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就业再就业调研报告.docx
- 文档编号:30310345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80KB
XX县就业再就业调研报告.docx
《XX县就业再就业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就业再就业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县就业再就业调研报告
XX县就业再就业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就业再就业工作一直是各级党政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一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惠民工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就业再就业相关政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和好评。
通过各级党政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何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各级党政必须着力解决的又一重大课题。
在此,我结合XX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实际谈点想法。
一、XX就业再就业工作举措和主要成效
XX地处四川东北部,全县总人口68.2万,劳动力就业总量41.5万,城镇劳动力就业总量6.2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总量35.3万。
近年来,XX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紧紧抓住就业再就业工作新机遇,通过加快发展、落实政策、开发岗位、强化培训四轮驱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近年来,XX始终坚持把促进下岗实业人员再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企业改制、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我们按照“四个百分之百”的要求,一举改革了经济效益不好的10多户工业企业,在改革的同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成功组建了10多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了改一个企业活一个企业,兴一项产业的目的,通过改革,企业涣发了生机,提供就业岗位8300多个,76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二是落实政策扶持措施,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实现多渠道就业。
我们坚持“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努力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重点抓了“一证、一台、一援助”。
“一证”即《再就业优惠证》,按照“应发必发”和“简化程序”的原则,明确了《再就业优惠证》审批、发放和管理程序,为5823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对所有办证人员实行了再就业免费培训,执证人员享受税费减免289万元。
“一台”即劳动保障平台。
全县46个乡镇都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落实了人员编制和经费渠道,配备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先后多次组织基层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就业再就业工作延伸到了社区和乡镇。
“一援助”即再就业援助。
建立完善了再就业援助机制,将再就业援助对象列入扶贫帮困救助范围,开展了“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送保障、送启动资金、送政策”为主要内容“六送”援助行动,1300多名再就业援助对象相继实现就业。
三是整合资源,强化培训,提高就业再就业人员就业竞争能力。
我们先后整合了两所职业高中、民办职业教育、再就业培训中心、扶贫培训中心和劳务培训中心,组建了18个再就业培训基地,其中省级培育基地4个,免费培训人员2783人,培训人员100%实现再就业,特别是缝纫技工培训,订单很多,供不应求,走出了一条产训结合新路子。
在XX年12月26日,全市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现场会在XX召开,省领导称赞我县培训工作“突出了特色,创建了品牌,树起了典范”。
四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市场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
县财政每年拨出50万专项资金,用于劳动力市场建设,按照“新三化建设”要求,竣工建设了一个占地500平方米的劳动力市场,购置了计算机,规划了区域网,设置了前台服务区,推行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咨询、保险接续“一站式”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优质服务,促进了就业再就业有序开展。
二、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本经验
通过实践,探索出了就业再就业工作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就业是民生之本。
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思想上更加统一,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全县上下坚持以人为本,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保证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二,必须坚持市场就业方针,把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现。
近年来,我们积极培育市场就业机制,确立了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本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认真履行了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大力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走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之路,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夯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再就业救助,不断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帮助一大批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实践证明,把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很好地结合起来,是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的正确选择。
第三,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把改革调整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加快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在推进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充分考虑扩大就业的要求,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
近年来,我们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先后完成了20多项工业技改项目,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性产业、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大力引进外资、吸纳内资、激活民资、聚集闲资,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些做法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有效地扩大了就业规模,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第四,必须坚持协同作战的原则,形成各负其责、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我们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靠前指挥,各有关部门恪尽职守、协调配合,努力做到工作责任、政策落实、资金投入、措施保证“四个到位”,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实践证明,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各负其责、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是我们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保证。
三、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十一五”期间城乡劳动力在就业总量、就业结构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一是就业总量矛盾突出。
XX年,全国将新增就业人员900万,提供就业岗位500万;我省将新增就业人数130万,能够提供就业岗位70万,就业再就业压力很大。
作为一个县来讲,每年需要解决就业的人数达7400余人,主要由4个方面构成:
人口自然增长,每年将新增城镇劳动力1500人左右;农村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每年将向城镇和非农业领域转移3800人;城镇建设征用土地、农转非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300人;因企业改制、破产和经济结构调整,每年将有2100余人需要就业。
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经营城市、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方式,每年只能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供需缺口达2400个,社会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
二是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将下降5个百分点,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将增长一个百分点,三产业将增长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承载就业人数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与此同时,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整体综合素质偏低,一般劳动力数量严重过剩,城乡就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2%,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16%,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8%,有一技之长的实用技能人才约占14%。
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
三是统筹城乡就业的问题显著更加迫切。
受经济建设用地、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将逐年增多。
据测算,目前全省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100万人。
今后3年,每年大约新增50万人。
同时,农村劳动力呈现出向非农产业转移规模扩大、速度加快的趋势,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找就业出路问题显得更加紧迫。
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体制性障碍,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任务日益重要和迫切。
四是解决困难群体生产生活问题任务十分艰巨。
截止XX年底,全省已经登记的“4050”等救助对象尚有5.3万人未就业或再就业。
全省集体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还有约10万人没有纳入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范围。
