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措施.docx
- 文档编号:30304040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33MB
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措施.docx
《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措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措施
填埋场污染阻隔控制措施
1一般规定
1.1填埋场应设置全寿命服役的渗沥液污染阻隔系统,并符合下列规定:
1在填埋场的运行、封场、封场后维护直至填埋垃圾稳定化的全生命周期内控制阻隔系统下游含水层的污染物浓度应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2阻隔系统被渗沥液污染物击穿时间应不小于填埋场运行时间与填埋垃圾稳定化所需时间之和。
3阻隔系统人工材料的寿命应大于击穿时间。
1.2新建填埋场或新建填埋库区应设置包含渗沥液导排层和防渗层的水平衬垫系统。
1.3当填埋场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设置垂直阻隔系统:
1填埋场场底无水平衬垫或水平衬垫渗漏造成下游土壤或地下水污染;
2地下水导排措施难以控制填埋区地下水水位与场底防渗层的距离不小于1m;
3填埋场周边存在受填埋气地下迁移影响且不能拆除的建(构)筑物。
1.4填埋场封场时应设置覆盖阻隔系统,控制雨水渗入垃圾堆体,同时减少填埋气中温室气体和臭气排放至空气。
1.5渗沥液污染阻隔系统设计前应进行场地勘察,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各地层渗透系数、场底天然衰减层厚度、场底透水层单位涌水量、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向与流速、地下水水质、场底承压含水层水头等水文地质条件。
1.6水平衬垫、封场覆盖和垂直阻隔施工过程及竣工后应进行质量检测,服役期间应进行阻隔效果监测。
2选型
2.1填埋场水平衬垫和垂直阻隔选型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填埋场渗沥液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的风险等级;
2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及地基稳定性情况;
3渗沥液污染负荷和地下水水质;
4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水平范围、深度及程度;
5材料供应、施工技术与设备。
2.2垂直阻隔宜选用土-膨润土墙、土-水泥-膨润土墙、水泥-膨润土墙、塑性混凝土墙;对于环境要求高的场地,宜选用HDPE土工膜复合墙,其深度宜不大于20m。
2.3垂直阻隔底部岩石裂隙发育或存在断层、破碎带等强透水性的地质条件,宜采用帷幕灌浆等措施进行防渗处理。
2.4水平衬垫结构选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51403的有关规定,并考虑填埋场渗沥液污染负荷大小和渗沥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等级,对于渗沥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风险高的填埋场,宜选用复合衬垫结构或双层复合衬垫结构。
2.5封场覆盖结构型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GB51220中的有关规定。
当需考虑温室气体的源头消减、更好地实施生态复绿时,宜选用土质覆盖层。
3垂直阻隔设计
3.1垂直阻隔设计应进行渗沥液污染物迁移验算,土质垂直阻隔墙回填料的渗透系数应不大于1×10-7cm/s。
3.2垂直阻隔的平面布置,应综合考虑场地地形、地下水流向与流速、地下污染平面范围、场地红线与已有构筑物、场地地下管线等,宜采用包围整个填埋场的围封形式。
3.3垂直阻隔的厚度确定,应综合考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土层分布及渗透系数等,并符合以下要求:
1厚度按下式确定:
(3.3.1)
(3.3.2)
(3.3.3)
式中:
d——垂直阻隔墙的厚度,m;
η——考虑污染风险等级的安全系数,根据表3.0.2对渗沥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等级高、中和低的填埋场分别取1.2、1.1和1.0;
——系数,按式(3.3.2)计算;
——垂直阻隔的Peclet数,按式(3.3.3)计算;
——指示性污染物在垂直阻隔回填料中迁移的水动力弥散系数,m2/s;
——针对指示性污染物的垂直阻隔设计服役寿命,取值不小于填埋场要求的污染防控时间,即填埋场剩余运行时间与填埋场生活垃圾稳定化时间之和,s;
——垂直阻隔回填料对指示性污染物的阻滞因子;
——垂直阻隔靠近填埋场一侧的地下水中指示性污染物的浓度,mg/L;
——垂直阻隔远离填埋场一侧的地下水中指示性污染物的出流浓度击穿标准,宜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III类地下水质量限值取值,mg/L;
kb——垂直阻隔墙回填料的渗透系数,m/s;
——垂直阻隔两侧水头差,即靠近填埋场一侧的地下水水位与另一侧的地下水水位之差,m;垂直阻隔两侧逆水头差时取0;
e——垂直阻隔材料的孔隙比。
2厚度不小于0.6m;当根据式(3.3.1)计算的厚度小于0.6m时,宜取0.6m;
3厚度不大于1.2m;当根据式(3.3.1)计算的厚度大于1.2m时,取1.2m,并采用工程措施减小垂直阻隔两侧地下水水头差或在垂直阻隔两侧形成逆水头差。
3.4垂直阻隔的深度确定,应综合考虑场地地层结构、岩土层渗透系数、地下水位、污染深度、场底承压含水层水头、地基稳定性等水文地质条件,并满足以下要求:
1嵌入连续且完整的隔水层,嵌入深度应不小于1m,隔水层厚度不小于3m且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cm/s。
2隔水层埋深大时,可采用悬挂式垂直阻隔,并计算和评估防污效果。
4水平衬垫结构设计
4.1水平衬垫结构应包括渗沥液导排层、人工或天然黏土防渗层和天然衰减层。
4.2水平衬垫结构设计时宜按本标准附录A验算水平衬垫被渗沥液指示性污染物击穿的时间,验算时应考虑填埋场不同服役阶段渗沥液污染负荷的变化,并符合以下规定:
1填埋场运行期和封场后水平衬垫上渗沥液水头负荷宜按图4.1的模式确定,其中t1:
导排层开始淤堵时刻;t2:
导排层完全淤堵时刻;t3:
填埋场完全封场时刻;t4:
填埋场封场后维护结束时刻;t5:
填埋垃圾达到稳定化时刻;h1~h5为不同时段对应的渗沥液水头。
图4.1填埋场水平衬垫上水头负荷图
2水平衬垫上渗沥液指示性污染物初始浓度值按下列公式确定:
(4.2)
式中:
C0,cl——渗沥液中氯离子初始浓度(mg/L);
HD——垃圾体平均设计高度(m),其中当HD小于20m时,取20m;当HD大于60m时,取60m。
4.3对于渗沥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风险高的填埋场,水平衬垫结构选型应考虑垃圾堆体厚度和渗沥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等级,并按表4.3选用复合衬垫结构或双层复合衬垫结构。
4.4复合衬垫结构由HDPE膜和膜下压实黏土组成,HDPE膜厚度应不小于1.5mm,压实黏土层饱和渗透系数应不大于1.0×10-7cm/s且厚度应不小于75cm。
4.5双层复合衬垫结构应符合以下规定:
1第一层复合防渗层由HPDE膜和膜下压实黏土层组成,HDPE膜厚度应不小于1.5mm,压实黏土层饱和渗透系数应不大于1.0×10-7cm/s且厚度应不小于30cm;
2第二层复合防渗层由HDPE膜和膜下压实黏土层组成,HDPE膜厚度应不小于2mm,压实黏土层饱和渗透系数应不大于1.0×10-7cm/s且厚度应不小于30cm。
表4.3填埋场复合衬垫结构选型
稳定安全等级
渗沥液
污染土壤和
地下水的
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H<20m
20m≤H<30m
30m≤H<60m
H≥60m
高
双层复合衬垫
双层复合衬垫
双层复合衬垫
双层复合衬垫
中
复合衬垫
双层复合衬垫
双层复合衬垫
双层复合衬垫
低
复合衬垫
复合衬垫
复合衬垫
复合衬垫
4.6当拟采用的水平衬垫结构与表4.3推荐的存在差异时,应对其阻隔效果进行等效性分析,并符合以下规定:
1验算替代水平衬垫结构被渗沥液指示性污染物击穿的时间,击穿时间应不小于表4.3推荐的水平衬垫结构的击穿时间。
