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 习题汇总.docx
- 文档编号:30306575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51.89KB
生态学 习题汇总.docx
《生态学 习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 习题汇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学习题汇总
生态学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cycle)
生态系统内的矿物元素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在地球表层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等各圈层之间,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的转移、转化的往返过程。
生物有机体经由生命活动,从其生存环境的介质中吸取元素及其化合物(常称矿物质),通过生物化学作用转化为生命物质,同时排泄部分物质返回环境,并在其死亡之后又被分解成为元素或化合物(亦称矿物质)返回环境介质中。
这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根据物质循环的不同范围可分为地球化学循环(地质大循环,闭合式的循环)和生物循环(生物小循环,开放式的循环)。
另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全球变化指大气、气候、土壤和水化学的变化,及土地种林利用所引起的生态学原因及后果。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全球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将继续造成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其中不少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①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全球气候带将向极地方向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
②最低温度的增幅比最高温度的增幅大,夜晚温度的增幅比白天温度的增幅大,冬季增温比夏季增温明显;
③全球降雨量总体上有所增加,但全球降雨格局将发生改变,降雨量可能因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而有很大的区别(如沿海地区的降雨将增加,而内陆地区的降雨则不变甚至减少);
④由于蒸散作用所损失的水分远大于降雨增加的量,因此中纬度内陆地区的夏季干旱将明显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全球平均的地面气温升高,它也将使海水温度升高和膨胀、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降水格局变化,必然会对森林、湿地、海岸、岛屿和极地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
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模式表明,湿热带区域的平均气温上升比中、高纬地区要小,一般只有1~2℃。
雨量可能要增加,对雨林最大的威胁可能不是来自平均气候条件适度的变化,而是来自极端气候事件频繁的发生。
②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按进化的时间范来说,湿地生态系统是较短命的。
湿地中河流和湖泊在许多国家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温度增加将提高其蒸发作用的速度,而降雨里的多少和季节性的变化对河流的流量将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一些区域水可能过多,因为大气环流变化使该集水区域雨量增加;水分供应情况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要设法保持河流的流量问题;有于雨量变少、蒸发作用增加或两者同时出现,水分供应可能减少。
③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
④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气温升高及降水量的变化等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影响最为重要的几个生态因子,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产量、生长发育、病虫害、农业水资源及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从全球角度看,近50来年降水量在增加,但不同区域降水格局变化不同%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的
降水量在20世纪每10年增加了0.5%~1.0%,热带陆地每10年增加了0.2%~0.3%,亚热带陆地每10年减少了0.3%左右,南半球的广大地区则没有发现可比的系统性变化。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农业生态系统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是其光合作用的变化,究表明,小麦、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的产量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情况下将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另外,全球变暖将加重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
按其性质分为五类:
即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包括综合性、非等价性、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阶段性、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水中溶氧的多少往往是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举例说明shelford耐受定律(05.1)
耐受性定律: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该定律认为,任何接近或超过耐受性下限或耐受性上限的因子都是限制因子;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生态幅;在生态幅中包含着一个最适区,在最适区内,该物种具有最佳的生理和繁殖状态。
根据生物对温度、盐分和食性的耐受范围,可分别将其分为广温性生物、狭温性生物;广盐性生物、狭盐性生物和广食性生物、狭食性生物。
如低温对非洲蜂分布的限制。
黄地老虎幼虫在11℃以下便无法生存,大多数昆虫在48-54℃高温下也会死亡;鲑鱼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是0-12℃,最适温度是4℃;南极鳕能耐受的温度范围最窄,只有-2℃-2℃。
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de)
又称生态价(ecologicalvalence)/耐性限度/适应幅度,是指每种生物有机体能够生存的环境变化幅度,即最高、最低生态因子(或称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生态幅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
生态因子通常分为两大类,即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趋同适应(convergentadapation)
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甚至完全不同的生物类群,由于长期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接受相同的生态环境选择,只有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生存下去。
通过变异和选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形成了相似的特征而表现出相似的外部特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态位,这种适应方式称为趋同适应。
如美国仙人掌科植物和非洲的大戟属,在形态结构上都为无叶、具刺、多枝、肉质茎,为趋同进化的结果。
哺乳类的鲸、海豚、海象、海豹,鱼类的鲨鱼,它们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但都长期生活在海洋中,整个身躯形成为适于游泳的纺锤形。
趋异适应(divergenceadapation)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它们为了适应所在的环境,通过变异选择在外形、习性和生理特性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别,这种适应性变化被称为趋异适应。
它可以导致共同的祖先发生分化。
如蓖麻在我国北方是一年生的高度草本植物,而在南方却呈树状的多年生植物;
北极熊是由棕熊进化而来,北极熊皮毛为白色,与北极的环境颜色相同,有利于其捕食作用,北极熊肩部呈流线型,足掌有刚毛,可以使其在冰上行走而不滑到,北极熊属肉食动物;而棕熊岁属于肉食目,但经常食用一些植物,这表明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同种动物发生趋异适应以满足环境对其生存的要求。
在地球上只有1%的太阳辐射被光合作用所利用。
(√)
阔叶林的林冠对红外光的吸收选择性较强。
(×)→林冠树木的叶片对不同波长的反射和吸收规律是不同的,红外光(靠近长波)约有70%被反射。
短波辐射通过林冠层时,将被分布于林冠内众多的枝叶体吸收。
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
是生物对昼夜周期变化发生各种生理、生态反应的现象。
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以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另外对哺乳动物的换毛也有影响。
积温是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的?
