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docx
- 文档编号:30448320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73.71KB
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docx
《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
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
中国农村观察2005.1
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
郭红东 钱崔红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合作社理论研究的新近发展。
首先综述了合作社理论在演进过程中不同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其形成的理论观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者把合作社看成企业、一种联盟、一组契约关系三种视角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综合各文献资料,对合作社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
合作社理论 合作社发展
合作社理论渊源久远,对合作社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各种合作思想创立的时候。
但是直到20世纪后期,合作社理论才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国际比较来看,国外的合作社研究一直领先于国内,这和国外的合作社发展比较成熟有关。
一、合作社理论的演进
在合作社的理论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学派、基督教社会主义学派等。
早期的合作社学派是以美国Sapiro和Nourse这两个人物为代表的。
他们认为,农民通过合作社进入市场,不但改善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提高了其收入,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迫使其它投资者所有企业也不得不提高效率,从而使得整个社会市场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因此,合作社扮演了市场竞争标尺Competitiveyardstick的社会公共品角色,政府应该给予公共政策的支持。
他们的思想在美国1922年通过的Capper-Volstead法案中得到了实现。
1926年的营销合作社法案CooperativeMarketingAct和1937年的农业营销协议法案AgriculturalMarketingAgreementsact)也体现了他们的思想。
此外,Sapiro和Nourse在合作社如何获得成员的信任和提高合作社的凝聚力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Torgerson,1998。
在Sapiro和Nourse之后几年,人们对合作社的研究开始由注重外部影响向以解决合作社组织内部问题为重点转移。
但合作社所扮演的社会公共角色一直以来都很受人们重视。
一些经济学家用产业组织模型阐明了合作社对整个社会经济带来的好处,其中Shaffer1987建立的分析合作社在宏观经济协调中作用的研究框架最为突出。
合作社正式的经济学模型是到1940年以后才出现的。
在模型建立后的40年中,经济学家把合作社分成三种模式:
①作为垂直一体化的一种形式;②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③作为以集体或联合行动存在的联盟。
把合作社作为垂直一体化形式的模型创始人有Emelianoff(1942)、Robotka(1957)、Phillips(1953)等。
Emelianoff建立了一个相对复杂的合作社理论框架,把研究重点放在成员关系上。
根据Emelianoff-Robotka的垂直一体化框架,Phillips建立了一个产出和价格决策模型,但是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这个模型存在着缺陷。
Emelianoff,Robotka和Phillips指出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合作社中的重要性,合作社使“谁受益”这个问题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
Harris(1996)认为合作社走垂直一体化的道路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非经济上的因素,例如人们的情感因素等。
把合作社当作一个企业的观点是Enke(1945)在研究消费合作社时提出来的。
他的理论假定合作社中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额最大化时,成员和社区的福利也被最大化了,这个模型需要一个决策者,类似于投资者所有企业经理的角色。
但是这个模型不能解释合作社持续经营问题。
Helmberger和Hoos1962沿着前者的思路对营销合作社的行为进行了解释,这种思路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成为北美理论研究的主流思想,但是这个模型也并没有解决均衡问题。
在20世纪的60年代,Helmberger和Hoos(1965)运用企业理论,建立了一个合作社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合作社通过对成员按惠顾量或惠顾额返还收入,使其单位产品价值或平均价格最大化。
通过短期和长期决策分析,Helmberger和Hoos模型揭示了合作社可以通过限制合作社成员数量来增强现有成员的潜在激励。
模型显示,在收益递减的情况下,如果管理者试图通过吸收新成员来扩大业务,将会减少已有成员的收入。
在20世纪60年代后,产权理论开始被应用于合作社问题的研究。
Condon(1987)首先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用以证明财产权和合作社组织间的联系。
Cook(1995)等应用产权理论对合作社的产权进行了分析,认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社员搭便车、资产组合及对长期项目缺乏投资的激励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绝大部分传统合作社中,所有权本质上不能带来收益;社员只有在惠顾合作社时才能取得,合作社产权不能确保当前社员完全承担他们行为的成本或得到他们创造的完全收益,这在社员资格开放的合作社尤为明显;合作社缺乏剩余索取权的转让、流动和增值机制,社员不能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调整自己的合作社资产组合。