2当填埋场底部天然衰减层厚度不小于条文4.4或条文4.5所规定的压实黏土层和天然衰减层厚度之和时,可采用GCL替代压实黏土层。
5土质覆盖层设计
5.1用于封场的土质覆盖层应能有效控制雨水渗入及填埋气排放,覆盖层底部雨水渗漏量应根据填埋场所在气候区干湿指数按表5.1控制,覆盖层表面甲烷排放浓度不超过500ppm或全年甲烷排放量不超过21.9kg/m2。
表5.1土质覆盖系统的渗漏量控制要求
覆盖层类型
年最大渗漏量(mm/yr)
气候干湿指数P/PET<0.5
气候干湿指数P/PET>0.5
土质覆盖层
10
30
5.2干旱及半干旱气候区填埋场宜采用图5.2所示的毛细阻滞型土质覆盖层,并符合以下规定:
1—植被层;2—储水层;3—无纺土工布;4—气体扩散层;5—垃圾
图5.2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结构形式
1植被层土质适合植被生长,厚度不应小于15cm。
2储水层采用储水性能良好的粉土、粉质黏土、细砂或再生细粒料等,压实度不低于85%,厚度为50~150cm,可按照本规范附录L进行设计。
3气体扩散层应采用导气性能良好的粗砂、碎石或再生粗骨料等,厚度宜为20~30cm。
5.3湿润气候区填埋场宜采用图5.3所示的含毛细阻滞层和压实黏土层的土质覆盖结构,并符合以下规定:
1—植被层;2—储水层;3—导排层;4—低渗透性层;5—气体扩散层;6—垃圾;7—无纺土工布
图5.3湿润气候区的土质覆盖层结构形式
1植被层土质适合植被生长,厚度应不小于15cm。
2储水层采用储水性能良好的粉土、粉质黏土或再生细粒料等,压实度不低于85%,厚度不小于50cm;
3导排层采用导水性能良好的粗砂、碎石或再生粗骨料等,厚度为20~40cm;
4低渗透性层采用渗透性能较低的压实黏土,压实度不低于90%,厚度为40~80cm;
5气体扩散层采用导气性能良好的粗砂、碎石等,厚度为20~30cm。
6土-膨润土垂直阻隔施工及质量控制
1土-膨润土垂直阻隔施工前应进行回填料的配合比试验,满足渗透系数、化学相容性及施工和易性要求。
2土-膨润土垂直阻隔的回填料由母土、膨润土和水混合而成,满足以下要求:
1母土应优先选用场地清洁土料,宜选用粉砂或粉土。
2膨润土宜选用天然膨润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大于总质量的4%,含水量不大于10%。
膨润土宜掺入水中水化24小时后与其它材料混合搅拌。
3水应为淡水,宜选用自来水。
4应进行配合比试验和坍落度试验,确定回填料的母土、膨润土和水的比例,满足坍落度在75~150mm范围内、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
5回填料的密度应比开挖沟槽护壁的膨润土泥浆密度大240kg/m3以上。
3土-膨润土垂直阻隔的回填料配合比初步确定后应进行长期渗透试验,评价回填料与地下水的化学相容性。
当化学相容性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回填料原料、配合比或添加改性剂。
4土-膨润土垂直阻隔回填料配合比确定后宜测定指示性污染物在土-膨润土回填料中的扩散系数和阻滞因子等污染物迁移参数。
5土-膨润土垂直阻隔采用沟槽开挖法施工时,宜根据场地条件修筑导墙。
6土-膨润土垂直阻隔施工前,应按本标准附录H的规定验算开挖过程中沟槽的稳定性,稳定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1,验算工况包括沟槽开挖至各土层底面、沟槽开挖至设计深度。
7垂直阻隔沟槽开挖时应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护壁泥浆应满足以下要求:
1膨润土掺量宜不小于水的质量的5%。
2采用马氏漏斗黏度计测定的膨润土泥浆表观黏度应不小于36s。
3膨润土泥浆pH值应在7~9范围内。
4膨润土泥浆密度宜不小于1.03g/cm3且不大于1.20g/cm3。
5在690kPa的气压下30分钟膨润土泥浆滤液损失量应不大于30cm3。
6新配制的膨润土泥浆应水化24小时后使用。
7持续搅拌水和膨润土的混合液体,直到膨润土颗粒充分水化。
8储存的膨润土泥浆应不停地搅拌再循环,以保持均匀混合状态。
8垂直阻隔开挖沟槽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检查沟槽尺寸误差,满足表8-1的要求。
表8-1沟槽开挖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