有效积温(effectiveaccumulatedtemperature)
每一种植物都需要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够开始发育和生长,这个温度在生态学中称为发育阈温度/生态学零度,但仅仅温度达到所需还不足以完成发育和生长,因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过程,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熟,称有效积温/总积温。
用公式表示为:
K=(T-To)N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是个常数;T—当地该时期的平均温度;To—发育起点温度/最低有效温度/生物学零度;N—发育历程的天数。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一般是指单子叶植物/花卉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的现象,这个低温对越冬植物成花的诱导和促进作用过程称为春化作用。
低温处理对花卉促进开花的作用,因花卉的种类而异。
深海热泉中由于温度太高,生物已无法生长。
(×)→即使在热泉区以外像荒芜沙漠的深海海底,仍出现了硫细菌、蠕虫、海星及海葵这些生物。
干热河谷中由于温度太高,没有生物群落的分布。
(×)
变温不利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
(×)→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作用。
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度大;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物质消耗少,对植物有机质的积累是有利的。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包括哪些?
它们对生物的作用?
(10.2)
(1)土壤的物理性质的生态作用
土壤的物理特性主要指土壤温度、水分含量及土壤质地和结构等。
①土温是太阳辐射和地理活动的共同结果。
不同类型土壤有不同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因而表现出相对太阳辐射变化的不同滞后现象,该现象对植物有利,影响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制约土壤盐分的溶解、气体交换与水分蒸发、有机物分解与转化。
较高的土温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营养分解和植物生长,动物利用土温避开不利环境、进行冬眠等。
②土壤水分直接影响各种盐类溶解、物质转化、有机物分解。
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植物代谢需要,会产生旱灾,同时好氧性微生物氧化作用加强,有机质消耗加剧;水分过多使营养物流失,还引起厌氧性微生物缺氧分解,产生大量还原物和有机酸抑制植物根系生长。
③土壤的质地、结构和土壤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密切相关,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生活。
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紧实的粘土和松散的沙土不如壤土能有效的调节土壤和保持良好的肥力状况。
土壤结构又可分为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片层结构和柱状结构等类型,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结构是良好的土壤。
③土壤中空气含量和成分也影响土壤生物的生长状况,土壤结构决定其通气度,其中CO2含量与土壤有机物含量直接相关,土壤CO2直接参与植物地上部分的光合作用。
(2)土壤的化学性质的生态作用
土壤化学特性主要是指土壤化学组成、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矿质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土壤酸碱度等。
①矿质营养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生物对大量或微量矿质营养元素都有一定的量的要求。
环境中某种矿质营养元素不足或过多或多种养分配合不当,都可能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限制作用。
不同种类生物对矿质的种类与需求量存在较大差异,矿质在体内的积累量也有不同(如褐藻科植物对碘的选择积累,禾本科植物对硅的积累,十字花科植物对硫的积累,茶科植物对氟的积累,十字花科植物对若干种重金属盐的积累等)。
这些植物对有害的物质的耐性和积累,已在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②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促使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土壤有机物也使植物所需各种矿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并能与各种微量元素形成络合物,增加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越多,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多,因此在富含腐殖质的草原黑钙土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而在有机质含量很少,并呈碱性的荒漠地区,土壤动物非常贫乏。
③土壤酸碱度是土壤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虽然含量少,但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
土壤团粒结构(spheroidalstructure)
团粒结构是腐殖质把若干土壤单粒互相粘接成0.25~10mm的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
因为单粒间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
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
它是由多种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醛酸甙、粘粒矿物以及铁、铅的氢氧化物和腐殖质等胶结而成的。
土壤团粒结构是通过干湿交替、温度变化等物理过程,化学分解和合成等化学过程,高等植物根、土壤动物和菌类的活动等生物过程以及人为耕作等农业措施因素而形成的,其中以人类耕作等农业措施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影响最大。
盐生植物的定义,有哪些适应类型及特点?
