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说明书.docx
- 文档编号:30394990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99
- 大小:94.64KB
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说明书.docx
《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说明书.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基本概况
第一节规划范围及相关规划概述
一、规划范围
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景区(以下简称景区)位于东兴市东兴镇竹山半岛,地处中越界河北仑河入海口,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起点。
根据景区资源分布特征及地域空间组合,确定景区的规划范围北起沿边公路,西至九涵江,东部南部抵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界,包括榕树头、三德村等村屯,总面积231.18hm2。
二、上一层次及相关规划的概述
1、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规划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
并于北仑河口、珍珠湾、黄竹江三个核心区内严格保护各种类型的红树林群落及其生态环境,发挥红树林抗风消浪和促淤造陆的生态功能,维护海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和完整性,重点保护广西大陆海岸唯一幸存的银叶树林及其生态环境、海草床、滨海过渡带的生态环境。
在缓冲区内的宜林光滩实施红树林的恢复与改造面积1992公顷,海草床10公顷、滨海过渡带植被5公顷,建设一座鸟类救护中心和5座永久性鸟类瞭望塔,对万鹤山鸟类栖息地进行封闭管理。
本次规划所确定的范围不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范围之内,属于可开发建设区域。
2、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完成的《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将东兴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
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以发展旅游业、边境贸易、进出口加工为主,具有亚热带风貌的优美的边境口岸城市。
规划将北仑河口建设成为集港口、工业、仓储物流等为主要功能港口出口加工区,将用地划分为二类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码头用地、一类居住用地等。
近几年,东兴市工业主要集中在江平工业集中区、盐田工业区等地,仓储用地、物流用地现规划于罗浮新区东北侧。
由于北仑河口作为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拥有特殊的地理标志、意义重大和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建议对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结合大清国1号界碑、天主教堂、古榕群落开发建设北仑河口旅游景区。
第二节现状概况
一、区位条件
1、地理区位
景区位于东兴市南部,属东兴镇竹山村所辖范围,东与巫头万鹤山隔海相望,西至北仑河口,北接黄竹村,面朝北部湾,距离东兴市城区11km。
东兴距离南宁市178km,东距防城港50km,北海市182km,南距越南下龙市323km,距越南首都河内195km。
2、交通区位
景区通过长6km的二级公路与防(城港)东(兴)一级公路连接,依托防东一级公路、钦防高速公路、南防铁路和防城港,景区可连接全国各地和越南等东南亚各国,竹山港可与国内和越南各大港口通航,对外交通便捷。
3、经济区位
景区所在的东兴市是我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城市,东南濒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相连,东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
东兴市城区与越南实行开发政策的广宁省芒街市城区仅一河之隔,是我国与东盟之间最便捷的通道和门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4、旅游区位
东兴市是中越边境跨国旅游的重要集散地,是环北部湾滨海跨国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环北部湾滨海休闲度假游“北海——钦州——防城港——东兴——南宁”和中越边境游“南宁——东兴——越南芒街——越南下龙湾——东兴”精品旅游线路上。
二、自然及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景区地层构造属滨海沉积类型,地势平坦,地形属滨海台地平原地貌类型,西北低东南高,规划范围内地形海拔在0-8米之间,西南沿海滩涂广阔。
2、气候
景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夏季长、气温高,且雨热同季,气候温热,无霜期长达326天。
旅游区年均气温22.5度,7月为最热月,1月为最冷月,年降雨量在2200~2800mm之间,降雨一般集中在5~9月份。
3、水文
北仑河为中越界河,为东兴市境内流域面积最大、流程最长的河流。
发源于广西宁明县十万大山山脉的捕龙山,其上游称八庄河,由西向东流经板蒙村至北仑村与支流黄关河汇合后称北仑河。
北仑河绕着东兴镇往东南流,至罗浮村与支流罗浮江汇合至竹山口进入北部湾,北仑河全长107km,其中东兴段长29.8km,即从彭祖礁至北仑河出海口。
北仑河流域水量充沛,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5.6亿m3,平均流量为81.1m3/s,水质优良。
4、土壤
景区的土壤主要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性滨海沙地,耕地土壤大部分为沙泥田和咸酸田,土壤肥力低、保水性能差。
