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生涯读后感10篇.docx
- 文档编号:30433638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3.23KB
画家生涯读后感10篇.docx
《画家生涯读后感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家生涯读后感10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画家生涯读后感10篇
画家生涯读后感10篇
《画家生涯》是一本由[美]高居翰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
30.00元,页数:
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画家生涯》读后感
(一):
雅俗共赏
虽然还没看但是有一点值得推敲。
。
老外只要是有意思的东西,喜欢拿出来雅俗共赏,大家一起品尝,一块儿乐呵,到了中国人这儿,什么都只能自我欣赏了,心中又不免有难寻知音之感。
真是为难。
原来他出了五本了,我只有三本。
。
。
不过每一本都蛮有趣的
《画家生涯》读后感
(二):
文人自构神话,并借此行事
《画家生涯》
高居翰
自宋元以后传统文人画家业余墨戏,并通过官僚体制所带来的声望成功占据了名人绘画这一属性。
文人画也包含的自身群体的演变,尽管我们深知有许多伟大艺术家秉持着对文人身份的认同,但显然这成为其表达策略,抑或是绘画的道统依据。
但保持高洁的品行与不断衰落的现实生活形成对照,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文人画家陷于世俗纷争,与士人的交往与应酬是画家既可以维持尊严,但与商人的交往才能维持生计。
我们不应该将画家局限于清高且拒绝人间烟火神话。
他们标榜的大抵就是他们所缺乏的。
《画家生涯》读后感(三):
艺术家-赞助人二元结构?
简单化了!
主题讨论中国古代画家,尤其是元、明、清晚期画家的工作与生活。
高居翰在这本书中,试图打破文人画家“寄情笔墨、自书胸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话,从实际的社会生活层面,考察了不同阶层画家的状态,他们如何将作品作为社交的礼物与应酬,如何通过卖画来养家糊口,如何苦于画债繁多而草草了事或雇佣助手,而对赞助人、收藏家和顾主来说,他们如何从画家手中取得作品,他们的希冀和要求对画家创作能起多少权重,他们如何判断获得是一张应酬之作还是一幅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总之,在出自文人之手的主流撰述之外,高居翰通过搜集大量信笺、笔记、题跋等容易被无视的材料,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自宋末以后,随着商业繁荣、社会中对绘画需求增加,画家们在不同层面谋生与创作的生动场景,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和考虑到一幅作品创作的原初情境,从而重新调整对艺术风格、品评标准的看法,读来令人读来耳目一新,是同类书市场中难得而重要的学术普及读物。
《画家生涯》读后感(四):
画家生涯〔笔记&感想〕
兰长久以来都是象征德才兼备的君子;兰在野地开花,代表君子怀才不遇;生长在盆罐中,可能表示着有才能的学者被迫出仕。
就画家的立场而言,他们最欢饮的是那些只因欣赏其作品而想得到一幅,并不计较题材的收藏家,除了渴望唤起审美上的愉快外,不带其他特别的意图。
多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山水画家即曾创作表达某种与他们自身境况近乎无关的社会价值的绘画。
要提防在中国绘画研究中持续存在的一种倾向:
将作品看作是简单表达了画家真实处境和心声,并以这样的方式来解读它们。
孔尚任的一首诗就描绘了以直接去拜访画室或住所的方式去得到一幅作品,发现他:
疏散头毛冠懒整,
萧森盆草手亲栽。
留僧不懂盘餐奉,
索画须携襆被来。
《过访查二瞻》
北宋画家易元吉擅画长臂猿和鹿
对于坚守文人业余画家主张艺术乃自我表达信条的人而言,买卖作品就如同出售内心世界的一个片段。
绘画的价值从图像质量移转到了判定它的画家之手的痕迹,这样的结果把我们推向现代。
感:
古时画家气节高,但也会为生计所迫,不如现在买卖字画自由。
名仕偶尔会找学生或亲属代笔,这也是代笔者的荣耀。
所有画得如大师一样,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追求,这同样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信笔而出只是故事与赞美而已,所有不经意的美都来自于勤奋的努力和仔细的观察,没有不付出心血就能画成的好画。