随后的一些文献提出了一些补救措施以解决合作社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
例如,有人提出以一种封闭的社员资格政策加上销售协议①来解决搭便车问题,通过建立合作社股份的二级市场,允许合作社股份转让来提高社员的投资激励和改善资产组合Harris,etal.,(1996)。
Fulton(1995)等也认为改善合作社的产权安排是合作社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0世纪70年代,Taylor(1971)用企业理论解释合作社中的税收问题。
沃德提出了“合作社的制度陷阱”理论,文克(1970)引入一般均衡理论进一步分析并破解了“制度陷阱”,在此基础上,Jansson和Hellmark设计了合作社的生命周期模型,提出在一定的环境下,合作社一般都要经历起②始阶段、初期成熟和晚期成熟三个阶段,并分析了三个阶段中合作社的属性。
20世纪80年代,随着博弈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一些新经济理论的兴起,一些学者也及时应用这些理论研究合作社问题。
例如,Staatz(1983)用博弈理论的框架分析了合作社的组织机构,Sexton1984扩展了他的框架。
博弈理论大多被用来分析合作社内部的决策过程。
LeVay1983等不少学者还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合作社产生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合作社的理论研究有了更快的进展。
例如,拉坦1991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认为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制度形式,其产生的原因与分割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收入流有关;勒普克1992具体指出了合作社的作用主要是降低经济活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取得规模经济和打破市场垄断。
埃申堡1992指出合作社对市场的代替并不是取消了市场,而是将外部市场内部化,也就是所谓的“合作社内部市场”。
①销售协议是指在销售合作社中单个社员和合作社之间签订的契约,它具体规定了每个社员提供合作社的商品的数量和质量。
②转引自蒋玉珉:
《当代合作运动
的
了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Feinerman和Falkovitz认为价格和税收对合作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
他们把多目标的服务合作社的内在经营机制清楚地表示出来,根据合作社的规模可以推出最优路径上的成员行为。
他们认为,当外部条件改变,而合作社没有相应的改革措施时,合作社的持续经营就很难得到保证。
Choi和Feinerman1993通过调查,扩展了Feinerman和Falkovitz1991关于以色列莫夏夫moshav案例中的模型分析。
他们放宽了对成员同质性的假定,分析了在合作社成员存在差异的条件下,实现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定价和分配政策。
尽管这个模型讨论的是莫夏夫模式,但是可以把它扩展到一些生产合作社中。
Tennbakk1995用标准产业组织理论对三种不同卖方寡头市场双寡头私人企业、双寡头合作社和双寡头公共企业的运行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把它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对照。
他认为合作社可以起到改善市场失灵的作用。
Alback和Schultz(1998)用标准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一个在库诺特Cournot双寡头条件下,合作社和投资者所有公司之间的竞争模型。
分析给出的结论是,在双方的竞争中,合作社将会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把投资者所有公司赶出市场。
二把合作社作为一种联盟观点的延伸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人把合作社看作是效用最大化群体的联结,从而合作社作为一种联盟的这个观点有了显著进展。
在这部分的内容中,用到了博弈理论的框架。
Zusman1992根据契约理论建立了一个关于合作社企业中的集体选择模型。
这个模型解释
了成员之间存在差异的合作社如何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和有限理性等情况下来制定规则以及如何选择集体规则。
在博弈论工具的应用上,Zusman的模型建立的是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
首先是合作社的基本制度选择,然后是在所选择的制度环境下合作社的具体运作。
显然,Zusman的研究是对以往单阶段博弈模型的拓展。
Zusman和Rausser(1994)采用Nash-Harsanyi方法,提出了一个有在多个参与者的组织中群体选择的均衡组织模型。
先前的合作社决策模型把合作社看成了一个关系网,相应地,这些模型把集体决策描述成有N个人的囚徒困境,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Zusman和Rausser把囚徒困境转换为一个核心的和N个非核心参与者的交易博弈。
作者使我们明白在合作社中,群体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效率。
但是,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些基本假定上的证明。
Fulton和Vercammen1995用新古典理论构造了供应合作社可以减低平均成本定价带来经济失效的非均衡价格系统模型。
作者提出了合作社应在何时采用非均衡定价计划,同时,通过他们的模型,可以了解在农业合作社中非均衡定价所带来的影响。
Vercammen,Fulton和Hyde1996用标准新古典理论建立了在营销合作社中的非线性定价模型。
先前的合作社定价行为模型证明了成员异质性带来的限制和一些信息不对称上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这篇文章拓展了我们如何用非均衡定价方案来改进经济失效问题的思路,遗憾的是,作者低估了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和投票方法对定价的影响。
①转引自国鲁来:
《合作社制度及专业协会实践的制度经济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4期第37页。
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
Alback和Schultz1997为了研究农业营销合作社的投资决策,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投票理论建立了一个形式化的投资模型。
这个模型表明“一人一票”的民主投票方式与效率之间并没有矛盾,也没有误导营销合作社中的投资决策。
