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五单元 包子剪子锤.docx
- 文档编号:30392321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4.85KB
5 第五单元 包子剪子锤.docx
《5 第五单元 包子剪子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第五单元 包子剪子锤.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第五单元包子剪子锤
第五单元包子、剪子、锤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多具有游戏性,风趣而活泼。
同学们可以通过听、唱、动、奏,在充满游戏性的情景中走进音乐、体验音乐,感受到学习音乐有时也像生活中做游戏一样轻松而快乐。
学习用明亮、饱满、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达出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是本单元演唱的要求。
学习中要注意多聆听,不喊唱。
两首欣赏作品,重点是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速度的变化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另外,结合听、唱、诵读,还能体验八分休止符,同时巩固四分、八分、二分节奏。
《猜谜谣》是一首充满情趣的山东儿歌。
歌曲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四二拍,中速,稍快。
前两句和后两句各为一对节奏相同的乐句,前三句曲调基本围绕sol音波动,最后一句结束在调式主音上。
可以从猜谜、诵读歌词开始,同时为诵读加入打击乐器或声势动作伴奏。
再结合对歌词的理解,听辨歌曲“问”“答”“齐”三种演唱形式的安排。
在听熟以后,可试着跟同伴分角色随录音唱一唱。
也可自己设计谜面和谜底替换歌词,念(唱)给同学们猜一猜.
《猜调》是一首由云南民歌改编而成的童声合唱。
前面增加了轻声、慢速、自由的引子,把呼唤性的音调夸张,对比性地营造氛围。
歌曲速度由慢、自由——中速——稍快——快——逐渐加快,似连珠贯口,一气呵成,情绪随之迭起。
歌中有独唱与节奏型的伴唱,有学舌似的声部轮换,有截句尾补充性地模仿,也有卡农式的轮唱等等,富有民族特色,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对歌游戏中的机敏和聪慧,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
可以通过师生合作,用不同速度诵读部分歌词的方式,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并感受速度变化对情绪表达的影响。
在聆听中,可以通过捕捉“小乖乖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这句,感受歌曲的分段以及速度、情绪的变化。
《夏日的雷雨》是一首简洁上口的谜语歌曲,曲调为四二拍,中速、稍快,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
前三个乐句节奏相同,第一小节都采用了切分节奏,打破了四二拍的强弱规律,使歌曲富有童趣。
第一句与第三句旋律完全相同。
第四句作为全曲的结束句,稍有变化,落在主音上,增强了结束感。
前三句节奏一样,可以通过节奏诵读加深对切分节奏的感受。
通过跟老师模唱曲谱,可以更好地感受歌曲的分句,同时发现歌曲中重复的旋律。
演唱此歌要注意声音跳跃而富有弹性。
两段歌词先问后答,可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领问齐答、男生问女生答等。
熟练演唱后可尝试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或者替换新的歌词,问一问、答一答。
《包子、剪子、锤》是一首既有动感又有凝聚力的儿童歌曲,它将孩子们日常的游戏与音乐相结合,欢快活泼,充满童趣。
歌曲为四二拍,旋律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四乐句,重复中有变化,用材经济,形象鲜明。
前紧后松的节奏、附点和休止的运用,既有动态又含抒情。
第二部分由第三句下半句与第四句发展而成。
采用扩展、紧缩、重复的手法,形成节奏的疏密对比,增强了音乐的推动感,抒发了孩子们游戏时兴奋、激动的情绪。
前后加上念白,生动再现游戏情景,唱念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演唱时要注意声音短促有弹性,吐字清晰。
附点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要唱得轻巧,一带而过。
演唱时要注意控制音量,不喊唱。
可以分别为歌曲的念白和演唱部分设计不同的声势动作参与表演。
儿歌诵读:
谜语童谣首先,可将单行的谜语完整朗诵出来,然后全体同学分成两组,进行两声部的卡农练习。
要注意看懂图谱,一个绿色的圆圈表示一拍,明白第二声部是晚两拍进入。
朗读时可注意听好老师的恒拍伴奏。
另外,可将两声部的诵读卡农改变成“念+奏”或“念+声势”的形式,以丰富声音的效果。
在进行两声部诵读时要注意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和各声部在每句进入的第一拍可稍突出,以突显声部的层次。
单元目标:
1.积极参与本单元听、唱、动等游戏性的活动,感受、体验不同作品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乐意与同伴合作表演,享受音乐与游戏的快乐。
2.通过听赏具有山东和云南地域风格的童声对唱《猜谜谣》、童声合唱《猜调》,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旋律特点,感受不同速度在情绪表达方面的不同效果。
3.能用明亮、饱满、具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夏日的雷雨》《包子、剪子、锤》,表达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并能模唱《夏日的雷雨》歌谱。
能随歌曲或伴奏恰当地加入声势或律动。
4.能够用卡农的形式进行两声部的节奏朗诵。
在游戏中能够对音乐的指令作出反应,随之变换动作或继续游戏进程。
5.在听、唱、动等游戏活动中,学习、体验八分休止符,巩固四分、八分、二分节奏,并能听辨与表现。
教学重点:
在音乐问答中学会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有对比的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表演,并选用自制打击乐器创设雷雨情境,为歌曲伴奏。
2.体会附点在这首歌曲情绪上渲染的点睛作用。
课时安排:
课时
听
唱
动拓展
第一课时
《夏天的雷雨》
第二课时
《猜调》
第三课时
《包子、剪子、锤》
老鹰捉小鸡
第四课时
《猜谜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
《夏日的雷雨》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饱满、具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夏日的雷雨》表达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并能模唱《夏日的雷雨》歌谱。
能随歌曲或伴奏恰当地加入声势或律动。
教学重点:
在音乐问答中学会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有对比的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能随歌曲或伴奏恰当地加入声势或律动。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
今天老师准备了一则谜语来考考大家!
