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基台新农村建设发展纪实.docx
- 文档编号:30388814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79.70KB
花基台新农村建设发展纪实.docx
《花基台新农村建设发展纪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基台新农村建设发展纪实.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基台新农村建设发展纪实
花基台新农村建设发展纪实
“>花基台新农村建设发展纪实2007-03-0210:
26:
06
花基台新农村建设发展纪实
一、历史背景
公安县地理位置特殊,历来就是荆州市乃至湖北省血吸虫病重疫区县市之一。
全县16个乡镇、2个县直场,不同程度地流行血吸虫病,其中黄山头、狮子口、闸口、夹竹园、毛家港等乡镇疫情尤为严重。
全县现有钉螺村282个,疫病流行村293个;万人口中,有74万人受到血吸虫病的严重威胁,占全县总人口的%。
共有血吸虫病人数万人,其中慢性病人万人,晚血病人713人。
血吸虫病曾给公安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
花基台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过去也是全县有名的“水窝子”和“虫袋子”,其自然条件比较差,生产力水平低下,血吸虫疫情较为严重。
该地区共涉及夹竹园和闸口两个乡镇,6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农户3303户,人口174人,国土面积万亩。
境内原有钉螺182处,钉螺面积4134亩,血吸虫病人3466人,病牛62头,人畜感染率分别达%、%,农民因病返贫率达71%,人均年收入仅1480元。
多年来,公安县委、县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该地区的血吸虫疫情进行整治。
但终因基础太差、环境恶劣及自然灾害频繁,致使钉螺越来越密,疫情越来越重,病人越来越多,经济发展越来越差。
为了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积极探索在平原湖区治理血吸虫病的有效途径,我们利用市委、市政府实施血防灭螺综合治理试点的有利机遇,从2003年5月开始实施花基台综合治理,整个工程于2003年9月正式开工,总投资1560万元,治理面积万亩,亩平投资1000元。
工程规划3年内达到疫情传播控制标准,5年内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通过综合治理,我们拟将花基台地区建成血防灭螺的示范,现代水利建设的示范,乡村公路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农业产业化的示范,生态林业开发的示范,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示范等6个示范。
二、治理措施与成效
为了真正把花基台综合治理工程建成“民心德政工程”、“经验示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重点采取了六项措施。
(一)实施卫生血防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我们在彻底查清花基台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的基础上,精心制定了分阶段、到村组、到沟渠、到田块的治理计划,建立了一套以“查、治、灭、管、教、防”为主要手段的疫情监测、防治、控制、评估、监督体系,彻底改变了过去查治分离的传统治疗模式。
一是大力开展查螺灭螺。
通过在项目区内两处主要沟渠上修建阻螺工程,对项目区内60处、2094亩钉螺进行土埋,对122处、2040亩定型沟渠进行药物灭杀,对无螺的8556亩沟渠、低洼田进行环境改造,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控制钉螺扩散。
二是坚持人畜同步查治。
每年对项目区90%以上的人口和全部耕牛进行血吸虫病药物化疗,对所有病人、病牛进行全面诊疗,同时对项目区内79名晚血病人全部进行免费救治,基本做到人畜查治同步,达到了完全控制疫情的目的。
通过实施卫生血防措施,项目区内的钉螺面积由2003年的4134亩下降到1626亩,纯降2508亩;钉螺密度由只/平米下降到只/平米,下降%,钉螺感染率由%下降为零;血吸虫病人由3466人下降到85人,纯降3381人;居民粪检阳性率由%降至%,下降%;无急感和12岁以下儿童新感染病例;晚血病人由79人下降到31人,下降%;血吸虫病牛由62头降至12头,纯降50头;耕牛感染率由%下降至%,下降%;每年灭螺治病经费由万元下降到56万元,年节省万元。
(二)实施水利血防措施,水患得到有效治理。
疫水蔓延是血吸虫病疫情难以从根本上控制的重要因素。
在花基台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水利建设实施了三大疫水控制工程。
一是实施挖新填旧工程。
对项目区67处、公里大小渠道进行疏扩,并新开部分沟渠配套,做到沟渠相通,道路相连。
二是实施渠道硬化工程。
对与阻螺工程相连的两条长1000米的主要渠道进行硬化。
三是实施闸站配套工程。
大力改造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新建控制闸23座,涵闸2座,石拱桥12座,生产桥26座,渡槽30处,斗门49处,涵洞43个,排水站4个,灌溉站11个。
通过采取水利措施,我们成功控制了花基台地区的水位变化,改变了钉螺的生存环境,有效遏制了疫水的蔓延。
同时,实施水利措施还使项目区内灌溉保障率由过去的不足30%提高到100%,排涝标准由五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农业复种指数由提高到,增加粮油产出率40%以上。
特别是在2003年7月8日和2004年7月11日,花基台地区分别遭受两次强度相当的暴雨涝灾,其中2003年有40%的农田绝收,而2004年由于工程实施受益,该地区则免遭涝灾危害和疫水蔓延。
