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311493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585.80KB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案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吧、塞、哇”。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3.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快速默读课文,弄清课文六大部分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吧、塞、哇”。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自古英雄出少年,生活在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热爱祖国,人小志高,是一位少年英雄。
面对利诱,他无动于衷;身受毒打,他坚贞不屈。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讲述,去还乡河边感受抗战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机智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晋、栓、趁”,翘舌音“栓、绸、尸、趁”。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迈、扒”等字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晋、铅、尸”等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炕、呜、绸”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同音字歌示例:
铅中毒危险,千万要谨慎。
谦虚是美德,签名要礼貌。
形近字对比示例:
绸(丝绸)—调(调整)—稠(稠密)—凋(凋谢)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晋”中部的横写长,日字写小。
“炕”左部的“火”捺变点,右部的“亢”上窄下宽。
“铅”的“口”扁小,右上的“
”无钩。
“迈”的“辶”捺画舒展,“万”写小。
“栓”左窄右宽,注意左右穿插迎让。
“胳”左窄右宽,右部“各”左收右放。
“膊”左窄右宽,右部两竖错开,下竖偏右。
“劫”左右穿插,“力”折钩内收。
“呜”左小右大,右部注意留空。
“绸”左高右低,注意左部笔画斜度。
“扒”左窄右宽,右部“八”撇短小凌厉。
“敌”左部的“口”写小,右部捺画舒展。
“尸”撇画流畅,竖画倾斜。
“趁”左部“走”上下两竖对齐,捺画舒展。
“慌”左窄右宽,右部各部紧凑。
易错提示:
“栓”不要写成形近字“拴”。
“趁”不要写成形近字“趋”。
“慌”右部中间是“亡”,注意不要少写一点。
(3)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亢:
炕(火炕)—杭(杭州)—肮(肮脏)—抗(抗议)—航(航行)
(4)多音字。
吧
塞
哇
(5)重点词语释义。
黝黑:
黑。
劫难:
灾难;灾祸。
趔趄:
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吆喝:
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
本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2.课文一共分为几部分?
请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明确:
课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1~5):
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6~14):
上夜校念书。
第三部分(15~24):
掩护李大叔。
第四部分(25~41):
与鬼子作斗争。
第五部分(42~47):
河沿上的枪声。
第六部分(48~56):
雨来没有死。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结构,对小英雄雨来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篇课文比较长,同学们课下可以多读几遍,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晋察冀 炕上 铅笔 豪迈 枪栓 胳膊 劫难 呜呜 红绸 扒开 敌人 尸首 趁机 慌忙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对小英雄雨来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从细节表现雨来的形象。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课文第1自然段中描写芦苇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这些描写中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有什么作用?
明确:
属于环境描写,展示了雨来的家乡风光迷人。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芦花、苇絮分别比作白雪、鹅毛,写出了芦花洁白、芦絮柔软的特点。
(2)第5自然段中,写“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望着妈妈笑”,赏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像小鸭子一样”,把雨来比喻成小鸭子,再次证明他水性好,这个比喻与“抖、抹、吹、望、笑”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相得益彰,鲜活地勾画出了一个既机灵又调皮的孩子形象,同时渲染了和平、安宁、幸福的气氛。
2.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在第二部分内容里,作者重点写了雨来学“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想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这是雨来的识字课本上的两句话,作者精心选择了它,并安排在师生的诵读中,暗示了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是“爱自己的祖国”,起到了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2)说说第13、14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并分析文中再次出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的作用。
明确: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同学们齐读时语音的延长。
这是文中第二次出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正是因为雨来和同学们认真诵读这句话,对祖国产生了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雨来勇斗鬼子的故事。
3.仔细阅读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1)在第16自然段中,爸爸“肩上披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上还背着一杆长长的步枪”。
爸爸为什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
明确:
从爸爸这身与平日不同的打扮可以看出他是个民兵,一方面写出了雨来爸爸是个革命战士;另一方面说明形势很紧张,也说明了雨来从小就生活在革命家庭,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这是他能够迅速成长的原因。
(2)第23自然段中的动作描写说明了什么?
