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则孝.docx
- 文档编号:30302446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64.38KB
入则孝.docx
《入则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则孝.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入则孝
一、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我受学校领导的委派,负责讲解《弟子规》的课程。
能够接受这样一个十分重要而神圣的任务,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和同学们共同实践、共同进步,我感到万分荣幸。
在党中央的准确领导下,学校领导在落实文化知识与传播的同时,非常重视同学们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为了把同学们培养成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学校特意为我们编写、并免费印赠了《进德养正》这本德育课本,并派专门的教师为我们讲解,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带着感恩的心恭敬的聆听,用心的体会,在生活中处处以《弟子规》为行为规范、为准则,把《弟子规》落实到生活中。
一提到《弟子规》,有些同学或许会想:
《弟子规》呀,太简单了,我早就会背了!
情况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吗?
能够背诵《弟子规》当然好,但绝不是只要背下来就好,更重要的是,《弟子规》是用来做的。
如果同学们静下心来用心的回想一下,我究竟做到了《弟子规》中说到的哪一条?
我们做的好不好?
如果我们拿着《弟子规》中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把《弟子规》实实在在的落实到生活中,你还会觉得简单吗?
它不但不简单,而且很不容易做到。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带着恭敬、虚心的态度认真的学习、实践《弟子规》。
同学们一定会问:
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呢?
《弟子规》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首先,它能够帮我们成就幸福和美满的人生。
幸福是人人都渴望的,不过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幸福。
有些人活了几十年,却从没有体会到幸福的滋味,更不知道如何去获取幸福。
所以很多人虽然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痛苦不堪却难以自拔,似乎只能祈望老天的的恩赐,幸福只有从天而降,才能改变这种不幸福的命运。
把获得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上天的恩赐上似乎太虚无缥缈了,因为上天谁也见不到;把自己的幸福一味的寄托在他人的给予和关爱上,可能不知哪一天就又会失去,因为别人也许有不爱自己的一天。
只有我们自己牢牢的把握住幸福的真谛,把幸福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中,才永远都不会失去。
幸福的人生一定要有幸福的观点,在准确的思想观点指导下才会有准确的行为,准确的行为多次重复形成准确的习惯,准确的习惯就会塑造良好的性格,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以前说过:
“性格决定命运”,只有良好的性格才能造就美好的人生。
《弟子规》正是协助我们塑造一个良好性格的最有效的最有价值的教科书。
人生的幸福感源于知足和感恩,源于付出和奉献,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弟子规》正是教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将心比心。
《弟子规》中说:
“凡是人,皆须爱”。
这是在教我们处处与人为善,能够处处与人为善的人必将得到他人的拥护和爱戴;“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这是在教我们处处推己及人,学会为他人着想,理解体贴他人的感受。
同学们想想,一个善解人意,懂得理解关心他人,不自私自利的人,谁会不喜欢、不爱呢?
一个人能获得那么多人的喜爱和尊重,他不是会很幸福吗?
无论在家在外他都能这样做,他的家人和朋友就都会非常的爱他,那么无论他身在哪里,他都会处在幸福的包围之中,他就真正的把握住了幸福的真谛。
他将是一个永远幸福的人,他的人生也将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第二,《弟子规》还能够帮我们纠正错误的观点,协助我们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学们最盼望的恐怕就是每年自己过生日了,因为在这个天,我们能够实现我们期盼已久的愿望,让父母满足我们的各种要求,这个天能够吃到好吃的,玩到好玩的,穿上好衣服。
如果父母没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还有理由发脾气,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嘛!
父母怎么能够这么不近人情,惹我不高兴呢!
不过如果我们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一番,反问一下自己:
“我究竟有没有资格提要求,我究竟有没有资格发脾气?
我出生这十几年来,究竟为我的父母做过什么贡献?
十几年前的这个天,我究竟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同学们,我们没有啊!
我们什么都没有啊!