听好谜面: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
(荷花)
二、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过渡:
其实呀,问谜语的形式可多了!
同学们,你们听过用歌唱的形式来猜谜语的吗?
今天就给大家准备了一首谜语歌,一起来听一听吧!
1.观看视频,欣赏《夏天的雷雨》动画视频边看边思考:
这首歌曲中都演唱了哪些谜面?
2.师:
咱们先把谜面都找出来再猜谜底,好不好?
你能把歌词中所演唱的谜面复述一遍吗?
生:
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
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声音响?
天空中哗啦啦,什么落下来?
师:
谜面有了,咱们再开动小脑筋猜猜谜底分别是什么吧!
天空中一闪闪,是什么光发亮?
生:
……
师:
别着急,来听下一个谜语:
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声音响?
……
师:
最后一个,天空中哗啦啦,什么落下来?
……
这是一组谜语,将这三个谜语联系起来思考,你就有正确答案了!
(闪电、打雷、雷雨)
3.熟悉歌词
A、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一至两遍。
师:
你们能按照节奏再加上动作,跟着老师一起来朗读一下歌词吗?
B、师问生答。
师:
接下来,咱们来对对谜语吧!
我来问你们谜题,你们按照老师的节奏来回答,可以吗?
记得要加上动作哦!
4.演唱歌曲
(1)欣赏范唱,跟着音乐小声哼唱。
师: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学唱一下这首谜语歌的谜面部分吧!
(2)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词。
师:
谜面大家都会唱了吗?
咱们连起来试试看吧!
(3)师范唱(先用慢速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再来一次,仔细听,这次又是怎么唱的?
(稍快跳跃)问:
你觉得哪种感觉更好一点?
说出你的理由。
师:
下面,我们就用稍快、有跳跃感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吧!
(4)对歌迷(加上动作)
师:
咱们这次对对歌迷,同学们唱谜面,老师来唱谜底,好不好?
角色互换。
师唱谜面,学生演唱谜底。
(5)针对错误挑出来进行教唱F、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加入表演动作。
5.总结出歌曲所表达的天气现象,并请同学为歌曲起个名字。
我们把这首谜语歌唱得这么棒了,可是唱到现在,它还没有名字呢!
能开动我们的小脑
筋,为这首歌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
雷雨往往在夏季下得特别多,雨过天晴,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因此老师为这首歌曲起名为《夏天的雷雨》,你们觉得这个名字好听吗?
三、知识拓展
过渡:
小朋友表现真棒!
作为奖励,老师准备了一段动画片《机器猫》的片段给大家观看,你们想看吗?
1.播放动画片《习惯雷雨声》片段
你也会和动画片中的大雄一样害怕打雷和闪电吗?
2.师介绍: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
之所以会有打雷和闪电是因为:
夏季,高空中有好多云团
在不断运动,云团交错运动,相互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电荷,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撞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
而放电会使空气振动发出很大声音,这就是雷声。
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了!
下雷雨的时候,经常伴随着打雷和闪电,那你知道在下雷雨的时候,你是会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呢?
3.介绍:
打雷和闪电其实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人们的感觉上会有先有后呢?
那是因为闪电发出的亮光,每秒钟要跑30万千米,而打雷发出的声音,每秒钟只走300米,要比闪电光慢多了。
所以,当你见到闪电之后,还要等上几秒钟,雷声才能传到人的耳朵里。
4.你知道避雷的一些小常识吗?
雷电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对人身造成危害,所以在雷雨天应注意:
不要在树下避雨;手持的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要迅速扔掉;在室内不要靠近门窗、暖气片和自来水……
5.制造雷雨声
(1)师:
下雷雨的时候,打雷和下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老师准备了两件乐器,看看你们都认识吗?
(出示沙锤和大鼓)
问:
你们觉得打雷和下雨分别可以用哪件乐器表现出来呢?