如今的绘画更看重声望,但我们不应该只看名声,因为画中表达的未必就是作者的心思,有时只是作者想要去营造的气氛。
《画家生涯》读后感(五):
画外亦有精彩
作为同系列的作品,这本《画家生涯》保持着与《隔江山色》《江岸送别》《山外山》《气势撼人》一脉相承的清雅气质和学术深度,然而,细读下来,不难发现,相比起姊妹篇,这部作品的文字中倒平添了几分人间烟火色。
且从内容上来说,前几本皆是对各朝各代中国画家的作品进行庖丁解牛般地析读,即如高居翰自己所言,“中国绘画史研究必须以视觉方法为中心〞,少不了风格、门派、技法等绘画专业知识的视觉化地铺陈。
然而,在《画家生涯》中,他试图将这些画家置身于特定的时代、政治、社会的历史处境,开拓出一条关于艺术/绘画史的社会学方法研究路径,而勇于冲破纯粹释解单幅作品艺术元素的藩篱,从而让我们或许能从那些精致画作中品读出别样的“画外之音〞。
传统艺术史的纪录者关于中国画的“外乡记述〞,大抵是他们满足于恢弘的神话般的书写需求和史实记载。
而画作背后隐含的那些社会层面的人际交往和关系网络反而是秘而不宣,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
另外,由于中国文化中生来对于商业的本能排斥,导致人们不愿意把高雅的绘画创作与利益交换混杂在一起,从心理情感和道德标准上来说,皆无法接受艺术遭受金钱的玷污,因此,便倾向于认为画家的创作完全是出于兴趣而不是职业化要求特别是牟利的需要。
如此一来,艺术非物质化的价值追求固然能免受庸俗因素、商业行径、实用功利与市侩习气的玷污,但也简介导致了收藏家和绘画爱好者脱离作品原初情境的方式去欣赏以及评述作品的习惯。
在高居翰看来,把需要靠绘画谋生的画家改造成毫无私立之心的业余画家,这种赏鉴立场对这些画家来说其实毫无益处。
因此,他对画家们创作画作的目的和意图做了世俗化的考究,发现了古人获取一副画作的方式包括:
直接委托和书信、通过中间人和代理人、在市场上公开购置等;而买画付款的方式包括现金支付与价格、授予礼物、效劳和恩惠以及盛情款待寓居画家等。
这些过程皆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人际关系网络的织结方式,也与普通百姓的谋生方式颇有相通之处。
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中,一幅小小画作就可以把画家与外界社会紧密地勾连在一起,通过人情关系或交易契约的缔结,承当着“信物〞或“货物〞的功用。
《画家生涯》读后感(六):
《画家生涯》:
文人画家的“去伪化〞
文/严杰夫
长久以来,自董其昌在山水画上提出“南北宗论〞后,文人画画家总是以一副“悦诗书以求道,洒翰墨以怡情〞〔王直语〕的形象出现。
这种“纵情绘事〞的居士形象,与“惟涂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即悬之市中,以易斗米〞〔董其昌语〕的所谓职业画师,被严格区分开来,最终不仅成为用来代表优秀画家的标志,而且在事实上成为评判画家所属流派上下的重要标准。
然而,作为中国画开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是有感而发,却缺乏严谨的建构。
那些文人画派的画家们,真的只是把绘画当成“求道怡情〞的理想爱好,亦或其实大局部时候也包含了“为稻粱谋〞的现实。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就需要从烟云的史料当中重新复原文人画画家的真实“生涯〞。
三联出版社最新引进的高居翰先生这本《画家生涯:
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就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尽管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传统评论家,曾对绘画风格提出过有价值的批评,但他们对话语权的长期垄断,也对文人画派进行了类“造神运动〞的修饰。
于是,在流传下来的传记及其它史籍中,多数文人画派的画家都千篇一律地呈现出开头我们提到的那种形象,这也就给后世复原真实的画家状态制造了阻碍。
对于这种资料上的搜集难度,高居翰先生在书的一开头就写道,“中国作者,不管过去的还是现代的,少有例外,都小心谨慎地避开讨论这些问题……经济因素就是这样被排除在记述画家的文字以外〞(p.6)。
但高居翰先生仍然依靠信笺、日记、随笔甚至画作中的题识等零碎的信息,重现出了一幅真实的“画家生涯〞,并对文人画家的“业余理想〞进行了“去伪化〞的努力。
由于全书仅有四个篇章,因此从第一章开始,作者就直截了当地对传统中国画家的印象进行了调整。
作者在这一章中提出的最直接证据就是,流传于世的许多小幅手卷,“由于构图简略,容易迅速制成,很显然不是业余画家自我表现的产品〞。
