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二中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临考模拟卷.docx
- 文档编号:30396752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18.96KB
山东省新泰市二中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临考模拟卷.docx
《山东省新泰市二中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临考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新泰市二中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临考模拟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新泰市二中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临考模拟卷
山东省新泰市二中2019高三下学期历史临考模拟卷
一、选择题(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
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AB不符合史实,周代王权与神权没有实现脱离,上述史官定位的变化不会影响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故排除AB;C错在了“取决于”,应该是先有周代政治理性化的思考,才有史官角色意识的转变,故选D。
点睛:
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题干中提到了两个关于史官职责的信息,要求根据两者的不同(即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考生需要从变化的角度思考其影响或者评价是否符合史实或者符合逻辑,符合的即为正确答案,所以这是一个发散思维的题目。
2.下图是战国水利工程图。
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
B.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
C.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D.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结合所学可知,秦王政时期兴建的郑国渠,使关中为沃野,秦国富强起来,并兼并了其他诸侯国,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之所以取得成功,也与兴建水利工程直接相关,说明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故A正确;B项表述太绝对,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唐朝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C错误;争霸战争造成社会动荡,不利于经济发展,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汉武帝后期,有关律令条例
文书堆积如山,专门负责整理的人也无法遍看。
于是郡国引用法律往往造成案情相同而判处不同的情况,官吏便可引用免死条款让人活命,之亦然。
这反映出
A.武帝“尚法”的不良后果
B.中央集权受到郡国冲击
C.董仲舒儒学吸取法家理论
D.汉代司法体系颇为混乱
【答案】D
【解析】
【详解】A汉武帝尊儒,排除。
B汉武帝后期,王国问题已解决,排除。
C与题干无关,排除。
D依据“于是郡国引用法律往往造成案情相同而判处不同的情况,官吏便可引用免死条款让人活命”,可见汉代司法体系颇为混乱,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于是郡国引用法律往往造成案情相同而判处不同的情况,官吏便可引用免死条款让人活命”。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西方列强的侵略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结果:
一个是破坏性的,对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冲击了旧的经济结构,促进了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等,材料中“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也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体现的就是侵略的客观作用,没有夸大也没有为西方殖民主义开脱,所以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
5.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其中规定:
凡违反或妨害国系息动员之法令或者业务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报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核准执行。
这一规定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B.激化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C.使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
D.保证了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处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颁布《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有利于保证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动员体制,不是强化国民党的专制独裁,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故B排除;1942年抗战处于相持阶段,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时间“1942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战的大背景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6.1938年国民政府规定,工矿业、制造军用品的工业和电器工业,得收归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生活日用必需物品,经济部“随时分别种类地域,直接经营之”。
这一规定意在
A.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强化国民党
一党专制局面
D.消除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8年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规定,工矿业、制造军用品的工业、电器工业和生活日用必需物品,得收归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抗战需要,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国有化,以适应抗战需要,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C不是国民政府的主要目的,排除;1938年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的国有化,意在适应抗战需要,D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7.法律为古代罗马人最杰出的创造物。
下列有关罗马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万民法维护帝国境内所有人权益
②适应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变化
③随着罗马政体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④奠定了近代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适应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②符合题意。
罗马法随着罗马政体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说法正确,③符合题意。
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④符合题意。
②③④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
万民法维护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利益,①错误,ACD选项排除。
8.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与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以现实为基础就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B.把人的解放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
C.蒸汽机和珍妮机消灭了奴隶制
D.把人的解放建立在消灭农奴制基础上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与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马恩针对费尔巴哈在社会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而提出的,马恩认为人的解放是一种如材料所说的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这把人的解放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故B正确。
以现实为基础就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过于绝对,故A排除。
蒸汽机和珍妮机消灭了奴隶制,过于片面,曲解了材料主旨,故C排除。
材料也不能说明把人的解放建立在消灭农奴制基础上,故D排除。
考点: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内容
9.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
A.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B.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C.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D.只看到新航路开辟
