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单元初中化学组卷.docx
- 文档编号:30296891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342.82KB
八单元初中化学组卷.docx
《八单元初中化学组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单元初中化学组卷.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单元初中化学组卷
八单元初中化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16•大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
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时利用铁的导热性
2.(2016•北京)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
3.(2016•绥化)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小
B.不锈钢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的铁钉不易生锈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4.(2016•广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使用也最早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C.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制成
D.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储量有限,可再生
5.(2016•邵阳)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生铁B.钢C.青铜D.C60
6.(2016•岳池县模拟)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A.
B.
C.
D.
7.(2016•雅安)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
B.X的化学式为CuSO4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
8.(2016•宿迁)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
A.Zn、NaCl、CuCl2(过量)B.Fe(过量)、Cu(NO3)2、AgNO3
C.Fe(过量)、KNO3、CuCl2D.Cu(过量)、FeCl2、HCl
9.(2016•贺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B.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层来防腐,因为铝不与空气反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我国的矿物储量比较丰富,所以废旧金属直接扔掉,没有必要回收
10.(2016•南宁)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
11.(2016•十堰)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Fe(NO3)2、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在不同情况下对滤渣或滤液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Fe,可能含有Zn
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Zn
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不含AgNO3、Cu(NO3)2
D.若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Cu,一定不含Fe和Zn
12.(2016•西宁)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
13.(2016•衡阳)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14.(2016•宜昌)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Zn、Ag、CuSO4溶液B.Zn、Cu、Ag、H2SO4溶液
C.Cu、Ag、ZnSO4溶液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15.(2012•北海)向Mg(NO3)2、AgNO3、Cu(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Fe2+、Mg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Fe2+、Mg2+
16.(2015•上海)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7.(2014•北京)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青花瓷瓶B.橡胶充气艇C.不锈钢锅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图1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_____.
(4)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2(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
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
①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
c.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18.(2014•达州)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
请回答: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______;
(2)固体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
(3)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
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______.
19.(2013•齐齐哈尔)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广泛
(1)根据下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3)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每年因腐蚀而消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还有______(答一条即可);
(4)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______;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
20.(2014•武威)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______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填“大”或“小”).
(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
(4)硫酸和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1.(2013•北京)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铜质奖牌B.
铜导线C.
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2Cu+2H2SO4+O2
2CuSO4+2H2O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22.(2013•泉州)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
A、B、C,并设计了如图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C是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3.(2015•新疆)某工厂欲从含有CuS0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之外还有______.
(2)加入过量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3)加入适B物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4.(2015•南宁)“铁、锌、铜、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性.
(2)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或“小”).
(3)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
(4)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別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金属X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______,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5.(2016•丹东)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__.
(2)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______.
26.(2013•临沂)小明为探究Cu、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两个实验.请分析实验,完成填空.
(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铝丝表面附着一层______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2)试管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现象明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通过实验探究,Cu、Al、A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四.推断题(共1小题)
27.(2016•河南)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1)X的成分为______;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2)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五.解答题(共3小题)
28.(2013•巴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氧气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______.
(2)a管中Fe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B装置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______.写出B装置中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a管中的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g.
29.(2013•潍坊)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细铁丝发生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为防止集气瓶破裂,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写出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用符号表示).
(3)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D.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Ag+和Cu2+.
30.(2012•青岛)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填写空格:
(1)用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
①甲同学认为,试管A发生的现象就能够说明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必须全面观察试管______(选填试管编号)发生的现象,并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结论.
②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______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③为防止金属锈蚀,除了采用覆盖保护膜等措施以外,还可以制成合金.这是因为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______的变化.
