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考的20句常见的古代俗语.docx
- 文档编号:30308001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99KB
中考常考的20句常见的古代俗语.docx
《中考常考的20句常见的古代俗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常考的20句常见的古代俗语.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常考的20句常见的古代俗语
中考常考的20句常见的古代俗语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发音】: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解释】: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自】:
高阳《胭脂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
【近义词】:
滴水穿石、铁杵磨针
【反义词】:
浅尝辄止
【语法】:
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事态的严重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造成的。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发音】:
bùrùhǔxué,yāndéhǔzǐ
【解释】:
焉:
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自】:
《后汉书·班超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示例】: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
“~。
”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毛泽东《实践论》
【近义词】:
亲临其境
【反义词】:
胆小如鼠
【语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3、吃一堑,长一智
【发音】:
chīyīqiàn,zhǎngyīzhì
【解释】:
堑:
壕沟,比喻困难、挫折。
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出自】:
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
“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
【近义词】:
失败乃成功之母、上当学乖
【反义词】:
重蹈覆辙
【语法】:
复句式;作主语、谓语、分句;用于总结经验教训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发音】:
chǐyóusuǒduǎn,cùnyóusuǒchánɡ
【解释】:
短:
不足,长:
有余。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出自】:
战国·楚·屈原《卜居》: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
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
【示例】:
但古人云:
“~。
”我们只要尽忠辅佐闯王,总还是有可用之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近义词】:
尺短寸长
【语法】:
复句式;作分句、定语;比喻各有所长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解释】你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结好渔网,这样就不愁得不到鱼。
表示与其空空羡慕,不如动手去干。
【出自】《史记·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
“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古人有言曰: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辨析
①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目的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目的将是空幻而不切实际的。
②告诫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抓住观念、制度这个根本。
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发音】:
dīshuǐzhīēn,dāngyǒngquánxiāngbào
【释义】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报答
【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采用。
7、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发音】:
qǔbùlíkǒuquánbùlíshǒu
【解释】:
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出处】:
林雨《刀尖》: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
【成语示例】:
我们只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使功夫日益纯熟。
【造句】:
我们学习上要做到~。
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发音】:
shìshàngwúnánshì,zhǐpàyǒuxīnrén
【释义】:
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示例:
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
“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9、书到用时方恨少
【发音】:
shūdàoyòngshífānghènshǎo
【解释】:
书,知识。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时,时候。
方,才。
恨,悔恨,后悔。
少,只懂那一点点。
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例句】:
作为学生,平时要多读书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原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撰诗句
【鉴赏】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宋代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周立说: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
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
朱熹说: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
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本联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将“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本联在艺术上的特色是用词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语言自然却韵味无穷,深得孟浩然《春晓》的艺术真谛。
本联对仗也工整自然,意义相对,尤其深刻、贴切,故千百年来成为劝勉联中的精品。
10、众人拾柴火焰高
【发音】:
zhòngrénshícháihuǒyàngāo
【释义】:
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例句】:
通过这次的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深刻的道理。
【用法】:
作宾语、分句、定语;指人多力量大
11、行百里者半九十
【发音】:
xíngbǎilǐzhěbànjiǔshí
【释义】: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诗云:
‘行百里者半九十。
’此言末路之难也。
”
12、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发音】:
méiyǒuguòbùqùdèhuǒyànshān
【释义】:
比喻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就是没有人走不过去的路
火焰山:
因《西游记》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指道路艰难,很难跨越,几乎无法从其走过。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是说,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切最终都能得到解决。
可以是事业、学习、爱情、生活等等各各方面。
这是一句积极的励志的话,常用在鼓励别人的话语中。
【出处】:
。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近义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例句】:
天下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人的意志力可以克服一切困境。
每当我遇到困难,父亲就用“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句话来鼓励我。
13、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读音】:
chīzhuówǎnlǐ,kànzheguōlǐ
【意思】:
比喻贪心不足。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
“你还哄我哩,你那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儿,你说我不知道?
