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315259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994.94KB
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试题.docx
《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07广东卷)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
20.(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1分)《三宇经》中写道:
“人之初,性本善。
”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①墨子②荀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1.(08海南历史)“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
22.(08上海历史,A组)战国时期有人提出: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23、(08重庆文综)“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24、(08四川文综)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
"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25.(2009山东基本能力)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6.(2009山东基本能力)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7.(2009海南历史卷)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
答案B
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似乎也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28.(2009海南历史卷)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
29.(2009海南历史卷)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
“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30.(2009广东单科)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B.甲骨卜辞C.《楚辞》D.《诗经》
31、(10年上海历史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32、(10年浙江卷)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
36、(2010山东基本能力)古人曰:
“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A.革新B.仁爱C.齐物D.节用
37、(2010北京文综卷)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
38.(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6题)《唐律疏议》记载: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39.(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2题)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
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图3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0.(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8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
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41.(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42.(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2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答案
1
2
3
4
5B
6c
7
8
9C
10
11b
12C
13B
14
15
16B
17C
18A
28.答案A
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
29.解析:
D。
依据题干材料,汉宣帝不同意“纯任德教”“周政”,可见他把“周政”等同于“德教”即道德教化,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
30.解析:
D。
《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为预测吉凶,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
因此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平民生活。
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类。
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31.解析:
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
故选B。
32.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
“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
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主旨是建议
7.15.16.2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必修 百家争鸣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