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改革中的若干思考.docx
- 文档编号:30408504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99KB
增值税转型改革中的若干思考.docx
《增值税转型改革中的若干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值税转型改革中的若干思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值税转型改革中的若干思考
增值税转型改革中的若干思考
摘要
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这标志着我国增值税改革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在1994年,我国施行了以生产型增值税为核心的增值税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加入WTO,生产型增值税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所以,对现行增值税进行改革已成为必然。
增值税型改革是指将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在征收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金。
目前国际上普遍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即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企业将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一次性全部扣除。
本文主要是从新的增值税制度出发,写了增值税改革的意义,增值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后可能产生的问题,而且提并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意义,内容,问题,措施
Abstract
Article34oftheStateCouncilexecutivemeetingdecidedtoJanuary1,2009acrossthecountrysincetheimplementationofvalue-addedtaxreformintransition.ThisindicatesthatChina'svalue-addedtaxreform,animportantstepforward,onChina'smacroeconomicdevelopmentwillhaveapositiveandfar-reachingconsequences.In1994,Chinaimplementedavalue-addedproductionasthecorevalue-addedtaxreform,withthedevelopmentofthemarketeconomyandChina'saccessiontotheWTO,theproductionofvalue-addedtaxrisetoalotofpracticalproblems,sotheexistingvalue-addedtaxreformhasbecomeinevitable.
Isthetypeofvalue-addedtaxreformimplementedinthecurrentproductionofvalue-addedtaxtoconsumption-basedvalue-addedtax.China'scurrentproduction-basedvalue-addedtax,thatis,whenvalue-addedtax,VATdoesnotallowdeductionofinputtaxoffixedassetspurchasedgold.Atpresent,thewidespreaduseoftheconsumption-basedvalue-addedtax,thatis,whenvalue-addedtax,allowingbusinessestopurchasefixedassetscontainedinaone-timetaxpaymentofallinputtaxdeduction.ThisarticleisfromthenewVATsystem,writethemeaningofthevalue-addedtaxreform,taxreform,themaincontentsofthereformissuesthatmayarise,andtoandfromanumberoftargetedmeasures.
Keywords:
value-addedtaxtransformation,themeaning,content,issues,measures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目录....................................................................4
1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1
1.1增值税改革带来两大中长期的意义.........................................1
1.2缓解重复征税的问题,还原税制中性原则..................................1
1.3增值税的转型是遵循了税制中性原则........................................2
1.4增值税转型对政府税收造成的减少是可控的.................................2
1.5有效增强本土产品国际竞争力.............................................2
1.6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3
2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容.......................................................4
2.1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4
2.2增值税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4
2.3对复杂情况作出的相应调整...............................................5
3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7
3.1减少了国家税收收入......................................................7
3.2政策措施不配套使政策得不到完全落实.....................................7
3.3关于查补税款抵扣问题...................................................7
3.4政策性退税问题.........................................................7
3.5核销企业的欠税问题.....................................................8
3.6增量抵扣限制了转型的效果...............................................8
3.7增值税转型不利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8
3.8抵扣政策不完善.........................................................9
4改革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10
4.1增值税转型应与税制改革整体考虑........................................10
4.2适当延长试点时间......................................................10
4.3取消增量抵扣的办法....................................................10
4.4纳税人投资要有规划....................................................11
4.5实施增值税转型应有相应的配套政策......................................11
4.6适当扩大增值税转型企业的范围..........................................11
4.7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12
4.8解决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可操作性差的问题................................12
4.9提高税收征管水平.....................................................12
参考文献...................................................................13
1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意义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意味着我国增值税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过渡。
增值税转型对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税收负担,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政策可以促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增进投资,也让更多企业的设备有了更新换代的机会,随之也会产品提高档次,更加具有竞争力。
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就有可能会做大做强,不但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1.1增值税改革带来两大中长期的意义
首先,在微观层面上,我们就可能跳出一直被质疑的靠低劳动力成本和高的资金投入的不能持续增长模式,促进以技术进步推动的、进而靠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推动的更科学增长模式。
第二,在宏观层面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公司企业的重大税收减免,可能产生供给学派经济理论的经济增长效果。
税收的减少,导致收入增加,刺激总供给扩张,达到经济增长最终税收总额增长的目标。
1.2缓解重复征税的问题,还原税制中性原则
增值税转型,是要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
无疑,这是自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以来,税制改革方面的一个新的阶段性突破。
从计税原理上讲,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与所得税不同,增值税属于一种价外税,征税主体是消费者。
从类型看,增值税有生产型和消费型两种。
就税收收入角度而言,增值税转型,在财政收入方面具有一定的减收效应,有学者估计减收效应大约在1000亿元左右。
显然,由于生产型增值税体系中,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不能抵扣购置资产内含的进项增值税税款,因此在经济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当前中国税制结构中,有部分商品还被征收消费税,故购置同时含有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固定资产,也存在被重复征税的问题。
1.3增值税的转型是遵循了税制中性原则
目前,由于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事实上,危机已经对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放缓至9%、企业利润加速下滑、工业增加值快速回落,以及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回落等,都表明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伤害。
在这种形势下,增值税转型的时机选择上是否适宜?
