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295342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8.90KB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docx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
【篇一:
高中宫殿建筑教案】
课题:
宫殿建筑
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材:
人教版高中全一册第十四讲
课时:
1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北京故宫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2.通过感性认识,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中国宫殿建筑的欣赏,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
北京故宫宣传片---壮丽的故宫
学生欣赏视频,教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视频里介绍的是什么地方?
你去过北京故宫么?
那么北京故宫是不是特别辉煌壮丽?
北京故宫在还被称为?
那么你知道紫禁城名称的由来么?
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自认为是真龙天子。
而皇族所居住的皇宫被喻为天上的紫宫。
皇帝出于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以及考虑自身的安全所修建的皇宫,既富丽堂皇,又森严壁垒。
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这里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
因此,皇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为紫禁城。
“紫”源自“紫微垣”,象征非常崇高的星,“禁”是禁制,表示戒备森严。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朝帝王的皇宫,在长逾五百年的岁月中,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处理国家大事。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观光一下著名的紫禁城——北京故宫,领略我们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艺术风采。
板书:
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故宫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大体规格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
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邻中南海。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依照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地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所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和宽25米的护城河。
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
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
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想东西两侧展开。
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
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
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
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
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好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
整组宫殿建筑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2)播放课件:
故宫正门
大家现在走进故宫博物院,首先看到的就是位于紫禁城南面的午门
我们在电视剧或电影中总会看到拉出午门斩首的情节,里面的午门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还没有进大门就让人望而生畏。
那么午门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它是一座凹形的城门。
正面三座门洞,上有九开间重檐黄琉璃瓦的城楼,左右两侧向前伸出,四角各设重檐尖顶角亭,造成起伏错落高峻雄伟之势。
在此颁布诏令,献俘的时候,皇帝居高临下,四周兵将如林,极大的渲染了封建皇帝的无尚尊严。
播放课件:
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过了午门,我们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桥,这座桥叫做金水桥,过了金水桥看到的就是太和门,穿太和门走过东西宽200米,南北深190米的庭园便是紫禁城中的主体建筑——太和殿,即民间所说的“金銮殿”。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该殿建于8米高的三层重叠汉白玉石殿基上,每层殿基都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檐下彩画与图案使用龙凤题材。
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
明清两朝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接着向里走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和殿。
中和殿又称华盖殿,是一个单檐尖顶建筑。
而后面的保和殿是举办国宴的地方。
至此,我们就游完了“前朝”的宫殿。
播放课件:
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
下台阶沿着中轴线就来到了刚才说的乾清门,也就是前朝和后宫的分界线,这里依次坐落着皇帝和皇后的寝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讲到后宫,大家都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女生,喜欢看古装后宫剧比如说甄嬛传了,步步惊心了。
而乾清宫是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清雍正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就改为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接见廷臣的地方。
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自雍正不再住乾清宫,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成了专供萨满教祭祀的场所。
三宫的东西两侧则是供嫔妃们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即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
