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
- 文档编号:30384074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1.81KB
荔波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
《荔波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荔波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荔波县政府工作报告
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文件之1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3月21日在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陈稠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根据《中共荔波县委关于制定荔波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县人民政府制定了《荔波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各位代表连同政府工作报告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三个“百年不遇”的冲击和一系列特殊困难影响,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谱写了荔波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篇章。
(一)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我们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扩大内需历史机遇,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双提升。
全县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81076万元增加到176880万元,年均递增12.87%,是2005年的2.18倍。
财政总收入从11897万元增加到28016万元,年均递增18.68%,是2005年的2.35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5556万元增加到13533万元,年均递增19.5%,是2005年的2.44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35442万元增加到177186万元,年均递增37.97%,“十一五”累计投资是“十五”的4.04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113万元增加到47719.8万元,年均递增20%,是2005年的2.5倍。
2010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9.3亿元和9.2亿元,是2005年的2.62倍和2.58倍。
(二)结构调整实现新进展。
我们始终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充分发挥资源特色优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4.9:
37.3:
37.8调整为2010年的18.9:
36.6:
44.5。
“十一五”累计投入“三农”资金达4.72亿元,是“十五”的4.5倍。
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兑现到位,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
粮食生产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63510吨,连续6年增产。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38个,有序推进土地流转3万亩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创建“185工程”面积3.4万亩,重点实施的“十万亩经果林基地”已达6.8万亩,蔬菜、糖蔗、茶叶分别稳定在6.62万亩、1.8万亩和8100亩,建成规模养殖场35个,涌现出省级龙头企业1个和州级龙头企业5个,基本形成“果蔬、畜牧、蔗糖、桑蚕、辣椒、茶叶”六大特色产业,荔波血桃、荔波蜜柚、“碧华园”无公害生鲜肉食品和“天然牧咯”虫草鸡逐步形成品牌优势。
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煤矿整合技改取得实质性进展,煤炭产销量累计达600万吨;完成水泥厂改造扩能投产,新建中小水电站6个,中小水电装机总量新增4.5万千瓦,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由18家增加到28家。
旅游产业加速崛起,成功承办第二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樟江景区顺利完成了国家4A级景区创建。
启动了茂兰保护区游线建设,“四区一带”生态旅游格局基本形成。
推出了洞塘木朝、板寨、瑶山拉片、拉柳、玉屏下白岩、拉鱼等一批乡村与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打造了“梅花节”冬季旅游品牌,被评为“国际旅游王牌目的地”,荔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旅游人数从2005年的55万人次增加到334.7万人次。
商贸、酒店、餐饮、娱乐等服务业蓬勃发展,星级酒店已达34家,新增农家接待点239个。
(三)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我们始终坚持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突破口,全力加快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实施各类基础设施项目273个、投资9.2亿元,其中争取到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19个、投资3.37亿元,争取到的中央新增投资在全州名列前茅。
交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荔波机场建成通航,麻驾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荔波人民的两大期盼终于实现;新建乡镇客车站9个,新建、改(扩)建县乡公路727.3公里,率先在全州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初步形成“内优外快”立体交通格局。
累计投入8658万元实施水利工程,重点完成了2座水库建设,3个小
(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成“三小”工程3250口,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200亩,实施了54个农村饮水项目,解决了6.7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大力实施“景城互动”开发战略,突出科学规划引领建设,累计投入1600多万元完成了城区、景区及土地等27项规划,县城规划控制基本实现全覆盖,乡镇规划编制推进顺利;抓住“旅发大会”契机,掀起城市建设大会战,以“苦干半年、提速五年”的拼搏展现了“荔波速度”;坚持走新、老城区联动开发路子,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时来新区官塘大道、阳光路等五条道路如期建成,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官塘大桥建设已完成82%工程量,县城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扩展到4.2平方公里。
组建城乡建设管理执法大队,强力推进“两违”整治工作,共查处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237户;驾欧、瑶山、朝阳、甲良、茂兰、佳荣、瑶麓、翁昂等集镇建设有序推进,拉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成为全省示范样板,县城至小七孔景区沿线村寨整治已完成房屋立面改造577栋,城镇化率已达35.48%。
(四)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
我们始终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理顺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实施,水泥厂、樟江食品厂、粮油购销公司和饮食服务公司等一批国企改制并购工作顺利完成。
财政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加大了乡镇财政扶持,进一步理顺了“乡财县管”财政体制。
新一轮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稳步推行。
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建成立县行政服务中心,推进“一站式”服务建设。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全面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领域,实行政府领导重点帮扶民营企业制度,非公有制企业从2005年的96家增加到344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拓展,与北京平谷区缔结友好区县,与深圳盐田港集团、光明新区结成了帮扶对子。
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62个,到位资金18.86亿元,是“十五”的6.8倍。
(五)生态文明建设谱写新篇章。
我们始终坚持把保住青山绿水作为立县之本,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
以荔波为核心成员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一举成功,成为贵州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项目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正式批复,我县先期实施的遗产地175户人口外迁试点工程已完工。
积极拓展生态保护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功承办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会议,形成富有创建性的《荔波共识》;与奔驰公司开展了两期遗产地保护资助项目合作;成功与美国猛犸洞国家公园缔结“友好公园”,初步建立了国际组织框架下的生态保护新机制。
推进退耕还林、珠江防护、九万大山等生态工程,结合经果林种植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新增有林地8.6万亩;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争取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资金3000万元。
强化森林防火基础性工作,在全州首个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
集中开展非法盗采矿产资源整治行动,全力保护国家矿产资源。
强化樟江源头非煤矿山整治,持续推进樟江沿河两岸补植补种绿化工程,“秀美樟江”打造初现成效。