有学者表示,前两年政府财政收入增速较快,但增值税的转型还只是局部试点,那么,在财政减收趋势已现的情况下,增值税的改革岂不是阻力更大?
事实上,包括增值税在内的税制改革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最好时机,税制的完善终究是有益于经济发展的。
增值税转型方案若正式推行,反映出政府在税制改革方面更加成熟,也体现了政府迎难而上的毅力和勇气。
针对税制改革,有必要矫正投机性或机会性的思维。
显然,包括增值税在内的税制改革只是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部分因素。
企业什么时候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规模多大,是综合多种因素而进行的战略实施,不会因为增值税实现转型就盲目地投资———除非这个企业存在严重的治理结构缺陷,或委托代理机制严重不完善。
从长期看,增值税的转型是遵循了税制中性原则。
1.4增值税转型对政府税收造成的减少是可控的
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进项税款进行抵扣,确实降低了增值税的税基,但增值税税基的降低客观上减轻了企业的税负,有利于企业改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研发投入等。
增值税转型初期对企业效率的激励,或会增加企业的税前利润,这就为政府提高企业所得税增加了税基。
因此,增值税转型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有限的,不能静态地片面地关注增值税税基的减少。
近年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的收入比重出现了明显的提高,而企业,特别是居民的收入比重相对有所下降,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国内的最终消费支出。
以前三季度为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在22%左右,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比增长12.9%,两者差距接近10个百分点,这多出的部分消费支出,内含着政府消费增长在这一阶段起到了助推作用。
总之,包括增值税全面转型在内的税制完善,也有助于逐步平衡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中的比重,有利于改善企业生存状况,降低税负,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最终有益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1.5有效增强本土产品国际竞争力
由于大多数国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故在出口环节实行彻底退税后,商品是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我国,在我国进口环节即使补征了一道增值税,但是对比我国存在重复征税的同类商品生产企业,还是占了税收上的优势。
另外,生产型增值税本身抑制投资的效用阻碍了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换代升级。
我国为数众多的出口企业为跨国公司充当加工组装车间,靠跨国公司的知名品牌和销售渠道维持生存。
出口产品单一,附加值低,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等原因,致使我国产品竞争力弱,在金融危机中受损严重。
而此次改革在全面推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同时还相应取消了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不仅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也使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增值税减免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为中外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
长期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势必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核心能力提升以及产品走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
1.6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增值税的转型提高了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纵向上看,跟没有转型之前相比,企业负担的减轻给企业带来了更多提高产品质量的机会,这样就更具有了国际竞争力,无形中就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容
2.1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对货物和劳务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前提下,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
目前世界上140多个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我国增值税对销售、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覆盖了货物的生产、批发和零售各环节,涉及众多行业。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生产型增值税。
所谓增值税转型,是指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计算抵扣。
2.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不得抵扣进项税。
3.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4.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为3%。
5.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
2.2增值税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是在企业计算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抵扣购入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这一变化,与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关于不得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规定有冲突。
因此,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需要对增值税条例进行修改。
增值税条例主要作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修订:
一是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规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即实行生产型增值税。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删除了有关不得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规定,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
二是为堵塞由于增值税转型可能形成的税收漏洞。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计算抵扣。
三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
四是将一些现行增值税政策体现到修订后的条例中。
一是补充了有关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
二是考虑到原条例规定的对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设备给予免税的政策已不再执行,因此取消了上述政策。
五是根据税收征管实践,为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缓解征收大厅的申报压力,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
同时,明确了对境外纳税人如何确定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扣缴地点和扣缴期限的规定。
2.3对复杂情况作出的相应调整
增值税转型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税收政策制度调整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很多增值税政策规定需要随之作出相应调整。