作者认为,这些画作由画家大量且快速完成,或多或少带有礼仪习俗的性质。
自然,仅有这些证据恐怕很难颠覆文人画派淡泊、洒脱的气质形象。
因此,在接下去的三章中,作者进一步详细地展现了画家交易画作的方式、顾主对于绘画作品决定权的比重,以及画作制作过程的演变和开展等方面的真实景象。
于是乎,那些一边不屑“以易斗米〞的画家,一边竟然也给自己的作品公开标了价。
不用说郑板桥公开作品润例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公开事迹了,就连被后世评价为“清高偏孤〞的石涛,在书函里也照样正模正经地为了一幅通景屏风而与顾主讨价还价。
另外,画家的创作还要经常受到金主的抱怨和干预,这恐怕会更加颠覆我们的传统印象吧。
高居翰先生经过考证,尽管顾主对作品感到不满的事例鲜有记载,但这种现象仍有据可查。
在晚明著名散文家张岱的信中,就有其抱怨同时代画家陈洪绶作品“涂抹殆遍〞的信息;而与唐寅齐名的吴门画家仇英,也曾受到顾主的直接抱怨。
这些散落在各种资料角落中的八卦,在作者笔下就成为重塑文人画派真实形象的重要证据。
事实上,正如高居翰先生在书的开头就指出,想要完全颠覆文人画家的“业余理想〞具有极大的难度。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作者在这本书中想要到达的目的就是抛砖引玉,以让后人去开掘更多的资料,并更全面地复原那个时代文人画家的真实“生涯〞。
即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作者在书中展现出的优秀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论证结构。
所以,这本《画家生涯》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一本极佳的学术典范。
〔刊于新京报2022年2月18日〕
《画家生涯》读后感(七):
隔江山色——《画家生涯》读记之一
海外汉学的年轻学者田晓菲在《从红楼到绮楼》这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所谓“文化的洁癖〞。
她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
“倘使一个文化有系统地洁癖下去,最终恐怕只落得一个妙玉的结局〞。
妙玉是红楼梦里最洁净的人,红楼梦里其它的人物都不是纯粹的。
宝钗庄重,却不要忘了有“宝钗扑蝶〞这一节;黛玉清高,但常小性得过了分寸;袭人的“贤〞多数时候得人同情,但也有时令人生厌。
在我来看,红楼梦之胜于任何一部古典小说,正在于此。
三国、水浒中的人总是单面的、清楚的,易于概括的。
这就是张爱玲所说“大红与大绿的对照〞与“葱绿配桃红〞的区别。
红楼梦是一种“葱绿配桃红〞的对照,它是不纯粹与不纯粹之间的模糊的对照。
张爱玲说,纯粹的喜或纯粹的悲,使人感到壮烈,却没有美;而“葱绿配桃红〞那么是一种美。
张爱玲也不写纯粹的人物。
但中国的文人向来都在塑造纯粹的形象。
中国的文学里充满了偶像。
陶渊明代表着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品格,这是最典型的文人偶像。
田晓菲在《尘几录:
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里着重探讨了一个问题,她希望我们注意,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是手抄本的时代。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后世所有看到陶渊明作品的人,看到的都是手抄本,而最初的原本,其实没有人看过。
那么,一部原本,经过一千年的传抄,会是怎样的面貌呢?
它就从一个原本不纯粹的、活生生的形态,变成了一个再造的传说。
而传抄过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塑造着这个偶像形象。
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典中国,是否也正是这样一个被不断再造、“传抄〞的,已经被纯粹化的“理想形象〞?
我们需要成认,种种被透露的信息无法与文学描述中的古典中国吻合。
《幽梦影》中有一句说:
“景有言之极幽,而实萧索者,烟雨也;境有言之极雅,而实难堪者,贫病也;声有言之极韵,而实粗俗者,卖花声也。
〞文学总是一种美好的传说,而中国的话语却总是文学的。
看中国古代的瓷器,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到,可以称得上“明丽〞、“华美〞的器物,都只在明清以后,在明以前的汉唐宋元,至多称为典雅,而绝不是华美。
甚至在唐代,更是与华美的标准相去甚远,甚至做到“圆润〞都是困难的。
那么李白的“金樽清酒斗十千〞又应该是怎样的图景呢?