(2)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6年09月28日136678976@的初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16•大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
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时利用铁的导热性
【分析】A、根据性质决定用途考虑,做导线需要具有导电性;
B、根据金属钨的熔点高进行解答;
C、根据金属具有延展性考虑;
D、根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来做插头,故A正确;
B、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可用钨制灯丝,故B不正确;
C、金属具有延展性,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金属很好的延展性,故C正确;
D、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2.(2016•北京)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016•绥化)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小
B.不锈钢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的铁钉不易生锈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锈蚀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黄铜是铜合金,其硬度大于纯铜,错误;
B、不锈钢能用于制作医疗器械,正确;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的铁钉容易生锈,错误;
D、保护金属资源可以寻找金属的替代品,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有关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进行.
4.(2016•广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使用也最早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C.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制成
D.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储量有限,可再生
【分析】A、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
B、根据合金的特性进行分析;
C、根据钨的特性进行分析;
D、根据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
【解答】解: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铝的活动性比铁还强,难以炼制铝的单质,所以到近代才被大量应用,故A错误;
B、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大于纯铁,故B错误;
C、电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制成,因为钨的熔点高,故C正确;
D、金属矿物储量是有限的,并且不能再生,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金属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2016•邵阳)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生铁B.钢C.青铜D.C60
【分析】根据合金的定义与特点进行解答.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
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解答】解:
A、生铁是铁碳合金;
B、钢是含碳的铁合金;
C、青铜是铜锡合金;
D、C60是碳的单质,不属于合金.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本考点基础性强,比较好把握.
6.(2016•岳池县模拟)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A.
B.
C.
D.
【分析】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酸性溶液变成中性溶液,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再发生变化.
【解答】解:
A、由于是稀硫酸变成了硫酸锌溶液,溶液由酸性变成中性,故A错误;
B、由于是每向溶液中加入65份质量的锌粒只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扩散出来,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由于硫酸本来就有质量,所以开始的质量不是零,所以是起点错误,不应该在原点;故B错误;
C、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氢气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再增加,故C正确;
D、硫酸锌的质量不会一直增加,而应该出现一段水平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金属和酸反应时引起的一系列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过程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7.(2016•雅安)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
B.X的化学式为CuSO4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
【解答】解:
A、因为Ni→NiSO4,则Ni的化合价由0变为+2,故说法正确;
B、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X═Cu+Ni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为CuSO4,故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说法正确;
D、根据Ni+X═Cu+NiSO4,则可知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弱,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8.(2016•宿迁)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
A.Zn、NaCl、CuCl2(过量)B.Fe(过量)、Cu(NO3)2、AgNO3
C.Fe(过量)、KNO3、CuCl2D.Cu(过量)、FeCl2、HCl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
【解答】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Na>Zn>Cu,Zn不能与NaCl反应,Zn能与CuCl2反应生成了Cu和ZnCl2,由于CuCl2是过量的,只能得到一种金属Cu,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Fe>Cu>Ag,Fe先与AgNO3反应生成了Ag和Fe(NO3)2,当AgNO3反应完后再与Cu(NO3)2反应生成了Cu和Fe(NO3)2,由于Fe是过量的,能得到三种金属Ag、Cu、Fe,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K>Fe>Cu,Fe不能与KNO3反应,Fe能与CuSO4反应生成了Cu和FeSO4,由于Fe是过量的,能得到两种金属Cu、Fe,故C符合题意;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Fe>H>Cu,Cu不能与FeCl2、HCl反应,只能得到一种金属Cu,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9.(2016•贺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B.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层来防腐,因为铝不与空气反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我国的矿物储量比较丰富,所以废旧金属直接扔掉,没有必要回收
【分析】A、根据铁生锈的实质判断;
B、铝表面的氧化铝为致密的氧化物;
C、根据煤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解答】解:
A、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故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环境中容易生锈,所以正确;
B、铝表面的氧化铝为致密的氧化物,可阻止金属进一步被腐蚀,错误;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错误;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保护金属资源,错误.
故选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10.(2016•南宁)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结合锌、铁及银的活动性顺序分析.
【解答】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锌能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因此:
A、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而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故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 初中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