相反,是我们的母亲在十几年前,她们忍受着极大的痛苦,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出生的时候,我们赤条条,一根丝,一根线也没有带来,我们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母亲就把整个身心完全奉献给了我们,我们吮吸着由母亲精血化成的乳汁,我们一天天长大了,母亲的身体却一天天变得虚弱了。
十几年来母亲心甘情愿、没日没夜地为我们付出:
一把屎,一把尿,一把汗,一把泪……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长大。
爬在母亲脸上的皱纹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告诉我们:
高山再高没有母亲的恩情高,世界再大没有母亲的恩情大。
同学们想想,真正的应该过这个生日的人应该是谁呀?
应该是我们的父母啊!
如果在生日这天,我们能感念父母十几年来的养育之恩,帮父母做做家务,给父母捶捶背,为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哪怕说上一句感谢的话……我们的这个生日会不会过的另有一番意义?
生活中这样的错误观点太多太多了,有太多太多的错误的行为需要我们改正了!
学习《弟子规》,它会教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她能唤醒我们的感恩之心,这样你才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我们能坐在阳光明媚的教室里安心的学习是多么的幸福,我们能拥有父母无微不至体贴关爱是多么的幸福。
第三,《弟子规》还会教我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文明守礼,使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告诉我们无论行住坐卧,处处以长辈为先,处处尊重长辈;“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告诉我们无论是走路还是站立,都要步态从容,仪态端庄;“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告诉我们到别人家拜访时需要注意到的礼节;等等,一本《弟子规》为我们详细的列出了为人子女、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自身修养、治学态度以及世间的礼仪规范,如果同学们能认真学习,认真落实,相信我们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温文尔雅的彬彬君子,我们将是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高素质的人。
第四点,《弟子规》会协助我们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弟子规》教我们“入则孝”,教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尊敬父母,就要懂得尊敬和顺从父母,不顶撞父母。
我们在家里把这个切做好了,在外一定会知道尊重和顺从师长和领导的意思,不顶撞领导和师长,我们必定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弟子规》教我“出则悌”,在外要知道长幼有序,尊重比自己年龄大的人,爱护比自己幼小的人,我们必定会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弟子规》教我们做事未雨绸缪,谨慎而不犯错误,我们必定会逐步培养出很强的水平才干;《弟子规》教我们做事要讲诚信,我们必定有好的信誉,一定会得到人们的的信任和拥护;《弟子规》告诉我们要“泛爱众”,处处与人为善,珍爱他人,必定会得到他人的爱戴和尊敬;《弟子规》教我们亲近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好的品德、好的行为,那么我们必定会持续进步,成为一个德高望重、智慧超群的人;《弟子规》还告诉我“朝起早,夜眠迟”,让我们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如果我们真能认真落实,我们必定会是学识渊博,前途光明。
同学们想想,如果我们真能做到这些,那么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愿意协助我们,成就我们,我们就拥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也一定会得到上司领导的赏识,我们的前途将会不可限量!