播放课件:
御花园、神武门、景山
再往后走就是御花园了。
御花园中“弯曲的甬道,玲珑的叠石和秀丽的亭台,加上栏中花木”,所“造成舒缓、和谐,富有生活情趣的空间氛围”,突出了皇帝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出紫禁城北门——神武门,不远处矗立着50米高的景山,形成山环水抱之势,为这宏伟壮丽的紫禁城画上了重重的句号。
3)紫禁城的结构布局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有怎
样的艺术特色。
①中国古典建筑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配合课件:
雍和宫、颐和园、恭王府俯视图)群体间的排列、过度、转换,构成丰富的空间序列。
由于木结构建筑多是单层的,所以这序列一般是横向或竖向铺陈展开,空间的基本单位是庭院。
故宫则是纵轴为主,横竖为辅,将格式样的四合院、三合院联系在一起的规模最大的,最规整的建筑组群的杰出代表。
从大的结构布局,到每个庭院的布置,都是由前序、过度、高潮、结尾几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②个体结构精巧(配合课件:
梁架图,建筑装饰,故宫角楼)
故宫的单体建筑,由屋顶,梁柱,台基三部分组成。
其主体结构是木质梁架和立柱。
它们承载起建筑物上部重量,墙壁、门窗只起围护作用。
故宫的梁架,结构方式不一,但都精巧合理,既符合功能要求,又通过对其形式和外表的美化起到影响整体空间造型的作用。
由于是木架结构,屋顶占得比例较大,有时可达到立面的二分之一,斜坡的屋顶便形成优美的曲线。
檐下如云的斗拱和翘起的飞檐,以及屋脊上华丽的仙人,飞龙,舞凤,天马等装饰,使屋顶的形式又有了很多变化。
诺大的故宫,上千座建筑,根据功能等级,其屋顶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不一而足。
如位于紫禁城四隅的角楼,屋顶造型玲珑,构造奇巧多变,其华丽秀美,令人叹为观止。
③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配合课件:
柱,隔扇门,槛窗,天花,藻井,用具,工艺品陈设和太和殿内具体陈设构造)
在室内,主要靠柱,隔扇门,槛窗,天花,藻井,用具,工艺品陈设等,创造特定的空间氛围。
如太和殿内,在华丽的金漆蟠龙吊珠藻井下,略靠后部位,一个七层阶的高台上,安放着皇帝的宝座,后围以雕龙屏风,左右有香几等陈设。
靠近宝座的六根居住,沥粉贴金缠龙,组成神圣,肃穆,华贵的空间氛围。
使这高大而光线晦暗的殿堂,在威严,壮丽中又带有几分神秘感。
④鲜明、绚丽的色彩(配合课件:
故宫屋顶,红墙,大理石雕栏,殿内部梁柱)
在中国,黄色为尊贵之色。
故宫内的每座殿堂,大多用黄色的琉璃瓦做屋顶,再配以红墙和白色的大理石雕栏,在阳光照耀下,一片灿烂辉煌。
宫殿内部的梁和柱,是支撑屋顶的木骨架。
为保护木材,外加保护层,并涂上颜色和画上美丽的彩画,使它起到美化空间的作用。
柱子涂红色的彩绘一般以青、绿色为基调。
外部彩绘主要画在檐下。
大片的色彩及花条纹将其连为一个整体,形成青绿为主的冷色调,与宫殿外部的黄瓦红墙的暖色调交相辉映。
再加上多处贴金,使这庞大的建筑群显得五彩缤纷,金碧辉煌
三、小结
故宫的总体布局,其指导思想就是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达到巩固其政权的目的。
主要建筑物置于中轴线上,并注意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
这种严谨对称,有主有从的布局,表现出一种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威严气魄。
由此可见,建筑不仅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重性。
四、作业布置
在网上搜集一些国外的宫殿建筑和中国的宫殿建筑作比较,并写出相同和不同。
【篇二:
中国古建筑教案】
美术欣赏课教案-中国宫殿建筑欣赏
作者:
贡加兵
中国宫殿建筑欣赏
——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材第十四讲“宫殿建筑”教学设计
邗江区公道中学贡加兵
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就是要求我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通过美术作品,可透视古今中外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民族习俗以及宗教、神话,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真可谓大千世界无所不包。
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及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
基于上述理解,并结合教学实际。
本文对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材中国美术欣赏部分第十四讲“宫殿建筑”的教案设计进行了探索。
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对故宫的欣赏,在教学设计中,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模拟游览故宫,通过平面示意图路线的指引和大量实景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古代宫殿建筑形式和设计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第二步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宫殿建筑艺术特色和中国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以及古代建筑结构设计在现代建筑上的重大意义,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第三步总结归纳宫殿建筑艺术特色,并布置课后思考题。
在教学中,为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我在教案的设计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课件),同时穿插传统的教学手法,如板书、出示挂图等,使课堂上的教学形式更多样,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的: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故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以故宫为代表,分析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以及它的建筑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要特色。
教学难点:
欣赏故宫的宏伟壮丽,体会其精神内涵。
教学准备:
1学生方面:
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方面的知识。
2教师方面:
①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了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并对所需图片、文字等资料输入计算机运用adobe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
②准备了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图片。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通过欣赏录像、提问,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思考:
中国古代建筑从功能上分为哪几个种类?
