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
- 文档编号:30315180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55KB
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
《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发展策略
四川文理学院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103次毕业生)
论文题目: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素质现状及提高策略
学生姓名:
刘雪梅
专业名称:
小学教育
班级:
2009级3班
所在院系:
四川文理学院初等教育系
指导教师:
唐华生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提交日期:
2012年03月07日
一、教师教学素质的内涵……………………………………………………………2
(一)什么是素质……………………………………………………………………2
(二)什么是教师教学素质…………………………………………………………2
(三)教师教学素质的内容…………………………………………………………3
二、农村小学教师教学素质的现状…………………………………………………3
(一)教育观念陈旧…………………………………………………………………3
(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学历和能力不匹配……………………………………4
(三)科研能力薄弱,没有准确地把握教改方向…………………………………4
(四)心理素质不容乐观……………………………………………………………5
(五)知识更新缓慢,知识面窄……………………………………………………5
三、素质教育对农村小学教师教学素质的要求……………………………………5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5
(二)教学能力的提高………………………………………………………………6
(三)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7
(四)良好的个性修养………………………………………………………………7
(五)具有爱岗敬业、为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8
四、农村小学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策略……………………………………………8
(一)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创设科研氛围……………………………8
(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自觉性………………………………8
(三)提高新课程培训的实效性……………………………………………………9
(四)强化校本培训…………………………………………………………………10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素质现状及提高策略
刘雪梅
(四川文理学院初等教育系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
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质量。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存在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能力的素质有待提高,科研能力薄弱,心理素质不容乐观,知识更新缓慢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门必须采取相关政策,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素质,促进农村与城市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师;教师素质;现状;提高策略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1]教师教学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脚步的加快,对提高农村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农村教育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因此,了解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探究相应的发展策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教师教学素质的内涵
(一)什么是素质
素质,一般指一个人在平日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
它作为一种内在品质,是一个人在先存特性(遗传与禀赋之类)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学习、修炼而逐步形成起来的,一旦它形成并表现出来,就将在各种活动中产生效用,并越来越充分地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
(二)什么是教师教学素质
纵观有关教师教学素质的研究,可以看出各种研究所使用的概念、采用的方法、关注的焦点各不相同。
如有的把教师教学素质称为专业素养、教师品质或教师特性等等。
我国学者根据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结果,主张把教师教学素质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也有研究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以一种结构形态存在,所谓教师教学素质被看作是“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
所以,教师教学素质就是教师所拥有和带往教学情景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是,以教师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三)教师教学素质的内容
教师的教学素质包括:
思想政治素质、教学道德素质、教学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素质、教学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等。
教师的教学素质可分为三个结构层面:
一是生理素质结构层面,指体态、仪容等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生理条件。
二是教师特有的气质与个性结构层面。
三是教师特有的知识结构以及由知识转化的多重能力结构,还包括思想、政治以及职业倾向等等。
二、农村小学教师教学素质的现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目前,在农村学校中,多数教师的政治道德素质较高,具备了教师所应有的理想,在工作中也是兢兢业业。
但是,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陈旧
由于受所在地区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主动学习和接受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创新意识,不能与时俱进。
有的教师虽然接受了一些素质教育的思想,但只是零碎的、不系统的,而且教育观念也未真正转化为教师主动的教育教学行为。
不少农村教师考察学生时缺乏全面发展的意识,对“全体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的期望比较薄弱。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缺少创新意识,没有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因而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许多教师,还没有抛弃以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陈旧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或信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对其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影响。
农村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已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学历和能力不匹配
教师教学能力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为根本的条件。
教师的能力一般包括教学工作能力、思想品德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四个方面。
但是,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与调控、对学生思想的分析预测,以及教育科研、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及谈话、写作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普遍欠缺。
而且,大部分教师是凭借个人的直观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老化、观念落后、教法陈旧,不少教师甚至连教数学常规都难以掌握。
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科研能力薄弱,没有准确地把握教改方向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有不少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开始默默地搞科研。
学校也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组织教师撰写教育论文。
但总体上,农村小学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对教改理论的学习不重视,教育研究的探讨风气也很淡薄,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改革的信息和方向。
