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清江中学届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卷三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302312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52.01KB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清江中学届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卷三试题.docx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清江中学届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卷三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清江中学届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卷三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清江中学届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卷三试题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卷(三)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O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学者说:
“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
”这表明()
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
C.贵族政治完全消失D.行政效率逐渐提高
2.据《松窗梦语》记载:
歙县的“贾人几遍天下。
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
歙人潘侃曾说:
“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
《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
这反映( )
A.徽商藐视国家经济政策 B.长途贩运是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
C.徽商资本雄厚 D.徽州商业传统源远流长
3.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西汉
宋朝
经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十三经(于唐十二经上添)《孟子》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4.黄宗羲在《学校》一文中说指出: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从材料中可得知黄宗羲侧重强调学校哪一功能
A.培养人才B.执政治理C.舆论监督D.传承文化
5.以下是1872年-1894年中国各类近代工业所占份额示意图,此图反映了
A.外国资本掌握中国经济命脉B.洋务企业规模最大
C.中国的民族企业规杖比较小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6.1912年2月经过南北和谈达成共识,清宣统帝下《清帝逊位诏书》,“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共和立宪国体”.同时民国政府颁布《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给予物质优待并允许其保留尊号.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B.隐含契约建国的理念
C.杜绝专制独裁的发生D.确立新君主立宪政体
7.《笑林广记》记载古代一则笑话:
有个官员到乡下去,问一个老农说:
“近年来黎庶如何?
”老农答道:
“今年梨树挺好,只是虫吃了些。
”,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是( )
A.康有为的政治改良B.孙中山的社会革命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D.毛泽东的土地革命
8.历史学家吴相湘评价抗战初期某一战役是“蒋委员长诱使日军主攻方向由‘自北南下’改变为‘自东西上’的战略终成功”,同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操纵联合国,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
而到1971年由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一变化反映出
A.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B.中国综合国力的急剧上升
C.两极格局的逐步解体D.国际关系中的民主化趋势
10.1951年4月山西省委发出警告:
农民”不是向着我们要求的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而是向着富农方向发展”。
所以要“动摇、削弱、否定私有基础”。
后来中央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实施士地改革运动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提出“八字方针”
11.某一项制度被评价为“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点推进的基础性工程”。
该制度是
A.政协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村民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对“共和主义”理念做出的阐释:
“要知道,最好是国家包含可以说是卓越的王政因素,同时把一些事物分出托付给显贵的权威,把另一些事情留给民众们协商和决定。
”对此处“共和主义”的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近代美国共和政体是其翻版
B.强调国家权力机关的相互制衡
C.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是其实践
D.近代最早代议制与其颇多相似
13.据估计,400年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B.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野蛮特征
C非洲人具有体力劳动的先天优势D.黑奴贸易使洲际人口失去了平衡
14.严复是中国近代一位学贯中西的翻译家,提倡“信、达、雅”的翻译原则.下图是他为译著近代西方某一著作所作的按语,这部著作可能是
A.《十日谈》B.《九十五条论纲》C.《论法的精神》D.《天演论》
15.1976年,物理学家维索特和列文向太空发射了一枚载有时钟的火箭,他们观察到,这个时钟与放置在地球上的时钟相比,多获得了1/10微秒.这个实验验证了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16.“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识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
”这种“和谐”的实质是
A.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
B.组和阶级矛后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C.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
D.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
17.观察下图两幅漫画,你从中得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是()
上z/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B.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
18.1953年1月15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国会发表演说:
“东欧国家人民应当是自由的,美国有义务解放他们……解放并不就是解放战争。
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
”这一演说
A.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B.针对苏联组建华约组织
C.导致东欧地区局部热战D.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
19.1962年叶·利别尔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史称利别尔曼建议”。
提出加强利润刺激两个基本准则
(1)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
(2)“企业自己编制的直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借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
C.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做法D.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20.某画家目睹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耄耋老翁,有人则认为是一位妙龄少女,甚至有的人认为是一台洗衣机。
该肖像画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
2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因为宋代统治者在建国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定下“崇文抑武”的国策,因此在武力上相对薄弱,在国力上并不及汉唐。
但在文化上,让大量文臣儒士担任重要官职,这些文臣重视君臣伦理,提倡典章制度,在参与政治管理的同时,更热衷于发展文化……对促进和推动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宋代儒学转型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宋代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新儒家之于启蒙,既不是逆着走,即不是从根本上动摇启蒙的权威,也不是推着走,即不是像马克思主义者那样顺着启蒙的思路往前推进,而是挽着走,即企图通过发挥更新了的文化的作用而成就启蒙的事业。
这一点也决定了,企图以文化更新主义来“补民主与科学之不足”的新儒家,对于启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既不可能有真正的洞察,也不可能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法。