坚持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深入开展整治企业违法排污专项行动,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六)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
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当作第一公务,竭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县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逐年增加,累计投入6.7亿元,是“十五”的6.5倍。
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件、建议1101件,政协委员提案653件,政府公开承诺办理的30件惠民实事基本落实,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
扶贫攻坚取得积极成效,完成了4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成功实施1468户移民搬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4229人。
建成182套廉租住房和72户安置房,完成2561户农村危房改造,困难群众住房难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结合新农村和基层组织建设,集中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5个,惠及4.9万人,“六结合”推进模式成为全省示范样板,引起国务院农村“综改办”的高度重视,实现了一事一议与党的建设双促进,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群众的向心力。
全面实施城乡低保制度,农村低保进行了“一次扩面两次提标”,保障标准从820元提高到1200元,城镇低保补助标准从160元提高到220元,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6120万元,惠及4.07万人。
投入救灾救济资金1521.5万元,发放优待抚恤金1038万元。
成立慈善总会,筹集慈善资金120万元。
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96.52%,率先实行门诊统筹。
出台《荔波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加大农业产业基地和创业平台的扶持力度,努力帮助失地农民转型发展。
积极拓展就业渠道,累计招考录用383名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就业2726人,帮助975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54元增加到3528元,年均增长16.36%,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幸福感普遍增强。
(七)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
我们始终坚持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县财政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达到7.3亿元,是“十五”的3.5倍。
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两基”工作通过国家督导验收,高考升学率连续五年位居全州前列,2010年高考实现上线率达99.9%,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县职中晋升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实施完成116所学校新(改)建工程,全面化解了农村“普九”债务,实现了“小县办大教育”的目标。
县中医院易地扩建竣工,新(改)建成16个乡镇卫生院和102个村级卫生室,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工作通过评估检查。
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农家书屋62个、乡村体育场2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86个,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成功举办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和全国陀螺邀请赛,陀螺队员参加全国民运会获得第一名,荣获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先进集体称号。
恢复组建县民族艺术团,荣获“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原生态类芦笙表演团体金奖,荔波原生态歌舞走进央视《民歌·中国》演播大厅。
民族古籍抢救成果丰硕,馆藏20部精品水书和10部布依族傩书列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瑶族猴鼓舞、水书习俗、布依族傩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佳荣、瑶麓荣获“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县档案馆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档案事业通过国家综合评估验收。
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扎实推进整脏治乱、满意在荔波、居民素质建设等系列活动,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
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2005年的7.1降到2010年的0.9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17.89人下降到7.56人。
关切诉求、畅通民意、维护公平正义,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
有效应对2008年特大冰灾、2006年、2009年两次超过预警洪灾、2010年特大旱灾,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公安、武警、消防队伍装备建设加强,“平安荔波”创建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开展了“五五”普法工作。
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审计、物价、科技、人民防空、外事、侨务、史志、气象以及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智力支边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面临困难最多、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是“十一五”逆势奋进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众志成城抗击百年罕见旱情,妥善处理一系列突发事件,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保持了加快发展的势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69亿元,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2亿元,增长71.59%;财政总收入完成2.8亿元,增长23.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7亿元,增长20.75%;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28元,增长17.3%。
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总之,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这些成就来之不易,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民主监督、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离退休老同志、驻荔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在荔波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实践影响深远。
有四点体会尤为深刻:
一是选准了发展路子。
面对煤炭产业政策从紧、支柱产业单一的严峻现实,我们把科学发展根植于优势资源的开发,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转型,举全县之力成功“申遗”,倾力构建以旅游为主的生态经济体系,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二是抓住了关键机遇。
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我们超前谋划,敢为人先,毅然决然争取全省旅发大会在荔波举办,省、州空前关注荔波发展,国内外逐层聚焦“绿宝石”,抢抓系列政策倾斜的机遇,办成了一批打基础、促发展、管长远的大事,抢占了发展的先机。
三是兼顾了“两极”关系。
面对“欠发达、欠开发”的县情,我们统筹抓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社会两极协调发展。
科学引领优势产业加速发展,扶持服务企业做大做强,让荔波的优势更强、特色更优、亮点更亮;同时又将县级财力的60%以上投入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好、维护好、发展好,展现了以民生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民本执政宗旨。
四是强化了务实落实。
我们始终做到思想清醒、政治坚定、作风务实,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靠制度管人管事,靠制度推动工作,用心用情干事业,夙兴夜寐抓落实,政府工作的效率明显提高。
随着“十二五”开局起步,干部群众对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信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全县人民再创辉煌的期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今天的荔波,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主要有:
一是经济总量小,新的主导产业优势尚未形成,经济发展中既面临“转”,更面临“赶”的问题。
二是发展方式粗放,工业种类单一,煤炭等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低,形不成发展积累,受交通等条件限制,招商引资“洼地”尚未形成。
三是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平台尚未建立,仅仅是以项目引项目,为旅游服务的相关产业尚未形成综合配套。
四是城乡二元结构格局突出,“扶贫导富、改善民生”与“重点突破、引领发展”的双重任务相互交织,工程建设、社会管理与债务消化对财政资金需求带来的压力增大,财政收支平衡矛盾加剧。
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