中国的文人文化是一个不断在开展中重塑自己的文化。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到儒家的时候,首先必须区分原始儒家和后世儒家。
而在书画中,一直以来的“文人画〞的神话也不再可以简单、纯粹地理解。
从“元四家〞以降,“文人画〞就在绘画的理想中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
“翰墨余闲,纵情绘事〞的业余精神,成为文人画的神话,似乎那些丹青大家都是“遇其适兴,那么留数笔〞,只是凭借着内心高远的心怀,便随手绘成杰作。
而专职绘画的职业画家,那么不被视为一流。
《画家生涯》的作者,美国汉学家高居翰指出,这种崇尚业余、贬斥职业的取向,是因为在文人们的心目中,当绘画成为与“薪水〞、“生计〞、“应付差事〞相关的活动的时候,它也就不再高尚;唯其纯粹出于“灵感〞、“文人的胸襟〞、“高逸的品格〞,才是崇高的艺术。
这正是一种“文化的洁癖〞。
在赞许一位画家的时候,赞许其作画仅为“业余爱好〞称为一种通行的恭维。
而事实上,诸多今天可闻的画家都依靠卖画维持生计。
而且,很多诸如倪瓒、八大山人这样的顶级大家,事实上也有很多并非纯粹出于自我表达的作品,而是为了应付差事,做的潦草、敷衍的急就章。
后来的鉴赏家看到一些院体画师作品中的潦草笔迹,认为这说明院体画家亦有文人画的写意风格,事实上,只不过因为那是用于敷衍的程式作品。
而按照常理,在绘画的常态中,批量的程式作品应是多数的情形。
脂砚斋批红楼梦,常说作者“想用幻笔瞒过看官〞。
在文人的“幻笔〞背后,“文人画〞其实有着诸多复杂、有趣的事情。
比方有些人画了很多幅兰花,每个来索画的人,他都送一幅兰花,只不过按需要不同题上不同的诗——因为兰花的寓意很宽泛,什么都能包括进去。
再比方,有的画之画了轮廓,然后交给弟子上色。
再比方,有人是去市场上买一幅半成品,回来自己接着画。
《画家生涯》就是在谈这些“幻笔〞背后,中国绘画有趣、多彩的生态。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实际上它不仅是关于绘画,而是在揭示“幻笔〞的时候,把我们引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更复杂、深沉的理解。
《画家生涯》读后感(八):
画作背后的人情世故
画作背后的人情世故
——读高居翰的《画家生涯》
■禾刀
清初专画云龙的画家周寻有一回将自己的一幅画作悬挂于黄鹤楼上,并索高价一百两。
当最终有人出面,愿意以此价钱购置,周竟以画相赠。
对此,他解释说:
他一心只想遇上能赏识他的画作,并愿意出如此高价的知己而已。
“画〞为悦己者荣,这是加州大学高居翰教授在本书中对中国传统画家群体的根本评价。
为了寻找到艺术的知音,像周寻一样,中国传统画家群体对于商业化有着本能的抗拒,信守着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高论:
“书画不可论价,士人难以货取〞,明代戏曲、散曲作家李日华甚至直接指出,“苏州地区绘画的衰落是由于画家的商业化〞。
在影视以及小说等作品中,常见画家卖画营生的“桥段〞。
高居翰的研究发现,现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画家总是努力防止与金钱发生直接关系,这便催生了一个新的“捐客〞群体。
这种“捐客〞的作用类似于今天的中介,主要功用在于,防止画家与顾主间形成直接的利益对话。
当然,也有一些顾主通过仆人上门赠礼等途径,以画家们更能接受的方式回馈他们的辛勤劳动。
用今天的视角看去,除了像明代画家周臣这样被权臣严嵩所迫而不得不低酬创作外,大多数实力派画家还是颇有斩获的。
正因为画家们始终对商业保持着抗拒的警惕心理,利益创作一直为“业界〞所不屑,这也是画作水准得以不断提升的根本因素。
不过,作为一门艺术,绘画一开始当然无法割裂浅层信息的传递。
也所以,中国传统画作相当一局部可归结为“纪念性绘画〞,比方用作纪念生辰、退休、离任等等,而这些恰恰是那些致力于个人思想与艺术表达画家所不愿的。
置身于社会之中,画家们也有一些人情世故难以置之度外,但他们自有个人的智慧,要么示以高额酬金相“胁〞,以期逼退求画者;要么像台阁画家郭忠恕那样,以“注水〞之作草草应对;要么以“签名〞学生作品的方式加以搪塞……正应如此,这些画作往往专注于绘画表象的“写意〞,难以真正嵌入创作者的思想内核,艺术水准自然很受局限。
