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梁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30412997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412.04KB
连续刚构梁施工方案.docx
《连续刚构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刚构梁施工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续刚构梁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武汉新港铁路工程滠口至黄州线
(滠口至香炉山段)
泵站河大桥
4×16米连续刚构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新港江北铁路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二月
1.工程概况
泵站河大桥4#-8#跨为4×16m连续刚构,两端均为48米槽型梁。
由于连续刚构影响槽型梁腹板张拉,所以必须要将槽型梁张拉完毕后才能施工连续刚构。
但同时考虑泵站河既将进入汛期,满堂支架不能满足水中施工要求,所以,连续刚构梁采用临时支架架空现浇施工。
4~8号墩及临时支墩均要抢在汛期来临前完成。
4×16m连续刚构:
跨中梁高为1.1米,中间桥墩处梁高为1.6m。
梁底宽度为5.0米,顶宽为7.3米,外侧悬臂长1.15米,主梁全长66.18米,刚壁墩墩高分别为7.5m、8.5m及9.5m,横桥向与梁底同宽,顺桥向壁厚为0.9米。
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
2.编制依据
(1)《泵站河大桥施工图》(第一、二、三册)
(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4)武汉铁路局相关文件及规定。
3.劳动力进场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根据施工需要,投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9种主要工种,各工种承担以下作业:
钢筋工:
承担全桥钢筋加工、制作、安装等。
模板工:
承担全桥模板安装、调整、整修及浇筑过程中模板加固及拆除。
架子工:
负责脚手架、临时钢结构搭设、维护、加固、检查、拆除等。
混凝土工:
负责全桥混凝土浇筑施工。
装吊工:
负责全桥材料和设备起吊、卸载、安装等。
电工:
负责电路架设维护、管理等。
测量工:
在技术负责人带领下,负责全桥中线(导线),水准测量及维护,地表位移及沉陷等测量工作。
试验工:
负责全桥各项材料的试验、混凝土试验。
4.主要材料、机械设备供应及进场计划
4.1.主要材料供应及进场计划
根据施工计划,安排主要材料进场,水泥、砂、石料已采购,计划钢筋、钢支架、螺旋焊钢管等均一次性采购到位,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4.2.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根据连续刚构施工实际情况,计划施工设备进场;设备进场性能必须良好,主要施工设备保证有一定的备用,保证施工顺利连续进行。
5.主要工期安排
02月10日-02月15日,完成临时支墩桩基施工。
02月15日-03月10日,完成4#、5#、6#、7#、8#墩承台施工。
03月05日-04月12日,完成4#、5#、6#、7#、8#墩墩身施工。
03月15日-04月15日,完成临时钢支架搭设施工。
04月15日-04月18日,完成支架预压。
04月18日-05月14日,完成连续刚构梁钢筋模板安装。
05月14日-05月15日,一次浇筑连续钢构梁。
05月15日-05月25日,桥面系施工。
6.连续刚构施工方案
6.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严格按测量双检制度执行,保证平面及高程满足设计及验标要求。
1.平面测量控制
现浇梁开工前,根据施工区平面控制导线点采用全站仪进行控制。
2.高程测量控制
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点进行联测,从水准基点引临时水准点到墩顶,作为连续刚构梁控制的依据。
6.2.现浇连续刚构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总体施工流程见工艺框图如下:
6.3.支架工程
6.3.1.连续刚构支架布置
连续刚构支架布置:
每孔布置三排直径40.6mm、壁厚10mm的螺旋焊钢管柱,每排三根,作为竖向支撑,管内灌满砂加强。
两端钢管柱支撑在设计承台上,跨中处钢管柱支撑在临时承台上,基础采用3根φ1m钻孔桩,长8米。
每排钢管柱顶布置2片I45a工字钢作为横抬梁(中间增设25cm高砂箱);架空主梁采用I45a工字钢,置于横抬梁上,跨度6.85米,间距1.2m,布置6排;在其上垂直于桥方向布置I25a工字钢作为分配梁,间距0.8m、1.5m、1.35m;上部连接完成后采用I16工字钢顺桥方向间距0.6m均匀布置,10cm×10cm的方木垂直于桥方向间距0.3m均匀布置,上铺1.8cm厚的竹胶板作为底模。
在设计承台两侧螺旋焊钢管处预埋连接件,利用H100×H100型钢进行连接。
人行道悬臂板采用支架施工,支架搭设在方木上,纵横间距0.6米。
侧模板竖肋采用6*9方木间隔30cm布置,横肋采用钢管,间隔60cm布置,详细布置见附图。
临时支架示意图如下:
承台顶部与螺旋钢管连接示意图如下:
6.3.2.支架检算
连续刚构支架验算,见附件。
6.3.3.支架搭设
钢构件的连接必须紧密,焊接要牢固。
临时支架连接完成后要组织验收合格后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钢支架顶部脚手架搭设,搭设要求如下:
(1).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按1/1000加以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2cm。
(2).脚手架拼装时,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