(07.3)
(1)盐生植物是能在含盐量超过0.33Mpa(相当单价盐70mmol/L)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并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它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2)适应类型及特点:
①聚盐性植物:
这类植物对盐土的适应性很强,能生长在重盐渍土上,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可溶性盐分并积聚在体内而不受害;原生质对盐类的抗性特别强,能忍受60‰甚至更浓的NaCl溶液;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很高,并具有极高的渗透压(根的渗透压高达40个大气压以上,有些甚至可达到70至100个大气压,大大超过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所以能从高盐浓度盐土中吸收水分,故又称为真盐生植物。
代表植物如生长在滨海重盐渍土上的盐地碱蓬、盐角草、碱蓬等。
②泌盐性植物:
这类植物也能从盐渍土中吸取过多的盐分,但并不积存在体内,而是通过茎、叶表面密布的盐腺细胞把吸收的盐分分泌排出体外,分泌排出的结晶盐在茎、叶表面又被风吹雨淋扩散,又称称泌盐植物。
代表植物如大米草、二色补血草、柽柳等。
③不透盐性植物:
这类植物虽然生长在盐渍土中,但不吸收土壤中的盐类,这是由于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细胞的渗透压很高,使植物具有抗盐作用。
又称为拒盐植物或抗盐物。
代表植物如生长在盐碱荒地中的獐茅、碱菀等。
物种是某一地区能实际地或潜在地杂交的种群的集合。
(√)→美国生态学家E.Mayr从种群遗传学的角度把种定义为“能实际地或潜在地彼此杂交的种群的集合构成一个种”;而“种群是某一地区具有实际或潜在杂交能力的个体的集群”。
内禀增长率(innaterateincrease)
在种群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即能够排除不利的天气条件,提供理想的食物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我们能够观察到的种群的最大增长能力。
研究意义:
能够敏感的反映出环境的细微变化,是特定种群对于环境质量反应的一个优良指标;是自然现象的抽象,它能作为一个模型可以与自然界观察到的实际增长率进行比较。
根据rm=lnRo/T可知,内禀增长率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年龄结构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pattern)/内分布型(internaldistributionpattern)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或内分布型。
大致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型3种类型。
在一个发育较好的群落中,植物种类的分布是均匀的。
(×)→均匀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例如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分泌有毒物质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生长是形成均匀分布的另一原因。
种群动态如何描述?
怎样构建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有何区别?
(05.论述)
生命表是描述死亡过程的有用工具。
生命表开始出现在人口统计学,至今在生态学上已广泛利用。
生命表能综合判断种群数量变化,也能反映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关系。
通过生命表的研究可以了解种群的动态。
生命表的类型(根据研究者获取数据的方式不同而分为两类)
①动态生命表/同龄群生命表/水平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时出生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获得的数据编制而成。
②静态生命表/垂直生命表/特定时间生命表——根据对某个种群在特定时间内的年龄结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
存活曲线(survivorshipcurve)
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每一个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即是存活曲线。
是描述同期出生的生物种群个体存活过程与其年龄关系的曲线。
存活曲线的类型:
①I型(凸型):
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如人类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等。
②Π型(对角线型):
种群各年龄的死亡率相等,如水螅。
③III型(凹型):
幼年死亡率很高,如鱼类、很多无脊椎动物等。
举例说明自然种群可能出现的数量变动类型,制约的因素有哪些?
