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研究细则1.docx
- 文档编号:3035639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94.68KB
地下连续墙研究细则1.docx
《地下连续墙研究细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连续墙研究细则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连续墙研究细则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中心配套工程
(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淞虹路站~诸光路站)
区间隧道、诸光路站
地
下
连
续
墙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编制人:
批准人:
批准时间:
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土建施工监理项目部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要求
三、监理依据
四、监理工作的流程
五、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六、事中控制内容
6.1导墙
6.2成槽
6.3钢筋笼制作、吊放
6.4钢筋连接器
6.5水下砼浇筑
七、事后控制内容
八、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一、工程概况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中心配套工程为轨道2号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虹桥高速铁路客站、虹桥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组成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天山路沿线居民区,通过2号线一期工程连接人民广场、南京路、陆家嘴、花木、张江地区;与2号线东延伸工程连接浦东国际机场、浦东铁路客站等大型客流集散点。
工程线路走向:
诸光路站~徐民路~轴线大道~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虹桥西站~虹桥东站~天山西路站~淞虹路站,线长约8.58km,共设3座地下车站。
工程位于青浦区、闵行区、长宁区境内,靠近虹桥机场。
本工程为:
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淞虹路站~诸光路站区间隧道及地下车站,其中包括Ⅰ标段:
淞虹路站~虹桥东站区间(含2个风井和2个工作井),Ⅱ标段:
虹桥西站~诸光路站区间、诸光路地下车站。
区间长8.58km,诸光路车站长560m,车站加商业空间宽30多米,端头井最深34m,车站、工作井、风井为地下二、三层结构,采用1000mm厚、40~46.8m深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内设六道支撑(三道钢筋砼支撑和三道钢支撑)。
连续墙之间的接头形式采用锁口管接头,与主体连接采用预埋钢筋连接器连接。
区间隧道采用单圆盾构法施工,盾构直径为6.2m。
因区间线路较长,设置4个工作井作为盾构的工作井、旁通道、泵站、风井等各项用途。
本工程中间风井采用逆作法施工,中间井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工程参与单位:
建设单位:
上海轨道交通长宁线发展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设计单位: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上海建工(集团)公司
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工作目标:
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争创优质结构工程。
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达到“市级文明工地”。
二、设计要求
2.1、地下连续墙采用防水砼,强度等级为水下C30,抗渗等级为S8,底板下素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为C20早强。
2.2、钢筋φ为HPB235钢,φ为HRB335钢,
为HRB400级钢;型钢、钢板为Q235B钢;钢支撑采用φ609钢管,t=16mm;HPB235钢采用E43型焊条,HRB335钢采用E50型焊条,HRB400钢采用E43型焊条。
2.3、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或称钢筋连接器、钢筋接驳器),其性能等级应达到JGJ107-2003规程规定的A级要求。
2.4、地下墙主钢筋净保护层厚度外侧(迎面土)70mm,内侧(开挖面)为50mm。
2.5、主筋的接长采用焊搭接焊(优选闪光对焊),纵横钢筋部位作点焊连接。
三、监理依据
3.1施工图
3.1.1、设计图纸及其修改补充图;
3.1.2、技术核定单、设计变更书;
3.1.3有关会议文件(设计交底、会审记录等)。
3.2适用规范
工程项目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等强度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J/CT005-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08-236-2006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3.3有关文件
3.3.1、监理合同、总承包合同及分包合同(包括业主与各方签订的各种协议);
3.3.2、政府有关政策、法令、监理法规等;
3.3.3、其它有关文件。
四、监理工作流程
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检查检查
五、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1事前控制内容
5.1.1资质审查
在地下墙工程开工前,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单位(包括成槽、材料检测单位、及商品砼搅拌站)进行资质审查,审查内容应包括:
《企业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等级证书》、《进沪许可证》、《施工企业的业绩材料》等。
5.1.2设计交底:
组织或参加设计施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5.1.3方案审批:
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签署书面意见。
5.1.4检查施工准备工作:
5.1.4.1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场地平整工作,及施工机械行走的道路铺筑。
5.1.4.2检查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情况。
5.1.4.3检查挖机、吊机及其它辅助设备和运行情况。
5.1.4.4检查计量设备、测量工具、检测工具(测绳、泥浆比重仪钢卷尺、仪器)。
5.1.4.5审查电焊工、电工、起重工等特殊工种的上岗证。
5.1.4.6审查原材料产品的质保书、合格证、准用证及砼配合比。
要求施工单位在见证人的监督下进行材料取样、送样制度,作为永久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其砼抗渗质量标准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执行,增加耐久性要求。
5.1.5监理交底
施工前组织召开监理交底会议,就监理纪律、监理方式、验收程序、工艺环节、技术要求等,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
5.1.6签发开工令
签发开工令应具备的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施工图已经审图部门审批,并签署审批意见;.