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
(3).斜撑的网格与架子的尺寸相适应。
斜撑杆为拉压杆,布置方向可任意。
尽量与脚手架的节点相连。
(4).斜撑杆对称布置、分布均匀以提高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
(5).顶托、底托在安装前进行质量检查,把不合格的清除;钢管的立杆必须垂直,连续钢构底板下的底托必须平整,安装支架前先在混凝土画线,确定脚手架位置。
(6).现场每天根据脚手架施工进度对扣件进行检查,检查扣件的紧固度。
6.3.4.支架预压
预压目的:
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
预压材料:
用编织袋装砂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钢构梁体自重的120%。
预压观测:
(1).测点布置
纵向测点按二分之一跨中、四分之一跨中、八分之一跨中、十六分之一跨中来布置。
加载前,先准确确定各测点位置,用红漆做记号,横向观测点按下图进行布置。
(2).压载过程
预压前,测量各点标高。
按三级加载至120%连续钢构自重,第一级为重量的50%,第二级为重量的100%,第三级加载至重量的120%。
压载宽度为5m,每米压载重量为17.5×1.2=21吨,理论堆载高度为2.5m,第一级加载完后,等待两小时观察变形情况,待稳定后加载第二级,待两小时稳定后加载第三级,第三级加载完成后观察两天。
砂袋堆放按顺序对称进行。
为防止砂袋压载时碰到下阴雨天气,砂袋吸湿重量增加而引起支架失稳,所以砂袋全部上完后,天气变化要及时用彩条布覆盖防雨。
每级加载完后需把砂带捆绑防止坍塌。
砂袋堆放完毕后,测量各点标高。
每天观测两次,待前后两天的测量数据在2mm以内,并报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确定支架稳定后方可卸载,卸载前测量各点标高。
卸除对称进行,分级卸载。
卸载完毕后,测量各点标高。
(3).数据处理
测量人员用专用表格对每次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及时计算、分析、处理、修正,得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根据结果加设预拱度。
6.3.5.支架拆除
施工完成后,支架拆除应采取从上至下的原则。
先拆除钢支架上的脚手架支撑,然后通过砂箱落钢支架主纵梁(每孔梁两侧砂箱同步下落)。
落梁后依次抽出方木支撑,底模,用吊车吊出工字钢支撑等。
吊车作业注意事项:
吊车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工作前必须戴好安全帽,严格检查各种设备、工具、索具是否完好可靠,不准超负荷使用。
吊车停放地必须碾压密实,并经过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检查验收后方能投入使用;吊车支腿下用枕木、钢板进行铺垫。
起重吊物前,检查捆缚是否牢固,试调离地面0.5m,再经安全负责人和施工员检查确认稳妥可靠后方可起吊。
每次吊物都设置缆风绳,以防止吊物在起吊过程中摇摆。
其中区域周围应设置警戒线,严禁非工作人员通行。
遇5级以上大风时,严禁进行吊装作业。
吊物悬空时,禁止在吊物或吊臂下停留或通过。
6.4.模板工程
模板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荷载,接缝密实,不漏浆。
6.4.1.模板制作及安装
连续钢构模板外模板采用木模板。
(1)支架预压结束后,全面检查各部位支撑和梁的底模、外模,梁端变截面处加强模板自身刚度,拼装完成后必定存在平整度、错台、整体尺寸等方面质量问题,为保证梁体混凝土浇筑质量,对其进行修整,保证其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2)模板要求接缝严密,相邻模板接缝平整,接缝处双面胶密封,防止漏浆,并在模板面板上涂刷专用脱模剂,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和平整度,以确保梁体外观质量。
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对模板接缝宽度、错台、平整度进行检查修整,对模型的长度、宽度等几何尺寸进行检查,偏差超限时必须进行改正。
侧模板竖向采用60×90方木作为支撑,间隔30cm布置,横向采用钢管支撑,上下两层间隔50cm,拉杆采用M20对拉螺栓,间隔60cm×60cm布置。
模板检查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侧、底模板全长
±10
尺量检查各不少于3处
2
底模板宽
+5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3
底模板中心位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2
拉线量测
4
模板垂直度
每米高度3
吊线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5
底模板平整度
每米高度2
1m靠尺和塞尺检查各不少于5处
6
腹板厚度
+10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7
底板厚度
+100
8
端模板预留预应力孔道偏离设计位置
3
尺量检查
6.5.钢筋工程
6.5.1.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复检—下料—弯制—绑扎—验收—封模。
6.5.2.钢筋加工
1.钢筋在加工时满足下列规定:
(1)钢筋加工前,把钢筋表面的油漆、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
(2)保持钢筋平顺,无局部弯曲。
(3)加工后的钢筋,表面无消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4)用冷拉方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
Ⅰ级钢筋不得大于2%,Ⅱ级钢筋不得大于1%。