(一)增值税条例修订后,实施细则需要结合修订后的条例进行相应修订。
国家税务总局自2008年上半年起,在研究修订增值税条例的同时,就同步开展了研究修订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的工作。
经过充分讨论,吸纳了征管实践中很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堵塞管理漏洞,减少执行中的争议问题。
(二)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取消了废旧物资发票抵扣税款的规定,这意味着今后废旧物资发票将不再作为抵扣凭证,失去抵扣税款的功能。
长期以来,国家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行业给予增值税优惠政策,自2001年5月起,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并允许生产企业购进免税废旧物资凭普通发票按10%抵扣增值税。
这种做法,虽然起到了扶持废旧物资回收、促进循环利用的作用,但违反了“征多少扣多少、未征税不扣税”的增值税基本原理,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在执行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是产废企业容易偷逃增值税,隐瞒销售废旧物资时应纳的增值税。
二是诱发利废企业虚增进项税额抵扣行为,导致回收单位虚开废旧物资销售发票享受免税,利废企业用虚开的发票多抵扣税款,从而使国家税款大量流失。
不仅破坏了税收征管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回收行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因此,必须对现行增值税政策进行调整,以扭转当前税收管理的不利局面。
经多方征求意见,并报国务院批准,在修订增值税条例时,取消了废旧物资发票的抵扣功能,对回收单位恢复照章征税,利废企业凭对方开具的专用发票抵扣税款。
目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研究起草有关政策性文件,近期即将下发执行。
(三)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增值税政策的规范性文件,并单独发布了多项增值税管理规定,包括一般纳税人管理和专用发票管理等。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结合增值税转型改革后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将需要废止、进行调整和继续有效的文件分出类别,并研究拟定了下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增值税政策和日常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意见,有关政策梳理的结果将按照工作安排逐步向社会公布。
(四)对于小型经营者,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研究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幅度的政策。
免除更多小型经营者的增值税纳税义务,既减轻其经营负担,又便于税务机关抓好对大型企业的征管。
同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也在研究适当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更多小规模纳税人纳入一般纳税人范围,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因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五)在征收管理方面,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征管需要,开展了增值税纳税申报资料的调整工作,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对现行申报资料中部分数据指标名称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相关数据指标填表说明、重新调整“一窗式”比对指标等。
同时,为了能够及时统计2009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全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国家税务总局将于近期调整综合征管软件,增加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统计的功能。
3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承受较高的税负。
从实际情况看,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产品成本中固定资产投入的比重较大,按目前的生产型增值税征税,由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少,使得这些企业所承受的税负要高于一般企业。
这样的税负结构不利于基础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加速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其结果将会加剧我国产业结构失衡。
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在保持原税负的基础上,扩大扣除范围,提高税率。
对于国内产品而言,增值税转型不会增加税负:
而对于进口产品来说,无论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还是消费型增值税,其计税依据都是进口总值,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不变,税率提高,税负会增加。
这就大大缓解因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对国内产品的压力。
并且,这种改革完全属于一国国内税制的变动,是一种公平税负的税制改革,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又是多数征收增值税国家通行的做法,完全可以被国际社会接受,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3.1减少了国家税收收入
经测算,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
3.2政策措施不配套使政策得不到完全落实
增值税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政策配套措施。
但目前有些政策滞后,有些政策不配套。
如企业购进生产用的汽车取得的进项税额应予以抵扣,但是由于目前车辆管理部门办理汽车牌照需要提供的是《机动车销售发票》,没有此种发票无法办理汽车牌照。
而根据《规定》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
因此,对于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企业购进的生产用汽车的行为将不能享受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优惠政策。
3.3关于查补税款抵扣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偷税行为如何确定偷税数额和补税罚款的通知》(国税发〔1998〕066号)文件中第二条的规定“偷税款的补征入库,应当视纳税人不同情况处理,即:
根据检查核实后一般纳税人当期全部的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包括当期留抵税额),重新计算当期全部应纳税额,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应当作补税处理,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应当核减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准予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否可抵减当期应补增值税税款没有明确规定。
3.4政策性退税问题
已享受政策性退税的企业会重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规定中未明确出口退税企业预缴的增值税税款和稽查部门查补的增值税税款是否纳入应交增值税税额。
因为这部分税款是否列入应纳税款将直接影响到新增增值税税额的额度,同时也将影响到企业准予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额度。
根据《暂行办法》中规定的,目前实行的退税政策,扩大增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值税 转型 改革 中的 若干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