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说课稿.docx
- 文档编号:30329884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6.91KB
学前教育专业说课稿.docx
《学前教育专业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说课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专业说课稿
学前教育专业说课稿
一、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学前教
育方面的根本理论和根底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操作技能,自弹自唱能力的开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课程定位
自弹自唱课作为学前音乐课的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
2、课程目标
自弹自唱课的培养目标:
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开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弹奏,能开口唱。
3、课程设计
自弹自唱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视奏能力后,课程设计沿着键盘根底、儿歌自弹自唱,儿歌表演以拓展渐进式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
我选用的教材是人教幼师教材第一册的内容配合校本教材《幼儿歌曲弹唱》。
针对学生入学前没有接受过正规键盘训练的特点,为学生确定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弹奏曲目。
每周学弹《孩子们的拜尔》(第一册)的曲目(天天练习);每月学弹考证曲目,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工作实际,学习儿歌伴奏编配及儿歌弹唱;每学期选弹世界钢琴名曲及趣味流行钢琴曲。
因为学生两人共用一台琴,所以在课堂中会适当采用四手联弹的演奏形式。
儿歌自弹自唱将弹和唱合二为一,融会贯穿。
针对性适用性强键盘课以上内容的安排,充分结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贴将来就业的实用性,和其他相关课程结合紧密,学生按照螺旋型阶梯式轨迹循序学习。
三、教学设计1、教学模式("创情境、重探究、多合作、获知识、享应用"五步教学模式)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最后拓展应用。
表达了教和学的统一,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2、方法手段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如自弹自唱课的教学,是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增强了课堂的兴奋点,开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学生掌握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一举多得。
在学生表演结束后,还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拟、收集、交流等能力综合开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学习和思考。
并总结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钢琴、电钢琴琴、打击乐等乐器、多媒体、各种音像资料等教学手段。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
课前表演,每节课前请三至五位同学上台表演儿歌弹唱。
第二环节:
复习旧课,全班学生移调弹唱带歌词练声曲:
《我的小猫》(1=C—F)
56543121235–33355533221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瞄喵喵瞄喵喵瞄喵喵
难点:
可以将小猫的歌词换成小鸭、小牛、小羊的叫声,让学生发挥想象编歌词,很适合在幼儿园教小朋友练声用,很实用。
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查资料,多找几条带歌词的练声曲,也可以把简单的儿歌拿来当练声曲,移调弹唱,即熟悉了键盘又锻炼了唱歌,还可以加上简单的律动,自制打击乐伴奏,活泼课堂气氛。
第三环节:
1、学唱歌曲《可爱的家》(C—F、F-C)
(1)分析乐曲,
这是著名的英国歌曲,旋律亲切而饱满,表现家的温馨、对家的热爱。
这首适合在幼儿园上语言课让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的同时,教小朋友唱,场面很温馨。
第一乐段(第1-9小节),有两个乐句,第二乐段(第9-17小节)也是两个乐句,四句均为弱起,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变化重复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变化重复的。
Andante行板,我们在弹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乐曲的情绪抒缓柔和,很简单易学,解除学生的弹奏畏惧心理。
(2)师移调范唱、范奏《可爱的家》(C—F)
学生跟着琴声唱歌词,经过几遍的练唱将歌词背下来。
记在脑子里,弹奏时就不容易来不及看歌词而忙乱。
2、双手配合弹奏《可爱的家》
(1)教师范奏(用大屏幕播放教师双手弹奏视频,边弹边讲解,可放慢速度弹奏,让学生看清手位和键盘位置)。
