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岳麓版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测试概要1.docx
- 文档编号:30384265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77KB
届岳麓版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测试概要1.docx
《届岳麓版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测试概要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岳麓版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测试概要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岳麓版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测试概要1
(时间:
4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6·湖南怀化质检)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
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
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
A.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
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解析 唐朝的三省体制基本为宋元所沿袭,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分权理论和英国洛克的分权理论为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政体奠定了理论基础,故D项正确。
分权之下各部门形成程序化分工,必然影响行政效率,故A项错误;中国唐代分相权的目的是加强皇权,而不是以限权为目的,故B项错误;中国唐代的三省权力相互制约,但最终集权于皇帝,皇权至高无上,不可能有权力的平衡,故C项错误。
答案 D
2.(2015·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二模)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
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B.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C.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D.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解析 苏格拉底等人因“不敬神”而受迫害,说明当时思想家体现的人文精神并不能被雅典民主政治下的大多数公民所接受,故D项正确。
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斯三者皆因“不敬神”被城邦起诉,遭到城邦不公平的对待,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下权力滥用,故A项错误;雅典城邦普遍信仰神的存在,但是不能说明城邦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斯三者皆因“不敬神”被城邦起诉,能够看出神在雅典人心中的地位,但不能说明材料本质,故C项错误。
答案 D
3.(2016·湖北华中师大附中模拟)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
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 )
A.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B.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
C.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
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解析 据材料“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可知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故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仅涉及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并未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故事情节,不能说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5·四川成都七中诊断)“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
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该观点最早源自( )
A.启蒙思想家B.宗教改革者
C.人文主义者D.古代儒学大师
解析 由“应当追求财富”和“只要不损害别人”可知这属于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故C项正确。
答案 C
5.(2015·河北邯郸一模)五四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常常被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注重人的个性要求
B.构建了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
C.主张复兴传统文化
D.面临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解析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而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故A项正确。
启蒙运动冲击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主张用理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构建了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但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都仅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C项错误;“国内经济环境”都有资本主义萌芽或发展,但新文化运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外经济环境不同,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5·湖南长沙一模)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解析 据材料“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塞尔维特“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可知路德和加尔文对科学的辱骂与破坏,体现反理性的特点,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路德和加尔文对科学的辱骂与破坏,没有体现人文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天主教会的主张,是新教对科学的破坏,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对的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迫害的是发现血液循环的科学家,并没有反对宗教信仰自由,故D项错误。
答案 C
7.(2015·甘肃二模)马丁·路德认为:
“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票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
”“一个真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票,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
”该主张的直接目的( )
A.推动宗教信仰自由B.否定教会权威
C.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D.传播无神论思想
解析 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故C项正确。
据材料“一个真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票,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信息可知,马丁·路德的直接目的是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而不是“推动宗教信仰自由”,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否定教会权威,没有材料可以佐证,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马丁·路德传播无神论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C
8.(2016·辽宁锦州质检)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解析 材料与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并非是无组织的,故B项错误;“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可知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局限性体现在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故C项正确;材料与文艺复兴政治领域的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16·湖南衡阳质检)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是英国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出身高贵、温文尔雅、教养良好等绅士理念逐渐弱化,边沁和穆勒提出的功利主义伦理道德观成为信条,形成所谓“维多利亚主义”道德风。
下面与“维多利亚主义”道德风的产生相关的是( )
①民主代议制 ②工业革命 ③对外扩张 ④启蒙运动
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1837~1901年)结合所学可知,维多利亚时代,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发展,故①正确;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故②正确;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对市场、原料的需求,对外殖民扩张,故③正确;启蒙运动最先在英国起源,思想方面的启蒙运动也必然会对“维多利亚主义”道德风的产生有一定影响,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0.(2016·江西南昌质检)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
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负担最轻,在贵族制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就承担着最大的重担了。
”材料反映了( )
A.“自由、平等、博爱”是社会进步的不二选择
B.民主制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
C.自由主义政策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国君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解析 材料通过对比,认为“民主制之下人民负担最轻”,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进步,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故A项错误;自由主义政策主张政府减少对经济发展的干预,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通过对比,认为国君制、贵族制不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2015·湖南怀化二模)洛克在《政府论》中说:
“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
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这样做,因为它并不损及其余的人的自由,后者仍然像以前一样保有自然状态中的自由。
”材料主要体现了作者的何种思想( )
A.自由平等B.社会契约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
解析 社会契约是把社会和国家看作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与材料中“同其他人协议”“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等信息一致,故B项正确。
答案 B
12.(2016·湖南长沙质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司法机构不得以司法审查为工具,来干涉立法与执法机构行使自身职能,这一规定的理论依据是( )
A.共和主义与三权分立B.人民主权与三权分立
C.主权在民与司法独立D.联邦主义与司法独立
解析 据材料“司法机构不得以司法审查为工具,来干涉立法与执法机构行使自身职能”,可知司法机构、立法机构、执法机构三权分立,互不干涉,故B项正确。
材料中可以反映三权分立,不能反映共和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中“司法机构不得以司法审查为工具,来干涉立法与执法机构行使自身职能”可知并没有强调司法独立,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能反映联邦主义和司法独立,联邦主义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2015·江苏南通、扬州二模)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
……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
……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
……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
”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
近代
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
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
(10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关键信息“文艺复兴”“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可见他们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挑战神权的基本形式是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第
(2)问,第一小问,影响,据材料二“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说明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第二小问,说明,启蒙运动的“理性”,批判专制,提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第(3)问,首先明确论点,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人文主义进步推动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发展。
其次要列举论据进行论证,传播人文主义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都对科学进步有促进作用;经典力学的提出,反过来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
(1)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
形式:
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2)影响:
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说明: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3)评分表:
等级
观点(2分)
论据(6分)
表述(2分)
8-10分
人文主义进步推动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发展。
(2分)
①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追求个人的充分发展,促使理论家重视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推动现代科学兴起。
(2分)
②宗教改革:
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
(2分)
③启蒙运动:
经典力学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促使启蒙思想家运用理性,推动社会变革。
(2分)
论证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行文流畅。
(2分)
6-7分
观点明确;能从上述两个方面提出论据;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3-5分
观点较明确;能从上述一个方面提出论据,且表述较为准确;论证表述清楚。
0-2分
观点不明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证;表述不清楚。
14.(2015·山东滨州二模)思想和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
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
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
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
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有人说“中世纪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着希望的时代”。
据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比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于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
(8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
(8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
解析 第
(1)问,结合中世纪的时代特征,总结对“黑暗”的理解;从“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的发展”,得出科学发展推动文艺复兴产生,可归纳对“孕育希望”的理解。
第
(2)问,结合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主张,分析关于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
第(3)问,论述二者关系应运用辩证方法,全面总结观点,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解释说明。
答案
(1)理解:
一方面中世纪处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之下,压抑了人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被看作是“黑暗的时代”。
另一方面,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和大学对科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古代科学著作的翻译,这些都为文艺复兴的发生做了准备,因此被看作是“孕育希望的时代”。
(2)内涵:
宗教改革否定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启蒙运动倡导理性主义;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王权和教权,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3)观点:
人文主义推动近代科学的进步,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
(或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论证: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时期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
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印刷术的传播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特别是经典力学的提出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岳麓版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测试概要1 西方 人文主义 精神 起源 发展 单元测试 概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