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重点.docx
- 文档编号:30446671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7.62KB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重点.docx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第1章班级管理
班级: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班级必须具备五个条件
1.学习成长的目标2.有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实现目标聚集在一起
3.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有指导和学习这两种角色分配
4.保持持续的目标5.一般来说应有一定的物质场所
埃拉斯莫拉正式使用“班级”
1632年,《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的理论管理
班级的特点:
学习性依赖性教育性社会性
班级管理: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
1.管理者:
班主任;学生;任课教师
2.管理对象:
班级生活的全部构成方面,包括:
全体班级成员;空间;时间;班级活动可利用的物质设施和资源等。
3.管理手段:
实施班级管理的各种措施。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管理目标)(五层境界)
1.维持班级秩序2.营造学习氛围
3.形成班级合力(学生觉得自己是班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学会自主活动5.提升生命质量(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
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他是班级的领导者与协调者。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领导者,合理使用班主任的权力性影响力。
1.防止放弃权力性影响力(不管学生,和学生做朋友)
2.防止滥用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反抗、撒谎、逃避、产生失败者心态)
3.坚持班主任工作的民主性
教育者、引导者,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
1.品格因素:
2.能力因素:
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自制力等
3.知识因素:
4.情感因素:
组织者、协调者,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社区)
1.组织教师集体,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反映;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和了解;2.组织和协调学生家长的力量3.组织班委会工作
三.班级构建的原则
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这是组建班级的首要原则;在学校中,班级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的组建,必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2.目标一致的原则。
被组建到同一个班的学生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否则,即使班级建立起来了,它也是不稳定的、缺乏凝聚力的。
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发展时期,班级的组建不仅要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实施,而且要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班主任的素养(P34-36)
社交能力1、深刻敏锐的观察力2、广泛灵活的沟通协调能力
生动艺术的表达能力1口头语言表达能力2书面语言表达能力3体态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机制灵敏的应变能力
分析研究能力
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P36)
制定自我发展的规划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活动参与专业合作交流
进行教育实践反思从事班级课题研究充分利用教育博客
七、班级管理的内容=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内容(P50)
1.了解和关心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和教育2.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第2章了解与研究学生
一、了解研究班级整体(学生个体)的内容。
对班级的了解和研究
1.班级的基本情况
学生总人数、男女生的比例;学生的年龄结构及来源情况;班级集体形成情况和发展历史;班级组织和领导核心状况;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情况等等。
2.班级的思想品德状况
少先队员或共青团员的人数和比例;团支部思想状况和工作状况;学生中思想品德优秀、中等、后进人数的比例;思想、行为习惯表现。
3.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研究
1.学生本人情况
基本情况:
姓名、年龄、电话、邮箱等。
身体方面:
发育状况(有无生理缺陷);健康状况(体质、有无疾病、卫生习惯等)。
心理方面:
智力、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
思想方面:
遵规守纪、文明行为、集体观念等。
学习方面: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
生活方面:
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等。
2.家庭情况
家庭成员:
父母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等。
经济状况:
收入情况、用于子女教育支出情况。
家庭氛围:
是否和睦、互敬互爱,是否有凝聚力等。
二、了解与研究学生过程中应克服的认知偏见。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班主任对某个或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的信息因素所引起的心理效应。
晕轮效应
在教育上的表现:
以偏概全,因一个缺点弥盖了整个优点;或因一个优点弥盖了其他缺点。
推理定势
班主任没有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凭一般的经验、少量而不很可靠的信息和一些表面现象加以逻辑推理,造成判断错误。
态度定势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头脑中已有的固定模式,对学生形成不自觉的较为肯定的看法,作出不同的结论。
三、观察法。
运用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
观察法是研究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教师在学生自然(不加控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考察的方法。