(2)师带领学生用自制沙锤模仿雨声,挑选学生敲击大鼓模仿雷声。
(3)表演歌曲师:
我们把自制的雷雨声加入到《夏天的雷雨》歌曲演唱的前面去怎么样?
咱们先创设一个正在下雷雨的情境,接着再用活泼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好不好?
还记得咱们之前加入的动作吗?
把动作也一起加进去。
(4)听好老师的要求:
音乐声中会有打雷和下雨声音的出现,咱们学着音乐中的声音来模仿,当《夏天的雷雨》音乐响起时,咱们就把手中的乐器放下,坐正!
大家能做到吗?
四、总结下课
师:
今天我们猜了谜语,又唱了谜语童谣,愉快的四十分钟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
老师还想请大家课后利用《夏天的雷雨》的旋律来创编自己喜欢的谜语童谣,咱们下节课上再来交流!
接下来,就让我们在老师编创的谜语歌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提供例子:
天空中一闪闪,什么眨眼睛?
天空中一朵朵,什么空中飘?
天空中弯又弯,什么像小船?
小朋友请你快快想一想!
天空中一闪闪,星星眨眼睛?
天空中一朵朵,云朵空中飘?
天空中弯又弯,月亮像小船?
我们猜出来了猜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
《猜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以问答对唱的形式演唱是民歌的一个特点。
2.引导学生聆听出歌曲速度的变化。
并能总结出速度的变化带个歌曲怎么样的情绪。
3.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创编出新的歌词。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品旋律,能够聆听出歌曲速度的变化。
并能总结出速度的变化带个歌曲怎么样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
有了上节课的猜谜语的基础,我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谜语一定难不倒你们了!
谜语一: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眼睛)
谜语二:
麻褥子,红袍子,里面躲个白胖子?
(花生)
谜语三:
半截白,半截青;半截实,半截空;半截在地上,半截在土中?
(大葱)
师:
厉害!
确实厉害,老师带来的谜语一个也难不倒你们。
那你们知不知道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他们会把日常的一些对话、游戏等都用歌唱形式表现出来。
你们听!
三、欣赏歌曲。
1.初听歌曲。
提问:
(1)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一问一答,对歌。
)
2.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曲是一首云南民歌,叫《猜调》,表现了云南儿童们在玩猜谜语游戏时的情景。
3.复听歌曲。
(带着问题细听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
(1)不知道同学们刚才注意到了没,这首歌曲在速度上有没有变化?
有什么样的变化?
(2)你认为歌曲速度的变化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利用课件让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完整地细听歌曲。
)
生:
歌曲的速度有变化,是由慢到快、快慢相结合。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特点:
A:
开始的“小乖乖……”具有呼唤性的语调,就好象招呼对方,让对方听好喽。
接着速度加快,一气呵成,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B:
教师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一口气说完好几句话,想让对方怎么样?
(引导学生说出:
让对方没有喘息的机会,没有思考的机会)
C:
教师继续引导:
那我们接着听,第2段,对方回答的怎么样?
(回答的也很快。
)
(说明回答者的思维敏捷,语言准确,生活经验也很丰富。
)
(4)从歌曲中感悟童年生活的乐趣。
师:
大家想象一下,你用很快的速度提问,我不加思考的回答,你又问,我又答……他们好象谁也不原认输。
这场面,大家想象一下,他们玩的高兴吗?
开心吗?
过度:
老师这会儿也很兴奋,好象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了,你们高兴吗?
我们光顾着高兴了,他们具体都出了什么谜语,老师还没听清楚呢,你们听清了吗?
4.再听歌曲。
(了解歌词内容)
师:
待会儿听清楚谜面的同学请举手示意一下。
(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歌词中所演唱的内容,文字与图片相结合)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歌词内容。
(有问有答的谜语)
师:
对,以问答对唱形式演唱歌曲是民歌的一个特点。
5.请学生小声随音乐哼唱歌曲旋律。
6.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教学。
1.创编歌词,进一步了解一问一答的对歌演唱形式
我们现在一起来用谜语创编出新的歌词,保持歌曲原有的节奏与结构。
(学生分组创编,之后分组展示。
)
(教师可做一定的提示,教师给出谜底,请学生编出谜面来。
)
2.了解云南。
意图:
通过了解云南歌舞、风俗,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了解民族音乐。
师:
云南的民歌不仅好听,那里的自然景色、人们的舞蹈都很美!
(欣赏《云南风光》大型舞蹈《云南印象》)
五、总结。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
《包子、剪子、锤》
动:
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包子、剪子、锤》,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并能背唱歌曲。
2.通过唱、听、说、动等多种音乐形式让学生感悟音乐,以“动”激情,以“动”悟乐。
3.通过拓展练习开阔学生的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编潜能。
教学重难点:
体会附点在这首歌曲情绪上渲染的点睛作用。
教学过程:
一、听听动动——律动导入
师:
今天的天气真好!