”《红楼梦》第十六回:
“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
相关词语:
吃不服吃劳金吃板刀面吃请吃量吃哑巴亏吃黑饭,护漆柱吃苦耐劳吃个虱子留只脚吃晌吃花烟吃嘴吃闷吃吃吃飞利吃口令吃肉不吐骨头吃力装蟒吃象癞虾蟆想吃天鹅肉缺吃少穿好吃好喝抓拿骗吃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坐吃享福管山吃山﹐管水吃水肥吃肥喝狗吃热尿缺吃短穿稳吃三注嘴吃讨冷饭吃软硬不吃贪吃懒做移盘吃饭汉牛吃蟹
14、磨刀不误砍柴工
【发音】módāobùwùkǎncháigōng
【意思】“磨刀不误砍柴工”表面的意思是在刀很钝的情况下,严重影响砍柴的速度与效率,在砍柴前虽然费一些时间来磨刀,并不立即去砍柴,但一旦当刀磨得很快,砍柴的速度与效率会大大提高,砍同样的柴反而用时比钝刀少。
深入理解就是,要办成一件事,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进行一些筹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步骤安排,做好充分准备,创造有利条件,这样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简单说也就是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
比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同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三国演义》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当时曹操正与袁绍作战,袁绍号称有百万雄师,而且粮草充足。
曹操处于明显的劣势。
许攸(好象是,记不清了)在袁绍处得不到重用,投奔曹操,曹操赤脚相迎。
许攸建议曹操偷袭袁绍粮草,结果最后反败为胜,成为一代枭雄。
而曹操当时仅剩下三天的粮草可以支用。
【示例】今天你很想睡觉了,但是又觉得应该学习,你就应该先休息一下,等明天精神状态好了再学。
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1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读音】:
qiánshìbùwàng,hòushìzhīshī
【解释】:
师:
借鉴。
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
【示例】:
~,我们要记取这次失败的教训,争取下次实验成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据《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晋定公实际上成了傀儡(kuǐlěi)。
公元前458年(已进战国时期),晋定公派使者去请求齐、鲁两国出兵讨伐四卿。
四卿得到消息后,联合出兵攻打晋定公。
定公无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结果病死在路上。
定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
智卿智伯独揽了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
其他三卿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
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了土地。
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
智伯非常恼怒,立即派人传令给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他们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估计智伯会攻打他,忙找谋臣张孟谈商量。
张孟谈建议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
到了晋阳,赵襄子发现能够打仗的武器很少。
张孟谈劝道:
“这里的围墙是用一丈多高的楛(hù)木做的,殿柱是用铜铸的,这些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
”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由于魏、韩不愿为智伯卖命,智伯无法取胜。
晋阳被被智伯水淹,围困了整整三年,由于地面积水,老百姓都在树上搭起棚子来居住,城里粮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冻饿成病,军心也开始动摇了。
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
“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准备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
”赵襄子听了非常高兴,连连拱手表示感谢。
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事成之后平分智氏之领地。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军四散逃窜,智伯被擒。
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
赵襄子急忙挽留。
张孟谈说:
“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
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请你让我走吧。
”赵襄子只好惋惜地答应了。
张孟谈辞去官职,退还封地,隐居到负亲丘去,在那里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16、玉不琢,不成器:
【读音】:
yùbùzhuó,bùchénɡqì
1.《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谓玉不加工,不成器皿。
后以喻人不经过培养﹑锻炼,不能成材。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出自《三字经》
而“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学记》。
【原文】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2),教学为先。
《兑命》曰(3):
“念终始典于学(4)。
”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
②君:
这里的意思是统治。
(3)兑(yue)命:
《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兑命》。
④念终:
始终想着。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
比喻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尚书.说命》中说:
“自始自终想着学习。
”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读解】
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
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大概要比西方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切合实际一些。
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天生来像一张白纸,后来通过经验积累和学习,便在白纸上画出了各种图画。
玉石同白纸显然不一样的。
白纸什么都没有,而玉石则包含了潜在的有用成分和价值。
白纸上的痕迹是外力机械地加上去的,琢磨玉石则是让他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儒家的学者一方面承认了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不像白纸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
确定了这个大前提,剩下的问题便是开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是具体的操作方式的问题。
17、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释义】:
入乡随俗比喻说话办事要以具体情况为依据。
【例句】:
有道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企业要延年益寿“充”好“电”,就要及时把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解释】:
亦即入乡随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说法,指人们去办事时不能一成不变的处理问题,要因时因地而异,灵活的去办事
18、大意失荆州
【汉语拼音】dayishijingzhou
【词语解释】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
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
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
可用来劝诫他人不要“大意失荆州”;也可以用来为自己的失误作辩解,我这是“大意失荆州”啊。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19、独木不成林
【读音】:
dúmùbùchénglín
【解释】: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
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出自】:
汉·崔骃《达旨》: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
【近义词】:
独木不林、单丝不成线
【语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20、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发音】yīyèzhàngmù,bújiàntàishān
【解释】:
蔽:
遮。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出处】:
《鹖冠子·天则》: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
【示例】:
你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近义词】: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典故】: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
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
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
“你看不看得见我?
”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
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
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
县官审问他,听他说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后大笑起来。
于是县令把他放了,没有治罪。
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原文】:
《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
“汝见我不(同“否”)?
”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嘿(同“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吏遂缚诣县。
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20 常见 古代 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