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323530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82.57KB
高三历史试题.docx
《高三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试题
陕棉十二厂中学张惠丽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 (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
随着夏朝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
据此回答1—6题。
1.《史记·楚世家》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高阳。
……(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庄王曰:
‘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 ②楚国拥有自己的军队
③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 ④周王室已经衰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的读音也当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皇权神圣,专制独裁
C.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 D.随意性
3.中国古代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
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杈制
4.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
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5.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了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历代宦官干政最强烈的王朝之一。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明朝皇帝懦弱无能 B.明朝推行特务统治
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
6.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近代以来,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古代罗马法律制度为源头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发展和完善。
据此回答7—13题。
7.“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到来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
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
”(《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8.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
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其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
下列对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
③英国女王在礼仪上、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④英国女王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④
10.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逐渐取代了王权。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权力被架空
D.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1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报告中指出: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
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
或者用句老话比喻:
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的实质在于说明
A.1787年美国宪法比《权利法案》落后
B.1787年美国宪法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C.1787年美国宪法是不完善但很进步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
D.这部宪法最大的失误是种族歧视和君主立宪
13.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的侵华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据此回答14—23题。
1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5.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一位中方官员义正词严对了一幅下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此条约最有可能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
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
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17.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我国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12年的是
A.立宪、八国联军、南昌、赔款、阿Q
B.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C.新文化、北洋、实业救国、张謇、新青年
D.南京、临时大总统、约法、袁世凯、退位
18.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19.“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
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
转危为安靠谁人?
伟大的共产党!
伟大的毛主席!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③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④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
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
2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
①渡江战役②挺进大别山③三大战役④解放南京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南京大屠杀
②八月一日
③挺进大别山
④甲午风云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现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据此回答24—25题。
24.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
”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25.苏联解体后,有人认为应该废除11月7日的节日。
可是每年11月7日,仍有数十万人自发的走上街头,纪念俄国历史上难忘的一天:
11月7日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
这表明今天的俄罗斯人对哪一历史事件的积极评价
A.十月革命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巴黎公社 D.苏联解体
建国初期,新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历经坎坷和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据此回答26—29题。
26.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
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7.毛泽东说:
“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28.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五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5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
这表明我国政府在西藏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
A.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 各民族经济平等
29.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个组镜头:
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
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
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解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据此回答30—31题。
30.1960年尼克松曾说:
“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
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1971年尼克松又说: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
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
①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②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③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
“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西方国家完全消除了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据此回答32—35题。
32.右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
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33.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C.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华沙条约组织
D.朝鲜战争 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4.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
“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
“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35.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鲜战争
(1950—1953)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参与美国组织的
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
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中国封建社会以农立国,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有发展。
据此回答36—39题。
36.毛泽东曾经指出:
“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7.“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
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
38.《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
“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9.山东聊城市的山陕会馆(见右图)座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
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
①中国古代建筑史 ②清代商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清代商帮的发展史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从此,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据此回答40—44题。
40.五百多年前,欧洲的一批航海家进行了开辟新航路的探险,而今天美洲越来越多的足球运动员带着梦想踏上了欧洲的联赛赛场,他们登陆的首选落脚点是西班牙的足球甲级联赛(简称西甲)。
那么,从历史渊源来看,这主要是因为
A.西班牙距离美洲最近 B.美洲人对西班牙存有好感
C.两地有着相同的语言和信仰 D.西班牙是古代足球的发源地
41.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了东方商品的仓库。
葡萄牙人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花费布道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
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已经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③促进了葡萄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葡萄牙的封建主从中获取了暴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
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
……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大国的崛起》)这里描述的是
A.19世纪中期的英国 B.19世纪末的德国
C.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D.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43.1889年,一个高达而粗陋的钢铁架子耸立在了巴黎市中心,它就是埃菲尔铁塔,虽然一度引起时人非议,但很快成为巴黎的象征和时代的象征。
埃菲尔铁塔之所以成为“时代的象征”,与世界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法国大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工业革命D.巴黎世博会
44.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于2006年11月19日至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
其中有展览会展示的世界首辆汽车——120岁的奔驰。
与其同一时期出现的新发明是
A.火车 B.轮船 C.电话 D.电脑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据此回答45—46题。
45.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X处可以用下列哪句诗比喻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46.电视连续剧《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的艰难发展历程,从中展示了一代中国人经济强国之梦的诞生与毁灭。
由此我们得出的认识是
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一战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③“实业救国”的主张在当时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无法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据此回答47—50题。
47.下面两幅漫画,反映了中国某一历史时代的社会特征。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中国好比巨龙,美国好比臭虫
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
人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