明确:
说明了雨来虽然年幼力气不够,但却仍然用尽自己的全力来保护革命工作者,体现了雨来的年少志高。
(3)第24自然段中,雨来藏好了李大叔,鬼子在后面喊他站住,雨来却“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想一下,雨来是因为害怕敌人的刺刀才一直跑吗?
明确:
雨来是为了把敌人引开,保护交通员李大叔;这一系列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4.仔细阅读第四部分,回答问题。
(1)第33自然段中对鬼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面对雨来的不配合,一个鬼子露出了本来面目,但扁鼻子军官不死心,还想从雨来这儿得到信息,就制止了那个鬼子的行为,可是那个鬼子不服,由先前的“瞪着眼睛”变成“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通过细节描写,把鬼子既凶恶又狡猾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2)第34自然段中,鬼子说他“最喜欢小孩”,是真的吗?
为什么?
明确:
不是真的。
鬼子只是为了骗雨来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最喜欢小孩”是鬼子说的假话。
(3)第37~39自然段中为什么要提到课本上的那几行字?
明确:
雨来被毒打后,流出的鲜血正好滴在课本的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反复使用,既点名了小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爱自己的祖国,又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同时表现了雨来热爱祖国,为了祖国,决心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
(4)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的手段?
说明了什么?
明确:
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说明了鬼子虚伪残暴、阴险狡诈的特性。
5.仔细阅读第五部分,回答问题。
(1)怎样理解第45自然段“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
明确: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点名主题的作用。
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说明人们认为雨来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英雄,他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2)雨来“牺牲”之后,大家对此有什么评价?
说明了什么?
明确:
雨来牺牲之后,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
”“有志不在年高。
”孩子们则“呜呜地哭了”。
说明人们喜爱雨来认为雨来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英雄,人们为他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也为他年少“牺牲”而感到悲痛不已。
6.仔细阅读第六部分,回答问题:
第51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
虫子在草窝里叫着”,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出河岸上沉重、肃穆的气氛,看似写景,实际上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对于雨来“牺牲”这件事不能释怀,心情沉重。
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期待,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叫,烘托出乡亲们悲愤交加的心情。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本体:
__________________
喻体:
__________________
(2)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本体:
__________________
喻体:
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雨来 小鸭子
(2)浮云 红绸子、鸡冠花
2.总结。
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者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鬼子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坚强勇敢的优秀品质。
雨来只是一个少年,但他面对危险,沉着冷静的心态,以及直面敌人的勇气,都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让我们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秀品质,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小英雄雨来(节选)
第19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自主识字,认读本课“徽谜”等15个生字,学习理解新词。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对小男子汉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一提到“男子汉”,我们的头脑中就会马上联想到:
顶天立地、敢说敢为、正直无私、胸怀宽广等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什么不同。
2.知识链接:
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当代作家、文学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代表作:
《长恨歌》《流逝》等。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
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
huīm
ímǔchúnshàngjuéjiàngzhǔfù
徽谜拇唇尚倔强嘱咐
jǔxù
liáoxīfángjǐ
沮绪嘹悉妨济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
(课件出示)
huī
mímǔchúnshàngjuéjiàngzhǔfù
安徽谜语拇指嘴唇和尚倔强嘱咐
jǔxùliáoxīfángjǐ
沮丧情绪嘹亮熟悉妨碍人才济济
3.多音字认读。
强qiáng(强大)jiàng(倔强)并造句
济jǐ(人才济济)jì(救济)并造句[来源:
学.科.网]
4.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风靡】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形容事物流行得快。
【恍惚】指精神游离在外,好像在想什么事情,打不起精神。
【沮丧】灰心,失望,伤心,灰心丧气。
【轮廓】指界定表现对象形体范围的边缘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题目“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的“我们家”指的是谁家?
男子汉是指谁?
“我们”不仅指作者王安忆,还包括她的亲属等人,体现了作者一家人对这个男子汉的深深喜爱的感情。
王安忆姐姐家的儿子
2.根据要求,默读课文。
默读要求:
用较快的速
度浏览,不要发出声音,不要点读和指读。
把课文中的小标题用横线画出来。
3.请你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说说为什么称这个孩子为“男子汉”,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
(1)他对食物的兴趣
“他吃饭很爽气。
”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
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
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
当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他不爱吃青菜。
可是我对他说:
“不吃青菜会死的。
”他便吃了,吃得很多。
他不愿死,似乎是深感活着的乐趣的。
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为了
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他会为喜欢吃的东西编儿歌一样的谜语。
当实在不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
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
可是我们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
他说:
“用肉汤拌饭可以吗?
