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321《倍角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4.docx
- 文档编号:30340019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60.83KB
高中数学 321《倍角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4.docx
《高中数学 321《倍角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 321《倍角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数学321《倍角公式》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数学3.2.1《倍角公式》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公式的推导,明确的取值范围;
(2)能正确运用二倍角公式求值、化简、证明。
2.能力目标:
(1)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内容能力;
(2)通过综合运用公式,掌握有关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公式的变形,二倍角公式的简单应用。
难点:
理解二倍角公式,用单角的三角函数表示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倍角公式与以前学过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和角公式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观察、赋值、启发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理解二倍角公式是由和角公式由一般化归为特殊而来的。
对于二倍角公式的灵活运用,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让学生从实例中去理解,从而能灵活地运用二倍角公式解题。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
习
引
入
复习两角和
与差的三角
函数公式。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请同学们回答这组公式。
生: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二倍角的正弦、余
弦、正切公式。
以旧引新,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公式的推导
探索,,的表达式
师:
在公式 中对如何合理赋值,才能出现的表达式,并请同学们把对应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生:
在中,令,就可以求出的表达式,对应的表达式为:
sin2α=sin(α+α)=sinαcosα+cosαsinα
=2sinαcosα;
cos2α=cos(α+α)=cosαcosα+sinαsinα
=cos2α-sin2α;
.即: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
。
教师提出问题:
若利用
,如何用表示?
学生回答,得出二倍角的正切公式。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推导得二倍角公式,使学生理解二倍角公式就是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的特例,这样有助于公式的记忆。
2.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了解公式的不同推导方法,有
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公式的深化理解
教学环节
1.二倍角的公式的适用范围
教学内容
师:
请同学们思考二倍角公式中的α有限制条件吗?
生:
公式中,角α可以是任意角,但公式只有当和有意义,即,和有意义的时候才成立。
师生互动
掌握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适用范围,加深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意图
2.二倍角余弦公式的不同表达形式。
即
即
时才成立,否则不成立.
师:
注意公式中的α与2α是单角与二倍角关系.例如2β与4β,,等都满足这种关系.
例如:
.
师:
对于cos2α=cos2α-sin2α,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
生:
有利用公式sin2α+cos2α=1变形可得:
sin2α=1-cos2α,cos2α=1-sin2α
这样,cos2α=cos2α-sin2α=cos2α-(1-cos2α)=2cos2α-1
cos2α=cos2α-sin2α=(1-sin2α)-sin2α=1-2sin2α
因此,cos2α还可以变形为下述表达形式:
cos2=2cos2-1
cos2=1-2sin2
正确的理解单角与二倍角的关系,从而能灵活的运用二倍角公式解题。
公式的应用
教学环节
例1.
教学内容
例1.已知,求sin2α,cos2α,tan2α的值
教师分析题意,学生思考并解答。
解:
∵
∴
∴sin2α=2sinαcosα=
师生互动
例1是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求值问题,同时复习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的符号问题。
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一:
练习A2,3。
例2
巩固练习二:
练习A1
例3
巩固练习三:
练习A4;习题3-2A
3
(1),
(2),
(3).
cos2α=
tan2α=
例2.不查表.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3);(4).
教师分析题意,学生学会公式的逆用解决有关问题.
解:
(1)=;
(2)=;
(3)=;
(4)=.
例3.证明恒等式
师:
证明恒等式有哪些途径?
生:
一是由左边证到右边或者从右边证到左边;二是从繁到简;三是左右归一。
证明:
左边=
=
=右边。
例2让学生学会利用二倍角公式的逆用解决有关问题.
例3是一个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问题,让学生学会用二倍角公式的各种形式进行证明。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归纳小结
从知识、方法两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回顾,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
1.二倍角公式及其推导;
2.二倍角公式的适用范围;
3.二倍角公式的变形形式;
4.二倍角公式的应用。
让学生系统地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布置作业
层次一:
练习B1,2
习题3-2B1.
层次二:
练习B1,2,3
习题3-2B1,3
(1)
(2)
(3).
作业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第二层次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通过分层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为有余力的同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2019-2020年高中数学3.2.1《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教案苏教版选修1-1
教学目标:
掌握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教学重难点:
用定义推导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一、复习
1、导数的定义;2、导数的几何意义;3、导函数的定义;4、求函数的导数的流程图。
(1)求函数的改变量
(2)求平均变化率
(3)取极限,得导数=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常见函数的导数。
首先我们来求下面几个函数的导数。
(1)、y=x
(2)、y=x2(3)、y=x3
问题:
,,呢?
问题:
从对上面几个幂函数求导,我们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二、新授
1、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⑴(k,b为常数)⑵(C为常数)
⑶⑷
⑸⑹
⑺由⑶~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⑻(为常数)
⑼
⑽
⑾⑿
⒀⒁
从上面这一组公式来看,我们只要掌握幂函数、指对数函数、正余弦函数的求导就可以了。
例1、求下列函数导数。
(1)
(2) (3)
(4) (5)y=sin(+x)(6)y=sin
(7)y=cos(2π-x)
例2.若直线为函数图象的切线,求b的值和切点坐标.
变式1.求曲线y=x2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
总结切线问题:
找切点求导数得斜率
变式2:
求曲线y=x2过点(0,-1)的切线方程
变式3:
已知直线,点P为y=x2上任意一点,求P在什么位置时到直线距离最短.
三:
课堂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3)(4)
(5)(6)
四、小结
(1)基本初等函数公式的求导公式
(2)公式的应用
五:
作业反馈
1.已知,则=。
2.设,则它的导函数为。
3.过曲线上的点的切线方程为。
4.求下列函数的导函数
(1)
(2)
(3)(4)
(5)(6)
(7)(8)
5.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倍角公式 高中数学 321倍角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4 321 公式 教案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