他们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心态:
过去人们怎么教,我就怎么教,因而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一些教师教研能力缺乏,不懂教研方法,不能针对教育实践中的某些问题,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更缺乏集体攻关的意识。
(四)心理素质不容乐观
小学教师工作的繁重性和复杂性,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要求的提高,学生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日益增加和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等等,已严重影响到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据研究得知,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比其他人群和其他教师群体发生率更高、程度更严重,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心理焦虑、精神压力、抑郁和职业倦怠等。
因此,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五)知识更新缓慢,知识面窄
“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有效的学习者。
”但是,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有的教师安于现有学历,安于原有掌握的知识,对继续教育学习积极性不高。
据浦江县统计,有84.3%的教师满足现有的知识和技能,44.6%的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没有购买过教师必备的工具书;把教师拥有的教育类与非教育类书籍、杂志、报纸的数量比较,其中教育类书籍占25%,杂志占33%,报纸竟不足1%,其它占41%;另外,农村小学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尤其是教育学、教学论及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等一些教育科学新学科知识的缺乏最为突出,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普遍浅薄,许多心理学的分支科学和新学科知识尤为匮乏。
三、素质教育对农村小学教师教学素质的要求
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任何教学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态度。
[2]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从思想观念到具体教育活动都要进行深刻的变革。
新的教育形势对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
小学教师应当有强烈的育人意识,热爱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幸福着想,而不是单纯的以学科知识的卷面分数高低论“成败”,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组织协调发展。
[3]教师要主动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知识理念,发展创新,与时俱进,站在科学文化教育的最前端。
(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现代素质教育活动中有两个基本作用:
第一,教师是知识与学生间的传递中介。
第二,除传递知识经验外,教师与学生间还有其他相互活动。
依据这两种基本作用,教师相应要具备两种基本能力,即对知识的处理能力和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1.对知识的处理能力
(1)表达能力。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能把知识和经验尽可能有效地、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因而教师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主题鲜明,简明扼要,富有条理,生动有趣。
教师还要注意运用语调、语气及措词,准确地表情达意。
表达能力也包括较强的文字能力。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能掌握和运用动作、体态、表情等会影响到学生心理状态的特殊的表达能力,以便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组织能力。
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教师面临的更重要的问题不是教什么给学生,而是如何教给学生。
面对不同起点、不同个性、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能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还要明确知识重点,揭示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迁移和认知结构的调整。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在于具有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对知识的组织处理能力,以及组织各项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接受能力。
教师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要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
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知识。
教师的职责,教育的发展都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接受能力,这样,教师才会站在科学文化的前沿。
教育事业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就必须进行前瞻教育。
这种职业特征也需要教师能及时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以保持教师队伍的新鲜活力。
2.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1)了解学生的能力。
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现代教育的宗旨之一就是给每一个人以充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使其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4]要实现这一宗旨,教师必须要能了解学生的心理要求和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心理水平得到发展;才能帮助问题学生分析原因,创造有利情境,指导学生矫正;才能有效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与方法,达到教与学的最佳配合。
(2)管理能力。
一个班级是一个群体,教师是自然的领导者,但要成为有威信的群体领袖,教师的管理能力不可缺少。
在具有管理能力的教师的课堂中,学生们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的特长与才能有表现和发展的机会,而师生关系也更为融洽,因为教师懂得该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
优秀教师还要具备动态的管理能力,即随着学生心理状态与外界情境的变化,而改变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使管理效果始终达到最佳。
(三)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
教育科研能力是基础教育教师所必备的能力。
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必须强调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教师也要树立“教师是研究者”的观点。
[5]要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师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不断地进行教育研究。
这一认识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亲自实践、接受和认同。
教师研究能力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对新问题、新思想和新方法等发面进行探索和研究;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地解决问题。
(四)良好的个性修养
作为教师,良好的个性修养不仅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与事业成功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师的个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一个教育者应该爱年轻人,但仅仅这一点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有对人类优秀品质的正确理解”。
无论从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还是从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看,教师都应该具备良好的个性修养。
生活丰富,爱好广泛;能与人热情交往;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具有现实性直觉;有自知之明和长远的人身目标。
(五)具有爱岗敬业、为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
爱岗敬业是一位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尊重自己的职业,对教师职业有责任感,在职业与个人、职业与家庭发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候,能够理性地做出选择。