如果合作社成员对投资的贡献独立于生产过程,那么合作社能否有效地进行投资取决于成本分担规则、投票规则和农户的规模分布状况。
此外,模型分析还表明,不论选择什么样的投票规则,根据规模大小分担成本是最有效率的。
Hendrikse1998建立了一个在组织形式合作社和投资者所有公司选择上投资决策的博弈理论模型。
博弈理论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后向推理可以得到完美的纳什均衡,把合作社作为有效的组织形式从而推断出一些基本的结论。
Hendrikse同时也指出,在一定条件下,投资者所有公司和合作社可以共存。
此外,作者把合作社作为一个决策单元,充实了先前的决策模型。
Bourgeon和Chambers1999建立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合作社定价的两阶段博弈理论模型。
他们认为,在博弈的第一个阶段,合作社诱使农民生产的产品数量可以产生潜在的垄断租金。
在第二阶段,合作社必须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分配收益以使均衡得以维持。
这个模型扩展了先前Vercammen,Fulton和Hyde1996合作社定价规则的模型,说明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异质性的成员如何通过定价方案来影响效率。
Fulton和Giannakas2000建立了消费者合作社和投资者所有公司之间价格竞争的两阶段博弈理论模型,用以研究成员的参与如何影响价格、数量、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福利。
为了研究内生成员关系和成员与合作社行为异质性的影响,Karantininis和Zago(2001)建立了一个博弈理论的模型。
先前的合作社模型未能清楚地模拟出成员寻找外部机会的可能性,而且假定了成员是同质的。
Karantininis和Zago模拟了与投资者所有公司相比,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决策以及在开放或者封闭的组织下,合作社的最优规模。
他们认为,合作社的异质性可能会影响合作社的效率。
他们给出了低效的生产者有选择合作社代替投资者所有公司的趋势,他们认为合作社应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来吸引高效率的农民,否则仅通过吸引低效农民只会使合作社走向灭亡。
Banerjee等2001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推导出农业合作社寻租的理论模型。
作者导入了合作社中不同的农民群体间交易权力的分配问题,充实了先前在农业营销合作社中的价格决策模型。
作者提出了在部分垄断并受到监管的产业中,财富的限制和成员的异质性是如何影响效率的。
三把合作社作为一组契约关系联结观点的延伸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把合作社作为一组契约关系联结的观点受到了极大地关注。
这种观点把合作社股东间的交易关系看作是契约关系。
它其实是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综合。
在80年代,这种思想就被提了出来,但是到90年代后期才取得显著的进展。
Eilers和Hanf1999主要利用代理理论提出农业合作社中最优契约设计的论点。
作者提供了一个具有启迪性的讨论———在农业营销合作社中谁是委托人、谁是代理人。
他们认为,当合作社管理者向农民提供合同时,管理者是委托人,而农民是代理人;反过来,当农民向合作社提供合同时,农民是委托人,而合作社管理者是代理人。
他们认为,代理理论很适合用来分析合作社的激励问题,同时也告诫研究者必须对农业合作社中独特的组织和机构设置有深刻的了解。
Hendrikse和Veerman(2001a)用不完全契约理论中的财产权形式提出了一个关于农业营销合作社的著名论点———哪种治理结构最能使成员的投资受益。
作者利用三阶段的模型和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工具,提出了治理结构选择和投资决策,使我们明白了治理结构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新形式、新激励体制等。
Hendrikse和Veerman(2001b)还用另一种新制度经济学方法———交易成本理论———来研究在农业营销合作社中投资约束和控制约束的关系。
他们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分析投资者所有企业和合作社之间在控制和投资决策上的差异。
Hendrikse和Bijman(2002)的文章拓展了Hendrikse和Veerman(2001a)在生产者治理结构选择上的研究。
作者运用产权不完全的契约分析框架研究了所有权结构对投资的影响,探求了在何种市场和激励组织下,生产者进行后向一体化投资是有利的。
利用博弈论的模型和通过对作为变量的谈判权利分配的背景分析,作者得出了在既定和可选择的投资状态下最有效率的所有权结构。
三、小结
以上笔者对合作社理论的演进及新近发展作了简要回顾和综述。
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合作社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理论被应用于合作社的研究,有关这一领域经济学研究的文献在西方主要学术刊物中不断涌现出来。
通过本文介绍的合作社理论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到几点结论
(1)把合作社作为一种联盟和作为契约这两个观点的理论在这些年来有较大的进展。
把合作社作为“一种联盟”这个观点出现的比较早,人们经常用它来解释传统的集体行为。
当合作社碰到的问题突出地体现在谈判、交易上时,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群体的目标函数。
相应地,博弈理论的几种模型运用的较多。
(2)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合作社组织问题的研究。
研究者现在越来越关注成员利益的异质性、投资动机和决策规则的设计等一些复杂的组织制度问题。
(3)在组织效率的研究上,异质性的股东间由于利益的关系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联盟理论的出现,这个话题被引入到合作社中,给解决合作社内部的搭便车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4)在1990年后,很多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合作社治理结构这一内容上。
交易成本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代理理论和博弈理论等的出现,大大深化了先前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拉坦:
《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2〕Alback,S.,C.Schultz,1997:
“Onecow?