(三)实施农业血防措施,农业效益明显提高。
一是实施水旱轮作。
对项目区内2650亩低产田进行改造,对5500亩水面进行开发,达到既彻底消灭钉螺孳生地,又实现农业旱涝保收的目的。
二是推行以机代牛。
在项目区内大力推广机械化耕作,确保病牛不下水、不耕地,从根本上切断传染源,切实减少感染。
三是开展养殖灭螺。
大力发展水禽养殖,积极开展深水灭螺,最大限度降低钉螺存活率,减少钉螺数量。
通过实施农业措施,项目区内钉螺基数明显下降,存活率大大降低。
同时,2650亩低产田实现了自排自灌,粮棉油及水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年农业总收入由万元提高到万元,增加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1480元增加到2005年的2780元,增加1300元。
(四)实施兴林抑螺措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我们在项目区内林网格局上种植农田防护林,开展道路绿化,营造林总规模4万株,折面积800亩,其中农业田防护林万株,折面积740亩;道路绿化林万株,折面积60亩。
按树种分杨树万株,740亩;塔柏万株,60亩。
通过实施林业措施,项目区内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17%,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有力地压制了钉螺的生存空间,逐步实现了环境的良性发展。
同时,林木10年后可创产值370万元,税后获利万元,年纯利万元,经济效益大大增加。
(五)实施健康教育措施,群众防护意识逐步增强。
我们在项目区内采取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专栏、标语、传单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血防知识教育,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最大限度减少感染,达到自觉防病的目的。
两年多来,项目区内中小学校共上血防知识课24次,听课人数达到万人次,办宣传期刊18期,刷写标语200条,发放传单万份,立警示牌50块,中小学生和家庭妇女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达到100%、97%。
(六)实施环境改善措施,新农村建设初见雏形。
我们在项目区内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一建三改”工程。
共建沼气池95口,建三格式无害化厕所853座,以此有效灭杀虫卵,从根本上切断疫病传染链。
二是安全饮水工程。
新建了180t水厂一座,目前有1000多人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有效解决了吃疫水的问题。
三是交通工程。
修建了4条计公里碎石路,并配套内部生产路,新建交通桥梁2座及生产桥26座。
四是电力工程。
新建10kv主干线路1条及新建支干线2条,并配套5个配电台区。
五是新居工程。
在项目区内规划修建现代居民新村,部分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
通过实施环境改造措施,项目区内群众吃上了安全水,烧上了节能沼气,用上了卫生厕所,走上了干净道路,点上了安全电,电话通到了农家,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生活环境明显好转,每年仅交通因素就降低运输成本120万元,人平减少非生产性开支215元。
2005年底,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花基台工程进行了为期10天的验收评估,考评组一致认为,该工程的实施是可行的、科学的、有效的、经济的,项目区目前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项目区内钉螺面积纯降2508亩,血吸虫病人纯降万元。
灌溉保障率由30%提高到100%,排涝标准由五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农业复种指数由提高到,森林盖率15%提高到17%。
年产出总额增加万元,年投入与产出比为1:
;年纯收入净增万元,年内全部收回成本,人均增收460元。
三、新农村建设试点区的确立
2006年初,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新农村建设先行试点,由点到面。
鉴于花基台地区血防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生活设施基本配套,干部群众要求强烈。
中央和省市领导高度关注,多次深入花基台地区实地考察,并明确要求将花基台地区确定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班进行调查研究要求和现场办公,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四、规划与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将该地区5个村分别分为示范村(保恒垸、陈榨)、推进村(双潭、齐心)和整治村(陈祠桥)三个类型。
从2006年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全面推进以村庄规划建设、“五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和文明村创建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活动,把5个村建设成为“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村庄环境优美,农民安居乐业,农民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的现代化新村庄。
具体目标是:
——农村经济:
形成水产、畜禽两大特色产业;有稳定的增收渠道,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长%,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0%以上,村级债务基本化解完毕;新增转移劳动力1500人,达到4000人;培育各类农业科技示范户100个以上,农业科技大户20个以上,各类示范基地10个以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项以上,每年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每个村至少成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网络农户60%以上;全面推行“以机代牛”,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整体提高。
——基础设施:
水利建设投资210万元,完成土方万方、标工万个,完成灌溉泵站改造工程3处,疏洗渠道36650米,沟渠配套工程12处,饮水安全工程2处,解决6000人安全饮水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村级公路通达率100%,全部与207国道和黑闸路县道贯通,客货运输畅通;投资万元,全部完成该地区电网结构改造;对2386个农户进行生态家园建设,其中对1432个农户实施“一建三改”,对954个农户建“三格无害化”厕所;电话入户率达到50%,广播覆盖率达到100%,数字电视入户率70%以上;2006年底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08年底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10年底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村庄建设:
逐步建设5个居民点,其中整治3个居民点,新建2个规模500户左右的中心村居民点;对新建住房100%实行“五改一建”(改灶、改厕、改圈、改水、改垃圾处理、建沼气池),对老住房实行“五改一建”,每年上升20%,5年全部完成;村庄和居民点主次道路分明,布局合理,硬化率达100%;中心绿地及公共活动绿化场地达到—2m2/人的标准,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
——社会事业:
投资64万元,改造建设夹竹园镇齐心村初级小学和闸口镇双潭寄宿制完全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8%,小学辍学率控制在%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50%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实用技术培训;对五个村卫生室全部按照甲级村卫生室的标准建设,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参合率达70%,2008年达85%,2009年达100%;对自愿到福利院供养的可保人员全部收住福利院,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农村居民,实行分类救助;按村民在公里范围内就近购买的原则,在2006年底前设立3-4个商业网点,3年内在每个行政村设立2个以上网点,建设1个“农民社区服务中心”;在每个村建一个图书室或文化活动室,修建一个标准水泥篮球场,在住户比较集中的地方安放全民健身器材;5个村计划生育率均达到100%,无越级上访,无纠纷械斗,无刑事案件,无“黄赌毒和偷盗抢”,犯罪率为零,村民对村治安状况满意率90%以上。
——民主管理:
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满意率95%以上,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90%以上。
五、启动措施与进展情况
1、加强宣传,形成氛围,努力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
新农村建设,真正的主体是农民。
为了把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们从宣传入手,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通过召开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会议,层层宣传,组织学习,让广大群众真正知晓新农村建设、了解新农村建设,让他们真正知道市、县两级在这里办试点是对花基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是在帮助提高改善生产生活质量。
通过不断的强化思想教育和不断的认识深化,取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克服无所谓和等靠要的思想,为试点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力争尽快取得建设实效。
一是认真抓好当前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
我们要求农业、生产、林业以及其它涉农生产部门,都要结合花基台地区的建设总体规划,及时开展指导,先行示范引导,统一新品种、推广新模式,为今后形成主导、特色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组织劳力搞好沟渠清洗和泵站维修。
我们要求镇、村两级必须发动群众,广泛动员,尽快掀起春季水利建设的高潮,以实际行动来感化各级各部门支持花基台建设,拉开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三是抓紧开始今年的水利和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路障和水患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也是最盼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求水利和交通部门要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抢在雨季以前,把今年规划的工程先搞起来,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实惠。