(2)学生分组练习,首先将全班38位学生分成两大组,第一组齐奏旋律局部,第二组齐奏伴奏局部,同时弹奏,要求每个人都要听到自己没有弹奏的局部,听听乐曲的整体效果。
反之,第一组弹伴奏局部,第二组弹旋律局部,同样要听整体效果。
a、教师范奏两种弹法
第一种:
双手不分强弱地弹奏
第二中:
旋律局部稍突出,伴奏局部稍弱。
b、讲解强弱的处理
首先是左右手旋律与伴奏的区别,旋律声部应当让人听得清晰、优美,线条明晰;伴奏声部不能老让人听到清晰的每个音,伴奏既为伴奏,就要伴着主旋律来弹奏,左手要控制音量。
3、学生弹唱《可爱的家》
解决难点:
(1)双手配合弹唱必须建立在双手能够流畅地弹奏的根底上,因此我们要将双手配合得更加熟练才能在参加唱歌时尽量少地影响到弹奏。
(2)唱这首歌时,我们一般两个小节换一口气,乐谱上也是两个小节画一个大连音线,在弹奏中也要跟唱一致,两个小节换气一次。
学生练习边弹边唱。
"吸气"是用人的呼吸、情绪带动,将手稍抬离琴键,作为一个呼吸的气口,再往下弹奏。
弹唱的时候,人和手的吸气要同步。
乐曲的表达重在处理好强弱变化,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乐感不同,
(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她们对自己的弹唱做出个性化的处理,弹唱时特别要注意移调弹唱歌曲,因为幼儿园小朋友的音域跟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注意保护小朋友的声带,注意音量的调整,如果自己的歌声音量太小,弹奏时要尽量控制好音量。
主要的原那么是要让听众听懂你所表达的音乐。
(4)鼓励学生上台展示,多媒体演示观摩,将学生的弹唱视频拍摄下来,并讲评,有据可依,直观又有说服力。
第四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在学好弹唱歌曲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将歌曲和儿童韵律活动相结合,创编儿歌表演。
引导学生结合歌词所表现的内容,配以适当的韵律活动。
创编出各种儿童韵律动作,使得歌曲在演唱时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也领悟到,弹唱不仅是边弹边唱而已,还要在弹唱中舞蹈,在弹唱中游戏,愉悦身心,获得知识。
第五环节:
课堂拓展
通过课堂拓展这一环节,渗透给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将来在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有主题思想、有教育意义的弹唱曲,寓教于乐,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贯彻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思想精髓。
2、教学效果
学生在掌握步骤和方法后,根本能适应幼儿园的艺术教育领域的儿歌弹唱教学。
五、特色与创新
在"弹"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弹考证曲目,还要有自弹自唱、表演的能力。
六、结语
到202X年,我国的幼师需求量还有两百万的缺口。
这就是我们这个专业大力开展的契机。
只有我们在培养过程中重视了理论和技巧的结合,重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幼教机构的需求,才能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开展的需要。
一、说教材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
图画书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
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他们喜欢关注画面的细节,每次阅读由于关注的细节不同都会有新的发现,这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
优秀的儿童绘本有着无穷的魅力,仔细阅读并加以联想,就能发现绘本中蕴藏着众多可借鉴的教学资源。
绘本故事《这是什么形状》讲述的是小酷和小玛兄妹俩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各种几何图形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创造出了美丽的小镇。
这是一个充满创意、趣味性很强的故事。
整个故事情景生动有趣、跌宕起伏。
而如何将绘本富有创意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之中,这是关键所在。
我分析后发现,小酷和小玛通过几何图形的组合构造简单的物体,这和中班上学期的幼儿美术活动几何图形的组合非常吻合。
几何图形的组合比拟单调和抽象,幼儿掌握起来有困难。
绘本《这是什么形状》内容比拟简单易懂,画面鲜艳,生动,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现在,美术活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画"课了,它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并整合各个领域能力的偏向美术欣赏、技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
通过这个绘本故事能更好的帮助幼儿掌握如何对几何图形进行组合,表现物体的简单特征。
于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从简单的图形变化入手,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通过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组合与相加,在游戏中慢慢变化成复杂有趣的图案,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形状概念,培养幼儿的想像力。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局部,也有操作局部,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活动,能从单一的几何图形联想出简单的物体。