另一方面,企图以文化更新主义来转化传统的新儒家也因为一开始就站在了启蒙的立场上从而很难成为传统的真正继承者。
大而言之,在倡道德以补民主之不足与倡哲学以补科学之不足这两个方面,新儒家的思想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摘编自[日本]沟口雄三《中国的冲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否同意“宋代儒学转型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宋代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与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地位变化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4分)
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洋各国议院员绅由民推选,大抵皆取器识明练、才辩锋生者,而尤以家道殷实为第一要义,群谓之‘体面人”„„盖视此为扬名成业之具,而非为养身肥家计也。
议员中资深望重者,可举为宰相及各部尚书,或为伯理玺天德(总统),或有稍玷其声誉者,则终身无再选之理。
故近来欧洲之官,以贪墨著者尚少。
”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1)根据材料一比较秦朝和明朝官制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所反映的当时政治发展趋势。
(8分)
(2)据材料二提炼薛福成所记述的政治制度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政治制度的认识。
(5分)
23.(13分)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深深影响了中国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
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愧消灭一切剥削。
”
——列宁1906年《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
材料二“……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
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一个后果是,因为市场调节受到限制,而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另一个后果是,忽视价值规律,思想上没有利润这个概念.这是大少爷办经济,不是企业家办经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
(1)计划经济部分;
(2)市场调节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
——陈云1979年《计划与市场问题》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又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走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四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史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特续发展。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要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采取哪些措施模仿这一模式(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云认为我们经济工作的缺点和后果(2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我国采取哪些措施改进经济工作。
(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这一讲话在当时所起的思想和实践效果。
(2分)(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谈谈你的认识?
(4分)
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
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
(1)据材料一、二,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
(4分)
(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重构工作刁刚刚开始”的含义。
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内不要重演同样的事情:
当时我不得不用武力来制服欧洲,今天得用使它信服的方法。
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
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现在,欧洲正朝着必然的变化迈步前进,企图推迟这个进程是白费气力的徒然挣扎。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材料二 对拿破仑来说,最致命的是他于1812年侵入俄国时所遇到的俄国各阶层人士的激烈抵抗。
这种抵抗正像冰天雪地一样,造成拿破仑大军的灾难性的毁灭。
从俄国冰冻的平原上开始,拿破仑的事业便一落千丈,并不可避免地在厄尔巴岛上结束了。
因而,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
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
“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
一代又一代,它将无间断的引起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热情。
”
——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的主要史实。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3)材料三认为“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不同意。
理由:
明代王守仁使心学形成严密的体系;程朱理学遭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抨击,他们提出经世致用学说,维护君主统治,反对君主专制,儒学得到新发展。
(6分)
(2)特征:
遭到激进民主主义的强烈抨击,正统地位被动摇;力图通过自身更新,转化传统,顺应时代要求;自身存在严重缺陷,站在启蒙立场上难以继承传统,又不能完善激进派的不足(不能弥补“民主”与“科学”的不足,又不能指出中国的正确出路)。
(4分)
(3)影响:
宋代尊崇儒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新文化运动时期否定儒学,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进一步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但全盘否定儒学客观上也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4分)
22.
(1)不同:
秦朝侧重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地方上设郡县,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明朝侧重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
(4分)
趋势:
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反映了地主阶级要求巩固政权的愿望;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4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概况:
西方国家是由家道殷实的“体面人”通过选举进入议会乃至成为国家领导人,故可有效防止腐败。
(2分)
认识:
国家领导人和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性,但当选者需具有一定的资产和其它条件,限制了穷人的民主权利,是一种不完善的民主制。
(3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3.
(1)原因:
追求社会平等、消灭剥削的需要。
(1分)
措施: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一五”计划(2分)
(2)缺点:
只有计划没有市场调节(1分)后果:
产品单一,效益低下(1分)
措施:
进行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农村发展副业(乡镇企业发展)(2分)
(3)效果:
思想: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破了人们对计划经济的崇拜。
(1分)
实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1分)
(4)变化:
从排斥到接受;从部分运用到发挥决定性作用(2分)
认识:
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分)
24.
(1)失误:
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
(4分)
(2)角度:
中国传统文化;变法的理论体系。
(4分)
(3)含义:
思想启蒙。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和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分)
25.
(1)镇压保王党叛乱;击败反法同盟;颁布《拿破仑法典》;传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推广法国的制度)。
(4分)
(2)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违背了他倡导的民主、自由和独立的原则,因而遭到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抗。
(3)拿破仑本身是一个颇有争议、十分复杂和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历史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史学研究方法和水平不断提高。
(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高考 模拟 高中历史 答案 清江 中学 届高三 考前 一周 冲刺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