注意:
1.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确定观察什么和为什么观察,主要怎么做。
2.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不带任何偏见或成见、不先入为主、不把主观与客观事实弄混。
3.坚持观察的全面性。
应通过各种渠道,在多种场合对学生进行观察,是信息更加真实。
4.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除学生。
优点:
保持了被观察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自然性和客观性,由此所得的材料生动具体真实可信。
缺点:
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等待有关现象的出现。
观察到的材料大多是外部表象,因而很难精确地确定某现象的真实原因及其本质。
观察的现象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观念、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影响。
第3章班级体建设
班集体:
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教育组织)。
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体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具体化目标法:
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级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
确定班级总目标----制定学生分目标----达成某个分目标的措施
一、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P93)
制定班级管理规划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建立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简述确定班级目标应遵循的原则(P82)(解答题)
1.方向性原则2.激励性原则3.中心性原则班级目标围绕中心目标展开
4.渐进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三、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应注意的问题
计划的目的性计划的现实性 计划的灵活性
计划的整体性计划的具体性计划的群众性
四、班集体的特征(P93)
共同的奋斗目标。
健康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共同的活动。
合理的规章制度,自觉的纪律。
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4章班级日常管理
一、班主任学期常规管理工作内容
确立班级奋斗目标,指导落实学生个人学期规划。
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做到计划周密、目标明确、措施切实可行。
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学生座位安排。
完成班主任工作小结,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执行落实的情况和工作体会、经验及存在问题。
根据学校要求,组织评比工作。
填写素质教育报告书或成绩报告单,完成学生成绩汇总、操行评定等工作。
整理分析学生档案,及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和违纪学生的教育工作。
组织学生制定假期学习生活计划,安排组织好假期生活。
二、班级日常管理的原则
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整体管理和个别管理相结合
班主任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相结合
第5章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二、成绩优秀学生的特点及教育
优等生指学习上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
特点:
成就动机严重困扰(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人际交往的困惑
心理承受力较弱嫉妒心、虚荣心,自负、焦虑
教育建议:
要做到重用与教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
指导学生自我调节情绪,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障碍
三、中等生的特点及教育
中等生是指智力正常而实际学业成就与根据其智力潜能所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又未达到显著程度的那部分学生。
特点:
遵守规范
性格相对内向,习惯于自行处理问题
甘居中游,缺乏竞争意识
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毅力,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智力正常,有一定潜力
教育策略:
主动接近,热情关心。
给中等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时间和空间。
进行学习指导。
如制定学习计划;学会检查、评价计划执行情况;提高学习各环节的学习效率;制作错题集;掌握有效记忆策略
积极争取并协调各方面的的教育力量
四、后进生的特点及教育
后进生指学业成绩或道德品质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
包括学业不良学生和行为偏差学生
特点:
后进生是教育领域一个永恒的现象;
后进生的产生是多因素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家庭、学校、社会)
后进生是可以教育转化的
教育建议: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重要前提。
全面地了解后进生各方面情况,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对症下药。
人格系统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共同解决,相辅相成。
调动各方面力量,尤其要启发其自身想要改变的愿望,争取家长的共同配合矫治。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形成后进生转化的支持性力量。
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坚持不懈地进行矫治,阶段性总结和鼓励,使他们不断树立信心。
第6章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就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性道德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一、青春期教育的内容
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卫生保健知识等
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性别心理差异;心理健康与卫生等
性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性法制教育
二、简述青春期教育的途径。
进行系统教育,强化理想、道德、法纪意识,奠定思想基础;
辅导学生心理保健和生理保健知识;
