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docx
- 文档编号:30305078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46KB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docx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学术界对《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评价是众说纷纭的:
有用“奸雄”概之的;有用“英雄”概之的;有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概之的……评价多,争论激烈,说明了曹操这一形象是罗贯中刻画得非常成功的形象。
我认为:
曹操这一形象是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反思于一体的形象,是智慧卓越的能人,是品质优秀的强人,是封建政治文化的代言人。
一、曹操是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政治文化反思于一体的形象
作为生活在元末明初时代的罗贯中,与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他们所经历的社会大环境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方面都处在朝代更替、战乱连年的动荡年代。
在这样的时代里,要生存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有卓越的才能和优秀的品质,于是,罗贯中就选定曹操作为浓墨重彩的对象。
罗贯中为什么选定曹操?
这有历史的原因。
从历史来看,曹操在先秦、两汉时期,是少数受人们关注的领袖人物之一,他的受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刘备、孙权,这主要是由于他几十年生涯中的所作所为及其巨大影响;率兵镇黄巾大起义,东征西讨,统一北方;实行“屯田”、“抑制豪强”,减轻农民负担,促使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他采用“唯才是举”招揽人才,把天下豪杰集于帐下,听命于他;特别是他在文坛上的巨大贡献,促进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些,有力地体现了曹操卓越的才能和优秀的品质,是有真正雄风的王者。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罗贯中有同曹操一样的理想和抱负,都豪气千云地要在世上干一番大事业。
罗贯中从小就是“有志图王者”,并且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张士诚有密切关系,可见,他是一个志向远大,并有一定的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人物。
然而,作为投身于农民起义队伍的他,不同于举孝廉而进入官场的曹操那样施展才华,实现理想。
由于张士诚对知识分子的不重视,罗贯中不得不离开他,而元朝统治正四面楚歌,岌岌可危,致使罗贯中“图王”的理想,成了“乌托邦”。
政治上的失意,使从小喜爱读书,博览经史的他,开始专心著起书来,并把“有志图王”的理想,寄托在笔下曹操这一形象上,这样,便在《三国演义》中,有了正史中所没有的关于曹操的诸多情节:
发檄文讨伐董卓,爱贤才招收许褚,酌美酒赠赐关羽,煮佳酿谈论英雄……这些都是罗贯中以自己的理想,为尺子给曹操量身定作的“衣裳"。
由此可见,曹操以行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也就是罗贯中用情感体验远大抱负实现的过程。
罗贯中与曹操的共同之处,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
都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物,他们是以相同的文化思想为基础来树立理想和实施实现理想计划的。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史上,经历了两次大事件:
一是秦朝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代替了周朝以来的诸候分封的“联邦组合”;一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排异运动。
这两件事,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使中国文化演变成了“以家长官僚制度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以宗法家族纽带为纲领的社会文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文化”;以“四书”、“五经”等儒学内容为研究核心的学术文化;这些文化内涵,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使近两千年的中国,一直在这种文化体系中延续。
独断的统治和绝对服从,是封建中国的爵太政治层面;而各地的人民都被家族的纽带捆绑起来,拘泥在小农经济体系中,更让人结舌的是旧中国占人口比例极少的几个知识分子,几乎把所有的思维触角都局限在“四书”、“五经”中,在这几本书中,他们读、背、钻研、作注,让朝气蓬勃的青春变成白发苍苍的暮年。
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和生活在元末明初的罗贯中都处于这种文化定形发展时期,自然打上这种封建文化的烙印。
因此,富有才华而又有远大理想的曹操,是深知封建政治文化的利害之处的,于是就有了“用计谋杀董卓”,“发矫诏讨奸贼”,“挟天子进许都”等情节以及“宁愿我负天下人,而不能让天下人负我”的独断专横的语言。
这些都体现了曹操要当封建政治文化的“家长”,为当“家长”扫除障碍,为当家长创造条件。