2、能力目标:
尝试用图形组合表现物体特征,并进行想象添画,萌发对物体的观察意识。
3、情感目标:
在大胆创作的过程中,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尝试精神,开展想像力。
其中从单一的几何图形联想出简单的物体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尝试用图形组合表现物体特征,并进行想象添画,萌发对物体的观察意识那么是此次活动的难点所在。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效劳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开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1、《小酷和小玛》PPT课件。
我在制作这个绘本课件时不只是为了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而制作课件,而首先是考虑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如何制作一个让孩子喜欢、接受和容易投入的课件,如何把抽象、枯燥的知识容入形象、生动、活泼的课件当中。
所以我非常注重课件的儿童化、游戏化,并使活动内容有规律地渗透于课件之中,让幼儿能与课件充分交互和渗入,成为课件当中的一个角色,成为活动当中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
2、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效果,譬如:
聚光灯的强调、即画即擦、快速对幼儿的作业进行反响等,这些辅助手段能更好地为老师的活动开展来效劳。
而且孩子们对白板很感兴趣,增加了活动中的交互性。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假设干,画纸、画笔、浆糊、棉签和抹布。
4、钢琴曲为背景音乐。
知识准备:
已认识简单、常见的图形。
四、说活动过程:
1、介绍小酷和小玛,引起幼儿兴趣。
孩子进入状态兴趣起很大作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让幼儿视觉与专注更聚焦,突出了重点,有利于帮助孩子排除其他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活动重点上。
孩子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都被调动起来,这样就解决了兴趣的问题。
幼儿从小就把小动物当成自己的朋友,当我介绍小酷和小玛两位熊宝宝客人并请幼儿猜测谁是小酷而谁又是小玛时,马上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为幼儿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2、观看PPT课件,引导幼儿从单一的几何图形联想出各种物体。
随着现在科技信息技术的开展,我们也将其不断地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我将幼儿喜爱的绘本故事制作成PPT课件应用到此次活动中,当故事开始告诉幼儿小酷和小玛准备画画时,孩子们已经按捺不住的在猜测他们会画什么呢?
而小酷画的圆形更是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孩子们在不断地猜测究竟会是什么,我把问题留给他们自己去探讨,此处白板的正确利用对解决问题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在白板上画出圆形请幼儿上来把自己想到的东西画出来,孩子们的想象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太多圆形的物体,当我揭示答案是太阳时,猜对的幼儿会为自己喝彩;小玛画的三角形出现时幼儿早已跃跃欲试,都想上来尝试一次,有的竟然能联想到三角形的帆船并画下来,幼儿通过亲自的操作使原本看似难以掌握的知识变得水到渠成了。
利用白板强大的画笔、橡皮、图形等功能,使幼儿可以更加直接地明确绘画的步骤,有更多的时机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创想和尝试,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幼儿掌握的情况和问题的所在,以调整并实施对策。
帮助幼儿在实际绘画时能够对重难点能够有所注意。
在兴趣的引导下,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而且这种操作很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支撑,幼儿只需要接触过几次就能轻松掌握,他们对于这种操作也乐于掌握。
上面的孩子画得认真,下面的孩子看得比他们还认真!
所有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了,老师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3、通过PPT课件,能从简单的图形组合联想出各种物体。
《纲要》中曾说过:
"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接下来已经不是单一的几何图形了,而是出现了正方形和三角形组合在一起,孩子们发现它变成一座漂亮的房子时,更加专注的期待会有其它奇妙的东西出现,而随后出现的三角形和圆形组合(鱼);长方形和圆形组合(汽车);圆形和三角形组合(向日葵);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组合(小猫)已经让幼儿目不暇接了,当一幅美丽小镇的图片出现时,幼儿的情绪被再次调动起来并不时的发出赞叹声:
"太漂亮了!