2.钢筋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弯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作钢筋弯钩时,受拉热扎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半圆型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2)在受拉热扎带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不得小于3d,直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5d。
(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不宜小于光圆钢筋直径的10倍或带肋钢筋的12倍。
3.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加工,不宜加热。
弯制钢筋宜从两端向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钩应一次弯成。
4.用光圆钢筋制作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5.钢筋接头
钢筋施工注意各阶段连接筋钢筋接头位置。
钢筋接头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的位置,并分散布置。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焊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区不得大于25%;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钢筋接头尽量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钢筋采用搭接焊进行焊接。
逐个进行外观检查,检验方法:
(a)用小锤敲击接头,钢筋发出与基本钢材同样的的清脆声。
(b)搭接焊接接头的焊缝表面应平顺,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焊瘤,其缺陷及尺寸偏差应满足下表规定。
搭接焊接钢筋接头的缺陷和尺寸偏差允许值
序号
名称
单位
允许偏差值
1
帮条对焊接头的纵向偏移
mm
0.5d
2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弯折
度
4
3
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
mm
0.1d
mm
3
4
焊缝高度
mm
+0.05d、0
5
焊缝宽度
mm
+0.1d、0
6
焊缝长度
mm
-0.5d
7
咬肉深度
mm
0.05d
mm
0.5
8
在2d的焊缝表面上,焊缝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和大小
个
2
Mm2
6
注:
1.d为钢筋直径(mm)
2.当表中允许偏差在同一项目内有2个值时,应按表中较严的数值控制。
6.5.3.钢筋安装
连续刚构钢筋分刚臂墩钢筋、顶板钢筋和悬臂板钢筋三部分。
钢筋在预制场地加工好后,分类编号码放整齐,现场绑扎成型。
(1)梁体钢筋应整体绑扎,先进行顶板底面及刚臂墩连接处的钢筋绑扎,然后进行顶板及悬臂板钢筋绑扎。
(2)安装顶板顶层钢筋及悬臂板钢筋之后,再安装道碴槽及栏杆底座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梁)
±1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焊接骨架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尺量
6
保护层厚度(c)
C≥35mm
+10
-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25mm<c<35mm
+5
-2
C≤25mm
+3
-1
6.6.混凝土工程
6.6.1.混凝土浇筑前准备
混凝土浇筑前,备注需要的砂、石、水泥,机械设备提前就位;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埋件及梁支座等加以检查,自检合格后再报请监理工程师逐项检查、验收,各项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本次浇筑C40混凝土共436方,利用两台泵车同时浇筑。
6.6.2.混凝土浇筑
①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钢筋和钢筋保护层垫块再检查,有问题的及时调整。
②混凝土入模前检测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等工作性能,合格后方可入模浇筑。
③浇筑混凝土时采用两端向中间水平分层的方法灌注,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40cm。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使混凝土入模均匀,避免大量集中入模。
派有经验的混凝土工负责振捣,振捣采用插入式的振动器,振动棒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和其他预埋件,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的间距,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左右,将所有部位均振捣密实,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④刚臂墩连接处混凝土浇筑:
下料时,一次数量不宜太多,并且要及时振捣,尤其注意边角处与内翻混凝土的衔接振捣。
分层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快速、稳定、连续、可靠的方式一次浇筑成型,过程中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和弹模试件,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要求,试件应分别从梁的底板、翼板同时取样,留足够数量的试件做同条件养护。