当了“家长”,才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是封建政治文化的核心,也是曹操的理想追求,同时这也是深知封建政治文化利害关的而“有志图王”的罗贯中的思想情感。
由于相同的社会大环境和相同的理想,也就有了许多相似的思想历程,就有了来自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曹操这一艺术形象。
然而,由于曹操是罗贯中笔下的一个艺术形象,而且罗贯中有曹操所没有的政治失意的经历,罗贯中对封建政治文化的思考和认识就比曹操更深广一些,因此,曹操除了是他寄予的理想形象外,又是他寄予的反思封建政治文化的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凌云壮志,卓越才能,机交智谋是罗贯中肯定的。
但对曹操为不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又是否定的,甚至是批评的。
在杀吕伯奢全家时,虽然曹操的处境是特殊的,是在“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倡窝藏者同罪”这一险恶的环境下误杀的,但他对曹操的残忍是持批评态度的,正如陈官所说的“大不义也”,这个“大不义”,既是对曹的批评也是对封建政治文化的批评。
尽管“以家长官僚制度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在一定时空中,对国家的统一及整体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它的随意性、无规则性,在一定的时空中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是“大不义”的。
所以,曹操这一形象是罗贯中对理想追求与对社会文化冷静反思于一体的形象,是生活在中国文化土壤中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二、曹操是一个智慧卓越的能人
《三国演义》首回写道,曹操“有权谋,多机变”,并用“诈倒在地,作中风之状”来权证。
曹操智慧可见一斑。
(一)曹操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
作为魏朝基业奠定者的曹操,他首先注重了军队的建立和扩充。
他在刺杀董卓时,虽靠机智避免了败露而丧命的结局,但他深深意识到,要打天下,必须要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在“发矫诏讨董卓”时招募了乐进、夏候敦、曹仁、曹洪等一干人马,这是曹操成功霸业的第一桶金。
在镇压清州黄巾军后,曹操“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兵‘”,这是曹操奠定霸业的又一桶金。
从此以后,他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不断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有了削平群雄的资本。
曹操把招揽和重用入才,一直贯穿到他生命的始终,特别是对军事人才的吸纳和重用。
他每征战到一处,除了遇才人就用外,还“遍访贤士”,尽力招揽,委以重任。
致使他手下,将才如云:
典韦、乐进、许褚、张辽、张鸽等勇敢无畏,武艺高强,冲锋陷阵的将才,司马懿、刘晔、许攸、郭嘉等富智谋、善机变的智囊人物,尽归其帐下,听其号令。
这些贤人异士,为曹操在中原逐鹿,统一北方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为什么都听命于曹操并尽力为其所用呢?
是因为曹操爱才、惜才、尊重人才。
曹操每到一处对归顺自己的人才,是委以重任,虚心请教,以诚相待,用而不疑。
因此就有用刘晔“霹雳车”计,破袁绍弓箭手;作书信派人送许昌,问荀是进是退;用许攸之计直捣鸟巢;用郭嘉之谋,径取鸟恒……特别是曹操三哭郭嘉,厚待刘备,礼遇关羽,怜爱审配,两祭典韦等情节,更是感人发聩。
曹操的军事才能还体现在他的战略思想上。
他的军事思想渗透着辩证法,历史上的他曾指出: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临敌变化,不可先传,故日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
也就是说力量的强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呈动态变化的,主要是掌握时机,谋取胜利。
他取吕布、平张鲁、破袁绍、征乌恒等战例中,都体现了辩证的战略思想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二)曹操是一位出色的政客
曹操一生,纵横沙场几十年,经历了许多次险象环生的大事件,但每次都险中求胜,安然而返,这还因为他有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和强悍的政治搏杀能力。
曹操政治思想的基础是以家长官僚制度为核心的。
他的“鸿鹤之志”,就是要成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家长”。
他为了实现宏大理想,在政治生涯中,有许多突出的表现。
第一,排除异己,清扫绊脚石。
曹操能敏锐地洞察到什么人是自己未来实现目标的绊脚石,因此,总是想方设法,欲清除而后快。
在董卓强废汉灵帝,立汉献帝,并杀死何太后,曹操看到了骄横、跋扈、残忍的董卓本性,并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块实现目标魄绊脚石,应当立即除去,然在面对力量比自己强大的董卓时,先实行谋杀,而后“发矫诏,讨逆贼”,巧借他人之力,清除董卓;当觉出刘备、吕布是心腹大患时,便想挑起二者“鹬蚌相争”,让他们相互残杀,这一计失败后,又挑起刘备、袁术”两虎相斗”,希望坐收渔人之利;而更多的是在军事力量强大直接征讨,排除异已,为当上家长奠定基业。
第二,树立挡箭牌,撑起保护伞。
深知封建文化内涵的曹操,清楚地知道被神化了的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于是便“挟天子以令诸候”,借皇帝这块“牌子”,号令天下,想轻而易举地统一天下,以快速实现登上“家长”之位的梦想。
