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docx
- 文档编号:30397828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48.96KB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docx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17、可贵的沉默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课前准备】读熟课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
媒体运用:
课件
预习作业:
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模拟情节、导入课文。
1.模拟课文情节
(1)“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
(2)“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
”
(3)“‘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
(4)“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
2.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
是在什么情况沉默的?
二.初读课文。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读通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习本课生字。
(略)
3.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四、再读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交流一下,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五、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
学习关心别人。
媒体运用:
课件
预习作业:
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文内容。
1. 图上画的是哪个场景?
2.从书中找出有关描写他们这时表现的语句,小声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出什么来了?
A.自由小声地读一读。
B.体会、感悟。
C.指导朗读。
(一)出示第二幅图,体会“可贵的沉默”的意思。
1.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变化?
2.默读课文这部分,从中找找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沉
默了?
3.这时,他们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
从文中画下来。
a.小声读一读。
b.你又有什么体会?
c.想象这时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d.假如是你,你知道吗?
4.学到这儿,你想想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如果没有这沉默,旧不会引起大家的思考,不懂得去
珍重别人对自己的爱;有了这沉默,同学们才会用自
己的行动去关心爸爸妈妈,所以说这种沉默是可贵
的。
)
三.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他们的爱。
)
四、作业:
完成作业本
。
18、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
【课前准备】读熟课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
媒体运用:
课件
预习作业:
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
“我”又指的是谁?
指点“恒”的读音。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
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
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
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
[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内容;提出了预习的要求。
理解“挽救”、“垂危”。
]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
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
你能像她那样读吗?
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
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
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
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
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
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抽泣捂住呜咽竭力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
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
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
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
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
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B、输血迫在眉睫。
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
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逼迫;b急促;c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B、用“如果.......就.........说话。
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
D、指导朗读。
4、小结:
A、结标。
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
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
他是怎样献血的呢?
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
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2、讲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
3、对照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
教学难点:
1、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
媒体运用:
课件
预习作业:
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
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A、出示生字词。
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
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
〔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
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
请划出有关的动词。
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
他开时表现怎样?
划出有关的语句。
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
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A、出示: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B、出示: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C、出示: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
4、有感情地朗读。
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
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
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从这里能看出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吗?
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
要求:
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
〔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
六、作业:
1、摘抄表示“哭”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试图{}竭力{}安慰{}持续不断{}3、填空。
他眼睛{}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抽泣。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19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课前准备】读熟课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媒体运用:
课件
预习作业:
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交流作者。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三、认字。
1、读准字音。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2、开火车认读。
3、记忆字形。
4、组词竞赛。
5、开火车认字组词。
四、作业
1、重点指导:
(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
(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
(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
舔—添
(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
2、学生书写。
3、听写。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媒体运用:
课件
预习作业:
读熟课文
一、通读课文,提问。
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
2、学生全班交流。
二、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教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
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1)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
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2)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3)水罐变成银的:
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
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
(4)水罐变成金的:
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
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
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5)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
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
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
三、升华内容。
1、理解课题。
思考:
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四、作业:
完成作业本。
20妈妈的帐单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课前准备】读熟课文、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一、导入课文。
1、引导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
《可贵的沉默》中孩子门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着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
2、结合连结语的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渎课文理解。
1、提出默读要求。
2、学生默读思考。
3、学生汇报。
三、再读课文理解。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
2、重点问题交流:
(1)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作法?
(2)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
四、作业
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助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具体生动的讲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教学重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授课时间:
月日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媒体运用:
课件
预习作业:
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启发谈话,提示学习活动:
1、师动情讲述故事《妈妈的礼物》。
2、师述:
同学们,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小故事呢?
生先小组里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再举手交流。
例: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血乳》等
3、小结:
听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二、引导交流,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
1、师述:
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向你倾注了无限的爱意,今天你可以给大家谈一谈,可以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也可以结合你的一些感受来谈;还可以一边说事情,一边加入你的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
3、请代表上台交流。
三、引导交流,激发爱父母的感情。
1、师述:
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如此的爱我们,可是我知道,有的同学在家里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经常和爸爸妈妈大吵大闹,随意乱发脾气。
但我也知道,有的同学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通过综合性学习,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爱我们的父母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述:
你以前是怎么做的呢?
4、师述: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做了哪些关爱父母的事情?
你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四、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1、师述:
有一个小朋友以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究竟有多么的爱他,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好,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去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你能帮助他,给他想个好办法吗?
2、生讨论交流,推举出小组的优秀建议。
五、活动小结
六、布置作业: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交流,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习作
授课时间:
月日
学习目标:
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教学重点:
进一步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媒体运用:
课件
预习作业:
自己做了哪些关爱父母的事情?
你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二、选材构思
1、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动笔起草。
1、师述:
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起草,注意写一写自己在整个这件事情中的心情。
2、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回家将这个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三课时
(讲评修改)
授课时间:
月日
学习目标:
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教学重点:
进一步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媒体运用:
课件
预习作业:
自己做了哪些关爱父母的事情?
你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教学过程
一、朗读欣赏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
二、评议
1、师生共同评议。
2、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作业:
再读欣赏,誊写。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字多义的现象,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归类认识“槐”、“梧”等八个字。
3、积累名诗句。
教学重点:
归类认识“槐”、“梧”等八个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一字多义的现象,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媒体运用:
课件
预习作业:
了解一字多义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学生小声读课文中的两组句子。
2、实物投影显示,学生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3、师总结: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意思是不同的。
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现象,我们要知道汉字的准确意思,就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二、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学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自读韵文,了解树木的常识。
三、作业
1、学生自读古诗。
2、自由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3、师谈谈古诗大意。
4、学生背诵古诗。
21.太阳
一、教学目标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词。
初步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和方法。
学会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太阳。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并纠正读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翘舌音:
氏、兽、殖、蔬;
平舌音:
存的发音。
2、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
传chuán(传说、传递)都dōu(都有、都是)
zhuàn(自传、水浒传)dū(首都、都市)
差chà(差不多)漂piào(漂亮)
chā(差错、差数)piāo(漂浮)
chāi(出差)
3、正字:
(1)“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点,“氏”的下面没有一点,要强调记忆。
(2)“繁”字结构比较复杂,要引导学生分析记忆,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个“系”。
(3)“殖”字的右半部“直”中间不要少一横。
(4)“蔬”字下面的笔画要让学生注意,不要少一点。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出示以下句子: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的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的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四)引导学生发现以上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个段的中心句。
(五)指名自由读报课文,要求读报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指出课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个穷国的君主,善于社射箭)射日的传说做开头,后羿射日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吗?
(不可信,这是神话传说。
)
3、既然不可信,课文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开头呢?
看看不用它做开头,一上来就说“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可以不可以?
(可以)
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4、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传说和“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之间用“其实”过渡,“其实”是什么意思?
不用这个词可以吗?
5、接着课文写了太阳离我们很远,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远呢?
(用数字)
(用数字说明问题,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
提问:
看看这两个自然段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大、很热的?
写太阳很大时,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
写太阳很远时,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这一段是写太阳和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标人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