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设备、材料已落实进场;
施工现场内和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和公共设施的调查资料;
必须在开工前对承包商的地下连续墙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
5.1.7试成槽控制:
施工前应先进行试成槽,以检验泥浆的配比或成槽机的选型,并可复核地质资料。
5.1.8地下连续墙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地下连续墙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墙体强度
C30
查试件记录
2
垂直度
1/300
成槽机上的监测系统
一
般
项
目
1
导墙尺寸
宽度
mm
W+40
用钢尺量;W为地下墙设计厚度为800mm,400mm
墙面平整度
mm
<5
导墙平面位置
mm
±10
2
沉渣厚度
mm
≤100
重锤或沉积物测定仪
3
槽深
mm
+100
重锤测
4
砼坍落度
mm
180~220
坍落度测定器
5
地下墙表面平整度
mm
<100
2m靠尺
6
永久结构时的预埋件位置
水平向
垂直度
mm
≤10
≤20
用钢尺量
水准仪
六、事中控制内容
6.1导墙
6.1.1施工单位在导墙放样自检后,应分段填报导墙复核单,经监理复验后予以签证。
6.1.2槽段开挖前,应沿地下连续墙面两侧构筑导墙,其净距应大于地下连续墙设计尺寸40-60mm。
导墙可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6.1.3导墙结构应筑於坚实的地基上,并能承受水土压力和施工机械设备等附加荷载。
6.1.4预制导墙接头连接必须牢固,导墙高度宜为1.5~2.0m,顶部高出地面不应小于100mm,外侧墙土应夯实,导墙不得位移和变形。
6.1.5导墙施工允许偏差:
内墙面与地下连续墙纵轴线平行度为±10mm,内外导墙间距为±10mm,导墙内墙面垂直度为0.3%,导墙内墙面平整度为3mm,导墙顶面平整度5mm。
6.1.6导墙拆模后,应立即做好导墙内临时支撑,支撑间距一般为2m上下二道,砼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吊机等重型设备禁止在导墙附近停置或作业,防止导墙位移和开裂,
6.2成槽
6.2.1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应预先在导墙标出各槽段的范围和编号,正式开挖前,施工单位应填报地下墙槽段开挖通知单,经验收符合要求后予以开挖。
6.2.2定位:
槽段定位应准确;成槽机应平稳,机架应保持垂直。
6.2.3挖槽次序规定应严格按照槽段分幅图,合理安排挖槽次序,防止由于次序不当造成槽段失去稳定或局部塌落。
在泥浆可能漏失的土层中成槽时,必须有堵漏、防漏措施,加强泥浆的浓度,储备足够的泥浆。
6.2.4垂直度控制:
导杆式成槽机在开槽和成槽过程中,成槽时必须时刻注意垂直度的变化,利用设备中的自纠偏差仪来随偏随纠。
槽壁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1/300,垂直度出现偏移严重的,应进行超声波检测,进行分析纠偏。
6.2.5泥浆控制:
护壁泥浆在使用前应根据材料和地质情况进行泥浆的试配,新拌制的泥浆应放置24小时以上或加分散剂,使澎润土(或粘土)充分水化后方可使用。
性能指标应符合要求,特殊土质条件下作适当调整。
6.2.6成槽前应进行新浆测试,成槽过程中应进行循环浆测试,槽底换浆后应严格控制泥浆性能:
比重1.05-1.25,粘度19S-25S,PH值7-9,含砂率≤4%。
6.2.7在成槽期间,槽的泥浆面必须高于地下水位1.0m以上,不应低于导墙面0.5m,施工场地集水井、排水沟应畅通,防止地面水流槽内破坏泥浆性能。
回收的泥浆应采用震动筛、沉淀池等净化处理后方可使用,对易液化砂土层,应调整泥浆配比或采用地基加固措施后再成槽。
6.2.8槽段成槽结束后,应对成槽的宽度、深度、标高、沉淤泥、厚度及垂直度进行检验,结构每槽段都应检查,经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合格后方可吊放钢筋笼和锁扣管,吊放时注意按锁扣管中心与设计中心线相符锁扣管内侧应平整垂直,锁扣管外侧空隙应填实。
6.2.9地下连续墙各墙幅之间竖向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的接头形式应能承受混凝土浇灌时的侧向压力,灌注混凝土时不得位移或发生混凝土绕管现象。
墙接头应紧贴槽段垂直缓慢沉放。
不得碰撞槽壁和强行入槽,墙接头应沉入槽底300-500mm。
6.2.10清刷接头:
成槽后(清底前)应进行接头清刷,采用工具将接头处清刷,接头形式,应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整体性。
刷壁不只是强调提刷次数,更要注意实效。
原则上为钢刷上无泥块,直至较干净为止。
6.2.11清底应自底部抽吸并及时补浆,清底后的槽底泥浆比重不应大于1.15,沉淀物淤积厚度不应大于100mm。
6.3钢筋笼制作、吊放
6.3.1审查各种规格钢筋的出厂证明书、钢筋原材、接头、直螺纹接驳器等,严格按见证取样复试,按规范要求执行。
6.3.2应对钢筋笼骨架的钢筋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外形尺寸、钢筋焊接的焊接长度、宽度及搭接长度,预埋件(规格、数量、位置)、注浆管的位置、标高、吊筋的规格、长度进行严格的监理检查、验收,并做好检查记录,为保证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的整体稳定,纵向钢筋及横向钢筋在搭接部位均应采用焊接。
6.3.3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项目
偏差
检查方法
钢筋笼长度
±50
钢尺量、每片钢筋网检查上中下三处
钢筋笼宽度
±20
钢筋笼厚度
0
-10
3m尺检查
主筋间距
±10
任取一断面,连续数量、间距,取平均值作为一点
分布筋间距
±20
预埋件中心位置
±10
抽查
6.3.4钢筋骨架制作前,骨架先根据设计要求摆放均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 连续 研究 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