或许是因为这些功利化因素的扭曲,绘画界本来应着重突出的审美情趣,却稀里糊涂地让渡于膜拜存留历史时间是否久远、画作真伪的技术鉴别、大师名气的外在比拼……属于画作本身艺术品质和审美的关注以及争论却淡出了公众视线。
即便是在今天,公众对于画作的判断和印象也往往陷入两大“误区〞,一是像张大千这样的大师,画作拍卖价格还能创下怎样的新高;二是一些专家学者如何为膺品张目,从而助纣为虐。
如果与绘画唇齿相依的审美问题不能得到足够推崇,绘画就可能异化为商业的附庸,无法真正促进公众审美观实现“质〞的提升。
一个社会只有拥有正常的审美观,才会有正常的绘画生态,才会孕育出有着更高艺术追求的画家。
而审美观的形成,本身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同时又远远高于社会。
从外在条件看,那就是免受外力驱使干扰,免受功利的诱惑。
历史上的外力干扰,主要是一些权力者借助个人地位,为满足个人的索画要求,不惜向作画者变相施压,有的甚至直接许以官位,比方严嵩之于周臣。
在功利诱惑方面,自画作诞生那一天起便无所不在。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应当一分为二:
一是社会上确有一些简单写意画作的需求,虽然这些画作难以实现绘画艺术的更高审美“功能〞,但又不可能彻底根绝。
二是绘画艺术之于社会审美观的促进作用,这是艺术的本质,也是画作得以生存开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两种形态必定形成交织:
一方面社会有需求,另一方面画家必须保持与“商〞无争的可贵品格。
其实上,在今天这个重商社会里,所有艺术的开展都面临着被商业化的同样矛盾,具体解决之道或是,让商业的归商业,让艺术的归艺术,各得其所,相辅相承。
比方商业影片之于文艺片,通俗音乐之于传统音乐,严肃文学之于通俗作品……我们从这些艺术的“并列〞开展形态可以看到,推崇艺术提升了艺术的本身品质,促进了社会神美情趣,而商业化不仅搞活了经济,同时也为艺术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
有趣的是,因为抗拒商业化,高居翰发现一些传统画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刻意保持与权力和富裕阶层的距离,反倒与“贫下中农〞打得炽热。
这样的处世之道虽然赢得了中低阶层的厚爱,但是这种以身份地位的简单区分方式,用来确定绘画艺术审美层次,显然也欠商榷,因为审美与贫富并无必然关联。
文头清初专画云龙的画家周寻,悬画重金寻觅知音之举,其实就是最好的阐释。
捧读此书,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作者引用了大量人物和事例,且都有明细出处。
有的人物前后屡次引用,足见作者对人物研究之熟。
其引用藏书一是之多,而是藏书地点之广,藏书不仅来自美国、中国,还有日本、英国等,足见作者用功至伟。
作为研究绘画艺术的专业学者,高居翰以其细致与精益求精,为业界更为国内艺术家们树立了良好的表率。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绘画评价体系的严谨,这也当是“驱〞使绘画群体极尽智慧,竭力推崇艺术的根本压力与创作动力所在。
《画家生涯》读后感(九):
画家亦须稻粱谋
梅花,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其意蕴之高洁为人所熟知,已成为不言而喻的文化符码。
而十八世纪扬州画派的金农,有一幅《梅树花开》,虬枝奇曲,梅花朵朵,颇引人联想,顺此传统路径解读得出的结果可想而知;而如果我们关注一下画上的题识,才觉察这幅作品原来是金农祝贺一位朋友新近纳妾,“画中花朵的红色比喻妾侍涂过胭脂的面颊〞,同时对老友喜事的隐喻更涉及闺帏之事了。
这未免让我们大为扫兴,因为与传统的解读小径分岔,到了另一股道上去了。
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美国学者高居翰所著《画家生涯:
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即揭示出“这一文人画家神话背后的现实〞,探讨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画固然要画,但烟火也是要食的,应酬不可推却,作品换钱换物,忙不过来时开家庭作坊批量生产,自己可以找代笔,也不必挡住别人的赝品。
