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各章试题含要点.docx
- 文档编号:30388840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761.14KB
高一物理必修1各章试题含要点.docx
《高一物理必修1各章试题含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1各章试题含要点.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物理必修1各章试题含要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全章知识脉络,知识体系
1、知识框架图
2、基本概念图解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
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
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
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3.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s.
B.当t=t2s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s时,两物体相距s1m
6.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8.对做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0.物体M从A运动到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v1+v2)/2B.
C.
D.
11.甲、乙两物体都以5m/s的初速度向东做变速直线运动,经5s后,甲的速度变为零,乙的速度变为10m/s,则物体甲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物体乙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比较前5s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______
______
;比较前10s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
′____
′____
′(填“>”“=’“<”)
13.在离地面高h处让一球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反弹的速度是碰前3/5,碰撞时间为Δt,则球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
(不计空气阻力).
14.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s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m/s,则物体的速度变化为_____,加速度为_____.(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5.根据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_,⑨_______.
16.(8分)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下列各段时间内汽车的路程和位移大小
①第lh内.②前6h内③前7h内④前8h内
17.(9分)A、B、C三地彼此间的距离均为a,如图所示物体以每秒走完距离a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折线经B、C点又回到A点试分析说明从运动开始经1s、2s、3s,物体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各为多少?
18.(10分)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根据图象:
求
(1)第2s内的位移,第4s内的位移,前5s的总路程和位移
(2)各段的速度
(3)画出对应的v-t图象
参考答案
1.C2.D3.BD4.B5.ABD6.B7.D8.D9.BD
10.D解析: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
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正确答案为D11.1m/s2,向西;1m/s2,向东12.>,>;=,=13.
,
14.
m/s;
m/s215.
(1)
,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
(2)vG=1.30m/s
16.
(1)
(2)①40km,40km②100km,100km③150km,50km④200km,零
17.a,a;a,2a;零,3a
注意: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
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18.
(1)10m,-15m,50m-10
(2)10m/s0-15m/s(3)如图所示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全章知识脉络,知识体系
(二)知识要点追踪
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实质上是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位移x和时间t这五个量的关系。
具体应用时,可以由两个基本公式演绎推理得出几种特殊运动的公式以及各种有用的推论,一般分为如下情况:
(1)从两个基本公式出发,可以解决各种类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2)在分析不知道时间或不需知道时间的问题时,一般用速度位移关系的推论。
(3)处理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末速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通常用比例关系的方法来解比较方便。
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思想
(1)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各阶段运动性质;
(2)根据题意画运动草图
(3)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规律列出方程,注意抓住加速度a这一关键量;
(4)统一单位制,求解方程。
3、解题方法:
(1)列方程法
(2)列不等式法(3)推理分析法(4)图象法
Ⅱ巧用运动图象解题
运动图象(v-t图象、x-t图象)能直观描述运动规律与特征,我们可以用来定性比较、分析或定量计算、讨论一些物理量。
解题时,要特别重视图象的物理意义,如图象中的截距、斜率、面积、峰值等所代表的物理内涵,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3m/s
D.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6m/s
2.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①a、b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②a、b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③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④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自由落体第5个0.5s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s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
A.5B.9C.10D.25
4.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
A.1∶1B.1∶2C.1∶3D.1∶4
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sB.1.5s
C.
sD.(
-1)s
6.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A.
B.
C.
D.
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A.5m/sB.5.5m/s
C.4m/sD.3.5m/s
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比甲运动的快
B.2s乙追上甲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
9.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
A.5sB.7sC.9sD.3s
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
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s,则它的速度从v增加到3v时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
1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13.某市规定:
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s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9m.,问这车是否违章?
14.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点需要______s.(g取10m/s2)
15.一物体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下的位移h等于______.
三、实验题(10分)
16.(4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17.(6分)在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0分)
18.(8分)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18.(12分)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15cm,sBC=20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s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参考答案
1.B2.A3.B
4.C由vt2-v02=2as,
知:
v2=2as1,4v2-v2=2as2,s1∶s2=1∶3
5.D6.A7.A8.D9.A10.B
11.
s
12.5m/s-2.5m/s2
13.违章
解析:
由于做匀减速运动,则平均速度
,又因为s=
t所以9=
×1.5解得v0=12m/s=43.2km/h>40km/h,此车违章.
14.1
15.
16.解析:
方法A偶然误差较大,方法D实际上也是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的v-t图象,才能充分利用各次的数据减小偶然误差.故C方法正确.B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的分度可以任意选取,根据同一组数据,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可以做出倾角不同的图象.而物体的加速度是一个定值,因此只有在同一坐标系中,才能通过比较倾斜程度的方法,比较加速度的大小,但不能用tanα计算加速度.
17.解析:
m/s=0.3m/s
因为s4-s1=3aT2,
所以a=
m/s2=0.6m/s2
18.解析:
(1)常规解法:
由位移公式得
s1=vAT+
aT2
s2=[vA·2T+
a(2T)2]-(vAT+
aT2)
将s1=24m,s2=64m,T=4s代入两式求得
vA=1m/s,a=2.5m/s2.