5、野生动物
景区现有的野生动物主要为海洋生物,有:
文蛤、毛蚶、泥蚶、瓜螺、海牛、断斑石鲈、真鲷、马鲛、青麟、海鳗、金线鱼、大眼鲷、马六甲鯡鲤鱼、中华青鳞鱼、海蟹等;主要海珍产品有:
海参、鱿鱼、海蜇、对虾。
滩涂上生物众多,常见的有牡蛎、金色小沙丁、小螃蟹等。
此外,在大片的红树林内还居住着招潮蟹、沙蚕、牡蛎、寄居蟹、滨螺、弹涂鱼等海洋生物,以及以海洋动物为食的许多水生鸟类,如鹭鸶、牛背鹭、小白鹭、水鸭。
此外,还有陆生动物及淡水动物,如蜥蜴、蛇、鼠等。
6、植物
景区现有的植被主要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树种大多为台湾相思、木麻黄等防护林;灌木主要有露兜勒、桃金娘、野牡丹、岗松、铁芒萁等;草本主要有石松、地念、茅草、乌毛蕨、鸭趾草等。
7、生态环境质量
景区受工业和城市污染较少,植被繁茂,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主要污染源为竹山港船只排放的废弃物、马达鸣声,村民生活排放的废气、生活污水和过往车辆所排放的尾气、扬尘等。
目前,景区生态环境总体优良。
三、社会经济条件
东兴市总人口10.8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占全市人口65%以上,另有壮族、瑶族、京族等民族定居,东兴是京族唯一的聚居地,京族人口28569人,占东兴市人口的26.5%。
2008年,东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19亿元,同比增长24.4%;工业总产值完成17.25亿元,增长35.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2亿元,增长58.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86元,增长22.9%;农民人均纯收入5337元,增长20.0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77亿元,增长71.71%;财政收入达到4.22亿元,增长3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亿元,增长24.29%。
景区规划范围包括三德、沙虫寮、白沙仔、街边等4个自然村,现居住有汉、京、壮、瑶等民族,以汉族为多。
人口约3800人,竹山街人口最为密集,有900多人。
景区内居民主要经济来源为海洋养殖、红薯、玉米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外出务工。
四、开发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现状
(1)交通。
景区有竹山二级公路和沿边公路两条对外公路。
其中,通过6km的竹山二级公路与防东一级公路连接;通过沿边三级公路可抵达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等8个县(市、区)31个乡镇,对外交通便捷。
景区内部修建有4.5km的乡村四级公路,路面宽4.5m~6m,连接竹山、沙虫寮以及榕树头,其中竹(山)榕(树头)路路段长3.2km。
在沿边公路零起点标志旁建有可停放20辆小车。
(2)供电。
景区现已实现村村通工程,10KV架空高压线由松柏经竹山、沙虫寮、三德村至榕树头,用电条件良好,可满足旅游区发展用电需求。
(3)通讯、电视。
景区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联通通讯信号已覆盖整个区域。
(4)给水、排水。
景区内居民的生活用以自来水供水为主,水量充足、稳定。
村内的生活污水以自流式排放为主,没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雨水以自然方式汇入就近水域,流入大海。
2、旅游开发现状
目前,景区尚未开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几乎空白;但是景区拥有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大清国1号界碑、竹山古街等特色资源,吸引不少游客(以自驾车游客为主)前来游赏、观光,且游客量逐年增多,初步凸现旅游发展潜力。
第三节旅游开发条件综合分析
一、有利条件
1、政府重视,政策保障有力
东兴市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加快发展旅游业,“十五”期间旅游业已成为东兴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2006年东兴市委、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以商贸业、物流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旅游中心。
实“工业强市、商贸富市和旅游旺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大口岸、大通道、大流通、大商贸和大旅游”建设,把全面提升产业素质作为“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与主要任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完备、服务一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区位得天独厚
景区所在的东兴市是我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城市,东南濒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相连,东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
东兴市城区与越南实行开发政策的广宁省芒街市城区仅一河之隔,是我国与东盟之间最便捷的通道和门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3、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景区拥有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大清国一号界碑等独特、垄断性旅游资源。
