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5.docx
- 文档编号:30304173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48.74KB
届中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5.docx
《届中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5
2012年中考生物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5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基础知识
一、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绿色植物可分成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若干个类群。
二、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
一般生活在水中,只有少数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2.结构特点:
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多细胞也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
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藻红素等多种色素。
3.存在的意义:
它是浮游动物和某些鱼类的饵料,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阴湿的陆地。
2.结构特点:
具有真正的根、茎、叶,且分化出了输送水分和养料的输导组织。
3.生殖特点:
叶片背面斑状隆起,里面含有大量孢子。
4.存在的意义:
绿色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5.常见种类举例:
铁线蕨、卷栢、满江红等。
四、种子植物
1.种子植物主要依靠种子繁殖后代。
2.形态特征:
个体一般比较高大,根、茎、叶内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
3.分类:
裸子植物:
只有种子没有果皮,种子裸露。
大多生活于干旱环境。
如:
柏、松等为常见品种。
被子植物:
又被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它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适应性强,种类多。
常见种类举例:
小麦、玉米等。
4.存在的意义:
提供粮食、蔬菜,美化环境等。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观察叶片结构
1.实验方法:
练习制作临时切片。
2.叶片结构:
表皮、叶肉、叶脉。
3.气孔:
主要分布在下表皮,它是蒸腾失水的通道,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
水分以气体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主要结构:
依靠气孔完成,其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
3.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空气流动。
4.强度:
散失90%以上植物体所吸收的水。
5.意义:
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
1.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光。
隔水加热酒精的目的是避免危险
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部分为见光部分。
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1.光合作用反应式:
略。
2.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
农业生产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反应公式:
略。
3.观察种子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
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萌发的种子放出热。
蜡烛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放出二氧化碳。
4.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维持各项生理活动。
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1.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
2.粮食、蔬菜、水果贮藏需要抑制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1.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三、天然的“蓄水池”
1.绿色植物可以使更多的水渗入地下,对土壤有固定和保护作用。
2.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典型中考试题
1.下面有六种常见的植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6分)
①海带②满江红③银杏④荷花⑤雪松⑥桃树
(1)请将这六种植物分为两类(每类至少包括两种植物)一类是(填标号);二类是(填标号)。
分类的依据是。
(2)上述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填标号)。
(3)上述植物中产生种子,但没有果实的是(填标号)。
(4)上述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填标号)。
2.请解释“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原理。
(1)在实验之前,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进行光照之前,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隔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酒精中取出叶片,清洗干净后,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据图分析回答:
(1)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2)根据生活经验,你作出的假设是,该实验的变量是。
(3)设置甲、乙两套装置的目的是
4.水城中学七年级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选择了一种盆栽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无叶绿体)界限清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步骤一:
10:
00时安装好实验装置,并将装置放在阳台上;
步骤二:
15:
00时将叶片A、B同时摘下,酒精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A、B两叶片的绿色部分都变蓝,非绿色部分无变化。
请分析回答:
(1)从实验装置看,该装置可探究的两个变量是。
请你说出探究其中任意一个变量的一组实验是(回答提示:
××和××是探究变量××的一组实验)。
(2)实验现象说明A、B两叶片的绿色部分都含有淀粉。
请你说出B叶片绿色部分淀粉的来源是。
(3)实验现象表明实验失败,你认为如何改进实验操作步骤才能使实验达到预期效果。
5.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
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
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增强,降低温度可使
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
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
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0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试分析:
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曲线c~d的成因是。
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
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6.将2株大小一样、发育相同的健壮薄荷苗A、B,分别在加土的雨水和雨水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A、B两株植物在长势和重量上的差别很大,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植株
培养液
植株的重量(g)
重量增加量(g)
实验前
实验后
A
加土雨水
92
378
268
B
雨水
91
145
54
(1)植株重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合成了有机物;其原料除了来自根尖的_______________从溶液中吸收的水分外,还需要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A、B吸收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外,大部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散失到空气中。
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3)植株A与B的差别说明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分外,还需要从培养液中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
在培养过程中,要向培养液中不断通如空气,以保持根部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下是瓜农利用高科技塑料大棚种植青州银瓜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请分析回答:
(1)大棚种植银瓜的过程中,瓜农往往采取“客土栽培”、“引水灌溉”等方法来保持青州银瓜的优良品质,这说明银瓜的品质与 有一定的关系。
(2)大棚银瓜开花的季节,有经验的瓜农会将租来的蜜蜂放养在自己的大棚内,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大棚内要保持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才能保证光合作用顺利进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增施农家肥,因为 。
(4)在利用大棚进行无土栽培青州银瓜的过程中为确保植株能够正常生长,瓜农必须做到 。
参考答案
1.
(1)第一种方法:
一类是①②二类是③④⑤⑥依据是是否产生种子。
第二种方法:
一类是①②④二类是③⑤⑥依据是生活环境(水生还是陆生)
(2)①(3)③⑤(4)④⑥
2.
(1)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2)在叶片上形成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
(3)将叶片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防止温度过高,引燃酒精
(4)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5)去掉碘液颜色的干扰,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3.
(1)光是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受光的影响)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的影响光(3)起对照作用
4.叶绿体和二氧化碳(1分)
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是探究变量叶绿体的一组实验(或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是探究变量二氧化碳的一组实验)(1分)
(2)实验前叶片光合作用形成的(或实验前叶片含有的)(2分)
(3)在实验前,将实验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2分)
5.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有机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可产生二氧化碳(3)种类、比例(或数量、浓度)等(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0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02b~c(或d~e)
6.
(1)光合作用成熟区二氧化碳
(2)气孔
(3)无机盐呼吸作用
7.
(1)土质和水质(2分)
(2)利用蜜蜂为异花传粉(虫媒花)植物传粉(2分)
(3)微生物分解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过程中能够释放二氧化碳(2分)
(4)定时向培养液中通气、更换培养液(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生物 考点 专题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