第五,《弟子规》还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最好的德育读本。
不论是已经做了父母的家长,还是即将做父母的青年人,如果能够认真学习《弟子规》,就能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
俗话说:
“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等到已经做爸爸妈妈了,还对孩子的教育一无所知,现来学习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我们好好学习《弟子规》,并踏踏实实去做,将来我们就能够以身作则,再拿《弟子规》的标准教育我们的子女,既有身教又有言教,我们的子女会十分尊重他们的父母,一定既乖巧又懂事。
另外,学习了《弟子规》,我们已经形成准确的价值观,掌握了准确的教育方法。
我们还能够从父母老师的教育方法中受到启发,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以,我们现在正是学习教育方法的大好时机。
如果我们照着《弟子规》去做,在学校,我们是一个好学生,在家我们是一个好儿女,将来我们还会是一个好父亲好母亲,会是一个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们真的会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总叙
《弟子规》中的“弟子”的意思有两个:
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
“规”就是规范。
它是清朝的李毓秀夫子编撰出来用来规范孩子和学生的行为准则。
就像我们今天必须遵守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一样。
我们不但要非常流利的背诵《弟子规》,而且要把它落实到生活中,按照《弟子规》中所要求的去做。
我们来看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这两句中,圣人指的是孔子,也就是说,《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成的。
它出自《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夫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小孩子在家里能孝敬父母,出外能友爱兄弟,知道长幼有序的道理,做事谨慎认真而讲究诚信,广泛的友爱他人、仁爱待人,而亲近道德高尚的仁德之人,把这些都做到了,而有多余的精力,再刻苦学习文献知识。
从这则《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夫子教育观是有先后顺序的,这就是先学会做人,后学习文化。
只有学会了做人,我们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记得一家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是: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训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现在的企业都理解到了人才德行的重要,只要有德行,就可得到录用,就有立足之地。
社会上也有这样的说法:
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在处处追求物质利益的今天,人们已经逐步地理解到德行的重要性,人们已经开始呼唤道德的回归。
可见,孔夫子是多么有远见卓识,在几千年前就把道德的教育摆在了第一位。
相对于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培养来说,孔夫子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道德的完善。
因为只有拥有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他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幸福完满的人生。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自私自利、利欲熏心的人会得到幸福。
他整日想着如何击败别人,怎样与别人竞争,他的心里只有自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他到处树敌,压力重重。
他贪得无厌、永不知足。
有钱了,还要更多的钱,做官了,还要做更大的官,得不到的时候千方百计、费尽心机想要得到,得到了又担心哪一天会失去,整日提心吊胆,忧心忡忡,这样的人即使有金山银山,即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会有幸福可言。
这就是我们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绝不做那个“长戚戚”的小人。
其实,进德和修业并不矛盾,我能够一边提升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一边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二者互相促动,互相辅助,使自己德才兼备、品学兼优。
入则孝
那么我们如何使自己能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呢?
我们要从哪里做起呢?
中国有句话叫“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说孝是各种善行之首,它是善中之最善;第二个意思是说孝道如果做到了,各种善行也就自不过然的做到了。
所以孔夫子在《孝经》中说: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孔夫子告诉我们,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育孩子要从孝教起。
可见,古圣先贤对孝道的重视。
纠正学生们存有的错误观点
说到这里,有的同学肯定不服气:
“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不过我就是生不起那份孝心来!
不但做不到孝,我还对他们有很大的意见呢!
”有的同学会说:
“我的父母整天用眼睛盯着我,干这也不行,做那也不让,一点自由也没有,真是闹死心了!
”有的同学会说:
“我的父母整天唠唠叨叨,一句话都说了成百上千遍了,整天没完没了,都烦死了!
”有的同学说: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我从小就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都是他们造成的,我都恨死他们了!
”还有的同学说:
“我的父母,一个整天吃吃喝喝,经常半夜三更才回家,一个整天玩电脑,打麻将,根本没有人关心我的学习,我今天成绩不好都是他们造成的!
”诸如此类的抱怨老师听到的太多太多了。
老师非常理解同学们的委屈和不满。
是啊,如果有这些想法在我们的心里面,又怎能生起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又从何谈起呢?
即使我们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挂在嘴边,我们又怎能做到呢?
即使勉强自己做到了,又怎么能坚持下去呢?
因为我们并不是发自真心呀!
1、老师读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写给被虚拟的儿子》,作者叫刘建成。
文章中写了一位父亲的烦恼。
这位父亲和自己父亲的关系就不是很好,和自己的父亲争斗了几十年,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理解儿子,时时处处都尊重儿子意愿的好父亲。
他相信这样他就能够和自己的儿子像朋友一样平等的交流。
他给了儿子充分的自由,即使儿子整天沉迷网络,即使儿子把头发染得红一块、绿一块也从不加干涉。
为了和儿子有共同语言,他总是尽量让自己追赶时尚和潮流,他能够说是意识最超前的父亲了,他能够在网上读懂MM就是美眉,就是妹妹的意思;他能够猜出“粗暴”就是初次拥抱的意思,而“孔子的布”就是恐怖的意思。
不过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所做出的这个切努力并没有换来儿子对他的认可。
儿子从来对他都是不理不睬,视而不见。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化名成“鬼子”在网上和儿子交流,当他试图和儿子谈谈他父亲时,他的儿子却敲出了几个令他眼前一黑的大字:
“别提那土豆儿,我们还是聊聊谢霆锋吧!