经济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说明此评价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故B项正确;联系材料内容“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重点强调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C项的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故C项错误;从材料“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看出不是只看到新航路开辟的经济作用,故D项错误。
10.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认为,智者学派“把作为思想的简单概念……一般地应用到社会对象上去,并且使它深入到一切人事关系中去”。
黑格尔这一评论的着眼点在于
A.智者学派催生了雅典民主政治
B.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最初起源
C.近代西方哲学来源于智者学派
D.智者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从材料中的“把作为思想的简单概念……一般地应用到社会对象上去,并且使它深入到一切人事关系中去”可以看出,黑格尔给予智者学派较高评价的着眼点在于智者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故答案为D。
根据历史知识雅典民主政治催生了智者学派,故A错误。
B与材料内容不相符,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学派和西方哲学的关系,C错误。
11.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在1222年成立时,只有宗教法、民法、医学三种科目。
1399年帕多瓦大学分化为两所大学:
一所主要教授民法、宗教法和神学,另一所主要教授医学、哲学、文法、辩证法、修辞学和天文学。
这反映了该时期
A.神学不再占据统治地位
B.城市经济空前繁荣
C.近代自然科学已经产生
D.人文精神开始勃兴
【答案】D
【解析】
【详解】1399年意大利开始了文艺复兴,但当时的意大利神学依旧占据着统治地位,排除A;帕多瓦大学的分化无法体现当时意大利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更不能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已经产生,排除BC;根据主要教授“医学、哲学、文法、辩证法、修辞学和天文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意大利人文精神已经开始勃兴,故选D。
12.《命运交响曲》的作者是音乐史上一位承前启后式的人物,下列对他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
②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③代表作品还有《第九(合唱)交响曲》等
④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的成就有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代表作品还有《第九(合唱)交响曲》等;“圆舞曲之王”是约翰施特劳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音乐艺术•贝多芬
二、综合题(12、13必做题,14、15题任选一道,共5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郑大华教授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清末民初,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
其特征有:
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而新的量在增加,旧的量在减少;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内民族压迫的斗争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结合起来。
第二阶段,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
其主要特征为:
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
第三阶段,"九?
一八"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其特征为:
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个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结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郑大华《"民族主义"、"近代民族主义"及思想渊源》
材料二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48年的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但一般认为以民族主义为寄托的民族国家构建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
霍布斯鲍姆认为,"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
"民族主义是伴随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构建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出现的,它表现出一个简单的政治原则即"坚持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
"……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共同体为依托,强化民族意识和情感、维护民族传统和特点、强调民族利益的思想观念,它可以发展为一种最具民众动员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运动,其终极目标是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民族国家。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争取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开始构建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近代民族国家。
这一阶段民族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求实现民族自决,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
——罗富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
说明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差异性并说明原因。
【答案】
(1)不同:
前两个阶段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文明,第三阶段则更加注重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前两个阶段内涵强调反帝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第三阶段则更加强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第三阶段民主主义的范围要更加广泛。
因素:
国内:
封建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激化;近代经济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国际: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传播;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欧洲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
差异:
时间:
中国民族主义晚于西方民族主义;内涵:
西方核心是反封建建立民主政权,中国有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民族独立的双重含义。
原因:
中国受到西方侵略,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近代化和反侵略双重任务。
【解析】
【详解】
(1)不同:
依据材料一“20世纪清末民初”和“五四运动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前两个阶段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文明,第三阶段则更加注重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依据材料一“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可知前两个阶段内涵强调反帝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依据材料一“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可知第三阶段则更加强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依据材料一“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可知第三阶段民主主义的范围要更加广泛。
因素:
国内方面依据材料和所学从阶级矛盾激化、近代经济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回答。
国际方面依据材料和所学从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传播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回答。
(2)背景:
依据材料二“民族国家构建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的信息和所学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回答。
差异:
依据材料一和二从时间和内涵两个方面比较不同;原因:
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中国受到西方侵略以及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以及近代化发展和近代民主革命任务回答。
【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