“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县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我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我县壮大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
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有利于我们争取上级支持、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确立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主战略和农业产业化富民战略,致力建设“旅游大省”,有利于我们破解工业“短腿”制约,乘势做强主导产业,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新空间;州委、州政府着力构建“951”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放手给力支持荔波旅游“加速开发”,有利于我们激活内生动力,谋求更好更快发展。
我县资源丰富,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发展思路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愿望强烈,为实现富民强县凝聚了强大合力。
我们也要看到,周边县市招商规模接连攀升、园区规划建设风生水起,一批后起之秀悄然追赶,新一轮区域竞争已强势拉开。
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努力做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951”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坚定“保护生态、繁荣城镇、调整结构、富裕人民”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重点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农业产业化富民战略,加快建设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全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总体奋斗目标是:
全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州5个贫困县水平,实现“四个率先”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位居全省中上水平,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新台阶;城乡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缓解,规划中的铁路、高速路和环线公路梯次推进,7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县内灌区、骨干水源工程、流域河道治理全面实施,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口粮田,基本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电网、通讯网络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内优外快”立体交通体系、绿色城镇化体系、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和现代信息网络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优势较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初具雏形;人民生活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城乡;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和谐荔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主要预期目标是:
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确保达到45亿元,力争突破50亿元,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森林覆盖率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节能减排任务控制在州下达目标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在发展战略上,必须坚持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大战略”。
围绕做大经济总量和解决发展“慢”这个主要矛盾。
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集中力量推进旅游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到2015年初步建成绿色轻工业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与配套的新型工业基地。
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按照“老城与新区并举、县城与乡镇集镇并重”的思路,重点实施时来新区配套建设和南门坝新区全面开发,集中打造干线公路沿线中心城镇和景区周边民族村寨,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旅游综合配套的绿色城镇体系,到2015年努力把县城规模建成6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富民战略,深入推进实施“185工程”,重点推进形成一批优质农业产业示范带,打造具有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群,努力使人均纯收入增收部分的5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在发展路径上,必须树立产业强县理念,抢占县域经济发展高地。
始终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确立“生态保护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模式,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以产业强县理念对接全省“主基调”、“主战略”,更广泛地培育市场主体,全面激活加速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
突出抓好旅游、水电、煤炭支柱产业,到2015年,力争实际入境游客量达10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20亿元以上、小水电总装机达20万千瓦、煤炭产销量突破300万吨,逐步形成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集中力量打造园区产业和精品水果、商品蔬菜、优质蔗糖、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到2015年,力争园区经济产值达20亿元以上、水果产量15万吨、蔬菜产量6万吨、优质糖蔗产量16万吨、生猪出栏12万头、大牲畜出栏1.5万头。
(三)在发展动力上,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新优势。
始终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创新之源,把扩大开放作为发展之要。
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荔波来说,开放带来的活力,在一定意义上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既要深化各方面改革,又要用更多的精力抓开放,切实做好开放这篇大文章。
坚持把建设大通道、改善物流条件作为开放带动的强大引擎,千方百计争取黔桂铁路客运专线过境,积极配合推进驾欧至荔波机场高速公路建设,全力以赴争取荔波至榕江高速公路尽早实施,打通县内公路九条联线,形成“两高两主一环九联线”的交通发展格局,引领荔波迅速融入全省“十二五”加速发展的大势。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积极融入珠三角地区的互动合作,全力推进优势资源战略招商、建设园区集中招商、围绕特色产业配套招商、发动企业以商招商,千方百计引项目、引资金、引人才、引技术,力争每年引来投资上亿元项目10个以上,构筑形成开放型、成长型经济体系。
(四)在发展目的上,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继续按照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的指导思想,把发展的宗旨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不甘落后的志气和奋起直追的勇气,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以实干摘掉掉贫困县的“帽子”。
千方百计把涉及民生的项目和工作抓好,再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7592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力争三年内建成190套公租房和300套廉租房。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贫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逐年提高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应保尽保。
到2015年,力争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达到9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0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逐步形成符合县情、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2011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起步之年,也是建党90周年的喜庆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大战略”,千方百计实现“三大突破”,集中力量推进“三大提升”,全力以赴抓好“十大民生工程”,确保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00元,完成州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以上目标,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大战略”
1、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
按照集群发展、规模扩张、产业升级的要求,聚集各类优势要素,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
综合考虑我县区位特殊、环境敏感、选址困难的实际情况,聘请省内外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荔波县 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