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有着重要的地理和现实意义;大清国一号界碑刻着中越两国人民祈求和平的智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教育意义。
二、制约因素
1、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方面协调难度大
景区的开发主要涉及海洋运输、部队、港口、海关、保护区、村民等多方利益,牵涉面广,这些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景区的旅游开发和当地社会的发展。
2、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设施薄弱
景区的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尚未建设。
旅游交通道路等级低、状况差,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小、档次低,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资源概况与评价
第一节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一、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分类系统,对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划分,分为8个主类,17个亚类,22个基本类型,29个主要资源单体,详见表2-1。
表2-1旅游资源分类结构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单体
A地文景观
AA综合自然旅游地
AAF自然标志地
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沿边公路起点
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ACN岸滩
生态海岸
AE岛礁
AEA岛区
榕树头半岛
B水域风光
BB天然湖泊与池沼
BBB沼泽与湿地
红树林湿地
BE河口与海面
BEA观光游憩海域
竹山海域、北仑河口
BEB涌潮现象
竹山潮涌
C生物景观
CA树木
CAA林地
红树林、亚热带常绿雨林
CAC独树
古榕王、古榕群落
CD野生动物栖息地
CDA水生动物栖息地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天象与气候景观
DA光现象
DAA日月星辰观察地
北仑河口观日、竹山观月
DB天气与气候现象
DBB避暑气候地
榕树头半岛
E遗址遗迹
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EBB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古寇井
F建筑与
设施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三德天主教堂、竹山三圣宫
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虾塘、田园风光
FAI军事观光地
竹山哨所
FAK景物观赏点
北仑河大堤
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FCH碑碣
大清国一号界碑、沿边公路起点标志台、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标志碑
FD居住地与社区
FDB特色街巷
竹山古街
FF交通建筑
FFC港口渡口与码头
竹山港
FG水工建筑
FGD堤坝段落
北仑河大堤
G旅游商品
GA地方旅游商品
GAC水产品及制品
特色海产品
H人文活动
HC民间习俗
HCA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
渔家风俗
8个主类
17个亚类
22个基本类型
29个旅游资源单体
二、旅游资源特征
1、空间分布特征
景区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整体分散,相对集中的分布格局,即旅游资源遍布整个旅游区,但中部旅游资源较少且零星分布,而东部和西部旅游资源较丰富,且分布集中。
2、总体特征
景区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齐全,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边、海、古、奇”。
边——景区西南与越南隔北仑河口相望,有驻扎着全军独一无二的“两栖连队”的边防哨所,有历经风雨的大清国一号界碑,还有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起点。
站在北仑河大堤上,还可以眺望邻国越南的风光,边关风情浓厚。
海——景区靠山面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热带滨海风情浓厚,代表的旅游资源包括海水、海岸、滩涂、红树林、海鲜产品等与海相关联的旅游资源。
古——指景区古朴的人文景观和滨海历史文化,具体包括竹山古街、三圣宫、三德天主教堂、古界碑、古寇井、古榕树等。
奇——指景区榕树头半岛的原始古榕群落,拥有千年神树古榕王、千奇百态的古榕林,其原生原长且靠近海边,与红树林连成一片,是滨海独具特色的古榕奇观,也是生长在大陆海岸线上的特色景观。
三、主要旅游资源单体概述
1、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拥有河口海岸、开阔海岸和海域海岸等地貌类型,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1990年晋升为自治区级保护区,2000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主要保护红树林及其海洋自然生态系统。
保护区内的各种生物类群众多,目前已知有植物种类有87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10多种;动物类群也十分丰富,如大型底栖生物共有155种,鸟类有187种。
景区沿海一带属在保护区范围内。
2、中国大陆海岸线零起点
中国的大陆海岸线,从东兴市竹山的北仑河口到丹东市的鸭绿江口,全长18400多千米,因而竹山的北仑河口就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南起点,是重要的地理标志,该地理标志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垄断性,意义巨大。