尽管这一居心,被天下人看破,受天下人唾弃,但其“挟天子”之举,确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斗争的能力。
第三,实行安抚百姓的爱民工程。
在向“家长”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他深深体会到了天下百姓是国家之根本,必须爱护。
因此,在管辖区内,“抑制豪强”地主,推行“屯田制”,减轻人民负担,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安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他的“爱民工程”,深受百姓的拥护,他的形象在百姓心目中,自然地高大起来。
赢得了人民的心,也就赢得了当“家长”的根本。
三、曹操是个品质优秀的强者
《三国演义》中,曹操无论身处顺境,还是处于形势险恶的逆境,总会发出那胸怀天下,荡涤尘垢,令人称羡的爽朗豪迈的大笑,这笑,来自于他超凡的心理品质。
优质的品质,来自于心灵,其流向是由心灵走向世界,其表现是由心灵对外在世界的主宰。
心灵是自我作主的地方,在那里,天堂可变成地狱,地狱可变成天堂。
优秀的品质,就是把地狱变成的天堂。
(一)曹操有强烈的成功欲望
事业的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求的,而成功会带来名和利。
成功与名利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共同进退的。
也许有的人认为,谈成功就谈名利,显得俗不可耐,甚至显得思想很坏。
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只要是用正当手段获得成功,获得名利,这是社会所认可的。
只有想到成功,才会努力地去做不留后路,挖掘潜能并百折不挠。
这就是强烈的成功欲。
曹操就是这样的人。
当他看到董卓专横朝政,残忍暴戾的面目时,他便要亲自动手剪除,他知道,这条路一走出去,就没有退路,必须勇往直前,尽自己全部能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没有退路,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去获得成功。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证明了这一点,曹操做到了这一点。
(二)曹操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作为有宏伟抱负,并投身于政治洪流中的曹操,他做任何事时,总是使用主动积极思考的方式,分析、寻找、发现每件事对自己有利的方面,然后,立即付予行动,并百折不挠地把事情做好。
相信自己能行,就是他成功的信念。
在与董卓交锋时,曹操认识到董卓是自己实现理想的巨大拦路虎,是必须要除掉的。
怎样除掉和必须除掉是这场政治交锋中,曹操所做的唯一事情。
在董卓力量远远胜过自己的情况下,他首先想到利用与董卓的表面关系,采用谋杀的方式,除去董卓但没有成功,并险些败露丧命。
可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利用天下人愤恨董卓专权的心理,以“忠义之名”、“发矫诏”到各地,招募义兵,发布檄文,选立盟主,讨伐董卓。
曹操就是这样怀抱信念,寻求成功的法则,并利用这些法则,奋力搏击,不气馁,不灰心,以致到最后,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三)勇猛果敢,毫不畏惧是曹操的又一品质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在镇压黄巾起义军时,登场亮相的,“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出路。
为首闪出一将……”,“正值张桑、张宝败走,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其快捷勇猛,跃然纸上。
在董卓专权,诸人惶恐,“众人皆哭”时,唯曹操不动声色地想出谋杀董卓之计,并亲自前往,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当他机智地逃过败露被杀一劫后,立即“借试一骑”,毫不迟疑地奔出城外,逃过董的追击。
在率兵攻打濮阳城时,在面对众人劝阻的情况下,大喝道:
“我不自往,谁肯向前”。
遂当先领兵直入。
其勇猛、果断无畏之形象,赫然地凸显出来。
(四)自信使曹操魅力四射
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不是以良好的自信为先导的。
因为自信会使人不断进取,催人自强不息。
纵观《三国演义》,曹操的自信,令人叫绝。
在董卓“欺天废主”、“骄横跋扈”之时,众人亦怒亦恐,无计可施,只得“众官皆哭”,唯曹操“抚掌大笑”并说:
“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能哭死董卓么?
”这一众哭对独笑的场面,使曹操鸡群立鹤,森林秀木,把一个胸怀天下,充满自信的形象大大地摆在人们面前。
更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赤壁兵败的曹操,在敌兵前堵后追形势下的三次大笑。
第一次是曹操走在“树木丛杂,山川险峻”的山路时,“乃于马上仰面大笑”,说:
“周瑜无谋,诸葛亮无智,为何不在此处设置伏兵?
”第二次,曹操在兵疲马困,休息在“疏林之下”时“仰面大笑”诸葛亮何不在此设伏兵,以逸待劳?
第三次是在人困马乏,“号哭之声,子路无绝”的华容道上,“扬鞭大笑”“诸葛亮到底是无能之辈,若在此处设伏一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曹操在前途面临重重危机,生命处在生死关头的这三次大笑,足以感天地,泣鬼神。
这三笑场面,以“众哭”“一笑”的对比,展示了曹操坦荡的胸怀,豁达的气度,以及充分的自信和高瞻远瞩的智慧。
彭治顺,湖南龙山县水田中学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中曹操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