”“不可以。
”“那么棒冰可以吃吗?
”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
看一看出他是一个率真爽气的孩子。
(2)他对独立的要求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牵他的手了。
他一只胖胖的手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
横线部分是一个比喻句。
比喻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好处是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
仿写一句描写人物的比喻句。
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眼珠滴溜儿直转,犹如两颗黑珍珠。
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
我给了他一角钱。
他攥着钱,走近了柜台,忽然又胆怯起来。
我说:
“你递上钱,我帮你说好了。
”“不要,不要,我自己说。
”他说。
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
“你不要讲话啊!
”……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有点儿后悔起来。
后来,他会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
……他满头大汗、耐心地等待着。
我很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主自立的孩子。
讨论交流
:
由“忍不住”到“忍住了”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忍不住”是“我”不忍心看到他的失败,他的独立的要求受挫。
是对“男子汉”的关心和爱护。
“忍住了”是要维护“男子汉”要求独立的自尊。
是对“男子汉
”的理解和尊重。
这也
是对“男子汉”的关心和爱护,也正是有了这种关心和爱护,“男子汉”才能真正成长。
(3)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当他满两周岁的时候,我们决定把他送进托儿所。
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
……每天早上,送他去托儿所都很容易,不像我们姐妹几个小时候那样,哭着闹着不肯定去……他吃饭很好,睡觉很好,唱歌游戏都很好……迅速熟悉起来,开始交朋友,
打架。
每天去接他,都要听老师几句抱怨。
词语积累(含有“一”和“不”的词语)
一声不吭一言不发
一动不动一丝不苟
我们把他送到了托儿所,“他”和“别的孩子”的哭一样吗?
我为什么要写别的孩子和我们姐妹小时候上托儿所哭的情景呢?
不一样。
别的孩子,因“怕”而哭,充满伤感。
“他”似乎只为参加一个仪式而哭,并无伤感。
写别的孩子和我们姐妹小时候上托儿所哭的情景与“他”不喜欢托儿所,却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构成对比,突出他作为“男子汉”能勇敢坦然面对现实。
他四岁那年,他的保姆病了,回乡了,他终于要去安徽了……他仍然很着急,认为自己是非走不可的。
……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猛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台。
窗口边的旅客都看着他,然后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
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跳进了车厢,淹没在拥挤的人群里了。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沉着勇敢的孩子。
4.一起来总结:
为什么称这个孩子是个“男子汉”?
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
率真爽气自主自立沉着勇敢所以称这个孩子是个“男子汉”。
可以
感受到作者对他的关心爱护喜爱。
5.你能试着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吗?
概括段意浓缩语言可以从人物品质方面去提炼哦!
他对食物的兴趣率真爽气的男子汉
他对独立的要求自立自主的男子汉
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沉着勇敢的男子汉
6.有的同学认为男子汉应该是男性的成年人,应该是健壮的、刚强的,而文中写的是男孩,不能称他为男子汉;有的同学则同意作者的观点,认为他可以算是男子汉。
你认为本文的小男孩是男子汉吗?
说说你的理由。
7.其实不论年龄长幼、地位尊卑、事业大小,只要在勇敢地乐观的拼搏、追求积极的人生都应当被视为男子汉或女强人。
文章描写的是一个男孩的成长经历,他的成长经历也正是一个男子汉的成长经历,所以我们说他就是一个男子汉。
8.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小“男子汉”的形象,体现作者对“小小男子汉”的无限疼爱和赞美之情。
课堂练习
一、按意思写词语。
1.指精神不能集中,打不起精神。
(恍惚)
2.感到不自在。
(拘束)
3.形容人多。
(拥挤)
二、观察句子的特点并仿写句子。
1.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她的嘴角上翘着,像一弯月牙儿
2.他个子那么矮,营业员怎么能看得到呢?