Onevote?
”,ScandinavianJournalofEconomics,99(4):
597-615.
〔3〕Alback,S.,C.Schultz,1998:
.“OntheRelativeAdvantageofCooperatives”,EconomicLetters,59:
397-401.
〔4〕Banerjee,A.D.,D.Mookherjee,K.Munshi,D.Ray,2001:
“Inequality,ControlRights,andRentSeeking:
SugarCooperativesin
Maharashtra.”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09
(1):
138-190.
〔5〕Bourgeon,J.M.,R.G.Chambers,1999:
“ProducerOrganizations,Bargaining,andAsymmetricInformation”,AmericanJournalof
AgriculturalEconomics,81(3):
602-609.
〔6〕Condon,AndrewM.,1987:
“TheMethodologyandRequirementsofaTheoryofCooperativeEnterprise.”InCooperativeTheory:
NewApproaches(AgriculturalCooperativeService[ACS]Report#18),ed.JeffreyS.Royer,1-32Washington,DC:
USDA.
〔7〕Choi,E.K.,E.Fernerman,1993:
“ProducerCooperatives,InputPricingandLandAllocatio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
44
(2):
230-244.
〔8〕Cook,Michael.L,1995:
“TheFutureofU.S.AgriculturalCooperatives:
ANeo-institutionalApproach.”,AmericanJournalofA
griculturalEconomics77:
1153-1159.
〔9〕Eilers,C.,C.H.Hanf,1999:
“ContractsBetweenFarmersandFarmersProcessingCooperatives:
APrincipal-agentApproachfor
thePotatoStarchIndustry”,InVerticalRelationshipandCoordinationintheFoodSystem,editedbyG.GalizziandL.Venturini,Pub
lisher:
Heidelberg,Physica,267-284.
〔10〕Enke,S.,1945:
“ConsumerCooperativesandEconomicEfficiency”,AmericanEconomicReview35
(1):
148-155.
〔11〕Emelianoff,I.V.,1942:
“EconomicTheoryofCooperation”,Publisher:
AnnArbor,EdwardBrothers.
〔12〕Feinerman,E.,M.Falkovitz.,1991:
“AnAgriculturalMultipurposeServiceCooperative:
ParetoOptimality,Price-taxSolution,andStability”,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15:
95-114.
〔13〕Fulton,M.E.,1995:
“theFutureofCanadianAgriculturalCooperatives:
aPropertyRightsApproach”,AmericanJournalofAgri
culturalEconomics,77(12):
1144-1152.
〔14〕Fulton,M.E.andK.Giannakas,2000:
“OrganizationalCommitmentinaMixedOligopoly:
AgriculturalCooperativesandInvestor
-ownedFirms”,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83(5):
1258-1265.
〔15〕Fulton,M.,JVercammen,1995:
“TheDistributionalImpactofNon-uniformPricingSchemesforCooperatives”,JournalofCo
operatives,10:
18-32.
〔16〕Harris,Andrea,BrendaStefanson,MurrayFulton,1996:
“NewGenerationCooperativesandCooperativeTheo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合作社 理论 文献 综述 浙江大学 中国农民 合作 组织 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