3、北仑河口
位于景区最西端,为北仑河入海口。
这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海底森林”红树林苍茫浩渺,河口处滩涂湿地众多,结合海洋资源,可以开展河口观光、捕鱼、捞虾、挖螺等休闲游乐活动。
4、红树林湿地
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口、海岸沼泽区域,是陆地到海洋过渡的生态系。
红树林又有“潮汐林”的别称。
涨潮时,海水侵入河口区域,淹没红树林的生育地,海水退潮之後,河流下游至出海口间,会露出泥质或沙质的滩地,这片被称为“潮间带”的地区,由於泥沙不断堆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湖等地形。
景区沿海一带均生长着红树林,因而也就形成了大片的滩涂湿地。
5、古榕群落
位于景区东部榕树头东端临海一带,由多棵高大茂密的古榕树组合形成,又称“古榕部落”。
这里的每棵榕树几乎都能独木成林,它们树型奇特,形态各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古榕部落”里有一棵最高大的榕树,堪称这里的“大王”,人们叫他“首领”,经专家验证,“首领”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树干需九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抱。
6、大清国一号界碑
位于景区西部。
东兴市范围内有多处大清国界碑,此处为第一号。
根据当时国与国立界的有关规定,两国以河流为界时是以河道的主航道为界线。
因界碑不能立在河里,只能立在本方靠近航道的陆地上。
立在岸上的界碑,单面刻字预示着外面的水域还有一部分是本国国土,这就是以河道为界和以陆地为界划界立碑的区别所在。
大清国界碑从立碑至今约有100多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7、竹山三圣宫
位于景区西部,临近北仑河大堤。
庙宇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当时居民和华侨为了祈祷出海平安,六畜兴旺而集资兴建,庙宇的木材和屋脊顶上的瓷制品均雕刻着图文和人物,这些木材和瓷制品都由建筑师绘制好图纸在越南制成运回的。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群众称之为“阿婆诞”或“马祖节”)都举行游神活动,每年的立春、冬至、年三十晚,当地居民按习惯自发聚集到三婆庙做社,聚餐食社饭,祭拜神佛,以求平安、兴旺。
8、竹山渔家风俗
竹山的渔文化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在长期的以海为主要生存来源的实践中,竹山人学会了划船、鱼作,并掌握了出海、归航的时间、当地气候等一系列知识,形成了与内陆迥异的以“渔”为核心的风俗习惯。
同时,在长期的劳动中,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
第二节资源评价
一、定性评价
1、具有独特、垄断性的旅游资源
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是我国重要的地理标志地,只有东兴竹山和辽宁丹东两地拥有,有着重要的地理和现实意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垄断性。
景区东部的榕树头一带,原生原长着一片古榕树,这些榕树与海上的红树林连在一起,如此景观在广西沿海地区尚属唯一,景观独特。
2、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
景区有着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起点、广阔的海域、曲折的海岸线、大清国1号界碑、哨所、古街等,还有当地以海为生的人民,蕴含了地标文化、界碑文化、边海文化、渔家文化等文化因素,区别于其他景区景点,韵味独特。
3、具有优美的生态海岸
景区海岸线长约5km,曲折蜿蜒,融合了神秘独特的古榕群落、大片的滩涂以及成规模的红树林等,形成了具有亚热带风情的海岸,而海岸线受破环程度低,没有工业污染,海水洁净,生态环境良好,景致优美。
4、具有连片规模的滨海红树林
景区南部沿海一带均分布有成规模的原生红树林,红树林生态系统内有着丰富的资源,红树林不仅具有保堤护岸的作用,还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
红树林又称为“海上森林”,随着潮起潮落,红树林时而显露时而没于水中,构成了旅游区沿海一带的一道亮丽风景。
二、定量评价
依照(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按照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和附加值评价景区各资源单体。
经评价景区有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2个,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9个,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14个;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4个。
有优良级旅游资源11个,占37.9%;普通级旅游资源18个,占62.1%,见表3-2。
可见,景区存在一定优良级旅游资源,但总体水平不高,缺乏特级旅游资源,在今后的开发中,应深入挖掘、包装。
表3-2资源单体等级评定表
资源等级
资源单体
数量
占总数
比例(%)
优良级
旅游资源
四级
(75-89分)
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6.9
三级
(60-74分)
北仑河口、大清国一号界碑、竹山三圣宫竹山古街、古榕群落、红树林、渔家风俗、
生态海岸、古榕王
9
31.0
普通级
旅游资源
二级
(45-59分)
三德天主教堂、竹山潮涌、沿边公路起点标志台、古寇井、竹山港、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标志碑、红树林湿地、北仑河口观日、竹山观月、北仑河大堤、榕树头半岛、竹山海域、、沿边公路起点、特色海产品
14
48.3
一级
(30-44分)
虾塘、田园风光、竹山哨所、亚热带常绿雨林
