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中考真题中考真题章节测试习题35.docx
- 文档编号:30338467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1.91KB
初中化学中考中考真题中考真题章节测试习题35.docx
《初中化学中考中考真题中考真题章节测试习题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中考中考真题中考真题章节测试习题3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中考中考真题中考真题章节测试习题35
章节测试题
【答题】写出可以加入的一种金属并说明理由。
______。
【答案】铁(合理即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铜前面的金属能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要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只要加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铜前面的金属(除钾、钙、钠),如:
铁(合理即可);
故填:
铁(合理即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铜前面的金属能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综合题文】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部分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答题】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A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题】若将a、b连接,B中溶液不变浑浊,这是因为CO2中混有什么杂质?
______。
【答案】氯化氢气体
【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
【解答】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浓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若将a、b连接,B中溶液不变浑浊,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盐酸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导致澄清石灰水不浑浊。
【答题】为达到实验目的,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a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j。
【答案】fged
【分析】根据氯化氢气体能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不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为达到实验目的,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净化装置和干燥装置都应该“长进短出”,故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a接f、g接e、d接j。
【答题】用F收集CO2,j为进气口。
请将F中的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答案】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F收集二氧化碳,j为进气口,则j所在的导管为长导管,需伸至瓶底,F中的玻璃导管补画完整为:
。
2.【综合题文】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答题】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______。
【答案】H+
【分析】酸溶液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因此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能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
【答题】检验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以选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__。
【答案】稀盐酸(或者稀硫酸、BaCl2溶液,CaCl2溶液等)
【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解答】氢氧化钠变质产生了碳酸钠,即检验是否有Na2CO3,可引入H+,Ba2+,Ca2+,可用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CaCl2溶液等,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答题】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变化,实验结果如图,当滴入溶液为V2mL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______,所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_色。
【答案】HCl、NaCl;红
【分析】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答】由图像可知V2mL对应点的pH在7的下面,呈酸性,即酸过量,有HCl,反应产生了NaCl,故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答题】氯化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为除去某粗盐水中的MgCl、CaCl2杂质,得到NaCl溶液,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
②以上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即可)
③写出溶液乙中含有的杂质,并将以上方案补充完整______。
【答案】玻璃棒;Ba(OH)2+MgSO4=BaSO4↓+Mg(OH)2↓(或者Ba(OH)2+Na2CO3=BaCO3↓+2NaOH,CaCl2+Na2CO3=CaCO3↓+2NaCl);Na2CO3和NaOH在溶液乙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分析】氢氧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解答】①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②考察复分解反应的书写,粗盐提纯常见化学方程式。
整个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Ba(OH)2+MgSO4=BaSO4↓+Mg(OH)2↓
(或者Ba(OH)2+Na2CO3=BaCO3↓+2NaOH,CaCl2+Na2CO3=CaCO3↓+2NaCl),写出一个即可。
③整个过程中,引入的除杂试剂Na2CO3未被去除,且Na2CO3和Ba(OH)2反应产生了NaOH,故杂质有Na2CO3和NaOH,除去需在溶液乙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题干标明是“得到NaCl溶液”,故应写“适量稀盐酸”,且不得写“蒸发结晶”。
【答题】某实验室用40g、20%的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的H2SO4,消耗NaOH溶液呈中性,请计算该一定量石油产品H2SO4的质量。
【答案】9.8g
【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
设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硫酸的质量为x。
答:
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硫酸的质量为9.8g。
3.【答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汽油挥发
C.铁钉生锈 D.玻璃破碎
【答案】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汽油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铁钉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题】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A、根据实验室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闻药品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
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题】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
2H B.+2价钙元素:
C.3个氮分子:
3N2 D.1个镁离子:
Mg+2
【答案】D
【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选项A正确;B、元素符号上方的数字(有正、负)表示的是元素的化合价,
表示+2价钙元素,选项B正确;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N2表示3个氮分子,选项C正确;D、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是: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的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因此1个镁离子正确的书写方法是:
Mg2+,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6.【答题】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预防缺铁,推荐食用加铁酱油
B.均衡营养,少吃蔬菜多吃肉类
C.避免浪费,霉变大米淘洗煮食
D.防止龋齿,大量使用加碘食盐
【答案】A
【分析】A、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龋齿是缺乏氟元素造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加铁酱油中含有较多的铁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以预防缺铁,故A正确;B、均衡营养,蔬菜和肉类要均衡,不能挑食,故B错误;C、霉变大米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不能食用,故C错误;D、防止龋齿,可使用含氟牙膏,加碘食盐是用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D错误。
故选A。
7.【答题】端午佳节,阖家团聚,品尝美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
B.使用肥皂水可以检测煮粽水是否为硬水
C.煮熟的粽子阵阵飘香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D.使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答案】B
【分析】A、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分析;B、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C、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D、根据乳化作用分析。
【解答】A、使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A错误;B、使用肥皂水可以检测煮粽水是否为硬水,若有大量泡沫出现,则为软水,若出现大量浮渣,则为硬水,故B正确;C、煮熟的粽子阵阵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错误;D、使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油污属于乳化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8.【答题】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人们使用的一种免洗洗手消毒液里含有三氯羟基二苯醚(简称三氯生,化学式为C12H7O2Cl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三氯生由碳、氢、氧、氯元素组成
B.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g
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7:
2
【答案】A
【分析】A、根据三氯生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由化学式可知三氯生是由碳、氢、氯、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选项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选项错误;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7):
(2×16)≠7:
2,选项错误。
故选A。
9.【答题】物质世界丰富多彩。
下列关于身边化学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用作灭火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生石灰有强烈的吸水性,用作食品干燥剂
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答案】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A、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常用作灭火,不符合题意;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不符合题意;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火箭推进的燃料,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题】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是绝对不会生锈的铁合金
B.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
C.日常生活中,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是用铜置换出铁
【答案】C
【分析】A、根据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不锈钢并不是绝对不会生锈的铁合金,而是比较难生锈的铁合金,A不正确;B、合金的特征是熔点低、硬度大,故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B不正确;C、日常生活中,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生锈,C正确;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是用铁置换出铜,D不正确。
故选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中考 章节 测试 习题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