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8上教参课文说明.docx
- 文档编号:30309353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25KB
语文版8上教参课文说明.docx
《语文版8上教参课文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8上教参课文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8上教参课文说明
21.小石潭记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柳宗元因为参加过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被贬至永卅(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为司马。
任期十年中,他专心著述,写下了大量内容广泛、思想深刻的诗文。
同时,他又“投迹山水”,遍游任所附近奇山异水,写下了许多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
《永州八记》是他的代表作。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原文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文章以写景见长,写潭、写树、写水、写鱼、写源头、写岸势,都写出了特点,生动细致,精美异常。
第一段写潭,写树。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此句以行踪缓缓带入正文。
因为“八记”的第三篇是《钴鉧潭西小丘记》,可见柳宗元此行是一直向西,钻鉧潭西是小丘,小丘西是小石潭,所以有此句。
写行踪也见特点,“隔篁竹,闻水声”可见竹林茂密,环境清幽,潭隐其中,先闻水声。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是写较远处看潭,看到了潭的“小”和“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一句。
写出小潭的最为独特之处——石底,这也是“小石潭”得名的根据。
“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写了石的变化,突出了山水之奇。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潭四周的树木,有形有色,动静结合,生动传神,语言精练。
第二段写水,写鱼。
此段从字句上看仿佛皆是写鱼。
并没有写水;然而,此是实写鱼虚写水,写鱼同时是写水。
“潭中鱼可百许头,若空游无所依”,是写鱼在水中游,可是从“可百许头”中我们则能领悟到水至清鱼无处藏,才使人一眼看到鱼的大致数量,从“若空游无所依”中领悟到水清澈见底,才使我们看不见鱼本来依托的水,造成“无所依”的感觉。
这正是为文者的高明之处。
下面“日光下澈”至“似与游者相乐”一长句,写鱼在水中嬉戏,一静一动,活泼可爱。
鱼在水中的一举一动,种种变化,都能看见,也是在写水清。
尤其是“似与游人相乐”,写得最好,正因为鱼和人之间没有一点遮挡,才会如此情趣相投,真可谓神来之笔。
第3段写源头,写岸势。
源头来自西南方向,而且曲折有致,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不可知其源”,可见其远。
岸势是“犬牙差互”,设喻贴切,一笔带过。
第四段写感受,抒愤懑。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写感受。
寂静寥落无人居住往来之地,当然寒气透骨,使人心神凄凉,当然使人感到太寂静而忧伤。
这既是对环境凄凉的感受,也是政治受挫遭谪贬后的忧伤心情的流露。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抒愤懑。
永州是当时的荒僻之地,虽然景色奇异,却非宜人居住,官员贬到此地应是一种惩罚,柳宗元当然是心有不平的。
最后缀述了向游者,属游记的一般格式。
文章戛然而止,不枝
不蔓。
区区二百字,写景特点鲜明,行文层次井然,文如作画,历
历在目。
此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
22.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作者感概起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流露出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自信。
接下的十句,作者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人云,清流见底”,以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冼练,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远眺四周写静景,五彩的山石与青翠的树木竹林尽人眼底,从时空两方面呈现出大自然的绚烂与生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
清晨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的欢叫此起彼伏;夕阳的余晖中,鱼儿浮出水面,竞相嬉戏。
这十句,作者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作者又以感慨收束全文,“实欲界之仙都”,赞叹山水之美,传达自己归隐林泉、与自然相融合的志趣,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流露于笔端。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以无写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3、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
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汀山,感旧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此篇短文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
的情景。
全文仅80余宇,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见的月下美景,
同时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亦
不乏洒脱。
第一段,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
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句写出不甘一人独游的心情,又点出同游的人
和游的地点。
笫三句写与好友一起在寺院中散步,共赏月景。
第二段,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写月光好像积水一样
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交错,原来是柏树和竹枝的疏影。
两人在如此月色下漫步,是多么有情趣,多么超凡脱俗。
山人爱把竹、柏比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第三段,两个反问句令人深思。
是呀,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
原来只是因为有了他和张怀民。
原因是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
两人同是被贬之人,虽有壮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
此中有自嘲、自矜,也有自解、自慰,多种情感融于其间。
24.满井游记
本文写于万历二二十七年(1599)。
这年早春二月作者游览了京郊满井。
此是北京东北一口古井,当时泉水喷涌,冬夏不竭。
井旁丰草青藤,渠水清清,亭台错落,是一个游览探胜的好去处。
第1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风沙天气。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点出地点、时间以及气候特点。
尤其是“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写出了北京春天风沙的厉害。
“局促一室之内”两句写出了作者渴望出游而又不能出游的矛盾处境。
“花朝”已经过了,应是出游踏青之时,然而寒风沙砾阻挡,其懊恼郁闷可想而知。
第2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满井的喜悦心情。
“廿
二日天稍和”句写出游的具体时间和路径。
“稍和”表明天气并不暖和,只是出游心切,迫不及待。
“高柳夹堤”一句写作者一眼所见和长冬蛰伏后闻到春天气息的感觉。
看到堤岸高高泛绿的柳树,闻到大地滋润泥土的芳香,四望原野,一片空阔,·能不喜出望外吗?