积极诱导学生构建并完善自我调控机制;
在班级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系统;
讲求教育艺术、多作正面引导;
三、处理中学生情感的一般原则和策略
(一)态度:
教师要关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正常的外在体现,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学会理解自己并坦然面对自己朦胧的情感问题
(二)应对技巧
暴露技术--不回避问题:
开展主题班会(“爱情”、“友谊”);角色扮演;诗朗诵(“男生,女生”,“走进男/女生世界”);与异性接触的集体活动
价值澄清法--价值判断:
课堂提供案例、各种观点,针对各种观点学生发表个人看法
倾听法--我心里埋藏着小秘密:
与学生建立个人式互动,充分了解学生
心理自助--推荐读物、影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
第7章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加以分析、研究并给予指导,以优化学习心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一、学习指导的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包括总结反思)
对影响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指导
对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指导
具体学科的学习方法指导
二、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
学习动力是指引起、推动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
影响学习动力的内部因素
1.学习需要2.学习目标3.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和判断)4.兴趣与选择性5.意志力与体力6.成功感7.结果归因(对学习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影响学习动力的外部因素
1.学习任务与材料(防止过难过易、有新颖性、同经验兴趣联系、呈现方式与学习方式)2.奖惩方式3.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利于学习4.学习的环境
策略:
协调师生关系.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
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强化,及时反馈设置问题情境
适当的课业负担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三、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一)学生的预习与指导
端正预习态度,激发预习兴趣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
指导学生尝试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明确不同学科的预习要求
(二)学生的听课与指导
(1)听课前的准备
生理准备:
1、充足的睡眠、课间休息;2、中午不做剧烈运动,30-40分钟的午睡;
3、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均衡
心理准备:
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自信心
知识准备物质准备:
教科书,笔记本等学习工具
(2)听课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会看
让学生会听:
1、围绕上课环节,明确听课目的;2、多种感官结合,合理分配注意;
3、越过不懂的地方,保证总体效果;4、鼓励学生敢说,指导学生会说
让学生学会记:
1、笔记笔记要简要清晰,重点突出;2、笔记要整洁、规范;
3、对课堂笔记要进行课后整理
学会积极思考
(三)学生的复习与指导
及时复习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
如自我复述法、自我默记法、自我测验法、互相提问法、角色变换法等
(四)学生的作业与指导先复习后作业
先复习后作业认真阅读审题独立做题验证修改 及时总结
第8章班级活动的组织
1、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引导下,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促进班级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班级成员参加的各种活动。
班级活动的一般过程
活动的选题→活动计划→活动实施→活动小结→活动延伸
2、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最佳活动形式。
一、主题班会的设计和组织
1.确定主题选好主题是开好班会的前提。
主题的选择要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引起兴趣;
内容丰富,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适于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
是要有深度,能细细回味体现时代性。
2.充分准备:
精心选择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定活动形式
3.召开班会:
协助主持人的工作要做好班会小结
4.落实行动
二、主题班会方案格式
1.主题若主题范围很大可增加副标题
2.背景分析要说明选择本主题进行活动的缘由和对主题的基本解释;要阐明对本班学生的相关思想、心理、生活实际的分析,以及开展本主题班会活动的具体价值。
3.教育目标要有明确、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围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
4.活动的形式主要形式如:
辩论、竞答、朗诵、调查等,形式要灵活。
5.活动的准备精神思想动员、环境布置、主持人、材料准备等等.
6.活动过程说明活动顺序和步骤安排,要做到板块清楚、过渡自然。
7.活动延伸要说明巩固班会效果的后续活动安排。
三、组织主题班会的基本要求
1.主题鲜明,目的明确2.计划周密,准备充分
3.形式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4.内容充实,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
5.全员参与,群策群力6.巩固深化,注意实效性
主题班会案例《我心目中的朋友》
一、班会主题:
我心目中的朋友
班会时间:
2013年12月1日下午
班会地点:
二
(1)班教室
参加人员:
全体二
(1)班学生和参加姊妹学校项目的老师
班会主持人:
谭桢柯、颜超进
二、班会程序
(一)班会开头语
谭桢珂:
老师、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我心目中的朋友”,由我和颜超进同学来主持,在此,首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
颜超进:
同学们,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写出了许多赞美友谊的诗句,比如诗人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等,今天我们班会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诗朗诵。
首先上台朗诵的是罗娜同学,大家掌声欢迎。
(二)诗朗诵 (5分钟)
1.三名学生上台朗诵关于友谊方面的诗歌.