4
13.8
合计
29
100%
三、与周边滨海旅游资源对比分析
景区周边滨海旅游资源主要有东兴市的金滩;防城港市的江山半岛;钦州市的三娘湾、龙门群岛、麻蓝岛等。
目前,知名度较高的有东兴市的金滩、钦州三娘湾,而规模较大的属防城港江山半岛。
东兴市金滩主要开发方向是休闲度假;三娘湾融观光、休闲体验、历史探寻为一体;江山半岛则为集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
金滩以其沙色金黄、京族风情浓郁而闻名,三娘湾则以白海豚闻名,江山半岛以其大规模为特点,包含形似月亮的月亮湾、坦荡如坻的大平坡、岩石形态各异的怪石滩、中国唯一的一条海上运河潭蓬运河等特色资源。
景区虽然没有江山半岛优美的沙滩,没有三娘湾的白海豚,也没有金滩的金色沙滩,但拥有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这一区域垄断资源,加之海滨古榕群落、沿边公路零起点、古街、大清国界碑等资源,特色明显。
景区可以结合中国海岸线、生态海岸等特色资源,开发出地标游赏、海岸博览、界碑博览等以“博览体验”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与金滩、三娘湾、江山半岛等景区资源互补、客源互动。
资源对比见表3-3。
与周边滨海旅游资源对比
表3-3
景区优于其他滨海景区(点)的旅游资源
金滩优于其他滨海景区(点)的旅游资源
三娘湾优于其他滨海景区(点)的旅游资源
江山半岛优于其他旅游景区(点)的滨海资源
1、中国大陆海岸零起点
2、大清国界碑
3、沿边公路零起点
1、金滩
2、京族风情
1、中华白海豚
2、三婆石
1、大平坡
2、月亮湾
3、怪石滩
4、潭蓬运河
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可进入性
景区通过6km长的二级公路与防东一级公路连接,依托防东一级公路、钦防高速公路、南防铁路和防城港,可直达全国各地和越南等东南亚各地,竹山港可与国内和越南各大港口通航,对外交通便捷,可进入性良好。
2、景区旅游容量
景区内除少数低矮丘陵外,大部分区域广阔平坦,空间开阔,旅游容量大。
3、与周边旅游地之间的关系
景区周边主要有东兴城区、红石谷、十万大山、八寨沟、金滩、白龙尾、大平坡和三娘湾等。
景区以地标游赏、海岸博览、界碑博览为主要功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避免相似类型景点的激烈竞争,有利于与这些周边地区的旅游联合,资源共享,共同促销,可以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4、具有区域差异性
景区拥有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北仑河入海口、大清国一号界碑、沿边公路零起点等,以“零”为特色,资源特点鲜明,与其他景区景点差异明显。
5、资源点离散度
景区资源分布呈大分散,局部集中的格局,利于局部地区资源的整合开发,不利于整个景区游线的布置安排。
规划应该加强资源整合,挖掘亮点,合理安排旅游项目。
五、评价总体结论
景区特色资源突出、优势明显,且临海海域未受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优良,气候舒适宜人,与东兴周边其他景区特色各异、资源互补,在同类资源中拥有自身特色。
同时,景区具有优越的旅游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与游人规模预测
第一节客源市场发育现状分析
一、东兴市客源市场现状
因景区尚未开发建设,至今尚未对外开放接待游客,没有现实客源市场。
景区的客源市场现状参照东兴市的旅游客源市场。
东兴市自1996年建立县级市以来,利用边境旅游、边民互市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边、海、山、京族等旅游资源优势,开发了中越边境跨国游、滨海风情游、京族风情游、自然山水生态游、东兴市内游等旅游线路,形成“上山下海又出国”的基本格局,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富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东兴市委、市政府还通过各种旅游节庆、招商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大力宣传东兴市,提升东兴市的旅游形象,并将旅游业作为东兴市的四大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东兴市在大力发展出境旅游的同时,努力促进入境旅游和市内旅游的发展,以景区景点建设为中心,优化城市旅游设施,完善、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旅游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优化,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1996年至2008年,全市接待的游人数从17.1万人次增加到127.79万人次,年均递增16.5%;出境旅游人数从17.0万人次增加到2004年的34.78万人次(2005年2月起中止中越边境旅游业务,以2004年的指标计算),年均递增9.4%;入境旅游人数从0.1万人次增加到4.45万人次,年均递增25.6%。
据统计,2008年,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462.09万人次,同比增长25.5%,仅次于深圳罗湖口岸和珠海拱北口岸,成为我国陆路出入境人数第三大口岸。
同年,全市接待游客的127.79万人次中,接待越南入境游客4.45万人次,越南成为东兴市重要的入境客源市场。
东兴旅游市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01年~2008年东兴市旅游统计情况详见表3-1。
2001年~2008年东兴市旅游统计情况表
表3-1
年份
旅游总收入
(亿元)
接待旅游总人数(万人次)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
2001年
0.91
60.8
33.00
4.80
2002年
1.17
73.7
36.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东兴市 河口 景区 旅游 开发 规划 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