指定专人填写施工记录,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拌和时间、拌和质量、浇筑和振捣方法、浇筑进度和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结果。
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防止裂纹。
混凝土内部主要采用Φ50mm插入式振捣棒,对于锚端钢筋比较密的地方采用Φ30mm插入式振捣。
6.6.3.混凝土浇筑要点
(1)在梁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值班检查模板、钢筋,如发现螺栓、支撑等松动应及时拧紧,漏浆应及时堵严,钢筋和预埋件如有移位,及时调整保证位置正确。
(2)混凝土振动时间,应以表面没有气泡逸出和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为标准。
混凝土振捣应有专人指挥、检查,振捣应定人定点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3)多种型号的振动棒配合作业,在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密集的部位采用小直径的振动棒,如直径为3厘米的小振动棒,确保振捣密实不出现漏振现象。
(4)梁面混凝土应确保密实、平整、坡度顺畅,因此除应按规定进行振动外,还必须执行两次收浆抹平,以防裂纹和不平整。
收浆抹面后用竹扫把或粗毛刷将混凝土表面拉毛。
桥面一经收浆抹面初凝前不得踩踏。
(5)特别注意刚臂墩连接处等位置钢筋过密,振捣要加强,以免形成蜂窝。
6.6.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养护措施。
1.在浇筑完后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覆盖采用塑料布覆盖,再覆盖草袋、麻袋,并保证敞露的全部表面覆盖严密,并应能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操作时,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
2.如需要洒水养护,则次数根据空气湿度及浇筑时温度确定,但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严禁混凝土在7d内处于干湿交替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和用水相同。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放置重物。
3.当室外气温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或最底气温低于-3℃,不宜浇水养护,并对梁体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采取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
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
并采取在箱梁箱内用煤炉烧水产生蒸汽养护,确保梁体质量。
7.桥面系工程施工
桥面系工程施工包括泄水管安装、防水层、保护层铺设、挡碴墙、栏杆、人行道栏杆的预制和安装。
7.1施工工艺流程
泄水管安装—挡渣墙—桥面清理—防水层铺设—保护层浇注—栏杆预制、安装—人行道板预制、铺设。
7.2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1、原材料
施工严格按照《混凝土桥梁桥面TQF—1型防水层技术条件》进行,防水层及保护层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和聚氨脂防水涂料,保护层采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
2、防水层施工
(1)桥基面清理
为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和节省防水材料,桥基面应平整,清洁无浮碴、浮灰,保持干燥。
(2)配比及涂刷铺贴
防水涂料必须铲产品所用说明进行配比,搅拌均匀,至甲、乙两组分的混合液体黑亮即可涂覆。
将防水涂料从挡碴墙一侧的一端开始,按卷材宽度往另一端涂刷挂平,涂刷要均匀。
铺贴防水卷材要待基层和卷材的涂料基本成膜后进行,先铺贴当碴墙的一副,后铺贴相邻的另一副。
防水卷材纵向搭接时,应先对先铺贴的这一副进行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80cm。
7.3保护层施工
防水层按“涵桥(2006)8061”施工,设置好后,可在挡碴墙两内侧及连续钢构中线处设置标高,标高用“灰饼”表示,施工时用5m长的铝合金刮尺架在中线和挡碴墙两侧的“灰饼”上,这样连续钢构半侧的标高和平整度便得控制,形成2%的流水坡。
保护层应进行二次收光,为防止保护层因收缩应力引起裂纹,施工24小时后进行纵横锯缝靠近桥中线,横向锯缝近距4m,锯缝深度为2-3cm,养护结束,及时清理锯缝中的粉末用涂料填充填饱满。
7.4挡碴墙、电缆槽施工
挡碴墙在梁体施工完后进行现场浇筑,梁体施工前,应预埋挡碴墙钢筋,以确保挡碴墙与梁体的整体性,同时每隔4m左右设10mm挡碴墙断缝。
在挡碴墙外侧分别设置信号槽、通信槽、电力电缆槽。
电缆槽盖板为预制结构。
根据综合接地的需要,电缆槽在靠近预留接地端子部位可设置预留孔。
7.6桥面排水设置及泄水孔安装
挡墙每隔4m设置一个15×15cm的横向泄水孔,在挡碴墙外侧桥面板设置150mm的竖向泄水管,悬臂板顶面由外向内设置2%的横向流水坡。
顺桥向用PVC管接至桥墩墩顶,墩顶泄水管须接PVC管将水引至地面。
8.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保证体系
为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特建立以下质量保证体系:
8.2.质量保证措施
