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检测.docx
- 文档编号:30379591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690.36KB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检测.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检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检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在侃侃而谈,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B.周日里,雾霾笼罩着暨阳古城。
站在阳台上远眺,平日里清晰可见的江阴电视塔此刻也躲得杳无消息了。
C.此刻,悲苦的回忆与幸福的憧憬交织在一起,真是苦辣酸甜一齐涌上心头。
D.两位同窗挚友一别数十载,今日却在他乡邂逅,一时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选聘(pìn)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
B.彷徨(páng) 花圃(p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g)
C.字帖(tiě) 胡骑(jì) 徘徊(huái) 烟雾缭绕(rào)
D.校注(xiào) 弄堂(nóng) 倔强(jué) 潜移默化(qián)
3.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B.陈涉复立楚国社稷。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
C.“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不属于这种文体。
D.《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罢,不禁令人想起发生在长江上的赤壁之战。
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破江东孙权。
孙权、刘备联手抗击曹操,周瑜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大营。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制裁 标榜 束手无策 转弯抹角
B.赃物 纳粹 张皇失措 重峦叠障
C.地窖 狼籍 风雪载途 锐不可当
D.颓唐 荒辟 长途跋涉 大庭广众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刚过去的一年依然不乏能够改变世界的科技创新,它们不仅有望拯救身处危机中的地球,还会改善人们的生活。
B.中国网民规模、数量大幅增加,多达6.68亿,堪称全球之最。
C.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越来越强烈的趋势:
人们越来越重视课外阅读在青少年的智慧与人格养成中独立的价值。
D.《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款诗词节目能在一众娱乐节目和电视剧中,杀出重围、拔得头筹,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②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③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④狗爬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象要被晒化。
⑤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
⑥拉车的人们,明知不活动便没有饭吃,也懒得去张罗买卖:
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而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
⑦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的走。
⑧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___________过去;赶不上新___________的水,便和驴马同在水槽里___________一大气。
⑨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___________到地上,永不起来。
6.结合选文内容,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济南的冬天》《静夜》等。
B.选文出自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小说描写了20年代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C.选段属于环境描写,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调动人的视觉、触觉、听觉感官来极力表现烈日下的酷热。
D.小说的主人公是祥子,“骆驼”是他的外号。
7.将下面句话放回原文段,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
A.①②句之间
B.②③句之间
C.④⑤句之间
D.⑤⑥句之间
8.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奔 汲 灌 栽
B.奔 取 喝 栽
C.冲 汲 喝 倒
D.冲 取 吸 倒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⑴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⑵是祖母种的。
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⑶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⑷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
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
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
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情。
⑸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
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
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⑹最突出的,还是葵花。
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
小时候我曾奇怪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⑺梵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
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
梵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
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⑻我的祖母不知道梵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
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
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
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⑼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
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
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
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
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
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
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
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⑽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
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⑾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
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
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
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选自《知识文库》,有删改)
9.作者笔下的葵花有什么特点?
试从外形和精神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10.品味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②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11.第⑺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2.文章以“祖母的葵花”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说说你的理解。
三、句子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
(2)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3)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4)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
(5)云横秦岭家何在?
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由岳阳楼名联“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9)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徳。
(2)顾野有麦场,场王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
王 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5.全曲以“_________”字贯穿始终,“_________”几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
“_________”三个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之态描摹殆尽。
16.这首散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曲儿小”比喻______________,“腔儿大”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水尽鹅飞罢”则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17.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吹”的功用。
18.赏析下面的加点词。
(1)曲儿小腔儿大。
(2)官船来往乱如麻。
(3)全仗你抬声价。
19.赏析句子“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20.这首散曲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1.这首散曲借助白描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2.前人在评价这首散曲时,认为这首散曲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为什么?
六、综合性学习
23.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此,某校七年级(3)班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
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2)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
环节一:
开场白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
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
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
(3)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他?
七、作文
24.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作文。
江河是向海的路/每个浪花都向往速度/阻拦的礁石正好变礼物/让脚步更无拘无束/探索是梦的地图/千万风景都需要征服/沿途的种子慢慢地成熟/等待是收获的艺术/每一步都是追逐/每一步都是领悟……
——《追梦之路》
请以“走好每一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5.进入初中以后,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
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写下来。
题目:
以“上了中学以后”或“_________伴我中学行”为题
要求:
(1)字数550字左右。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3)文中涉及真实人名或班级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内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