”这位父亲的教育方法无疑是失败的,他想给儿子充分的自由,让儿子任其个性自由发展,换来的不是父子俩其乐融融,而是儿子对他的漠视。
他感到对儿子的教育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显然,这位父亲受到西方教育观点的影响,他认为放任孩子的个性,让其自由发展就是理解孩子,就能够达到“父子如朋友”的境界。
可残酷的现实,不修边幅的儿子让这个切美好的愿望成为泡影。
他无论如何也不懂,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其实,这位父亲从一开始就应该理解到,他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首先,他不懂得以身作则的巨大教育作用,他不懂得也没有为儿子做出一个为人子的好榜样。
他从没认真思考过自己与父亲争斗几十年的原因出在哪里,而把自己的叛逆和不孝归咎到自己的父亲自上,认为这个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父亲的保守落后,因为父亲不理解自己。
在这样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的儿子毫不客气的、一丝不苟的、原原本本的学习过来,儿子在他的身上学到的依然是叛逆和不孝。
其次,是他的教育观点出了问题。
他自作聪明的认为自己会是一个理解儿子的好父亲,给儿子充分的自由,但他没有想到自由是没有限度的,自由了还有更自由,自由哪有边际?
他不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更没有体会到“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深刻道理,他没有理解到小孩子在没有成人之前是需要教育和约束的。
我们的父母或是因为担心我们沉迷网络,禁止我们玩电脑;或是因为担心我们学习而限制我们看电视;或是因为放心不下我们的安全不允许我们随便外出。
我们感到没有自由,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过同学们想想,自由有限度吗?
我们这次玩儿一小时电脑,渴不渴望再玩儿一小时?
我们看完一集电视剧,想不想知道下一集的剧情?
我们和同学痛痛快快的欢聚一次,希不希望多几次这样的欢聚?
即使父母把所有的自由都给我们,我们也不会感到满足的,我们还会有新的要求,产生新的不满。
如果我们真的得到了我们渴望已久的自由,我们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不好说呀!
也许我们会一点点的任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有刺激,还要更刺激,要好玩,还要更好玩,我们会放任自流,玩物丧志,不修边幅,甚至会误入歧途、触犯法律呀!
哪一位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啊!
正是他们的责任感,他们的理智,他们的一片爱子之心,使他们理解到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严加管束,所谓“严师出高徒”,同样,只有严厉的父母才会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啊!
所以为了使孩子能够“成方”“成圆”为了使孩子能够“成人成才”,就必须得有“规矩”,就一定会“不自在”。
所以,父母对我们的约束,对我们的限制,正是出于一片爱子之心哪!
我们怎么能够因为一时的好玩儿而辜负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呢!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认为自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想挣脱父母的束缚,做自己的主人。
事情真像同学们自认为的那样吗?
不尽然。
首先,我们还不具备生存的水平,不能自食其力,这说明我们还没长大;第二,我们的身体才刚刚开始发育,心智还不成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我们都还不具备成年人的特征;最有说服力的是第三点,我国的法律规定,不足18周岁的都叫未成年人,这个点足以证明我们还没长大,只能说我们正在长大,但并没有真的长大。
可见,我们自认为准确的事有的时候不见得真的准确呀!