(宫殿、坛庙、寺观、民居、园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代表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成就的宫殿建筑。
(板书课题――宫殿建筑欣赏)
二.新授部分:
中国宫殿建筑是古代帝王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始建于距今3700年前的商代,以后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如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长乐宫、唐代的大明宫等。
而北京的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
下面就让我们模拟参观故宫吧!
1.模拟参观故宫
①简介故宫历史及布局等概况
这是故宫鸟瞰图,天安门为皇城的正门。
我们穿过天安门、端门,走过一道狭长的御街,便来到故宫的正门――午门。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取天上紫徵星象征帝居之意),四周是护城河,整个面积占地72万平方米,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
②“参观”主要建筑(边欣赏、边解说其建筑形制和功能用途)
a午门
让我们先从午门进去,由南往北行进。
午门是一座凹形的城门,站在午门下,左右是高大的宫墙和城楼,试想皇帝居高临下,在上面颁诏、阅兵是何等的威严,这种建筑形制体现了什么?
(极大地渲染了封建帝王的无上尊严)。
b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过了午门,走过金水桥便来到太和门,两边是朝房,古代帝王有“前朝后寝”的封建礼制,这就是外朝三大殿,它和太和门组成一个院落。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主体建筑,即民间所说的“金銮殿”,这是举行隆重的朝会大典的地方,它占据了紫禁
城最中心的地带,最高最大,高居众宫殿之上,仰望宏伟的殿宇,背后是广阔无垠的蓝天,更加威严无比,造成了一种威慑天下、唯我独尊的气势。
这种建筑形制象征了什么?
(高高在上的皇权,体现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可见建筑的形式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
c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后三宫比起三大殿来,整体布局一样,但规模略小。
东西两侧是供嫔妃们居住的东六所、西六所,即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
这反映了什么?
皇帝的荒淫腐朽。
(注:
乾代表男子,坤代表女子,如坤包。
)
d御花园
再往北是御花园,供帝、后们游玩、休闲的地方,园中“弯曲的甬道”玲珑的叠石和秀丽的亭台,加上花草树木营造出一种富有生活情趣的空间氛围,突出了皇帝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e神武门
出御花园就是北门――神武门,到此故宫参观便结束了,下面请同学们讨论总结中国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2.提问、讨论中国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①问:
从整体上看,故宫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
a以“四合院”为例,作适当提示
四合院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为主安置主要建筑,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在横轴线上以两座次要建筑相对峙,四角通常用走廊或围墙连起来,形成一座封闭性较强的整体,主人住大屋、仆人住小屋,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体现了什么?
(长幼有序的封建礼制)
b学生讨论回答
c教师总结
纵轴为主、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反映了庄严肃穆的森严的封建等级思想。
②问:
从个体上看,单体建筑有什么特点?
a介绍中国木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台基、梁柱、屋顶)
b分析木建筑结构的特点
特点之一:
防震;
特点之二:
便于分隔空间;
特点之三:
适应不同气候条件。
梁柱起支撑作用,墙壁、门窗起围护作用,有“墙倒而屋不塌”的说法,“顶梁柱”、“栋梁之才”由此而来。
c欣赏“飞龙”、“飞檐”、“兽吻”等建筑装饰
单体建筑变化不大,但它上面的建筑装饰却很丰富美观,如“雨华阁”的飞龙舞凤。
如飞檐(形如鸟翼伸展的檐角),曲线非常优美;屋檐上的兽吻,这些装饰千变万化。
d欣赏古代建筑屋顶外形式样
从建筑的造型上讲,中国古代建筑外观最显著的特征便体现在屋顶上,它是“大屋顶”的特色,屋顶比屋身大,式样也很丰富。
e学生讨论回答
f教师总结:
结构精巧、屋顶优美。
③问:
从内部空间看,室内布局有什么特点?
a以太和殿内景为例,了解其室内结构和功能(立柱、天花、藻井等)
用六根蟠龙大柱、天花(藻井)、皇帝宝座等分隔空间。
此外,故宫在建筑物理和使用工艺上也是十分杰出的,在明朝的时候,冬季为了取暖,就开始砌地下火道,只要在殿外台基外大洞里焚烧木炭,热源就可以从外传入殿内,类似于现代的暖气。
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b学生讨论回答
c教师总结(强调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④问:
从色彩上看,故宫给我们的整体色彩感觉怎样?