2.朗诵的学生名单:
…..(活动目的:
通过诗歌朗诵,加深学生对友谊的理解。
)
过渡语:
谭桢珂:
很感谢这几位同学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朗诵。
同学们,我收集到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言,接下来我读给大家听听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颜超进:
谭桢珂,你先停下来,我听说我们班同学收集到的关于友谊的名言可多了,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名言最多。
比赛之前我来宣布比赛的规则:
(1)谁要发言的请举手后再发言。
(2)说出来的名言不能和前面说的名言重复。
(三)比一比,哪组最棒。
(15分钟)
1.班会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友谊的名言。
2.将全班分成三个组,在班会时每一组把自己的名言读出来,老师做统计,看哪一组收集的名言最多,冠军的那一组得到相应的奖励。
3.主持人说出比赛的规则:
(1)谁要发言的请举手后再发言。
(2)说出来的名言不能和前面说的名言重复。
(活动目的:
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让他们能更多的获取关于友谊方面的知识。
)
过渡语:
谭桢珂:
恭喜拿到了冠军。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在你开心的时候,有朋友和你一起分享,在你有困难的时候,有朋友陪在你身边,那么,你想不想知道你在你朋友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制造了这样一个机会,“说一说”我的好朋友。
首先有请陆晨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她心目中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
(四)“说一说”我的好朋友(12分钟)
1.班会前布置每个学生写一篇你对心目中好朋友的看法,也就是你想对你朋友说的话,老师从中选出几篇来,让学生在班会时上台读出来。
2.上台“说一说”的学生名单:
…..
(活动目的:
通过实话实说,说出你心中想对你的朋友说的话,进一步升华友谊这个主题)
(五)通过“征友启事”找到心目中的朋友(13分钟)
1.让每一个学生准备好一份征友启事,先让几个学生把自己的征友启事读出来,然后全班学生把自己的征友启事贴在黑板上,学生自由上台看征友启事,找出适合你条件的朋友。
2.上台读“征友启事”的学生名单:
….
3.全体学生把自己的征友启事贴在黑板上,然后开始找出你心目中的朋友。
4.活动目的:
通过征友启事,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
(六)教师总结
第9章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就是对学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思想、学习、劳动、体育锻炼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的评价。
操行评语:
班主任运用定性描述的办法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表现所作的概括性评价。
一.操行评语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认识和评价自己,具有督促和鼓励作用
帮助家长了解子女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教育子女
帮助教师从学生普遍存在的的问题中,找到自己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善自己的工作;对每个学生作出的诊断分析,有助于教师进行个别教育。
二.传统评语的主要问题
1.文式枯燥,缺乏艺术性4.冷漠淡然,缺乏情感性
2.评语单调,缺乏激励性5.主观臆测,缺乏客观性
3.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
三.撰写操行评语的基本要求
善于观察和研究学生,重视学生的成长记录
做个有心人——观察、记录、分析、交流、反馈
实事求是,切忌使用套话、空话
给学生写作评语时,要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内容要以小见大,力戒空泛。
抓住特点,写出学生的个性
要具体、真实,看了某个学生评语之后要有“如见其人”之感。
含蓄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
指出不足,要力求中肯,尽量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评语对学生要有鼓舞、激励的作用
操行评语要充满期望,对学生行为的褒奖,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写评语时,我们可以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本学期的表现,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第10章指导家庭教育
一.指导家庭教育的内容
帮助家长了解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
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指导家长了解相应的教育内容
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
家访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
校访通讯联系班级网站
三.班主任家访应注意的问题
做好充分的准备
间接准备:
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力;
直接准备:
在学生家长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影响力;明确家访的目的;巧选家访的时机
分析家访对象、确定谈话策略。
调整好情绪,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家长探讨有关问题。
家访应让当事学生在场。
可以单独家访,也可以同任课教师或学生干部一道家访。
第11章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
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
一般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
2.班规
一.班级文化的构成和功能
班级文化的构成:
物质文化:
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
制度文化:
以班级组织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
精神文化:
以群体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
教育功能:
凝聚功能制约功能激励功能
二.班级规则制定的基本原则
规则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必要的规则应该清晰明了
规则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规则要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致
三.如何执行班规
执行前应检查规则是否适宜;设计一套合理的惩罚措施;
让学生了解并记住规则;执行规则可以采用积极的方法
四.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级舆论、班级人际关系和学生的行为方式等方面。
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2.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3.培养健康的班级舆论
4.培育优良的班风5.用班名、班歌、班旗、班徽、班训等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级物质文化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
包括教室设施、教室布置和班级标志。
1.适当物化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合适的形式体现在合适的位置。
如班训张贴、管理园地等。
2.设计动态信息发布栏、荣誉栏等。
3.结合班级教育教学进展,办好黑板报和墙报。
4.结合学生发展与成长,设立作品展示区、学习园地、阅读栏等。
5.适度的绿化可让班级更显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级 管理 期末 复习资料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