同学们经常听说这样的比喻:
我们就像一颗长满枝枝叉叉的小树,老师和家长就像园丁,他们为我们修枝剪叶,希望我们成为栋梁之才。
其实,小树不会说话,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们一定会委屈的陈述自己被剪掉枝叶时是多么的痛苦,它们是如何的不情愿。
但是如果不这样,它们只能被人扔进火炉作为烧柴,化为灰烬,又怎么会成为人家房屋上的顶梁柱,又怎么会成为精美的家具供人们欣赏呢?
所以呀,同学们一定要理解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欣然接受这份痛苦,感恩这份约束,我们渴望的自由父母会给我们,在我们长大成人的那一天。
2、我曾听过有学生这样抱怨:
“我的学习成绩已经进步很大了,我已经很努力了,不过我的父母还在不停的逼我学习,整天在我耳边唠叨:
还要再努力呀,还要加把劲儿呀,争取下次考试再前进多少多少名……弄得我压力特别大,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们是不是需要思考:
我们的压力从何而来呢?
是不是我们的思想观点出了问题?
学习是负担、是任务吗?
我们在为谁完成任务?
如果我们能理解到多付出一分,就会多收获一分;如果我们坚信现在的辛勤劳作将换来累累硕果,我们还因为有压力而向父母抱怨吗?
我们还会感觉是在给家长、给老师完成任务吗?
即使我们现在已经跋涉的疲惫不堪,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但是在不远的前方有另外一片美好的的天地等待着我们,那里有清凉甘甜的泉水能够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那里有美味的野果让我们一饱口福;那里有清新宜人的美景等着我们去欣赏;那里有美好的的生活、幸福的日子等着我们去体验……我们此时是不是该勒一勒腰带,咽一咽口水,抖擞抖擞精神,带着希望和憧憬,加把劲儿,去追求那美好的境界。
这时,你会不会觉得此时的辛苦是那么微不足道呢!
学习不是负担,我们也不是在完成父母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学习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在为我们的将来打拼,为了我们将来能鹏程万里,一展宏图,我们应该越学习越有劲头才对,我们应该越苦越快乐才对,何来的压力和苦恼呢?
如果我们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你就会理解父母的唠叨,你就会感受到那唠叨正是父母爱的表达,那唠叨正是父母对我们的鼓励和殷殷期盼哪!
这样想来,那唠叨声是何等的亲切呀!
况且,我们真的很努力了吗?
老师记得我校09年中考状元王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在我们学校学习期间,各科成绩都十分优异,几乎科科都是满分,考试过后,他面对着自己几乎是标准答案的试卷,没有沾沾自喜,没有洋洋得意,没有飘飘欲仙。
她总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把自己没有思考到的地方用红笔补充在试卷上。
在她的脸上,你看不到一丝高傲的神情,他对知识似乎永远都是那么如饥似渴。
抓紧分分秒秒刻苦学习,她如此的虚心好学,可她却从不会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在她的字典里没有抱怨,没有所谓的压力,只有理解、感恩、勤奋、踏踏实实、精益求精。
我们是否应该从我们的中考状元身上受到一点点启发?
问问自己:
我真的很努力了吗?
带着错误的认知去埋怨父母,不但有损于自己的德行,还有失为人子女的孝道,更会给自己增加精神上的负担,增添没有意义的烦恼。
3、有的同学以前这样抱怨:
“我的父母总是对我唠唠叨叨,每次我出门,妈妈总是不停的叮嘱:
不要打架呀,不要上网吧呀,不要上游戏厅呀,把我的耳朵塞得满满的,真是烦死了!
”你看你一出门,不但是你走了,还把父母的心带走了,爸爸妈妈还在为我们担心,还在牵挂着我们,真的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是谁让父母有了这些忧虑的呢!
我想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一个从来就没打过架、从来就没上过网吧、游戏厅的孩子,在出门前,他的父母一定不会这样的叮嘱。
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的父母经常对我们说过的话是什么?
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爸爸妈妈最常说的话,一定是“到学校要好好学习呀!
”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孩子,他父母常对他说的话一定是“到学校好好听课,一定不要和老师顶嘴呀!