600
深度
150
宽度
50
相邻槽段错位
30
垂直度
1%
2沟槽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在沟槽内注入膨润土泥浆,测量沟槽内膨润土泥浆黏度、密度、pH值并满足本标准条文7的要求,膨润土泥浆液面应保持高于地下水位0.6m以上。
发生沟槽中膨润土泥浆大量损失时,应立即向沟槽内快速补充膨润土泥浆。
3沟槽在完成回填前护壁泥浆不宜发生中断,保持开挖沟槽在所有深度范围的稳定性,并减少沟槽侧壁土体脱落。
4沟槽分段施工时,应保证垂直阻隔轴线的连续性,分段连接处应开挖进入已回填的段。
水泥-膨润土垂直阻隔进入长度应不小于1.5m。
5沟槽轴线改变方向的交叉处,一个方向的沟槽轴线应超出另一个方向的沟槽轴线不小于1.5m。
6沟槽开挖完成后,应清除沟槽底部的沉积物。
7场地为软土地基或邻近建筑物保护要求较高时,宜采用地基处理方法加固沟槽周边地基。
9土-膨润土垂直阻隔的回填施工,应采用导管回填或从已形成的回填料斜面顶部滑入沟槽,不得将土-膨润土回填料从地表直接落入沟槽内的膨润土泥浆中。
当地表气温低于0℃时,应停止混合或回填材料。
10土-膨润土垂直阻隔回填施工完成后,顶部应铺设临时覆盖层防止回填料表面开裂。
回填料主沉降完成后,应移除临时覆盖层,用相同回填料修补凹陷或沉降槽,并铺设永久覆盖层。
11土-膨润土垂直阻隔回填施工过程中,最初回填的3000m2墙体宜每300m2留样一组,之后宜每回填1000m2墙体留样一组,用于室内渗透系数检测。
12土-膨润土垂直阻隔回填施工完工后,宜对墙体进行原位渗透系数测试或钻孔取芯进行室内渗透系数测试。
土-膨润土垂直阻隔宜采用孔压静力触探仪测试墙体原位渗透系数。
13土-膨润土垂直阻隔施工留样和钻孔取芯的室内渗透系数测试,应采用清水或现场地下水,水力梯度宜不大于30。
14土-膨润土垂直阻隔的阻隔效果应进行长期监测,在垂直阻隔的库区外侧3m距离内设置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在垂直阻隔轴线方向的井间距宜取50m~100m,井深宜取阻隔深度的60%~90%,监测频率宜每1~3月测试1次。
7压实黏土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7.1压实黏土防渗层施工所用的土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干重应大于土粒总干重的25%;
2粒径大于5mm的土粒干重不宜超过土粒总干重的20%;
3塑性指数范围应为15~30。
7.2宜先在填埋场当地查勘满足本标准第7.1条的土料场,料场查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试坑和钻孔确定黏土料场的垂直和水平分布范围,宜选择厚度不小于1.5m的黏土料场;
2拟采用的黏土料场中宜每100m2设置1个取样点,取样点总数不应少于5个。
每个取样点的土样应进行颗粒分析和界限含水率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的规定。
7.3压实黏土防渗层应满足压实度≥93%且饱和渗透系数≤1×10-7cm/s。
7.4压实黏土防渗层填筑施工前应开展碾压试验,确定达到控制指标的压实方法和碾压参数,包括含水率、压实机械类型和型号、压实遍数、速度及铺土厚度等。
7.5当利用现有土料开展压实试验,但无法同时满足压实度、饱和水力渗透系数时,应对土料进行改性。
7.6当压实黏土防渗层位于自然地基上时,基础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51403的规定。
7.7当压实黏土防渗层铺于土工合成材料之上时,下卧土工合成材料应平展,并应避免碾压时被压实机械破坏。
7.8压实黏土防渗层施工和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层松土厚度不大于30cm,压实后的填土层厚度不应超过15cm;
2在后续层施工前,应将前一压实层表面拉毛,并适当洒水,拉毛深度宜为25mm,可计入下一层松土厚度。
3各层应每500m2取3个点进行压实度测试,每1000m2取1个点进行饱和渗透系数测试,并应满足本标准7.3条的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填埋场 污染 阻隔 控制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