a观察墙壁、立柱、屋顶的色彩
红色的墙、黄色的屋顶,营造了一种热烈祥和的暖色调,显得很辉煌,有富贵之气。
对色彩的使用,在封建社会里有着严格的规定,黄色在古代是最尊贵的,如明朝官服的等级就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一品是红色、二品是紫色、三品四品依次是蓝色、绿色,所以民间有“大红大紫”一说,意思是升官发财。
而老百姓用什么色彩呢?
一般是“青衣小帽”“布衣”“白丁”。
b欣赏古代建筑彩画
什么是建筑彩画?
这些画在屋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栱、天花及柱头上的彩绘图案叫建筑彩画。
所谓“雕梁画栋”,也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色彩有蓝色、青绿、红色、金色,根据用色、纹饰的多少,分为三大类:
旋子彩画(花卉)、苏式彩画(人物、山水、花鸟)、和玺彩画(金碧辉煌)。
彩画有什么好处?
答案:
①防腐,起到保护木架建筑的作用;②美观,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屋檐下的色彩和屋顶、柱子上(阳光照射到的地方)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提示:
从冷暖上分析)答案:
形成了冷暖对比,起到视觉愉悦的作用,整个色彩感觉,五
彩缤纷,金碧辉煌,在蓝天的映照下,整个故宫显得格外庄观。
c学生讨论回答
d教师总结
3.总结归纳中国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①整体:
组群布局
②个体:
结构精巧
③空间:
灵活多变
④色彩:
绚丽多彩
4.课后思考题:
北京的宫殿建筑是怎样体现出中国封建文化思想的?
(提示:
从建筑的布局和色彩这两方
面来考虑故宫的设计思想)
教师总结:
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表现了一种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威严气势。
其设计思想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这就是宫殿建筑的思想内涵。
由此可见,建筑和工艺美术一样,也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它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且还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教学小结:
1.本教案只是一堂课的设计思路。
美术欣赏,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由于学生的经历、文化基础、个性、情感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件艺术品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教师要避免结论性的评价,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氛围。
2.美术欣赏还可适当增加“美术评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以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篇三: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课题: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体是对故宫的欣赏,通过欣赏来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所体现的等级性。
在教学中要完成三个部分的教学:
1、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了解;2、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性体现(以故宫为例);3、中国古代园林。
教学准备:
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了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准备了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幻灯片和相关图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学会分析古代建筑布局,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大量幻灯片的展示,对其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参与互动,加强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特点,加深对故宫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等级性体现。
教学方法:
1.教法:
欣赏、讲解、演示(多媒体)
2.学法:
欣赏、看书
教具准备:
教材,辅助资料,多媒体。
学具准备:
美术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0分钟)
引入:
展示图片(故宫平面图)
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同学回答:
是故宫。
问:
有没有同学去过故宫,给同学们讲一讲你的感受?
同学回答:
(讲述)
(教师归纳)引入:
刚才这位同学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故宫的形象,描述的很具体,证明他很注意观察生活。
但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多内容同学们没有接触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和苏州园林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
(25分钟)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师讲解):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的建筑。
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
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1)木结构:
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
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从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成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割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
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
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
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例:
北京四合院
2、中国古代建筑
提示: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故宫的总体规划
问:
请同学们观察,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
问:
请思考:
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学生回答:
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
教师总结: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2)、故宫的屋顶样式的等级区别
(教师讲解):
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
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
欣赏: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午门、太和门、等幻灯片。
学生体会建筑的重要性与屋顶样式的关系。
太和殿:
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
中和殿:
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准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
保和殿:
清代皇帝举行宴会和进行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
午门:
紫禁城的大门,它是当年封建皇帝颁布诏书和战争后举行“献俘”的地方。
所以在整个紫禁城建筑群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
太和门:
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中太和殿的大门,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
(教师讲解):
同学们可以看到,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
此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样的制作方式。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宫廷 建筑 教案