1.实行项目经理质量总负责制,质检工程师专职监察体制。
2.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坚持“谁管生产。
谁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质量管理。
3.狠抓基础和标准化作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质检工程师有权行使验工计价否决权、质量问题停工权。
(2)技术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及现场条件,严格按图纸施工。
(3)施工过程中,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
每道工序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转入下一工序施工。
(4)贯彻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复检、专检的质量检查制度,严格现场质量检查工作,实行质量否决制。
(5)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开工前进行总技术交底,单项工程开工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所有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6)坚持“五不施工”、“三不交底”制度。
“五不施工”即未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点位和资料未复核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不准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7)工序交接检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8)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
所有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质检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双方共同签认。
(9)测量计算资料换手复核制
1.测量计算资料必须经换人复核,最后提交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建立工程质量处罚机制
3.各种厂发成材、地材及有试验要求的各种施工用料,必须在指定的试验室实验。
4.工程所用混凝土一律采用电子计量,机械拌和。
9.雨季施工措施
在雨季到来之前,各专业各工种必须针对雨季做一次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在交底中必须包含防雨、防雷、防触电、防坍塌及紧急遇大暴雨时的人员疏散和抢险措施等内容。
在汛期到来时,抽调施工人员成立防洪抢险队定期对各自的施工区段进行巡查,发现有影响安全的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雨季施工中,要专注长、中、短期天气预报,有切实可行的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的相关措施。
雨季施工前,对施工场地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通、加固,必要时增加排水设施,保证畅通。
保证地面水流不进场地,采取措施保证施工道路通畅。
各专业施工机械设备加强检修、保养,保证处于良好状态,必须随时满足防洪工作的使用。
物资部门储备适当数量的防洪备用器材、物资,严加管理,随时检验维护,为防洪抢险提供优质工器具。
降雨量中等以上禁止浇筑砼,如必须浇筑则应准备充足覆盖物,采取防雨措施。
以防降水对砼强度的影响,必要时宜采用高一级标号的砼进行施工。
备足水泵,及时抽排积水。
施工中应该做好防雷措施,现场机电设备要做好防雨、防漏电措施。
10.安全保证措施
10.1.安全保证体系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遵守铁道部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并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如下:
10.2.安全保证措施
10.2.1.支架安全保证措施
10.2.1.1.搭设支架安全保证措施
(1)支架连接必须稳定、牢固。
(2)材料规格和型号符合要求。
(3)搭设结构符合规定,脚手架杆件和钢结构杆件连接处固定、牢靠。
(4)作业层脚手板要铺满、铺稳,绑扎牢固,无悬臂板。
(5)按设置防护栏,安全挡板及安全网等。
10.2.1.2.拆除支架安全保证措施
(1)拆除支架架时,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拆除脚手架时先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
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拆下的材料,向下绳子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2)人员进入作业区后,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
(3)拆除脚手架要统一指挥,上下动作协调。
10.2.2.高处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对不适宜高处作业的人员,如患有精神病、高血压、严重贫血、颠痫、眩晕、心脏病等人员,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2)作业人员上下脚架要安设爬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续 刚构梁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