“全”和“变”。
“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
“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
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年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年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年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5
72
74
——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上表涵盖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评分说明:
一等:
提取信息准确,能够准确充分地运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理由充分。
二等:
提取信息准确,能够较为准确地运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但史实不够全面,逻辑关系一般的。
三等:
提取信息基本准确,但运用相关史实说明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
四等:
提取信息不准确,不符合基本史实。
示例1:
(以一国为例,三个时段纵向数据分析)
信息:
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工业、服务业就业呈上升趋势,尤其
服务业。
说明:
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使工厂突破了动力的限制在城市集中建立;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英国工业飞速发展;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英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
示例2:
(以两国为例,三个时段横向数据比较分析)
信息:
在1820年和1890年两个时段,英国的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高于美国,1998年,英美两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相当,服务业发展迅速。
说明: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逐渐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美国刚独立不久,工业化进程缓慢。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英美两国
工业、服务业都有所发展,但是英国凭借殖民优势仍保持了工业和服务业的高比例。
“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科技优势,确立了“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大大提高。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英美两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急剧增加。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也是未来几年非常盛行的一类题型,在做此题时关键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这条主线进行相关信息的选取,可以选取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信息,也可以选取不同国家同一历史时段的信息,做此题时只需选择一个角度,但要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的论述才可以。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考点: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产业结构问题等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南地区由于长期受封建婚姻制度束缚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
1951年中南各区普遍进行宣传和贯彻《婚姻法》的运动,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广大妇女在反封建斗争中觉悟日益提高,他们为了摆脱封建婚姻制度的枷锁,争取婚姻自由,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纷纷要求解除旧婚姻关系。
封建的包办婚姻、买卖婚姻以及一夫多妻、纳妻等封建婚姻陋俗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涤荡。
——摘编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南区婚姻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中南区婚姻制度改革的成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南区婚姻制度改革的背景。
【答案】
(1)成效:
广大妇女觉悟提高;要求摆脱传统婚姻制度的枷锁;争取婚姻自由;封建陋俗受到冲击。
(2)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婚姻法》的颁布;中南区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广人妇女的积极争取。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广大妇女在反封建斗争中觉悟日益提高……摆脱封建婚姻制度的枷锁,争取婚姻自由……封建婚姻陋俗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涤荡。
”可以从妇女觉悟的提高、摆脱婚姻制度的枷锁、封建陋俗的冲击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人民政府的支持”“广大妇女在反封建斗争中觉悟日益提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新中国的成立、《婚姻法》的颁布、政府的重视、妇女的争取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中,广播被称作除了海陆空军之外的"第四战线"。
德军占领法国后,夺取了法国所有的广播电台,全天候广播法西斯的文化价值观念。
日本在七七事变之前,就全面控制了伪满广播。
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广播亦是如此。
在广播中,日本关于战果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六倍;关于损失情况的报道,则是实际情况的五分之一。
反法西斯同盟国为应对法西斯的广播出击战,也对广播严加控制,除报道战事、战况外,还有自办的广播节目。
英国创办了针对德军的秘密电台,给敌方制造混乱;为拉拢美国参战,还专门设计了针对美国的新闻节目,最终和美军达成同盟。
流亡英国的戴高乐经常通过BBC演说,鼓舞法国民众。
——摘编自徐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四战线"的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法西斯国家发动广播出击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国家开辟"第四战线"的作用。
【答案】
(1)侵占控制占领区的广播电台;宣传法西斯思想;报道失实,粉饰侵略;配合军事侵略。
(2)鼓舞斗志,瓦解敌方军心;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巩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解析】
【详解】
(1)特点:
试题重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所以考生要以材料句子为单位,进行特点的概括总结。
概括材料“夺取了法国所有的广播电台”可知,控制占领区广播电台;概括材料“全天候广播法西斯的文化价值观念”可知,宣传法西斯思想;概括材料“日本关于战果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六倍;关于损失情况的报道,则是实际情况的五分之一”可知,战争报道失实,美化宣传;概括材料“”可知,概括材料“针对德军的秘密电台”“为拉拢美国参战,还专门设计了针对美国的新闻节目”可知,电台报道目的性针对性强。
(2)作用:
主要从反法西斯国家角度思考,“第四战线”对战争、士兵、敌人三方面的影响。
如反对法西斯士兵来说,鼓舞斗志,增强胜利的决心;对敌人来说,有利于瓦解敌方军心,宣传反战思想;对战争来说,有助于加速战争的进程,对联盟来说,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巩固。
17.【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叙利亚、约旦死伤约5万人。
6.5万平方公里土地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人沦为难民。
以色列扩大了领土,获得东耶路撒冷地区,并把占领的阿拉伯人城镇发展成犹太人定居点。
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极力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
这种局面不仅使埃及、叙利亚无法收复失地,也使埃及不得不承受关闭运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在犹大教赎罪日对以色列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反攻,短时间内打败叙利亚,迫使埃及军队撤退。
10月下旬,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一系列与停火相关的决议,埃及、叙利亚、以色列正式停火。
战争期间,阿拉伯国家纷纷以石油为武器支持埃、叙。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石油提价、减产、禁运、国有化等措施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西方国家。
虽然禁运在几个月之后结束,但1974年初石油的价格翻了两倍,这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中东发生的冲突。
——摘编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不断爆发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新泰市 二中届高三 下学 历史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