"活动被推向了高潮,也为解决本次活动的难点做好了铺垫,我引导幼儿在小镇上发现各种形状,幼儿自己寻找每种物体是由什么形状组合成的并通过此环节总结出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可以用各种形状来组合再现出来,使难点迎刃而解,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掌握难点,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请幼儿来当小酷和小玛展开想象互相交流自己会用哪些图形组合成什么物体。
4、游戏:
小酷和小玛。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幼儿教育纲要》(试行)中也曾提到:
要尊重幼儿身心开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根本活动。
此时的幼儿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酷和小玛,我为他们提供一些物质准备:
各种图形及画纸和笔再为他们配上柔美的《天空之城》音乐,使他们在优雅舒心的气氛中更好的发挥想象。
5、作品展示。
幼儿的作品只有得到大家的肯定才会信心倍增,我把幼儿的作品照下来并展示在白板上,幼儿兴奋的寻找着自己的作品并上台讲述作品,最后请我的小酷和小玛跟我回去吃点心,首尾照应,活动也在轻松愉快中结束。
五、说教法: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活动中始终坚
持以幼儿为主体的原那么。
在活动中遵循灵活性原那么,综合运用发现法、
游戏法、提问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
习;遵循积极性原那么,教师借助环境条件(白板)集图像、色彩和声音于一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那么,对能力差的幼儿在游戏时注意加强辅导。
新《幼儿教育纲要》(试行)指出:
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
者、合、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活动中我运用了:
1、故事导入法:
活动导入局部既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要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因而我设计了用绘本故事这一情节,并通过故事导入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
2、操作法:
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
《幼儿教育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
本活动的操作是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贴添画,让幼儿通过想一想、拼一拼、贴一贴、添一添来稳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交流法:
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
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开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幼儿教育纲要》(试行)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表达。
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4、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和活动性。
如在观看课件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教学,在游戏"小酷和小玛"中渗透了艺术表现等等。
此外我还运用了观察法、谈话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表达玩中学,学中乐。
六、效果分析:
整个活动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开展的特点,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多元探索环境,视"儿童是问题的解决者".通过故事导入、单一图形联想、组合图形联想、游戏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层层推进,动静交替,使幼儿顺其自然地掌握重点及难点,我善于在活动中提供自由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为每个幼儿提供参与的时机,让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因而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
此项活动是在新《幼儿教育纲要》(试行)的指导下,设计并实施的教育活动,突出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从活动导入到师生互动的开放性提问、再到幼儿讨论交流、个别答复,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乐于观察、思考和探索,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响,敏感地发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了尝试精神,开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大班平安课程《耳朵小卫士》,希望借此平台与您一起交流和学习。
前段时间,我班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朋友——东东,他天生就没有耳蜗,因此,失去了听觉。
耳朵上小小的助听器引起了小朋友的好奇心。
他们有的去摸他的耳朵,有的,总是盯着他的助听器,还有的小朋友会跑到我们面前问"老师,他的耳朵怎么了?
"幼儿的这种兴趣和好奇心。
让我心头一动,孩子对于身体上的小变化是多么的敏感呀!
而我们不是一直在关注孩子的平安教育吗?
那何不从幼儿身边所发生的小事为教育契机,让幼儿初步形成了解自己、保护自己的意识。
有一句话说的好"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幼儿兴趣的课程才是适合幼儿的课程"于是《耳朵小卫士》这节平安教育活动便生成了。
——再说说我的目标定位
为了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前我给幼儿布置了家庭作业——每人发一张"耳朵体检调查报告",家长填写后,根据反响回来的信息以及大班幼儿对身体充满好奇急于探索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手语的表演和2个问题的提出)让幼儿了解耳朵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真实案例和小实验的合理运用)让幼儿感知耳朵的重要性,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和家长给幼儿讲述发生在东东身上的真实故事)萌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重点和难点: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理解活动的重、难点就显得格外的关键。
为了使教学目标能更好地落在幼儿的"最近开展区"上。
我把"感知耳朵的重要性"设置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而增强幼儿保护耳朵的意识那么设为难点。
——教法和学法:
说到教法和学法,我想到这样一句话:
"泯灭孩子好奇心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答案告诉孩子。
可是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应该把答案留给孩子,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并获取经验。
"所以,本次活动我适宜地采用真实案例导入法、提问启发以及直观教学等方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互动、以及亲身体验等方式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的主要环节
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
了解耳朵的作用——感知耳朵的重要性——怎么样保护耳朵——延伸活动(照镜子)。
——下面我就将这四个环节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第一个环节:
了解耳朵的作用(约5分钟)
1、活动一开始,为孩子们准备了音乐《感恩的心》,我会带着幼儿用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课堂实际表演时间为2分钟,这里我展示其中的一小局部。
(播放音乐,进行表演)
这个手语表演看似平常,实际上是有目的的。
它有以下两个作用:
(1)爱唱爱跳是孩子的天性,而活动一开始的手语舞蹈正好激发了幼儿参与本次活动的兴趣。
(2)巧妙地导出下一个环节,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表演完后我会提出问题:
我们刚刚表演的和你看过的其它节目有什么不同呢?
