ca2+内流,速度慢,幅度小
3期:
复极化过程,复极L型Ca2+通道逐渐失活,Ca2+内流相应减少,Ik通道开放,K+外流增加→最大复极电位
4期:
缓慢自动去极化:
Ik:
复极至-50mV时逐步减小,K+外流进行性递减;
If:
Na+内流,随时间进行性增强。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细胞最大复极电位只有-70mv,If不能充分激活,在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中作用不大;
ICa-T:
在中后期起作用。
使细胞去极化达到能使L型钙离子通道激活的阈电位水平,引发新的动作电位。
3、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形成机制:
a.前提条件:
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指标: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b.基本因素:
①心脏射血,造成心动周期中血压的周期性变化
②外周阻力:
主要是指小动脉、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③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心脏收缩射血→动脉扩张
→容纳更多血液使射血期动脉压不会太高
心室舒张→大动脉弹性回缩→推动大动脉内血液继续流向外周→维持舒张期血压不会过度降低
影响因素:
①搏出量:
主要影响收缩压。
搏出量↑,动脉血压↑
②心率:
主要影响舒张压,心率↑,动脉血压↑
③外周阻力:
主要影响舒张压,外周阻力↑,动脉血压↑
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收缩压↑,舒张压↓,动脉血压↑
⑤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匹配情况:
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动脉血压↓
4、简述心交感、心迷走及交感缩血管神经的递质、受体及其作用。
神经
递质
受体
作用
心交感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NE)
心肌β1受肌
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率↑,心缩力↑,传导↑)
心迷走神经
乙酰胆碱(ACh)
心肌M受体
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率↓,心缩力↓,传导↓)
交感缩血管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NE)
α、β2
α-血管收缩(强)
β2-血管舒张(弱)
5、简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
(1)肾上腺素:
①在心脏,肾上腺素与β1受体结合后可产生正性变时和正性变力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多。
②在血管,肾上腺素的作用要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α和β2受体的分布情况:
a.引起α受体占优势的皮肤、肾和胃肠道血管平滑肌收缩
b.在β2受体占优势的骨骼肌和肝血管
·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常常以兴奋β2受体的效应为主,引起这些部位的血管舒张
·大剂量时α受体也兴奋,引起血管收缩
(肾上腺素可在不增加或降低外周阻力的情况下增加心输出量,故在临床上常用作强心药)
(2)去甲肾上腺素:
静脉注射NE→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增强→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效力>NE对心脏的直接效应→心率减慢
(NE在临床上常被用作升压药)
第五章呼吸
一、名词解释
肺通气: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换气: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运动: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张和缩小
潮气量: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肺活量:
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又称黑-伯反射。
包括肺扩张时抑制吸气活动的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时增强吸气活动或促进呼气转化为吸气的肺萎陷反射
二、问答题
1、试述呼吸的概念、意义及基本过程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其生理意义在于:
①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功能之一
②有助于体内酸碱平衡的维持。
基本过程:
①外呼吸:
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
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由循环血液将氧气从肺运输到组织以及将二氧化碳从组织运输到肺的过程
③内呼吸:
也称组织换气,是指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也包括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
2、试述肺通气的原动力和直接动力
原动力:
呼吸运动
直接动力:
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
3、试述肺弹性阻力的产生及其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关系
肺弹性阻力来自肺的弹性成分和肺泡表面张力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小肺泡的回缩力。
在肺泡缩小(吸气)时,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增大,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加强,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因而可防止肺泡萎缩;而在肺泡扩大(吸气)时,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减小,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因而可防止肺泡过度膨胀。
4、何谓氧离曲线?
