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365479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8.54KB
初二语文下册教案.docx
《初二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下册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语文下册教案
初二语文下册教案
【篇一: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藤野先生》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二、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中的老
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
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三、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四、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
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
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
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
相处四件事例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相别神情话语多写文章
明确:
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
明线。
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五、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3)说话声调
(4)介绍解剖学历史治学严谨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生活俭朴
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
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
“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
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
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情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女人裹脚
提问:
学了6—23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
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
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
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
读到此,我们会
想:
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
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
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
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
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
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
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
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
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②悬挂照片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
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
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六、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七、作文片段练习:
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
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八、布置作业:
2.完成课后练习一
2.我的母亲胡适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
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绰号(chuo4)庶祖母(shu4)吹笙(sheng3)摹画(mo2)眼翳(yi4)舔去(tian3)侮辱(wu3)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
处罚。
管束:
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
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
广大空旷。
宽恕:
宽容饶恕。
质问:
责问。
文绉绉: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
仁爱慈善。
’
侮辱:
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
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
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
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
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交流介绍)。
提问: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
管束责罚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
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
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篇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藤野先生》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
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
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
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
见闻感受?
?
相识肖像声调?
?
相处四件事例?
?
相神情话语
明确:
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
的一条明线。
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四、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
(2)动作
(3)说话声调
(4)介绍解剖学历史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
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添改讲义
提问:
“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
“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
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
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
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
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情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女人裹脚
提问:
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
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
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
读到此,我们会
想:
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
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
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
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
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
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
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
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
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
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②悬挂照片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
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
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五、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六、作文片段练习:
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
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七、布置作业:
2.完成课后练习一
【篇三: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1.藤野先生(总第1一3课时)
鲁迅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难点:
(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暗线。
(2)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3)结尾部分的作用。
教学方法:
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用具:
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
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2、展示学习目标
(1)解决字词
(2)了解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3)理清文章结构,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4)分析第一部分。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驿站教诲系住芦荟瞥见畸形匿名诘责
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油光可鉴绯红
(2)解释词语。
宛如绯红油光可鉴驿站掌故不逊诘责杳无消息瞥见
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3、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2.朗读第一部分,想一想,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是什么?
3.提问“东京也无非这样。
”“无非”的意思是什么?
表现出作者一种什么情绪?
4.提问:
“油光可鉴”一词中“鉴”的本义是什么?
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5.提问: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
?
实在标致极了。
”这些话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1、课文据地点的转移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从开头到“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
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
从“我就往仙台”到“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
第三部分:
从“我离开仙台之后”到完。
..
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2.看到的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听到的是他们在中国会馆
学跳舞。
3.无非,只不过。
表达了作者对在东京留学日本学生中效忠满清王朝。
醉生
梦死状况的失望情绪。
4.鉴,本义是镜子,词性由名词转化为动词在这里是光照或反射出去光亮的意
思。
5.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
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
而这些清国留学生既要赶时髦,又要表示效忠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
作者用揶擒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1、课堂小结:
课文开头部分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对“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的不满和厌恶。
在全文结构上是为离开东京去往仙台求学作铺垫。
写一路上的所见所想以及在仙台的艰苦生活则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感情。
2、推荐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北国之春》。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简单回顾上课时的内容,引入新课
2、展示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研读第二部分。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提问:
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
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
2.提问:
怎样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的意思?
3.提问:
作者在仙台的生活状况如何?
在这样环境中求学表现作者什么思想?
默读第二部分第二层,画出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说说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最初印象。
4、提问:
这一层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
的高尚品质?
5.提问:
以藤野先生的形象为例,说说写人要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6.提问:
谈谈匿名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7.提问:
匿名信事件说明了什么?
8.提问:
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
9.提问:
在看电影事件中“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
我。
”这句话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
10.提问: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是因为什么?
11.提问: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12.提问:
第二部分的最后一个层次是“告别藤野先生”,哪些词语写出他们惜
别的感情?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1、因为“日暮里”让人想起屈原离骚中的“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使作
者联想到清王朝的衰败,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它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
记住这两处地名都透露着作者的爱国情结。
2、“大概”表示推测、估计。
作者到达仙台后,受到免交学费的优待和生活上的关照。
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日本人民善意的心地和友好情谊。
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因为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3、蚊子多,“居然”睡得安稳;吃的是“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在这样艰
苦的环境中求学,表现作者立志苦学,学成作实现医学救国的理想。
讨论并归纳:
外貌描写: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
挟着一叠大
大小小的书。
”外貌特点是其貌不扬,有点学究气。
接着又借留级生之口介绍藤野先生“穿衣服太模胡”“忘记带领结?
‘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这些说明藤野先生穿衣“不修边
幅”“生活俭朴”的特点。
4、
(1)添改讲义对教学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对学生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对学术严谨求实
5、
(1)抓住富有特征的外貌,写出主要印象——不修边幅,生活俭朴。
(2)抓住言谈举止,写出人物性格——语速缓慢,显得沉稳。
(3)通过叙事,表现思想品质——(见第2题讨论并归纳)
6、起因:
鲁迅上午解剖学考试成绩较好,一些同学疑心藤野先生向鲁迅漏题。
经过:
学生会干事翻检我的讲义,邮差送来匿名信。
结果:
我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
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终于这流言消灭了。
7、
(1)弱国的人民在国际上没有地位,遭受凌辱。
,
(2)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人怀有偏见。
(3)鲁迅为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进行的斗争。
8、
(1)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的人。
(2)麻木的,同样毫无意义甚至喝采的看客。
(3)被刺痛了的人(我)。
9、这欢呼声深深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10、当时一般中国人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 语文 下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