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到美丽的郊外去游玩,大家开心吗?
那就让我们出发吧!
(小朋友们手拿小旗,头戴小红帽,律动《郊游》进教室。
)
二、跳跳找找——享受音乐
大自然好美呀,天是那么蓝、山是那么青、水是那么绿,今天的郊外因为我们的到来显得
格外的热闹。
瞧:
小蜜蜂、小蜻蜓、小蝴蝶飞来了。
(让所有戴着小鸟、飞虫头饰的学生转起来飞两圈),小猴子、大象他们也赶来了。
(其余的小动物都动一动)。
他们呀都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
现在就让我们为结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而跳起来、唱起来吧!
(师生歌舞表演《找朋友》。
)
三、说说拍拍——感受音乐
师:
今天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想跳、想唱、想说,而美丽的大自然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蓝天下、花丛中到处有着挑战,不信看那小鸟、看那白云、看那花朵是不是都与众不同,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大自然的挑战呢?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1.找节奏(在花朵上)
分别找出×—、×.、×、×等已学的节奏,并重点让学生区分和模仿敲击××和×.×两种节奏,感受附点的时值。
2.练习节奏短句(在白云中)
(1)找出节奏短句进行练习。
2/4×.××.×|×0|
2/4××|×0|
(2)用打击乐器把节奏敲击出来。
3.认唱音符(在四周墙壁上小鸟嘴里衔着的卡片上):
分别找、认、唱各种音符。
4.旋律短句练习
(1)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分别进行练唱。
2/45311|5311|66|5—|
2/45311|5311|23|2—|
(2)填上歌词练唱。
2/45311|5311|66|5—|
伙伴们呀,伙伴们呀快快来,
2/45311|5311|23|2—|
快快过来,快快过来做游戏。
四、唱唱跳跳——体现音乐:
学唱歌曲《包子、剪子、锤》
1.导入新歌。
师:
哇!
大家今天的表现真是棒极了。
现在我也忍不住想展示一下了,我想带给大家一首新歌,不过现在我不告诉你们歌名,等我唱完了你们帮这首歌起个歌名,看谁起的歌名好。
2.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3.讨论创编歌名:
包子剪子锤、剪子包子锤、蹦蹦跳跳、快快乐乐、轻轻松松……
师:
大家取的歌名都很好,那我们到底选哪一个歌名呢?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吧,其实这首歌就在我们的歌本上,让我们来看看歌名到底叫什么呢?
(课件出示——包子、剪子、锤,并要求学生用×.××.×|×0|的节奏读出歌名。
)
4.欣赏歌曲录音。
5.熟悉歌词:
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然后跟着音乐的节奏朗读歌词。
6.用整体听唱法来模唱歌曲:
要求大家边唱边即兴表演,以“动”激情,以“动”悟乐。
7.拓展练习:
(1)找出歌词中表示快乐的词语:
蹦蹦跳跳、快快乐乐、轻轻松松。
(2)想出不同的表示快乐的词语:
欢欢喜喜、开开心心、愉愉快快……
8.用不同的词语替代歌中的词语把歌曲演唱两遍。
9.讨论:
怎样把歌曲演唱得更加完美——
(1)在念白处由一部分同学加上打击乐器。
(2)要求大家把歌曲唱得轻巧而跳跃。
(3)另外的学生边唱边表演。
(4)尽量背唱歌曲。
10.按要求演唱歌曲。
五、延伸教学——掀起高潮
师:
大家今天玩得开心吗?
那就让我们用歌声和舞姿把快乐和幸福尽情地表现出来吧。
让我们把幸福和欢乐和每一位在座的老师共同分享吧!
(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六、音乐游戏:
老鹰捉小鸡
1.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结构
2.说游戏规则和游戏要求:
听音乐,第一段是母鸡、小鸡、老鹰出场。
当听到音乐的提示,相应的角色才能进行,否则应留在原地。
第二段开始追逐。
第三段老鹰盘旋而去,母鸡带着小鸡回家。
(学生在音乐声中唱着歌离开音乐室)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听:
《猜谜谣》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并拓宽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通过听赏和表演《蝈蝈和蛐蛐》,了解这两种昆虫。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
歌曲《猜谜谣》中衬词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教室入座
2.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猜谜谣》
1.导入
师:
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
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
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设计意图】:
通过猜谜的游戏,熟悉歌曲内容,并且不公布谜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师: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3.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
这本来就是一首儿歌,颇具幽默性,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既熟悉了歌词内容,又熟悉了歌词节奏,诱发了学习兴趣。
三、学唱歌曲
1.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3.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设计意图】:
以不同的演唱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总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单元 包子剪子锤 第五 单元 包子 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