简述影响氧离曲线的主要因素
氧离曲线是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影响因素:
①血液pH和PCO2
pH↓或PCO2↑→Hb对O2亲和力下降,P50增大,氧离曲线右移
pH↑或PCO2↓→Hb对O2亲和力增加,P50减小,氧离曲线左移
其机理为波尔效应,意义在于既可促进肺毛细血管血液摄取O2,又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释放O2
②温度
温度↑→H+活度↑→Hb对O2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
温度↓→H+活度↓→Hb对O2亲和力增加,氧离曲线左移
③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
2,3-DGP浓度升高→促使Hb转为T型→Hb对O2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
④CO
a.竞争性抑制O2与Hb的结合,CO与Hb的亲和力是O2的250倍
b.还能增加O2与Hb的亲和力,使氧气不易释放入血,氧离曲线左移
⑤Hb的自身性质和含量
a.Hb的Fe2+被氧化成Fe3+将失去运氧能力
b.胎儿的Hb与O2亲和力高
c.异常Hb运O2能力较低
5、简述血液PCO2、H+浓度和PO2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
①CO2
吸入空气中CO2达2%,呼吸加深
吸入空气中CO2达4%,呼吸加深加快
吸入空气中CO2大于7%,CO2麻醉
动脉血PCO2↑→脑脊液PCO2↑→脑脊液[H+]↑→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
CO2刺激呼吸运动有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两条途径,其中
中枢化学感受器在CO2引起的通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但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应
较慢,因此在引起快速呼吸反应中外周化学感受器具有重要作用
②[H+]
主要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血液中[H+]升高,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血液中[H+]降低,呼吸运动受到抑制,肺通气量减少
③O2
低氧通过外周途径刺激呼吸,对呼吸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
三者间具有相互作用,CO2对呼吸刺激作用最强,H+次之,低氧作用最弱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一、名词解释
胃肠激素:
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主要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的各种激素合称为胃肠激素
容受性舒张:
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喉管等处的感受器,可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
胃的排空: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分节运动:
小肠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的运动
二、问答题
1、简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胃液是一种无色酸性液体,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
①盐酸:
a.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b.杀灭除幽门螺杆菌外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对维持胃及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c.促进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分泌,进而引起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d.提供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②胃蛋白酶原:
转变成胃蛋白酶,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使之分解为眎和胨,少量多肽及游离氨基酸。
③内因子:
a.保护维生素B12免遭肠内水解酶的破坏
b.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④黏液和碳酸氢盐:
a.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起润滑作用,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
b.保护胃黏膜免受胃内盐酸和胃蛋白酶的损伤
2、简述胃的基本运动形式及其生理意义
①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缓慢持续收缩状态,其生理意义在于:
a.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防止胃下垂
b.使胃内保持一定的压力,以利于胃液渗入食团中
c.是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②容受性舒张:
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可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以头区为主)舒张。
其生理意义在于:
使胃容量大大增加,以接纳大量食物入胃,而胃内压却无显著升高。
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实现。
③蠕动:
指空腔器官平滑肌的顺序收缩形成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以胃尾区为主。
其生理意义在于:
磨碎进入胃内的食团,使之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糊状食糜;并将食糜逐步推入十二指肠。
3、简述胃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①头期:
进食动作引起胃液分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特点:
持续时间长,分泌量多(30%),酸度及胃蛋白酶含量高,受食欲影响明显
②胃期:
食物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引起胃腺分泌
特点:
分泌量多(60%),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较高
③肠期:
食物进入小肠后还可继续刺激胃液分泌
[主要是体液调节机制(促胃液素、肠泌酸素等)]
特点:
分泌量少(10%),酸度不高,酶的含量少
4、简述小肠为什么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因为在小肠中,食糜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且许多营养物质都在此被吸收,因而食物在经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
小肠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与其具有很大的吸收面积密切相关。
正常成年人小肠长4—5米,小肠内面黏膜具有许多环状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绒毛和微绒毛。
由于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最终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同样长短的简单圆筒的面积增加约600倍。
此外,除了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外,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以及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都是小肠在吸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有利条件。
5、为什么说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胰液由于含有水解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如: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消化功能最全面的一种消化液。
且临床和实验均证明,当胰液分泌障碍时,即使其它消化腺的分泌都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仍不能完全消化,从而也影响吸收。
所以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一、名词解释
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存储和利用
食物的热价:
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食物的氧热价:
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O2所产生的热量
呼吸商:
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
基础状态:
人体处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基础代谢率:
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二、问答题
1、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①肌肉活动:
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成正比
②精神活动:
当人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能量代谢率显著增高
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
④环境温度:
当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在20~30℃时,裸体或只穿薄衣,其能量代谢率较为稳定,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便开始增加,10℃以下则显著增加,超过30℃时,代谢率逐渐增加。
2、临床测定基础代谢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受试者在清醒状态,静卧,无肌紧张,至少2小时以上无剧烈运动,无精神紧张、餐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的状态。
3、简述机体的主要产热和散热过程
①产热过程
体内存在多种形式产热。
1.基础代谢产热:
安静状态下,机体的产热大部分来自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基础代谢。
2.骨骼肌运动产热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产热
4.战栗和非战栗产热
a.非战栗产热:
又称代谢产热。
环境温度↓→与代谢有关的激素(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课后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