能不“若脱笼之鹄”吗?
“于时冰皮始解。
。
。
。
。
。
”和“山峦为晴雪所洗。
。
。
。
。
。
”两个长句,分别写满井的河水和山峦在早春之时的变化。
“冰皮始解,波色乍明”,用对偶句点出余寒已退,薄冰初消,春水开始呈现出澄明的色彩。
“始”“乍”二字紧扣早春景色,极为贴切。
“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此写微风吹过水面,漾起鱼鳞般的波纹,清澈的流水闪闪发光,好像从镜匣中取出刚制成的镜子,清冷的光突然射出一样。
用此比喻写冻水初解的清澈极为新颖贴切。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此写春山,山峦被积雪融化的水洗拭,显得格外鲜妍明媚,好像美女洗过脸刚刚梳过她的发髻一般。
这个比喻很美,当然是突出了春山之美。
两个比喻句,一写水,一写山,山水相连,春色美不胜收。
“柳条将舒未舒”句,和“高柳夹堤”呼应,这是从近处看,柳条刚吐,枝头鹅黄嫩绿,透出一种风韵。
“柔梢披风”,也写出了柳条柔美袅娜姿态。
“麦田浅鬣寸许”则回应“土膏微润”一句,越冬之麦苗受早春湿润土地的滋养,已长出一寸多高,像短短的鬃毛一样。
你看,虽是乍暖还寒的早春,京郊一带已是生机勃勃,使人心旷神怡。
以上可以认为是第2段的一个层次。
下面接着写游人的活动。
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写出了游人的几种情态: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用泉水沏茶,席地而饮;举着杯子边喝酒,边唱歌;盛装的女人骑着毛驴,缓缓而行。
有悠闲的,有豪放的,也有从容的。
虽然谈不上游人如织,却也不乏寻春、赏春者,春天毕竟来了。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此更可以证明春天的到来,人们分明是感到春天的暖意了。
写了人的活动,作者也没有忘记写人的朋友——动物: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在水波中呼吸的鱼,是那样的自由自在,连它们的羽毛和鳞鳍之间都透出一股喜气。
真是处处洋溢着春意。
从行文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出作者(亦是游者)的喜悦。
第三段是议论,表述自己能够有此闲情出游的原因。
当时作者任顺天府学官,是个闲职,所以能“不以游墮事儿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从文中看,作者要以此游为始,继续游下。
从中可以看到,他并不因为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幸庆自已有游乐的时间,表现出袁中郎独特的个性。
本文虽然写的是北方京郊的早春景色,却也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26古文二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首先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最初或为农夫,或为工匠、或为商贩、或为囚徒、或为隐士、或为奴隶,他们都从逆境中走了出来,成就了大功业,成为了圣君贤臣。
然后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这样的观点:
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
接着谈人(主要着眼于“生于忧患”)论国(主要着眼于“死于安乐”),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一个人(当时主要是指统治者),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激发他苦思冥想,振奋精神;别人老对他怒形于色,口出怨言,就能促进他猛然醒悟,知道自己的不足。
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
最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耽于安逸享乐。
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
文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苦其心志”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上文“动心忍性”说的。
教学相长
本文短小精悍,逐层论证,层次井然。
第一句文章以生活体验入笔,虽然有美味佳肴放在面前,如果不亲自去吃一吃,尝一尝,是无法感受到鲜美滋味的。
以此为喻,引出对求知做学问的思考,即不学习钻研,就无法感知到学问有多好。
第二句深入一层,推导出学和教的问题,“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第三句承接前一句,进一步论述知道不足之后可以自我要求、自我反省、意识到贫乏之后可以自我督促。
最后一句进行概括,提出本文的观点:
教学相长。
27.曹刿论战
课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从“十年春”到“战则请从”)写战前,记述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得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第二段(从“公与之乘”到“遂逐齐师”)写战中,记述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