”一个上完厕所不愿洗手的孩子,在他上完厕所,他的的妈妈一定会问一句“你洗手了吗?
”你看,父母所担心、所忧虑、经常叮嘱的事,往往是我们经常出现的错误和毛病。
如果我们再听到父母的唠叨,同学们一定不要急着生气和埋怨,想想自己是不是有这些切身之疾没有改掉?
父母唠叨是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没有改掉,替孩子牵挂、忧心哪!
我们为人子女的不但不反省自己的过失,不为自己存有的过失给父母带来的烦恼而感到惭愧,反倒恩将仇报,怨愤自己的父母,怪他们唠叨、怪他们啰嗦,实在是不应该呀!
有的同学会说:
“我的毛病都已经改了,可爸爸妈妈还是不相信我,有的时候还冤枉我,我感到特别的委屈。
”那是因为你刚刚改正或是改的还不彻底,还不足以获得父母的信任。
相信你长期坚持,再也不犯,你的父母一定会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并给予你肯定的。
4、记得老子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中说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这世上之所以有美的存有,是因为有丑的存有;之所以有善的存有,是因为有恶的存有。
美与丑、善与恶,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所以老子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两面性,既然有好的一面,就会有坏的一面;即使是消极的事物,同样有它积极地一面。
当我们站在阳光下,阴影也就随之产生了。
所以我们常说“如影随形”,有阳光的地方必定会有阴影。
阳光和阴影是客观的存有,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
那么,我们是面对阳光生活,感受阳光带给我们的光明和温暖;还是背对阳光,朝向阴影,躲在黑暗中自怨自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当你觉得身处于万丈深渊,漆黑一片的时候,可能只要你一转身,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背后就是一片艳阳天;当你觉得身处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为难境地,已经无路可走的时候,可能只需再走一步,前面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其实,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换一种心态去面对生活,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人生,得到的也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人们常常歌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却鄙夷淤泥的污浊不堪,其实,莲花如果不是从淤泥中吸取营养,又怎能开出如此娇艳美丽的花朵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莲花是否应该感谢淤泥的滋养呢?
人生中的坎坷和磨难虽然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但也正是这些坎坷和磨难,能够使人更快的成长、成熟起来,能够使人多一分成熟、多一分稳重、多一分睿智。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有些同学的父母,或是因感情的不和,或是因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或是推卸自己的责任,造成婚姻的破裂。
一个温暖的港湾吹进了凄风冷雨,一个完整的家庭四分五裂,一个家庭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我们虽然不愿看到、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但伤害已经造成了,我们必须接受、必须面对。
抱怨命运的不公,在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或是玩世不恭、破罐子破摔都无济于事,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把仇恨、怨怒埋在心里,除了徒增烦恼,对自己、对父母、亲人造成伤害之外,没有一点好处,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哪一个人不渴望幸福的婚姻,完整的家庭?
哪一个人不渴望一家团聚、其乐融融?
我们的父母也一样啊!
他们有着同样的渴望,但同时他们又是那么的无可奈何,无论谁对谁错,他们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同样是这个家庭悲剧的受害者。
如果我们能多一份宽容和理解,理解他们的苦衷,宽容他们的错误,我想你一定能够感受到他们依然爱你的,依然关心着你的,你也同样能够在他们的爱与关心中感受到温暖与幸福。
感恩他们对我们的关爱吧,那是我们生命中的阳光;忘记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吧,那是我们心灵的阴影。
苏霍姆林斯基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到:
“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但只有当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老师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明智的人,希望你做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从你父母的婚姻中吸取营养,受到教育和启示,学会冷静的思考人生,坦然面对并用睿智的目光去审视这段婚姻:
他们婚姻失败的原因出在哪里?
是彼此不能互相体谅、不能互相理解造成的?
还是缺乏沟通,隔膜太大造成的?
是一方做的太少,而对另一方苛求太多造成的?
还是放纵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入则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