从而让孩子们了解到手语是为聋哑人效劳的,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一个语言。
比方:
我爱你(手语表演)
紧接着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要手来代替语言呢?
通过这个问题让孩子们了解到聋哑人是耳朵因为听不到无法模仿到正确的发音,从而导致不会说话。
从以上两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们了解——耳朵的作用是用来听声音的。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给孩子出示一个耳朵模型,让他们简单地了解耳朵的构造,"耳边耳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耳膜等等。
——第二个环节:
感知耳朵的重要性。
(约12分钟)
东东是孩子们关注这个话题的源泉,因此,活动开始前我会先争取东东妈妈的同意,让她到班上跟孩子们讲一讲发生在东东身上的故事,由于耳朵听不见,东东不能和小朋友一样听到好听的故事,不能欣赏美妙的音乐,甚至从出生到现在都不能听到妈妈对他说"宝贝!
妈妈爱你!
"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深刻地感知到耳朵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希望通过这种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真实的场景去打动他们幼小的心灵,进而,萌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可以说在这个环节里我争取了家长的理解、支持。
让本次教学更加生动。
为了更好地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我准备了一个小实验:
实验1:
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老师将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杯子里,让幼儿猜猜我刚刚干什么了。
当小朋友们说出答案时,我又提出疑问:
咦,你们不是都闭着眼睛吗,怎么还知道我干了些什么呀?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耳朵听到的".
实验2:
请小朋友们,不仅闭上眼睛后,还要把耳朵捂住。
老师同样操作,看幼儿们还能不能听出倒水的声音,我想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这次小朋友们听不到了。
心理学指出:
"但凡幼儿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他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这个环节我正是运用了小实验这个直观而又生动地过程帮助幼儿亲身体验耳朵对人的重要性。
从而突破重点!
——第三个环节:
课件展示怎么样保护耳朵(约15分钟)
1、由于大班的孩子具备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课件中我选择了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的图片,幼儿在观看课件时,我会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讨论,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进行经验交流。
这种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将给幼儿带去了一个自主开放的空间,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
——比方说:
"噪音",幼儿自由发言,生活中有哪些噪音;噪音对耳朵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资料显示60—90分贝噪音就会损害人的听力。
我会给孩子们播放一段视频(播放)。
通过这个视频会让幼儿直观的了解:
过大的声音会损害人的听力,出现噪音时应该用手把耳朵堵住,长大嘴巴。
——(出示耳机)相信这个大家都不陌生吧,它能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和心灵的享受。
看看些可爱的孩子们吧!
但是,您知道耳机对耳朵的危害有多大吗?
这时,我会讲一个小女孩因为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导致失聪的真实故事,相信从故事里幼儿会明白,如果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超过30分钟,就会影响正常的听力。
——从"耳朵体检调查报告"中看出很多家长都没有定期地给孩子的耳朵做检查,有的家长还经常给孩子掏耳朵,孩子们又喜欢将小物品放入耳朵或鼻子里等等。
这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 专业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