爱岗敬业还表现在爱护自己的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生等方面。
四、农村小学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策略
根据我国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推行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左右;2004年,新课程改革的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
根据这一部署,新课程培训已经开始,并且是全员培训。
因此,在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中,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受培训教师不仅提高实施新课程计划的能力,而且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创设科研氛围
学校要提倡和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让他们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经验进行总结,撰写论文。
把好教研关,经常组织观摩教学,使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取长补短。
有条件的小学,也可以经常组织教师观看著名教师的教学录像,或者是向到农村小学支教的城镇教师请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积极学习,积极研究,树立教师是研究者的观念。
(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实践自觉性
每一种角色都有特定的角色义务和角色规范,现代教师角色理论强调教师角色的综合性,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
因此,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培训中,应强化教师角色多样化意识,使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每一种角色如知识传播者、示范榜样者、组织管理者、心理健康医生等有清楚地认识,增强在教育实践中的自觉性。
同时,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为这几种角色也应该被强调:
1.学习者
教师有效地学习是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学习者的角色包括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作为教育者,身处信息社会,面对复杂的学生及教育情境,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掌握新知,丰富自己,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研究者
教师研究者的角色意识越强,越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促进学生发展,因为小学教师的研究主要是行动研究,即以教育教学行为为研究题材,以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为目的,是一种问题解决式的研究,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有直接影响。
同时,也能增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的理解,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也能够使教师体验到探索、研究、创造的乐趣。
在培训过程中,应加强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学,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可操作性。
3.实践者
教师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教师应该善于把学习、研究所得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并转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
教师教育实践者的角色也是教师进行研究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提高新课程培训的实效性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各校要把教师的培训作为课改实验的首要工作来抓。
[6]在以往的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对培训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积极性不高,有效性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政府要加大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投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而且,新课程培训应该是很务实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的价值应该使被培训教师有清醒认识,提高参加培训的自觉性。
同时,应该注意培训方式的可接受性,充分尊重农村小学教师现有的经验,以此为基础,开展探索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使教师先于学生体验新课程的精神,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上,应采取分期分批培训,尽量避免大课形式,使教学体现个性化。
在培训管理方面,严格管理措施,保证每位教师人认认真真地参加学习活动。
(四)强化校本培训
由于农村生活的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较少,对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这在年纪较大的教师身上表现比较明显。
因此,作为教育管理者和学校管理者,一方面注意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
另一方面,应重视校本培训,使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基地。
1.教学观念的培训。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加强学习。
例如,举办现代教育理论讲座,传递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开展关于教育思想的讨论。
其次,是展示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或成果,举办经验交流会或成果报告会等,并让身边的教师介绍应用他人研究成果经验的体会,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第三,是要改革教师工作评价机制。
要坚决摒弃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工作好坏的片面性评价,这有助于减轻教师心理负担,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化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
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因此,备课,讲课以及演讲、板书、动作、图画、演示等五项讲课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侧重于讲好普通话、熟悉计算机操作和积极投身教育课题研究三个方面。
三项基本技能的训练都应该有层次地展开。
普通话训练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计算机技术培训要以提高教师实际应用能力为主,操作训练要规范,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骨干先行、滚动发展、全员推进的原则;教育课题研究的培训要坚持常规教学研究活动与教改实验并重的原则,在以导教导学为重点,听课、评课为主渠道的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促使教师走教育研究课题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教育人才素质研究[M].河南:
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8:
60.
[2]罗晓,孙晓燕.教育基础知识指南——理论和实践[M].四川:
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1:
70-72.
[3]耿福生.教师教学专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7:
45.
[4]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
20.
[5]卢凤华,郑淑红.当前莆田市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与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莆田学院学报,2006,(8).
[6]欧阳德顺,朱成宁.当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教育科学,2010,(3).
致谢:
该毕业论文是在唐华生教授经过几次精心修改,认真指导下完成的,在这里,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我对论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专业用语。
其次还要感谢张亚荣老师,马建堂老师在我完成论文过程中的一些信息提示,对我论文答辩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再次还要感谢王振华老师以及初等教育系其他老师的精心教育,让我知道怎样去查找相应的资料。
最后还要感谢我所用的参考文献的教育研究者们,是你们的论据充实了我的论文。
再一次感谢你们让我的论文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小学教师 素质 现状 发展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