四是认真搞好社会事业发的调查登记。
我们的工作专班已开始进村入户,对两镇五个霜所有农户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模底,之后将汇编成册,把档案资料建立到每家每户,真正做到情况清楚,中心有数,为今后工作打牢基础。
3、加强领导,强化职责,努力形成建设工作的合力。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
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花基台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并抽调了部分人员组建了花基台试点工作办公室。
二是明确各自职能。
切实明确了县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和引导,各部门的职责是支持和配合,两个乡镇的职责是领导和督办,五个村具体组织实施,广大群众起主体作用。
通过职能确定,真正建立起了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
三是强调资源整合。
要求各部门必须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分线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根据总体规划,做好各自职能范围内的分村规划、分项规划和项目规划,有序实施;并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捆绑使用资金,促进各类资源要素投向花基台,服务花基台。
确保花基台试点建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据5月12日统计,目前已有19家县直部门在花基台启动了项目建设。
农业局以低于市场价统一供应中稻品种e福丰优11号,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开展科技培训7场近6000人次,测土配方取样200多份;开办缝纫班、汽车驾驶班2期,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瓜菜种植技术。
水利局(改水办):
疏挖渠道6条,长14000m,土方万方,分别是夹竹园镇齐心村3、6、7组排水沟疏洗,长1000m,陈榨中心沟疏洗,长3000m,陈榨一组排水沟疏洗,长1000m,土方万方。
闸口镇花基台项目区道路升级,长3000m,土方3万方;沟渠整修,长6000m,土方1万方;投资12万元建设单位工程2处,即闸口中心路尾端控制闸,资金6万元;投资6万元更新改造夹竹园镇陈榨村虹吸泵站,投资105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处,即夹竹园花基台小区水厂管网扩建工程投资35万元;新建保恒垸安全区水厂1座,投资7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项目申报,拟定年底实施。
财政局(农开办):
已完成2006年项目申报工作,修建控制闸3处、控制涵4处、涵洞16处、生产桥1座、便桥1座。
国土局:
花基台10万亩规划已向国土资源部申报。
科技局:
在陈榨村建蔬菜大棚50个。
卫生局(爱卫办):
按照甲级村卫生室标准进行改造,刷写固定墙标22条,做卫生室宣传牌5块,5月11日召集有关医疗单位对花基台老百姓进行义诊和免费送药,卫生局出资1万元。
交通局:
完成了齐心村公路村级公路的设计,九横渠中心渠公路资金已向市局申报。
建设局:
花基台地区总体规划已经启动,5个村的村庄规划正在编制中,村庄整治方案已拿出,省建设厅表态出资25万元已落实。
体育局:
夹竹园镇已上报为全国亿万农民体育建设先进乡镇,目前已验收合格,五个村的蓝球场器材设施已向上申报,得到认可,省农业厅计划对每个球场补助1万元,省体育局计划每个村配置一副篮球架及器材,合计资金24万元。
水产局:
开展水产养殖培训一期450人次,印发渔业技术资料450份,落实虾稻联作模式30亩。
林业局:
树木涂白2万株,防病治虫2万株,除草2万株,落实护林人员20人,补植3000株。
畜牧局:
已落实27户农户建良种繁育基地,投良种母猪30头,目前正在对所有耕牛进行普查,对阳性耕牛将进行无偿治疗,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防疫,目前猪瘟5#病、鸡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达到100%。
广电局:
在陈榨、保恒垸两个村签订了无线数字电视安装协议,目前已安装50户。
网络公司:
省公司已完成对花基台地区实地勘测,一期工程资金50万元已分批拨付,目前已架设主干线路50公里,其中主干光缆15公里,架设分配干线35公里,双谭、齐心、民强有线电视信号已开通,建设光节点5个,安装有线电视用户350户;已在保恒垸村建分配网4公里,有线电视信号月底开通;永和、强力、陈榨有线电视正在建设之中。
供电公司:
已将花基台电力设施计划上报省市公司待批,已解决朱家咀村100kva电力增容1台,齐心村100kva电力增容设施已纳入计划,完成农业开发配套建设投资10万元。
血防办:
完成了5个村的钉螺普查,普查面积5302亩,查出有螺面积1148亩,发放宣传画2500张。
刷写血防宣传标语55条,目前灭螺任务已完成85%以上。
能源办:
已落实整体推进改厕项目1000户,沼气项目已落实陈祠桥87户、齐心92户、陈榨户、双潭21户、保恒垸村8户。
电信局:
村村通基站目前正在施工,月底可以开通。
商贸协会:
超市选址、店面设计标准和投资单位已经落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花基台 新农村 建设 发展 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