一种生物进入和占领新栖息地,首先经过种群增长和建立种群,以后可出现不规则的或规则的(即周期性)波动,亦可能较长期的保持相对稳定;许多种类有时还会出现骤然的数量猛增,即大发生,随后又是大崩溃;有时种群数量会出现长时期的下降,称为衰落,甚至灭亡。
①种群增长。
自然种群数量变动中,“J型”和“S型”增长均可见到,但曲线不像数学模型所预测的光滑、典型,常常还表现为两类增长型之间的中间过渡型。
②季节消长。
对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首先要区别年间(季节消长)和年间变动。
③不规则波动。
无规律性,特定的因素能引起种群的大变动。
④周期性波动。
群落发生周期性的种群变化。
⑤种群爆发。
具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的爆发。
⑥种群平衡。
种群较长期的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种群平衡。
⑦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当种群长久的处于不利条件下(人类过度捕猎或栖息地被破坏),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灭亡。
个体大、出生率低、生长慢、成熟晚的生物,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⑧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生态对策(bionomicstrategy)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行为模式。
在生态对策上,生物种对生态环境总的适应对策,必然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有生殖对策和生活史对策。
r-选择指生活在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种群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群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用于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K-选择指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其死亡率和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生物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同于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r-对策型植物主要通过最大限度地扩大其内禀增长率r-来达到对环境的占领。
(√)
K-对策植物主要把能量投资在后代的关怀上,主要通过密度制约进行调整。
(√)
高斯假说(Gause'sHypothesis)/竞争排斥原理
种间竞争的结构出现不等性或不对称性,两个相似的物种不能占有相似的生态位,而是以某种方式彼此取代,使每一物种具有食性或其他生活方式上的特点,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或是一个种被迫使另一个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等,即发生生态分离,这在生态学上称作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即生态学(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
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要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性上的分化。
R、竞争排斥原理的提出:
Gause(高斯)以原生动物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竞争对手,观察这两个在分类和生态习性上都很接近的物种的竞争结果。
当分别在酵母介质中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增长快。
当把两种草履虫加入到同一培养容器中时,双小核草履虫占有优势,最后大草履虫死亡、消失。
Gause以草履虫为竞争实验为基础提供了高斯假说,后人将其发展为竞争排斥原理。
近代生态学家用竞争排斥原理对高斯假说进行了简明精确的表述:
完全的竞争者(具相同的生态位)不能共存。
生态位(ecologicalniche)
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生态位又称小生境、生态区位、生态栖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
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
生态位分两个层次:
基本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
基本生态位是生态位空间的一部分,基本生态位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态位,里面不存在捕食者和竞争。
现实生态位:
是基本生态位的一部分,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生态位。
简述生态位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
(07.2)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①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广度/生态位大小,指被一个有机单位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综合。
②生态位重叠是两个物种在其与生态因子联系上的相似性。
③竞争排斥
④生态位分异是对环境资源的不同利用使得不同物种同时存在于同一地方。
(R、生态位分离(nicheseparation):
种间竞争结果使两物种的生态位发生分化,从而使生态位分开。
)
生态位理论在农业上应用
生态位理论表明:
在同一生境中,不存在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不同或相似物种必然进行某种空间、时间、营养或年龄等生态位的分异和分离;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物种的生态位之间通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重叠现象,只有生态位上差异较大的物种,竞争才较缓和,物种之间趋向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
我们要合理引入空白生态元,开发潜在生态位。
化学他感作用/相生相克/异株克生/他感作用(Allelopathy)
植物化感作用最开始的定义是指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其它植物(含微生物及其自身)生长发育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现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事实上已扩展到以植物为中心的一切有机体及环境间通过化学物质为媒介的化学相互作用。
如黑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的原因。
该树种的树皮和果实含有氢化核桃酮,当这种物质被雨水冲洗到土中,即被氧化成核桃酮,并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协同进化(coevalution)
由美国生态学家埃利希(P.R.Ehrlich)和雷文(P.H.Raven)1964年研究植物和植食昆虫的关系时提出的学说,是指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进化,而后一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
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防御机制(R、有毒的次生物质,以对付草食的进攻);另一方面,草食动物亦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R、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或者调整食草时间以避开植物的有毒化合物)
互利共生(mutualism)
两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双方获利且达到了彼此不能离开独立生存的程度的一种共生现象。
是不同种两个个体间的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
异地种群(allopathtricpopulation)
同一物种的种群空间分布主要有3种类型,其中彼此相隔遥远,不存在每个世代随机交配的可能性的种群被称为异地种群。
如何统计某一区域的动物种群?
(09.5)
①样方法
适合调查植物,以及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如跳蝻、蜗牛等。
操作过程:
在被调查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完全相等的样方,统计每个样方的个体数,并求出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求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均值,以此值作为被调查种群之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常见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Z字取样法”。
②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如田鼠、鸟类、鱼类等。
操作过程: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部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学 习题汇总 习题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