第三段(从“既克”到“故逐之”)写战后,记述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第一段可分一个层次。
第一层,即“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简要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庄公被迫出战的打算。
第二层,从“曹刿请见”到“乃入见”,通过写乡人劝阻曹刿、曹刿解释说明,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的政治远见和敢于负责的态度。
第三层(本段余下文字),写曹刿一次次询问庄公迎战的政治上的准备,最后得出:
获取国人的信任,是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第二段也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公与之乘”到“战于长勺。
”),概括地交代了作战的地点和曹刿随庄公直接参战。
此后叙述作战情况,丰要讲述了两层意思。
从“公将鼓之”到“齐师败绩”为一层,从“公将驰之”到“遂逐齐师”为另一层。
前一层记述了曹刿和庄公在击鼓进军一事上表现出不同的看法,以及曹刿抓住机会击鼓进军、致使齐军大败的经过。
后一层记述曹刿戒骄戒躁、沉着果断,指挥鲁军取得战斗的胜利。
文章从鲁军开始反攻,到“齐师败绩”,最后鲁军“遂逐齐师”,层次清晰,叙事完整(写出了完整的作战过程)。
第三段主要记述战斗胜利后“公问其故”,曹刿向庄公进行解释说明。
曹刿先总说一句,指出士卒的勇气在战斗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然后照应第二段中两次“未可”和两次“可矣”,分两层论述“未可”和“可矣”的道理。
第一层,阐述在战斗中要善于创造“彼竭我盈”的形势,并善于抓住这样的机会,实施反击,以弱胜强。
第二层,阐述在战场上,即使处于有利的地位,也要善于从最坏处设想,当敌人强大时,尤应如此;同时要实地考察,一旦证实情况确实于已有利,就要抓住机会,积极进攻,争取最大的胜利。
28.干将莫邪
一、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成雌
雄宝剑后,楚王杀了干将。
干将的儿子赤长大后欲替父报仇。
楚下悬赏杀赤,赤逃到山中,遇到一侠客,答应替赤报父仇。
赤即自刎,侠客拿着赤的人头和宝剑去见楚王,用计杀了楚王,最后自己也自杀了。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
干将、莫邪
为楚王铸成宝剑,干将反招杀身之祸;干将临死遗嘱尚未出世的儿子为他报仇。
第二、三自然段交代故事的发展:
干将的儿子赤长大后寻得父亲所藏宝剑,昼夜不忘为父报仇;楚王悬赏杀赤,赤躲进山中,遇到愿替他报仇的剑客,当即自刎,把自己的头和宝剑交给侠客。
第四段交代故事的结局:
侠客不负重托,多方设计,豁出性命杀死楚王。
故事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表现手法富于浪漫色彩。
课文主要是叙述故事,但也很注意通过细节衬托人物的性格,如课文除具体刻画赤报仇坚决、不惜自刎献头的刚烈行动外,还通过他的人头被煮时“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细节,突出他对楚王的刻骨仇恨。
29.劳山道士
一、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姓王的读书人(王生),来到劳山拜师学习道家法术。
师父让他每天上山打柴,他不堪忍受其中的辛苦,打算同家。
一天傍晚,王生打柴同来,看到师父和两个人在一起饮酒。
他们各显神通,土生看得目瞪口呆,决定继续留下来,希望师父能教自己法术。
又过了一个月,因为担心王生不能吃苦,师父还是没教下生法术。
王生不能忍受早樵暮归的艰苦生活,向师父辞行。
师父应王生的请求,当场教给他穿墙而过的隐身术。
王生回到家中,吹嘘自己从仙人那里学会了隐身术。
妻子不相信,他就仿效师父的做法,朝墙壁冲去。
可王生不但没穿过墙,头上还撞出了一个大包。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故事的开始:
王生慕道,到劳山拜一道士为师。
第二、三、四段记叙了故事的发展:
王生不堪早樵暮归的艰苦生活,暗地里打算回家。
一天傍晚回到道观,看到师父和两位客人各显神通,自己也想学,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可过了一个月,师父除让他每天打柴之外,还是没教他法术,他忍受不了,向师父辞行。
师父答应他的请求,当场教他穿墙而过的隐身术。
第五段交代故事的结局:
王生回家之后,所学法术不灵验,头上撞了个大包。
整个故事是按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的线索来写的,这是明线。
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有一条暗线,就是王生不愿吃苦:
王牛想不费力气学来法术,师父怀疑他不能吃苦;王生不能吃苦,打算回家;王生不经意看到师父和两位客人表演法术,暂时打消回家的念头;王生终于不能忍受早樵暮归的道观生活,向帅父辞行,帅父应他的请求,教他隐身术;王生回家后当着妻子表演法术,头上撞了个大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上教参 课文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