总之现实的生活大不同于水墨画的高渺意境,其纷繁琐屑似乎与画家挥毫泼墨的天地是两个世界,互不相扰。
事实上,我们对文人墨客的认识或想象既源于其作品,亦浸染了传统文化观念的积淀,诸如文〔画〕如其人、以谈钱为耻等,于是乎,古代的文艺工作者们就宛如被置于云端,似乎无生计之累,不必食人间烟火了。
这也引出了一个话题,即古代中国对职业画家的贬抑,极度推崇文人业余画家,也即不为商业目的作画,只是随心之所至,方才挥毫,个性化是唯一标的。
高居翰说,“除了无关利害的审美因素以外的作品的所有特征,那些出于个性表现以外的所有创作动机,均被降格为较低层次,被指摘为市井气、俗气或者平庸〞。
顺着如此的思路,传统社会对中国画的认识也就渐渐有着超凡脱俗、闲情逸致的集体意识,画家们谋稻粱的枷锁被悄然卸去,真实的生活似乎“洗底〞了。
不过,画家也是要吃饭的,也是要接触现实的人间世的,前述金农为纳妾的友人绘制梅花图不就是一例,虽说不是要卖钱,但人情也是逃不脱的债呢。
高居翰剔抉梳理信笺、日记、笔记、题跋等古代记述,重新检视以往有意无意被忽略的画家之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如引用清代画家郑旼的日记,详尽地记录着其卖画治印得钱、礼品或谷物,生活之拮据与操劳历历可见,而同时代友人为其画作题跋,写道:
“先生酣古籍,靡间寒暑……而画法高古,纯以气韵生动示意……〞两相对照,可堪玩味。
而郑板桥的心态是比拟放得开的,他公开将润格张贴出来,扬州富户可按此得到其画作,不过从他辩白公开售画比受命于单一顾主更为体面可敬,且自己将出于商业目的和友情邀约的绘画分开来看,其内心也在辗转纠结着。
代笔代笔,古已有之,争讼至今。
当我们的文人墨客们太有名了,外界索求之多,靠一己之力显然满足不了,有时也难免请别人来搭把手。
唐寅〔伯虎〕名满天下〔也极大限度地普照了后世的影视娱乐业〕,忙碌异常,请周臣代笔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尽管周臣曾做过唐寅的老师,可谁让唐名气更大呢。
董其昌不仅雇请多人为自己代笔,且对他人冒充己作的赝品亦不以为意,认为这样的传播适可提高其名声,他还调侃自己画得不够好的作品:
“近来多有下品,可当余赝作。
〞其实,对于代笔,画家如此,作家又何尝不所在皆是?
法国大仲马名下的小说数量之多不能不让研究者疑心以一人之力能否完成,事实上大仲马背后也确实有一个写作班子,搜集材料出底本,由大仲马加工定稿;金庸的武侠小说当年在香港的报纸上连载,本人要离港数日,而连载不可中断,就请好友倪匡代笔,金庸本人回来再接着写,不过后来出单行本时,金庸负责任地把那局部删掉,自己重新写过而已。
不管怎么说,画家和作家对待代笔或赝作的态度,都是与现实生活的利益分不开的,没有谁真的可以在云蒸霞蔚的高渺意境中过活的。
而高居翰作为中国绘画史研究者,他提醒我们要提防一种研究倾向,“将作品看作是简单表达了画家真实处境和心声,并以这样的方式来解读它们〞。
确实,画家的现实生活与其画作表现的内容经常相差很大,甚至判假设云泥。
这其实涉及中国画之评判标准的转变,即“从将绘画看作一幅图画并聚焦于主题和作品的再现效果,过渡至将绘画视为美感沉思的对象和某一特定画家的创造物〞,也就是说从重再现到重写意、“心造〞,这一转变过程完成于宋元时期。
有这样的价值判断倾向,画家们自然要与画匠撇清关系,精准地再现事物让位于诗意审美的境界,一步步与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这也说明了为何中古之后的中国一流画家不会创作类似于西方《蒙娜丽莎》、《自由引导人民》的作品〕;而吊诡的是,画家的这一端固然可飞入云层,但双足仍无奈地深陷俗世的泥淖,不能不构成莫大的矛盾,经常是画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的作品,将之卖掉是为了还掉街头几家米店、肉店的赊账,让人情何以堪?
尽管有此种种,我们也无意苛责他们,如高居翰所说,如果他的研究打破了大家通常的认识或梦想,“那么,我想我这样做并没有贬低他们,而只是让他们显得更富有人性,我认为,这样更加可爱〞。
确实,人之为人,莫不有大与小的缺陷,勿论画家或普通人,正因为此,大概从心理距离上他们会离我们更近一些,我们对其作品也会多了新的视角去加以审视与考量。
《画家生涯》读后感(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画家 生涯 读后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