妈妈每天工作那么辛苦,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妈妈呢?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对食物的兴趣吃小笼包吃大拇指向往去少林寺却惦记食物
对独立的要求自己走路自己买东西自己换橘子水
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上托儿所回安徽
男子汉
第20课《芦花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本课
7个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
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学习为每部
分列小标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
教学重点:
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学习为每部分列小标题。
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展示第一张课件图片
师:
同学们知道“芦花鞋”吗?
简单了解芦花鞋制作过程。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芦花鞋》。
作者简介:
曹文轩,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是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等。
二、字词揭秘
1.会认字: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出示课件,重点认读课件上的字词。
2.词语学习:
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例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亮堂堂】形容光线常亮。
本课指全家人因为卖芦花鞋这笔收入而感到心情舒畅。
感到未来的日子也充满阳光,十分明亮。
【寻觅】寻找、寻求、探索。
【祈求】指恳切地希望得到。
通常表示人们内心迫切地希望某事的达成,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遗憾】指不满意、悔恨、
不甘心的事情,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
三、课文精讲
师:
速读课文,看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
用空行将文章分成四个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
采芦花编鞋
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师:
看课文3、4自然段,这两段话说明了什么?
青铜家要“编织一百双芦花鞋”这是“一
笔很重要的收入”,说明青铜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师:
两个“亮堂堂”说明什么?
说明勤劳的一家对未来的
生活充满了希望。
师:
第5自然段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通过这段描写能够体会到青铜与葵花之间的纯真与美好,展现了青
铜和葵花的善良和淳朴。
师:
找出描写芦花鞋的段落,说说有什么作用?
这段话生动细腻地描写了芦花鞋的美,为下文城里人买光芦花鞋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
大雪天卖鞋
齐读课文第二部分。
师:
青铜家的芦花鞋受欢迎吗?
受欢迎,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
师:
青铜为什么执意在雪天出去卖芦花鞋呢?
青铜知道卖鞋的钱对家里很重要,因此即使在下雪天他也要出去卖鞋。
体现了青铜的善良懂事。
师:
家人与青铜的对话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家人对青铜的关怀。
这是一个虽然比较贫穷,但是和谐温馨的家庭。
第三部分:
城里人买鞋
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师:
第三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讲述了青铜雪天卖芦花鞋的经过。
师:
青铜卖鞋的时候环境怎样?
天上下着大雪,街上几乎没有人。
师:
16、17自然段的描写说明青铜是个怎样的人?
不怕艰苦淳朴实在
师:
对青铜的心理描写,说
明了什么?
内心焦急,希望早点儿把鞋子卖出去。
师:
终于等来几个人,青铜为什么认为那几个人不会买芦花鞋?
青铜认为城里人只穿棉布鞋和皮棉
鞋,不会买他的芦花鞋。
师:
那几个城里人要买鞋时,青铜有什么反应?
从文中找出来。
青铜一直疑惑着,直到人家一个劲地问他多少钱一双,他才相信他们真的要买这些鞋。
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
师:
这说明青铜是个怎样的人?
淳朴实在
师:
青铜卖完鞋后会有什么感觉?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惊喜、意外。
从“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
点儿反应不过来”能
够看
出来。
第四部分:
雪地里脱鞋
齐读课文第四部分,说说这部分写了什么。
青铜把自己脚上的鞋脱下来准备卖给别人。
师: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
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
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
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
……”同学们能想象这是怎
样的感受吗?
这说明青铜是个怎样的人?
青铜不想让那个后来者失望,毅然在大雪天脱下自己的新鞋朝那个人追去,可见他的善良、朴实。
师:
文章最后一句的描
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最后一句衬托了青铜这种美好的品质,尤其省略号的使用,耐人寻味。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少年
青铜在雪天卖芦花鞋,为了满足他人愿望甚至在雪地里脱掉了自己唯一的一双新鞋卖给他人的故事,展现了青铜不怕艰苦、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
全文以温馨的笔调讲述了一个艰苦的故事,十分具有感染力。
第6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和朋友相处的方法。
2.根据讨论的目的
记录重要信息。
3.掌握和朋友相处的秘诀。
教学重点:
1.根据讨论记录重要信息。
教学难点:
掌握与朋友
相处的秘诀。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一定有很多朋友吧,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和朋友之间的事呢?
(引起学生对交际内容的兴趣)
2.交际内容:
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是彼此信任;有人认为是愿意分享,不自私……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