过去几年中,有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已经实现了再就业,目前结存的“4050”等救助对象和没有纳入享受扶持政策范围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将会更大。
同时,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全省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失地无业农民,目前结存需要再就业的人数尚有20余万人。
据测算,今后3年还将新增近40万失地无业农民。
这对扩展城镇就业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是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的难度仍然很大。
目前,由于就业与失业登记制度尚不健全,有相当一部分尚未就业再就业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等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没有办理失业登记手续,未被纳入城镇失业人员统计。
按照国家规定,各类企业的下岗职工也未纳入城镇失业人员统计。
XX年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如果考虑到上述两方面因素,我省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将达到8%以上。
随着并轨工作全面完成和失业登记制度的完善,今后3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超过5%,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任务十分繁重。
四、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建议
为有效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扩大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统筹城乡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在缓解当前突出就业矛盾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确保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以加快经济发展为着力点,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
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同扩大就业的关系,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走出一条经济较快发展与就业稳步增长,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
一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坚持扩大就业的原则,正确处理发展高科技、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在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支柱作用强的重点产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就业增长弹性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要继续落实鼓励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其加快发展,努力扩大吸纳就业的能力。
二是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要继续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打破市场垄断,简化审批手续,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兴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开辟更加广阔的渠道。
三是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社区服务业。
目前城镇从业人员中,在中小企业就业的比重已达到60%左右。
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就业型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
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工作,努力开发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等救助对象在社区服务领域实现再就业。
以加强技能培训为基础,提高就业竞争力。
劳动力就业结构失衡、技术工种供求矛盾突出是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
强化职业培训,增强劳动者竞争就业能力,就成为扩大就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
在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办学发展一批,对运作规范的培训机构加以扶持壮大一批,对基础薄弱、社会效益差的培训机构适度淘汰一批,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竞争、优生劣汰的社会化培训格局。
二是强化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
要普遍推行政府再就业培训补贴与再就业效果挂钩的工作机制,建立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政策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通过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主动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指导各类培训机构按照市场需要设置培训专业,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力求技能培训与就业有机衔接。
三是抓好公益性培训机构的建设。
改善教学环境,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采取用人单位与培训机构联合办班、培训机构为用人单位开展“订单式”培训以及政府根据培训的合格率和就业率购买培训成果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后的就业率。
要将创业培训的对象扩展到高等院校和农村,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要抓好对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对文化程度较高、年纪较轻的下岗失业人员重点进行创业培训,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对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人员重点进行家政服务培训,面向社区寻找岗位;对文化偏低、技能单一的下岗失业人员重点进行与劳动密集型岗位相近、紧缺的技能培训。
以完善就业机制为保障,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竞争公平、运行有序、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建立就业长效机制的基础,今后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大力开展人本服务,推行个性服务、贴心服务、诚信服务,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要按照扩大就业和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的需要,将所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免费职业介绍范围。
适当降低职业介绍补助的门槛,确保公共就业服务政策落实到位,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
二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平台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企业退休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管理服务等项工作。
进一步完善街道劳动保障机构,改善工作条件,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流程,使基层平台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和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要加大对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逐步建成从省到市到县,直到街道和重点社区互通互联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及公开发布系统。
以落实扶持政策为推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开展。
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是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一要加大对欠发达县市再就业资金的倾斜力度。
川东北是四川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均耕地较少,每年有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就相应挤占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有限的再就业空间,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抓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上级政府还应加大对这些地区再就业资金的倾斜力度,确保对下岗失业人员扶持政策的全面到位。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与再就业工作的双赢。
二要继续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继续加大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的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招用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鼓励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积极探索供销系统或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失业人员纳入了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范围。
三要认真落实再就业四项补贴政策。
落实好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四项补贴政策,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再就业补贴政策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对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政策要研究其实现形式,将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将政策直接落实到他们身上。
对再就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政策,采用分段补贴的办法实施。
四要突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难点。
小额贷款政策按全省1.3亿元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的额度测算,可以贷给下岗失业人员应该有6亿多元,目前仅贷出1亿元。
这项政策实施空间还很大,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
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采取配套的政策措施,通过强化创业培训和建立信用社区,进一步简化发放程序和手续,切实解决好小额贷款操作层面的问题。
五要继续实施再就业救助。
把“4050”等救助对象作为再就业工作的重点,继续开展走访困难群众家庭,送就业政策、送职业指导、送培训信息、送就业岗位、送生活保障的“一走五送”活动,逐步建立再就业救助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长期化,确保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就业 再就业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