(2)用平均速度求解:
m/s=6m/s,
m/s=16m/s
又
+aT即16=6+a×4,得a=2.5m/s2,再由s1=vAT+
aT2求得vA=1m/s.
(3)用平均速度求解:
设物体通过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vB、vC
则有
解得vA=1m/s,vB=11m/s
vC=21m/s,所以,加速度为
a=
m/s2=2.5m/s2
(4)用推论公式求解:
由s2-s1=aT2得64-24=a·42
所以a=2.5m/s2,再代入s1=vAT+
aT2可求得vA=1m/s.
点评:
运动学中的不少题目可有多种解法,但首先应熟练掌握基本的、常规的解法,熟能生巧,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根据题目的条件选用合适的公式求解.
19解析:
(1)由a=
知小球的加速度
a=
cm/s2=500cm/s2=5m/s2
(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
vB=
cm/s=1.75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sCD-sBC=sBC-sAB
所以sCD=2sBC-sAB=(40-15)cm=25cm=0.25m
(4)设A点小球的速率为vA
因为vB=vA+atvA=vB-at=1.75-5×0.1=1.25m/s
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tA=
s=0.25s,故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答案】
(1)5m/s2;
(2)1.75m/s;(3)0.25m;(4)2个
第三章相互作用
(一)全章知识脉络,知识体系
(二)知识要点追踪
关于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知识中的基础,也是其重要内容。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依据力的概念,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物体的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要确定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隔离分析: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物体对它都施加了哪些作用。
3、按一定顺序分析:
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容易遗漏,应先分析;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要依据其产生的条件认真分析。
4、画好受力分析图。
要按顺序检查受力分析是否全面,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
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
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下述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
A.重力B.压力C.摩擦力D.阻力
3、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4、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拿一根细竹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6、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
直接计算;
D.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7、皮带运输机把物体匀速送经高处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A.与物体速度同向;B.与物体速度反向;
C.摩擦力为零;D.因不知相对运动趋势,故不能判定。
8、如图所示,在
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为:
(g=10N/kg)
A.10N,向右;B.10N,向左;
C.20N,向右;D.20N,向左。
9、如图13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为N,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增大,f不变;
B.N增大,f增大;
C.N变小,f不变;
D.关于N和f的变化,以上说法都不对。
10、水平桌面上一重200牛的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15N,30N,40N;B.0N,15N,15N;
C.0N,20N,40N;D.15N,40N,40N。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6分)
11、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30N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cm,其劲度系数为N/m。
12、如图所示,一个重600N的人用200N的力通过绳子和定滑轮拉一个静止在地面上重600N的物体M,则人受到,力和力作用,其大小分别为N,N和N。
13、物体与竖直墙壁的滑动摩擦系数为
,物体的质量为
,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1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两物体,已知A、B两物体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8N和4N,若一水平力F=6N作用于A物体时,此时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N,当水平力作用于B时,则A对B的作用力为N。
15.氢气球重10N,空气对它的浮力为16N,用绳栓住。
由于受水平风力作用,绳子与竖直方向成30°角,则绳子的拉力是N,水平风力大小是N。
16.将一个大小为25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是20N,则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N;最大值是N。
如果另一个分力的方向跟合力成53°角,则它的大小可能是N。
三、实验题(10分)
17.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需要的器材有:
方木板、白纸、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还需要。
18.在做上述实验时,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结两个细绳套,通过细绳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下:
①②③。
然后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再记下和。
四、计算题(共14分)
19、(7分)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
,
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
绳水平,则
绳所受的拉力F1是多少?
绳所受的拉力F2是多少?
20、(7分)在倾角
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档板,在档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
的光滑圆球,如图甲,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档板的压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C.D2、A.C3、C.D4、B.C.D5、C.D
6、A7、A8、D9、A10、A
二、填空题:
11、17;1000
12、重;拉;支持;600;200;400
13、0、
14、0,2,
15、
16、5N;45N;15N
三、实验题
17、弹簧秤两个、皮筋一根、铅笔一支;
18、O点位置;细绳所示方向;相应弹簧秤读数;O点位置;
四、计算题
19、将电灯所受的重力G沿绳子方向进行分解,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得
,
20、分析和解答:
球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这个重力总是欲使球向下运动,但是由于挡板和斜面的支持,球才保持静止状态,因此,球的重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如图所示,故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两个分力①使球垂直压紧档板的力
;②使球垂直压紧斜面的力
,由几何知识可得:
分别等于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全章知识脉络
(二)本章复习思路突破
Ⅰ物理思维方法
l、理想实验法:
2、控制变量法:
3、整体法:
Ⅱ基本解题思路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2、选取研究对象。
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同一题目,根据题意和解题需要也可以先后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4、当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多,一般把它们正交分解到两个方向上去分别求合力;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把各个力分解到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的方向上。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物体所受外力、加速度、速度等都可根据规定的正方向按正、负值代入公式,按代数和进行运算。
6、求解方程,检验结果,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三)知识要点追踪
Ⅰ物体的受力分析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要确定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隔离分析: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物体对它都施加了哪些作用。
3、按一定顺序分析:
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容易遗漏,应先分析;弹力和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必修 各章 试题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